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农村中学地理教学质量调查报告_第1页
五华县农村中学地理教学质量调查报告_第2页
五华县农村中学地理教学质量调查报告_第3页
五华县农村中学地理教学质量调查报告_第4页
五华县农村中学地理教学质量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

10

PAGE

9

2010年五华县农村中学地理教学质量调查报告

梅州市五华县田家炳中学谢小霞

梅州市五华县现有高级中学15间,

水寨中学

田家炳中学

琴江中学

城镇中学

安流中学

五华中学

皇华中学

横坡中学

实验学校

龙村中学

棉洋中学

进修学校

成人中专

华城职中

萃文中学

*

其中水寨中学为国家级示范高中,田家炳中学为省一级学校,

*进修学校、成人中专、华城职业高级中学均开设了普通高中的地理课程

初级中学42间

硝芳中学

登畲中学

塘湖中学

洞口中学

梅林中学

华阳中学

中兴中学

万龙中学

五福中学

洑溪中学

文葵中学

桥江中学

大都中学

端本中学

夏阜中学

马汕中学

小都中学

华新中学

梓皋中学

河口中学

河东中学

郭田中学

油田中学

双华中学

黎塘中学

转水中学

华西中学

华东中学

兴林中学

清化中学

蒲江中学

大田中学

潭江中学

双头中学

大坝中学

华南中学

华新中学

平南中学

华强中学

平安中学

周江中学

兴华中学

2010年2月到6月,笔者历时5个月对这些中学的地理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跟班听课,任课地理教师访问,学生问卷调查等方法完成了本次的调查。现就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情况,实施素质教育、研究性学习以及高、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典型事例和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书面陈述,最后汇总成本报告,分为高中、初中和建议三部分。

高中

本次调查涉及15间高中专职地理教师的84名教师,按学历划分:研究生0人,占0%;地理本科49人,占58.3%;地理专科7人,占8.3%,(7人都是嘉应学院地理系地理本科函授在读);其他学历28人,占33.3%。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为多数为胜任和基本胜任,有极少数不胜任者。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地理教师严重不足,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前几年本省高考不考地理,加上地理学科在一些老师眼中属于“副科”、“杂科”,报读地理专业的学生很少,毕业后当地理教师的更少。另外五华县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教师待遇差,导致很多优秀教师外流,地理、历史这些紧缺学科的外流更加严重。像田家炳中学的地理教师,从2005年到现在先后有4名地理教师调动到惠州市任教。地理列为高考必考科目后高中地理教师严重不足,整体素质不高。甚至很多地理老师不是师范院校地理专业的教师,而是其他学科的“剩余”教师。就这个问题笔者专门调查县里几间比较大型的高中,得出结论如下:

高一

高二

高三

地理专业

非地理专业

地理专业

非地理专业

地理专业

非地理专业

水寨中学

14人

6

0

4

0

4

0

田家炳中学

14人

1

3

4

2

4

0

实验学校

11人

1

3

2

2

3

0

琴江中学

11人

0

4

2

2

3

0

五华中学

19人

3

3

5

2

6

0

安流中学

15人

1

4

3

2

4

1

除了很多非地理专业的教师以外,还有很多专业的地理教师是从初级中学直接调上高级中学的,占了40%左右,还有一些从师范院校本科毕业后直接进入高中部任教的,而且高中地理教师大多课时较多,很少有时间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听老教师的课,成长速度缓慢。非地理专业的老师更是学历不达标,又没进行过系统的地理学科的学习,基础薄弱。总之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教学质量有待大幅度提高

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是目前五华县高中地理教学中非常突出的问题。而且深受初中地理教学得不到落实的深刻影响。除了水寨中学以外,其他中学的高一地理教师绝大部分都是非专业的地理教师,加上高一第一学期的自然地理比较抽象难学,尤其是关于地球运动的那一部分,很多问题甚至连授课老师都弄不明白,就只是照本宣科,念完课本了事。更不用提抓知识点,和处理教材的重难点了。更离谱的是讲解习题讲错答案,要学生纠正的。

(一)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陈旧。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形成以后很难改变,加上高考的升学压力重,课时安排又不足,学校教学设施陈旧。灌输式、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通过笔者跟班听课后发现讲授法占主导的教学方式在这些学校中存在的比例相当高。在一所中学听高一的地理课的时候,上课时间45分钟,教师讲授45分钟,没任何提问、任何练习,完全是老师满堂灌。

(二)地理课堂教学容量不合理。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非专业的地理教师和一些新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很差。有的是教学密度太大,课堂节奏太快,学生接受不了,甚至不知所云。有的教学容量不合理,从高一起就“瞄准”高考,盲目加大深度、难度,甚至无限“扩宽”知识,超过地理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很多教师不管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愿望和学习需求,照本宣科或者“满堂灌”,学生本身对地理就兴趣缺乏了,加上老师又不去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索新知的潜能,甚至有个别教师对学生严守“师道尊严”课堂上只要求学生守纪律,认真听讲,把大量的精力花在指责学生“上课讲话”、“不动脑筋”等上,浪费了教学时间,割裂了知识传授的完整性导致课堂效果很差,部分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

(三)教具严重不足。除了水寨中学这个国家级的示范性高中全部教室安装了多媒体平台以外,还有就是田家炳中学高三级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其他高中的多媒体课室严重不足。有些学校甚至连基本的高中地理教具、挂图都极缺。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由于教具普遍不足,多数教师上课只能单凭口头讲述,任凭老师在讲台上讲的天花乱坠,学生还是睁大了茫然的双眼。

(四)学生地理基础差。笔者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所有的学校都存在这个问题。由于梅州市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科目中,地理只占了30分,使学生在初中学习时不注重地理的学习,一入高中才发现对地理知识严重匮乏,给高中地理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麻烦。除了一小部分学生外,绝大多数学生地理基础太差,如果不补充初中地理教学内容,高中地理教学无法正常进行,这样更加造成高中地理教学时间紧张,教师授课难度大,学生也难以理解,严重影响了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五)研究性学习形同虚设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除了水寨中学和田家炳中学外其他的高中都没有开设地理的研究性学习。由于高考不考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等,很多地理老师的教学观念没有真正转变,认识不到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浪费学生的时间,甚至有的老师根本不知道研究性学习怎么搞,导致很多学校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形同虚设。

初中

高中地理老师已经严重不足了,初中的专业地理教师更是凤毛麟角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除了县城的华新中学和兴华中学各有1名专业的地理教师以外,其他学校的地理老师都是非专业的。都是其他科目的老师转教地理的。

初中地理教师的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结构复杂,学历不足,经验不足,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而且初级中学的领导不注重地理是普遍存在的现状,甚至有的领导还说地理是“副科”、“杂科”。有的学校地理课连课时都不足。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学校是班主任兼上本班的地理课,有的是其他科目的老师兼任地理老师,往往这样地理课就被挪为其他科目的课。更加导致地理课的课时不足了。

初级中学的地理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很多初级中学连多媒体课室都没有。农村初中本来就地处偏僻,信息闭塞,再加上人为的封闭、浓厚的“杂科”意识、经费缺少等,很多学校甚至连一份地理教学期刊也没有。给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的水平的提高造成了很大障碍。更为离谱的是笔者在一间农村的初级中学调查的时候发现本来是教具的地球仪是个摆设,放在教师的房间里,还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很多教师就是一本课本,一支粉笔就完成了整节课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对启发式教学思想理解片面,课堂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并且所提出的问题缺乏深度和思考价值,学生思维不活跃,主体地位并未得到充分体现。有些教师,有人观摩的课与平时课堂教学差距很大。

由于多方面原因,学生对地理课不重视,不感兴趣,上课不听讲,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开小差”等,厌学弃学现象较普遍,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成为“无效劳动”。农村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学呆板,气氛沉闷,教学效果较差的课堂教学相当普遍。

中学地理教学是国家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程,对保证和提高广大公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搞好和提升高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是十分必要的。结合本次调查的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良好素养和充足的教学人员,是保证中学地理教学质量的最基本条件,大力加强中学地理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高、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的当务之急。就这个问题,五华县教育局已经在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和嘉应学院地理系招聘了相关的地理教师,希望2010年9月开学的时候能够看到这些专业地理老师的优秀表现。

(二)大力改善教学条件

地理教学挂图等教学用具,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条件,目前大多数中学基本教具极端缺乏的状况,无法保证地理教学的正常进行和教学质量,教学条件需要大力改善。

(三)合理安排地理课程的课时

鉴于初中地理课程课时不足的现状,建议初中各校合理安排好地理课的课时。保障地理课的授课时间

(四)多组织教地理教研活动

建议县教研室多组织地理教研活动,例如青年教师地理优质课评比,优秀地理教师观摩课等活动,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五)建议地理老师端正对学生的态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

学生主体参与是一切教育改革都必须经过的一个环节,不论是那一科,只要它视学生发展为己任,就必须提倡学生的主体参与,尊重学生的求学权利,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公平原则。

5771001803090012095579036822859633082

5771001803090012386576137399735760696

5771001803090013594578077579902515512

5771001803090012387577164982601818051

5771001803090012138572131192158918326

5771001803090012359579036822361076053

5771001803090012356576135286143791742

5771001803090012355575087869704693279

17088100343355274101229944325833379

17088100343355275101866732938832008

17088100343356107101581152501500522

17088100343356108101000180059871732

17088100343354295101074194142687017

17088100343356184101878660869628802

170881003433561851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