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克林的实践科学思想述评_第1页
皮克林的实践科学思想述评_第2页
皮克林的实践科学思想述评_第3页
皮克林的实践科学思想述评_第4页
皮克林的实践科学思想述评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皮克林的实践科学思想述评

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和社会学开始发展为与莫顿学派不同的社会学方法。然而,进入90年代以来,科学知识社会学内部发生了分野,有些学派的研究出现了SSK(SociologyofScientificKnowledge)的实践转向,他们的研究被称为实践的SSK。实践的SSK中比较成熟的研究包括迈克尔·林奇的常人方法论研究、布鲁诺·拉图尔和迈克尔·卡伦的“行动者网络理论”以及安德鲁·皮克林的冲撞理论。本文试图以皮克林的实践冲撞理论为例,通过分析其实践转向、主要特征和意义,对其内容进行简要述评,以期对实践的科学知识社会学作初步探讨。一、实践的冲冲突现与科学的概念实践传统科学哲学和SSK都试图挖掘现象背后隐藏的结构,只不过前者诉诸自然,后者致因于社会因素。而皮克林认为,基于文化扩展的概念,不仅可以关注表征,而且可以在操作性语言描述中理解科学实践。皮克林在文化扩展的意义上来考察科学实践。他认为,在文化扩展的意义上,科学是“被制造的事物”(madething),这种“被制造的事物”的过程包括技能、社会关系、仪器和设备,以及科学事实和理论。(P20)在此界定中,包括了科学的所有维度:概念的、社会的、物质的。这些不同维度的要素是异质性的,通过阻抗与适应的辩证运动结合在一起,实现相互作用式稳定。同时,科学实践也是制造事物,是特定时间与空间的结合。进而,皮克林区分了宏观层面的科学实践和微观层面的科学实践,前者是指在时间中的文化扩展和转换,关注各种要素在实践中如何组织起来的;后者涉及科学家日常工作的具体的、重复的活动序列,其本身是科学实践的组成,具有被转换或具有可转换的性质。由于文化中的各要素都不会总以其原初形式存在,而是相互作用、彼此支撑,因此在科学实践中会发生冲撞。“实践的、目标指向的以及目标修正的阻抗与适应的辩证法,就是科学实践的一般特征。这也正是我称之为实践的冲撞,或者说冲撞的要旨所在。”(P20)那么,科学实践如何制造事物和被制造呢?皮克林的回答是:力量的舞蹈。简言之,即是人类力量与物质力量以双向作用和瞬时突现的方式并行和相互交织。其方式是阻抗与适应的辩证运动。阻抗体现在实践中有目的地捕获物质力量的失败,适应则是应对阻抗的积极的人类策略。这种积极的应对包括对目标和动机的修正、对机器和物质形态的置疑,以及对人类的行动框架和围绕行动框架的社会关系的调整。(P222)因而,整个冲撞的过程就是阻抗出现—进行适应—新的阻抗出现—再适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文化得到扩展和重构。皮克林运用例证对阻抗和适应的特征作了深入分析。阻抗出现在人类王国与物质王国的交接地界,介于人类力量与物质力量之间;阻抗纯粹是偶然性的、瞬时突现出来的;是对目标导向的科学实践活动此时或彼时阻碍;是历时性的,在时间中被构造。人类力量(人类力量是冲撞中捕获物质力量的科学家)所进行的适应则是部分偶然性的、瞬时突现的,对此皮克林从人类力量包括动机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角度来进行考察。在分析动机结构时,皮克林运用筑模概念把现存文化与科学活动的未来目标链接起来,将人类动机与科学活动的目标置于特定的文化领域之中。人类的动机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受现存文化制约的、预先设定的,是实践目标导向的;另一方面,在对阻抗的适应过程中不断调整先前的动机以适应阻抗。因此,人类动机只是部分预先设定的,在冲撞中则是偶然的、瞬时突现的;并且,冲撞中部分科学目标也是偶然的、瞬时突现的,科学结构是在实践中不断被构筑的一种动态过程。此外,皮克林认为,筑模将物质领域、社会领域、观念领域以及科学的文化研究的其他方面连接起来,使科学实践的社会维度(人类力量的社会结构)与物质维度和概念维度一样,是突现的、后人类主义的,它们彼此融合、相互作用从而实现稳定或破坏稳定。那么,在缺乏物质力量的概念实践中,阻抗与适应如何辩证运动?皮克林的思路是:把科学的概念实践视为在多元的文化要素之间建立联结,用规训力量充当了物质实践中物质力量的角色,在概念实践的冲撞中扩展自身。此外,对于科学的发展模式,皮克林对库恩的不可通约性和科学革命作了批判性的发展。皮克林指出,高能物理学的新、旧范式是不可通约的,所有关于不可通约性的争论都是在表征意义的框架下进行的,围绕的主题是理论能不能影响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在表征意义的框架下讨论不可通约性是不可能达成一致认识的。不可通约是机械性的,强调物质操作和新旧方式的机器基础的差异,新旧范式之间的不可通约是冲撞意义上的。在新旧范式之间的转换中,科学实践中的多元的、异质性要素———社会的、物质的和概念的要素在新范式中冲撞并实现稳定。因而,新旧范式之间的转换不是库恩意义上的“格式塔转换”,而是冲撞意义的操作性转换。而且,皮克林不同意库恩在常规科学到新常规科学之间总是发生科学革命的观点。二、马克思对人类实践的把握—主要特征:真实时间中的瞬时突现和后人类主义SSK将自然的物质力量视为人类力量的某种特殊构成,应归并于人类力量的某一领域进行分析,认为社会利益、社会结构和人类技能等社会因素决定科学知识的内容,将人类和社会因素置于社会学分析的首要位置。与此不同,瞬时突现体现了科学知识的时间相关性、偶然性。真实时间中的瞬时突现,指偶然性构成性地融入实践的冲撞中,并且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做出解释。皮克林指出,“在实践的冲撞中,我们能发现的只是下一个被捕获的物质力量如何被制造出来,对其他别无所知。就此意义而言,捕获及其特性只能是发生。这便是突现的含义,一种在实践中发生着的纯正的偶然。(P13)”其中,阻抗的出现是纯粹偶然性的、瞬时突现的,人类力量所进行的适应至少部分地是偶然性的、瞬时突现的。皮克林关于瞬时突现性的观点受到美国实用主义和符号互动论的影响,其差别仅仅在于皮克林是在后人类主义的视角来讨论,而后者则是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而且,皮克林正是在强调科学实践的瞬时突现特性中,试图跨过“认识论的鸡之争”。关于“认识论的鸡之争”,皮克林既不同意柯林斯与耶尔莱二者择一的观点,也不赞同拉图尔在行动者网络理论中的严格对称性,而是转向操作语言描述,在对科学实践的理解中引入时间性。皮克林在对物质力量的解释中引入时间概念,认为物质力量是人类力量与之抗争的力量,但不是科学意义上的纯粹的物质力量,而是在科学实践中瞬时突现出来的,“物质性力量的轮廓在预先决不会明确地被知晓,科学家们在他们的工作中持续不断地探索,在新的仪器设备的不断发展中,问题一次次地出现,又一次次地被解决”(P23),而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精细的物质性定位和物质性调节。调节是针对在科学实践中不会被预先知晓的作为警告的信号特征而言的。如此一来,科学家一旦进入物质领域,就不再处于优越于社会学家的地位了。对于行动者网络理论在符号学意义上强调人类力量与物质力量的严格对称性,皮克林认为这种严格对称性在实践中并非如此,认为对称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人类力量与物质力量之间的并行关系———表现为重复性质和瞬时突现;人类力量与物质力量之间是生成性地相互交织的。人类力量与物质力量之间对称性的破缺体现在人类动机方面,具体表现为扩展了的人类力量的时间延伸。人类动机是属于人类王国的,与物质力量并非绝对对称。皮克林在人类力量中引入时间性,认为人类动机只是部分地受到现存文化的预先制约,这种现存文化仅是突现的表面(借用福柯的观点),人类动机也是瞬时突现的,其与物质力量之间是并行的;人类动机构成性地参与物质世界,与被捕获的物质力量是相互交织的;而且,科学实践中目标通过调节实现转换,人类动机具有瞬时突现的特性。这样皮克林从三个方面对科学实践中人类力量与物质力量之间的对称性给出解释,“披荆斩棘”地跨过了“认识论的鸡之争”。SSK视人类力量和社会因素为科学知识生产的首要致因,强调人类主体是活动的中心,是属于人类主义的;皮克林实践的冲撞理论则转向了后现代的、后人类主义的空间,“在这一空间中,人类活动依旧存在,但他们与非人类力量内在有机地相互缠绕,人类不再是发号施令的主体和行动中心。世界以我们建造世界的方式建造我们。”(P217)皮克林强调科学活动的操作性语言表述,认为人类力量与社会力量并不具有首要位置,而是随着科学实践中物质与概念因素在时间中不断地发展,在实践的冲撞中,与物质力量并行和相互交织。为此,皮克林将其理论的人类主体的去中心化取向称为后人类主义。这种后人类主义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多重的、异质的文化要素共同起作用。SSK与反映论的科学观都强调科学的单维决定性因素,只不过前者主张社会,后者诉诸自然,因而属于现代主义的范畴。而皮克林的实践的冲撞理论强调人类力量与物质力量的并行,多重的、异质的文化要素共同起作用,属于后现代主义的范畴。第二,科学认识是开放式的终结。每种理论体系都被打开并不断地推向新的发展,因而,皮克林的后人类主义主张是开放式的终结。终结即是说在一定的时期科学具有相对稳定的、成熟的形式(相对的终结);开放式即是说在历史长河中,科学向未来永远开放并不断发展。因此,终结是开放的,是科学认识“在途中”的终结。科学实践的冲撞过程本身就为我们呈现了开放式的终结图景:在冲撞过程中,阻抗出现,进行适应,新的阻抗出现,进行新的适应,如此循环往复。在每一次阻抗—适应中,似乎都意味着某种意义的终结,而之后的新阻抗—进行新的适应都是对终结的打破,因而是开放式的终结。三、实践层面的“实在论”转向“时代学”在《实践的冲撞》中,皮克林提出了科学是客观的、相对的和历史的,为我们理解客观性与相对性、实在论与反实在论提供了新视角;而且,提出了操作性历史编纂学,主张打破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的传统界限,提倡学科新综合,为我们理解传统学科界限提供了新思路。第一,对实在论与反实在论、客观性与相对性的新理解。科学知识是否真实反映客观世界是当代科学哲学争论最多的主题之一。实在论坚持科学知识的客观性,认为科学知识是对世界的客观反映,并试图检验这一命题,即对科学知识进行评价。这种立场代表了自然科学家的观点,还包括20世纪初的逻辑实证主义的观点。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实在论的立场受到了来自库恩、费耶阿本德等历史学派的挑战,该学派主张把科学知识置于历史情境中进行考察,认为客观性总是相对于特定历史情境而言的,因而倡导科学知识的相对主义立场,坚持反实在论。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SSK对库恩的相对主义立场进行激进解读,将科学知识的致因指向社会因素。比如,对于爱丁堡学派而言,这个社会因素便是社会利益,在其利益模式中,科学知识与科学家及某些集团的利益紧密相关,因而也是相对的。无论是实在论还是反实在论,对该问题的认识都停留在表征主义层面,都是在“主客”二元对立的视域内来讨论“作为知识的科学”。皮克林则研究“作为实践的科学”,从而将这一问题的讨论转向实践的操作主义层面,对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作出新理解,科学知识与世界的关联问题不再是“科学知识是否与世界关联,而是科学知识如何与世界关联。皮克林指出,在实践中,我们的知识与我们的世界之间的关联,是在机器操作与概念操作之间的相互作用式稳定中建造起来的。而且,皮克林提出实用主义实在论来进一步消解实在论的问题,“冲撞意义上的实在论关注机器操作和表征链以及在时间演化中操作和表征链如何彼此联合”。在皮克林看来,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尽管经常各持一极,但他们都坚持单一的、不变的、非突现的因素的解释路径。客观主义坚持实在论,相对主义致因于社会因素,而冲撞理论的解释是在真实时间中突现的,从而由实体性解释转向了过程性解释。首先,实践的冲撞是对科学知识客观性的一种分析。通过冲撞过程,科学实践的产物———知识对人类动机结构的脱离便是科学客观性的表现。在科学活动中,事情绝非怎样都行。科学的客观性在个体实践层面就已经存在了,但并不表现为特定的规则或标准,而是在冲撞过程中去人类中心化的、后人类主义的、瞬时突现的科学实践产物的一种特性。其次,相对于文化而言,知识是相对的。由于科学知识对其生产、评价和使用的依赖,冲撞过程的客观性本身就与科学知识的一定程度的相对性相关,而且,作为科学实践的产物的知识,对于其特定的文化先行者而言是相对的。冲撞意义的相对主义正是在文化具有一定界限的意义而言的,而文化的界限本身正是在实践中冲撞、失稳以及进行稳定性重建的。皮克林认为,冲撞的相对主义既不是社会相对主义,也不是技术相对主义,而是具有突现特性的文化相对主义。在文化扩展的意义上,科学的物质层面、概念层面、社会层面不间断地重构,将科学知识的相对性去实体化,进而在科学实践的冲撞中,阻抗与适应的辩证运动使实践中的各种转换产物具有客观性特征。在科学实践层面,冲撞使客观性与相对性、实在论与反实在论可以相互理解和对话。在前述基础上,皮克林进一步提出,科学知识是历史性的。冲撞意义的历史性缘于科学知识是一种偶然性、瞬时突现的产物,因而具有了内在的历史性。“冲撞的历史主义是从另一不同角度审视瞬时突现———在实践上向后看,而不是向前看。”(P241)皮克林对费尔班克发现与莫伯格发现之间的争论进行了历史主义的分析,在同一科学实践中,阻抗与适应辩证运动时,偶然性导致了不同的路径,从而最终使科学实践的结果出现了差异。因而,在实践的冲撞的意义上,科学知识是客观的、相对的、历史的。第二,对传统学科界限的新认识。如果说作为科学史之父的萨顿写作的综合史仍然是一部“实证主义科学史”,偏重“内部主义历史”的话,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史出现了由内部史转向外部史的趋势。在这一转向中,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意义重大。虽然库恩并没完成一部科学史,但其科学革命的思想、不可通约性、范式之间的转换都为科学的外部史研究提出了新思路。在此之后,70年代,科学的外部史研究逐步繁荣,到80年代研究成果已有超过内部史之势。同时在此进程中,许多学者寻求内外史综合的路径,如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兴起强调科学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的统一性,被视为试图实现内外史的结合。皮克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其思想的。在《建构夸克》中强调科学史的学科自主性、内外史的综合,在《实践的冲撞》中则把这种综合扩展到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这种综合是反学科限制的,而冲撞(强调文化的多元性和异质性)提供了一种反学科限制的理论阐述,进而提出了操作性历史编纂学。STS(Scienceand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