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街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商业街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商业街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商业街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商业街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中大勘测设计研究院XX中大勘测设计研究院11.工程概况XXX大庸府城商业街基坑工程位于XXX永定区,南临解放路,北接天门路。基坑西边有一栋5层的民用建筑和两栋7层的民用建筑,东北角和东南边各有一栋7层的民用建筑,建筑物离基坑顶距离约为7-11m不等。拟建建筑为5-8层框架结构,基础形式拟采用夯扩桩,基坑由于地下室开挖深度不同,本设计将其分为Ⅰ区和Ⅱ区,Ⅰ区基坑底开挖到标高170.0m,Ⅱ区基坑底开挖到标高165.5m。2.设计技术标准及依据1、《大庸府城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中盐勘察设计院3、拟建建筑物地下室设计图(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4、拟建建筑总平面布置图(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20045、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基坑与边坡支护结构设计24.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概述4.1地层岩土工程条件4.1.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XXX大庸府城商业街基坑工程位于XXX永定区,南临解放路,北接天门路,原始地貌为丘陵坡地,后经人工机械挖填平,目前场地呈北高南低之势,高程变化在168.0~178.0m之间。4.1.2地层岩性据钻探揭露,场地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堆积物和泥盆纪灰岩组成,按钻探揭露顺序自上而下描述如下:1)杂填土(Qml)①1灰褐~黑褐色,干,松散,主要成分为碎砖块、混凝土等完成自重固结,广泛分布于整个场地,其厚度为0.2~2.5m。素填土(Qml)①2红褐色~灰褐色,稍湿~湿,可塑,松散,主要有粘性土固结,该层仅局部缺失,其层厚为0.3~3.6m。2)淤泥质土(Qml)②灰黑色,湿~饱和,可塑~软塑,见植物根茎,具腐臭味。该层主要分布于场地北端,其厚度为0.6~3.2m。3)粉质粘土(Qal)③3黄褐色~灰褐色,稍湿~湿,可塑~硬塑,含铁、锰质氧化物,呈网纹状构造,无光泽反应,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结构稍密~中密,均匀性差,冲积成因。该层局部有缺失,其层厚为0.4~6.9m。4)细砂(Qal)④灰褐色~黄褐色,湿~饱和,松散,粒径以0.075~0.25mm为主,少量大于0.5mm,成份为石英,颗粒级配差,粘性土含5)漂石(Qal)⑤黄色,饱和,密实,粒径以200~300mm为主,少量大于400mm,圆形,成分为石英,颗粒级配差,冲积成因,该层零星分布于整个场地,其厚度为0.4~2.5m。6)圆砾(Qal)⑥黄色,饱和,松散~稍密,粒径以2~30mm为主,少量大于50mm,圆形,泥砂质充填,成分为石英,颗粒级配中等,7)中风化灰岩(D)⑦青灰色,干,坚硬,可见层理,裂隙较发育,见铁、锰质氧化物,局部顶端约30~40cm为强风化灰岩,泥质结构,中厚层构造,岩芯呈碎块状或短柱状,岩石质量指标差,RQD=25~50,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属坚硬岩石,不具崩解性和膨胀性,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根据勘探揭露的厚度为3.0~与本基坑开挖支护有关的土层主要是杂填土①,素填土①,124淤泥质土②,粉质粘土③,细砂④,漂石⑤,圆砾⑥。4.2地下水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细砂④,漂石⑤,圆砾⑥中,属与孔隙水,具承压性,靠侧向径流补给与排泄。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位埋深在0.7~3.5m不等,稳定水位标高在165~175m之间,北高南低。根据室内试验,拟建场地地下水对砼和钢结构腐蚀性等极为弱,各岩土层渗透系数分别为:粉质粘土③0.3m/d,细砂④4m/d,漂石⑤600m/d,圆砾⑥200m/d。5.基坑支护方案选择基坑支护的方案较多,如放坡、护壁桩、锚杆、喷锚等等。各种方案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因此,选择合理的方案是保证基坑支护工程质量的关键。本次设计在深入掌握和研究已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和周边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参照成功的设计及施工经验,进行多种方案的分析、论证与优化,另着重考虑以下因素:5.1I区基坑壁支护方案选择:1)I区基坑的东北角(P1Q段)紧临一栋7层的民用建筑,有一定的放坡空间,为确保基坑安全,设计采用放坡+土钉支距为1.5×1.5m(竖直间距×水平间距)。2)I区基坑的西南角(UVA段)和东边的中段(NPP)虽然各相临有一栋5层的民用建筑,但由于地面标高与基坑底设计标高相差不大,开挖深度较浅(1.0-2.0m),加之它们距基坑有一定距离,设计采用放坡+喷面既可保证基坑安全。53)I区基坑其它段(QRR1STU段和LMN段)附近没有什么重要建(构)筑物,有较大的放坡空间,故设计采用放坡+喷面既可保证基坑安全。5.2II区基坑壁支护方案选择1)II区基坑西边的北段(AB段)有两栋7层的民用建筑,基坑的东边(IJKL段)相临一栋7层的民用建筑。为确保基坑及建筑物安全,设计采用放坡+土钉支护,土钉间距为1.5×1.5m(竖直间距×水平间距)。2)II区基坑其它段(BCDEFGHI段)附近没有重要建(构)筑物,有放坡空间,设计采用放坡+喷面既可保证基坑安全。5.3I区基坑和II区基坑的交界处由于地下室设计要求,有4.5m的高差,有放坡空间,设计采用放坡+喷面既可保证基坑述:2)其它段支护形式均为放坡+喷面。详见各段的设计大样图。9.基坑止水设计I区基坑开挖范围内基本不会遇到地下水,局部出露的地下水一般均为赋存于填土层上层滞水,水量小,基坑内排水可采用明沟集水井及时抽排即可。II区基坑开挖范围内由于开挖揭露到了细砂④,漂石⑤,圆砾⑥,会遇到地下水,使施工无法正常继续,故需要采取降水或止水措施。考虑到基坑附近还相邻几栋民用建筑,采用降水会对其有影响,再加之细砂④,漂石⑤,圆砾⑥的透水性强,且容易引起流砂,本设计采用高压摆喷形成竖向止水帷幕。基6坑内排水可采用明沟集水井及时抽排即可。7.支护方案设计7.1设计原则7.1.1设计方案是根据建筑基坑总平面图范围,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场地周边环境条件及基坑开挖深度等要求确定。要性系数γ。取值1.00。7.1.3设计所需参数系根据勘察报告并结合本地区工程经验确定,相关指标值如下表:(m)ρ(kN/m3)c(kPa)ф(度)6~3.24~6.9/4~2.5/4~6.0/注:锚固体与土层粘结强度τ根据地区经验及勘查报告选取。7.2基坑支护设计7PQABIJKL施工参数为:(m)(mm)(°)(mm)(mm)拉筋(mm)7.2.2基坑其它各段设计采用放坡(坡角一般为60o,超过5m的基坑壁可按55o放坡)+喷面(喷射80厚C20细石混凝土)。89必须根据设计图纸准确放线,定好开挖边线,做出标记。(2)、基坑开挖、修坡放线定点后,确定开挖边坡线,然后分层(两层,每层2m)分段自上而下的开挖边坡至规定深度,严禁超挖。在各分区严格控制每层开挖深度,开挖时需要提供施工工作面宽度4m,铲头不得撞击支护结构。开挖时在坡壁留出10~20cm的土由人工修平至设计坡度。在确保坡面和边界线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尽量保持边坡面的平整度,以免造成喷射混凝土不必要的浪费。每天土方开挖所提供的工作面因符合土钉施工的要求。开挖时加强监测,为信息法施工提供准确及时的监测数据。开挖时,先挖坑边,为支护施工提供场地,然后开挖基坑中间岛。这样可节省支护施工所占工期。(3)、挂钢筋网钢筋在使用前必须调直。分段铺设,钢筋网的搭接,采用焊接或绑扎,钢丝网绑扎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倍钢筋直径,加强筋焊接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倍钢筋直径。铺设好的钢筋网距坡面的距离不得小于3cm。网筋(φ6.5@250×250,方格网)竖筋与横筋之间用扎丝固定。坡面竖向钢筋网塔接长度大于100mm或对钩连接。不同层及不同区段的网筋之间用扎丝绑接后,必须焊接。网筋必须与坡面的土钉焊接。(4)、网筋编好后,打入土钉(Φ22长1m@1m×1m),土钉垂直坡面,呈梅花型布置。(5)、喷射砼层喷射砼层80mm厚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进行,同一段内应自下而上进行喷射,喷射流应垂直喷射面,射距宜在0.8~1.5m范围之内。喷射时,喷头处的工作风压以保持在0.10~0.12MPa为宜。喷射砼所用水泥、砂及石子等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砂的含水率宜控制在5%~7%。石子的粒径不得大于15mm,含泥量不得超过3%,必要时,必须冲洗干净。喷射砼的水灰比宜为0.4~0.45,砂率宜为45%~55%,水泥与砂石重量比宜为1:4~1:4.5, (6)、按以上程序进行下一层施工,喷锚支护部分下层土方开挖应待上层锚杆注浆36小时后方可进行。(7)、养护喷射的砼应做好喷水养护和坡面的补修养护。养护时间应根据气温和环境条件而定,一般为5~7天。局部坡面由于水过大以至砼塌流,应增加塑料排水管,补修护面,加大砼的速凝剂含量。局部坡面由于边坡的微量滑移而造成的裂缝,应及时用水泥浆修补,以免雨水渗入使土体强度下降而造成边坡失稳。9.3.1土钉成孔要求土钉成孔深度、孔径、倾角要求按基坑坑壁施工参数表,施工允许偏差为:9.3.2土钉注浆采用普硅R32.5水泥,水泥砂浆标号为M20,砂浆配合比按室内配合比试验,结果确定,注浆应饱满,注浆压力0.1-9.3.3土钉试验当土钉施工完毕后,锚固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5%时,应进行验收试验,试验数量详见总设计说明。9.3.4喷射砼9.3.4.1喷射砼喷射厚度100mm(放坡为80mm),砼标号为C20细石混凝土,砼配合比按室内试验结果确定。9.3.4.2面网钢筋为φ6@250×250,交点绑扎,加强筋Φ14@1500×1500,与土钉交点焊接。拉杆弯头与骨架焊接,拉杆9.3.排水系统向集水井中,排水沟M10水泥砂浆抹面,厚度≧10mm。9.3.5.2基坑坡面设置一定数量的泄水孔,纵向孔距3.00m,9.3.5.3根据基坑内实际情况,布置一定数量的集水井,尺9.3.6止水帷幕9.3.6.2帷幕上端延伸至粉质粘土③隔水层0.5m,下端伸入中风化灰岩⑦0.5m,帷幕高约6m;9.3.6.3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注浆液配方根据现场试验9.3.6.4注浆压力为0.15~0.2mPa,摆角为15o,提升速度注浆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9.3.7施工方法9.3.7.1根据建设方提供的红线坐标点,按建筑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总平面图,测量放样,查清地下管线等埋藏物,经建设方和监理方验收认可后开始施工。9.3.7.2土钉施工时如遇障碍物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通知设计、甲方或监理,查清地下情况、调整设计后方能继续施工。9.3.7.3土钉施工严格按规程规范进行,先成孔、清孔,安装拉筋,然后注浆。9.3.7.4具体施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