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法鉴别和测定维c银翘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_第1页
hplc法鉴别和测定维c银翘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_第2页
hplc法鉴别和测定维c银翘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plc法鉴别和测定维c银翘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

c银杏叶收集在国家药物管理局的国家药物标准(标准编号:ws3-b-4000-98-2003)中,维生素c作为一个标准使用反应法(鉴定)和碘滴定法(含量测定)进行验证。对某厂生产的维C银翘片经过检验,结果鉴别项和含量测定结果均符合规定,但用拟定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却未能检出维生素C,说明标准中所附的维生素C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不强。为了能够准确地对维C银翘片中的维生素C进行质量控制,我们采用HPLC法对维C银翘片中的维生素C进行了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1仪器、试剂和样品1.1仪器与检测方法WatersAllianceHT型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2996二极管阵列检测器,Waters2487紫外检测器,岛津2100紫外分光光度计。1.2对照品的制备甲醇(色谱纯,Tedia公司,美国),水(超纯水),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维生素C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供,供含量测定用,批号:100425-200301。试验用正品维C银翘片为x药厂样品,可疑维C银翘片为y厂生产。2方法2.1流动相及流速色谱柱:C18柱(Phenomenex公司luna柱,250mm×4.6mm,5μm),柱温:35℃,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15:85:0.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5nm。在此色谱条件下,理论板数按维生素C峰计算均在5000以上,维生素C峰与其它组分峰能达到基线分离。2.2光谱扫描结果取维生素C对照品溶液,在600nm~200nm范围内进行光谱扫描,结果在265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且在此波长处样品杂质峰干扰小,维生素C峰与其它组分峰能达到基线分离。故选择265nm作为检测波长。2.3对照溶液的制备取维生素C对照品,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2.4供试品溶液制备取本品10片,除去包衣,精密称定,研细,取约1片的量,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流动相10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min,取出,放冷,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2.5准分离主溶液的制备除维生素C外,其余按本品处方比例称取适量,依照制备工艺制成阴性模拟制剂,照上述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2.6c银翘片的色谱检测照上述色谱条件,取上述几种溶液各适量,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供试品(正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有一大小相近的色谱峰,掺假维C银翘片在此保留时间有一微小的色谱峰(经Waters2996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也为维生素C峰),而阴性液在此保留时间无色谱峰出现。(见图A、B、C、D)。3结果3.1线性回归检测取维生素C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0mg溶液,精密吸取1μl、2μl、5μl、10μl、15μl、20μl进样,测定。以进样量W(μg)为纵坐标、峰面积积分值A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结果维生素C线性回归方程为Y=1.182×10-06X-0.0135(r=0.9997),线性范围为0.50~10.0μg。3.2精密度测试精密吸取同一对照品溶液10μl,重复进样6次,测得维生素C峰面积平均值为4230003(RSD=1.2%)。3.3维生素c峰面积取同一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10μl,每隔2h测定一次,计算维生素C峰面积平均值为5023774(RSD=1.4%)。供试品溶液在24h之内稳定。3.4重复试验取同一样品(某药厂生产)6份,分别按2.4项下方法操作测定。结果平均每片含维生素C为51.56mg(RSD=2.0%)。3.5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取3.4项下已知含量的供试品6份,各精密加入维生素C对照品一定量,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法进行处理,测定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维生素C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8%(RSD=2.3%)。3.6样品含量的测量取维C银翘片,用本实验方法及原标准所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其中维C银翘片的含量(按占标示量49.5mg的百分比计)。结果见表1。4高值铜胁迫法供试品提取溶剂与提取方法的选择:(1)取本品10片,除去包衣,精密称定,研细,取约1片的量,精密称定,精密加乙醇10ml,浸渍过夜,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ml,加水稀释至10ml,摇匀,即得。(2)取本品10片,除去包衣,精密称定,研细,取约1片的量,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流动相10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min,取出,放冷,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对以上两种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提取完全性、杂质干扰等情况均无甚差别,为便于操作,选择第二法作为正文方法。针对试验中的可疑维C银翘片,采用薄层色谱法未能检出维生素C,但采用HPLC法却检出微弱小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