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空间肌理研究
五路历史街区是天津现代城市发展的象征,也是天津现代城市的形象之一。几十年来建设的插建建筑破坏了五大道原有的空间肌理,而且,五大道建筑的主体功能正逐步由居住向商业及娱乐功能转变。从许多国内历史街区更新改造的教训来看,如不对建筑空间肌理进行有效控制,任其肆意发展,必将破坏原有肌理,使历史街区固有的特色和魅力消失。因此,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和延续历史街区空间肌理的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牌的魅力。一、理论概述(一)空间纹理空间肌理是一种抽象的城市形态,包括宏观尺度及微观尺度。本文涉及的仅为微观层面,主要是指由院落、建筑的空间及布局所形成的空间形态。(二)公共空间的概念空间结构根据私密程度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和私密空间4种,公共空间指归属于城市空间的居住区或城市外部空间;半公共空间指若干住宅群落共同拥有的外部空间;半私密空间指属于一个住宅群落的住宅外部空间;私密空间指归属于单个住宅的内部空间、户外平台、阳台和院落空间等。二、历史租界区的兴起,历史街区区的设置,是世界最完整的历史租界区五大道历史街区位于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以南,内环线与中环线之间,是天津14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也是天津最大的历史保护街区,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历史租界区。五大道历史街区保护范围分为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本文的研究范围为核心保护范围,东至南京路,西至西康路,南至马场道,北至成都道,由23条道路和37个街区构成,占地面积约1.2平方千米,这片区域空间肌理保存完整,具有典型代表性,便于研究取样(见图1)。三、五路历史街区住宅空间的结构发展(一)县历史街区建设史政治、经济及自然因素都会影响城市建设活动,笔者根据《天津城市建设志略》及《天津近代建筑史的断限与分期》等资料,将五大道历史街区建设史分为5个阶段(见表1)。(二)住宅建设及规划期抗日战争期间1900年之前,五大道地区是一片沼泽地,零星地散落着简陋的民居。1900年~1929年,五大道地区被辟为英租界新区,展开大量建设活动,路网结构在此期间形成,大量住宅也在此期间建设。1929年~1937年政局动荡,商贾、政要及下野军阀来津隐居,在此大量投资建设住宅,住宅建筑快速扩充,基本格局在此期间形成。1937年~1949年,抗日战争时期,建设活动基本停滞,肌理格局基本不变。1949年后整体肌理格局基本不变,肌理改变多属于插建式,如院落式住宅、行列式住宅及唐山大地震后插建的大量违章建筑。近年来,通过一系列规划手段,拆除了大量违章建筑,保护历史建筑,设置配套设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五大道原有历史风貌,整理了五大道地区的肌理格局,使之逐渐清晰。四、多种空间布局肌理五大道历史街区住宅空间布局类型丰富,本文研究的37个街区中,每个街区都由多种住宅空间布局形式混合组成,构成了五大道丰富的住宅空间布局肌理。本文以开放空间向私密空间过渡的结构形式为基准,将五大道具有典型代表的住宅布局的空间肌理提炼为4种类型:带状空间肌理、枝状空间肌理、环状空间肌理和串联环状空间肌理。(一)独院式住宅布局肌理特点独院式住宅是五大道历史街区最为常见及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建筑形式之一。马场道与新华路交口的三栋花园别墅(马场道54号、56号和58号)位于研究范围的东北侧,具有典型的独院式住宅布局特点,笔者以此为例进行空间肌理分析。以马场道为公共空间基准,建立公共空间—私密空间过渡的空间结构(见图2),将多个独院式住宅的空间结构连接起来并提炼简化,形成代表独院式住宅布局特点的带状空间肌理结构(见图3)。带状空间肌理是以道路为公共空间基准,一般没有半公共空间或半私密空间等过渡空间,依靠院墙强制界定住宅的私密空间,并由此形成无明显尽端、层次紧凑的空间系统。因此,院墙在独院住宅空间布局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枝状空间肌理分析五大道里弄住宅是中西方建筑文化结合的产物,兼具中国传统里弄空间布局形式和西方建筑布局形式,这种住宅形式沿袭传统平面布置,强调轴线对称、布局紧凑。成都道和重庆道之间桂林路地块的世界里位于研究范围的西北侧,肌理保存完好,特色鲜明,笔者以此为例进行空间肌理分析。以成都道、重庆道为公共空间基准,建立公共空间—私密空间过渡的空间结构(见图4),旧式里弄住宅空间结构过渡系统完整,由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等空间层次组成。将里弄住宅空间结构提炼简化,形成枝状空间肌理结构。枝状空间肌理以地区道路为公共空间基准建立,一般是公共空间单一路径过渡到半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发散路径过渡到半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发散过渡到私密空间(见图5)。这种枝状空间肌理是一束带有明显尽端的多层次的有序空间系统。(三)空间肌理分析周边院落式住宅模式引进了苏联居住区规划理念及住宅建设经验,又被称为“苏联大院”。平面布局以院落为基础,建筑沿院落周边布置,中间预留供整个院落活动的半公共空间。马场道与昆明路交口的友好里位于研究范围的东南侧,是苏式周边院落住宅的典型代表,笔者以其为例进行空间肌理分析。以昆明路为公共空间基准,分析空间结构关系(见图6),由于建筑在院落内沿院落周边布局,院墙界定半私密空间,相对来说,周边院落式住宅共享半私密空间,这类建筑布局的外部空间无私密空间;周边院落式住宅多沿街布置,同独院式住宅一样,其空间结构中不存在半公共空间,空间结构为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过渡形式。将周边院落式住宅空间结构提炼简化,形成环状空间肌理结构(见图7)。环状空间肌理以道路为公共空间基准建立,是一种以院墙或建筑围和强制界定半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在半私密空间形成环状循环的空间系统。由于院落周边式住宅的特殊性,建筑外部空间没有私密空间及半公共空间,所以由公共空间直接过渡到半私密空间。在半私密空间层面上存在小循环,主要是由半私密空间院落的穿通性及环绕性形成的。(四)连接环形空间结构—串联环状空间肌理———行列式住宅空间、混合式住宅空间1.建筑空间结构分析五大道地区的行列式住宅数量不多,但也是五大道历史街区经典肌理的组成部分。笔者以桂林路与睦南道交口的安乐村为例进行行列式住宅空间的肌理分析。以睦南道为公共空间基准,分析空间结构(见图8),因无建筑或院墙围合,无私密空间,建筑之间的空间可能为半私密空间或半公共空间,并形成多组串联的环状结构。将行列式住宅空间结构提炼简化,形成串联环状空间肌理结构(见图9)。行列式住宅形成的串联环状空间肌理是以道路为公共空间基准,没有建筑或院墙围合,建筑之间的空间为半公共或半私密空间,在半公共或半私密空间层面上存在多组串联环状结构的空间系统。2.建筑肌理分析在五大道地区有一类周边院落式住宅与行列式住宅结合形成的住宅布局形式,笔者将其称为“混合式住宅”(见图10)。其平面布局中部分建筑沿周边围合布置,部分建筑在院落中间呈行列式排布。马场道和昆明路交口邻近友好里地块的团圆里就是典型的混合式住宅,以此为例进行空间肌理分析(见图11)。通过空间肌理提炼分析,可以看出行列式住宅和混合式住宅的空间肌理结构基本相似,均为串联环状结构,不同的是混合式住宅有建筑围合,通过建筑围合强制界定了公共空间和半私密空间,而行列式住宅没有建筑围合,建筑之间的空间可能是半私密空间,也可能是半公共空间。五、肌理类型的选择和修补性本文通过对五大道历史街区的空间肌理进行分析,提炼出带状、枝状、环状及串联环状4种空间肌理类型。在五大道历史街区以后的保护和更新过程中,建议以这些典型类型为依据,对空间肌理进行保护和延续。新建建筑群根据具体建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八角楼上》精美课件
- 吉首大学《会展策划与管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机械设计基础》-试卷17
- 吉林艺术学院《现代教育研究方法》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共建单位挂牌合同范本
- 吉林师范大学《篆书理论与技法II》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大亚湾旅游合作协议书模板范本
- 2022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山西省市卷)及答案解析
- 面粉厂小型设备转让协议书范文
- 钢结构建筑顶升复位专项方案
- T-JLA 003-2023 高速公路车距抓拍系统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申报书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馅饼
- 玄学净明明派丹法转自万景元
- 支气管哮喘指南解读
- 网络拓扑图图标库课件
- 数学成语故事《朝三暮四》-完整版课件
- DBJ51-T 154-2020 四川省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与建设标准
- 妇产科感染性休克
- 《网上图书销售系统(设计论文)》
- GB/T 5729-2003电子设备用固定电阻器第1部分:总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