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区域地理之东南亚_第1页
高二区域地理之东南亚_第2页
高二区域地理之东南亚_第3页
高二区域地理之东南亚_第4页
高二区域地理之东南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南亚世界地理CDBAE东京横滨濑户内海神户富士山日本海太平洋东亚和日本回顾京滨名古屋阪神濑户内北九州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工业分布极不平衡:集中于“三湾一海”地区,即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的五个工业区。一.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小组合作,结合教材图示,归纳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23°26′N0°100°E120°E①经纬度位置:热带地区,跨南北半球一.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1、东南亚的位置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②海陆位置:“十字路口”2、东南亚的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中南半岛马来群岛中国岛半南中马来群岛马来半岛南海半岛+岛屿大洋洲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新几内亚岛(伊利安岛)巽他海峡卡里马塔海峡望加锡海峡菲律宾群岛东南亚政区中国南越挝老柬埔寨国泰缅甸新加坡西来亚马亚来西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东帝汶唯一的内陆国:老挝面积最大的:国家大家族中新成员:印度尼西亚东帝汶(2002)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印度尼西亚(“火山国”)经济最发达的:新加坡

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日本矿产资源贫乏,需从中东进口大量的石油;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上通道,是日本运进石油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因而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1000E00二.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小组合作,结合教材和地图册相关材料内容、图示,归纳东南亚的自然特征:地形、地质、气候、河流、等1、东南亚的地形特征①中南半岛:②马来群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大河下游和河口为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多山,地形崎岖;平原较少,多分布在沿海2、东南亚的地质特征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称为“火山之国”)三、东南亚的气候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3、东南亚的气候(分布、成因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试分析两种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差异性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农作物随时可播种,四季都可收获。每年6月至10月为雨季;11月到第二年5月是旱季;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在旱季收获。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红河4、东南亚的河流河流上游河流主要流经的国家、注入的海洋经过的首都红河元江中国、越南太平洋河内湄公河(最长:东方的多瑙河)澜沧江中国、缅甸、老挝、越南、泰国、柬埔寨太平洋万象、金边湄南河泰国太平洋曼谷萨尔温江怒江中国、缅甸注入安达曼海(印度洋)伊洛瓦底江独龙江中国、缅甸注入安达曼海(印度洋)仰光(原首都)河流概况湄公河上下游地形剖面图湄公河三角洲示意图水文:水量大且季节变化显著,上游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流速缓慢,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或河口三角洲。湄公河平原是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水系:多由北向南流;中上游流域面积较小;上游河谷成V字型,两岸高山耸立,下游河谷展宽为什么世界上大多数城市沿河分布?A河流为城市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B河流是水运通道,为城市对内、对外交通运输提供方便。C地形平坦,一来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生活服务设施,可以节省市政建设投资;二来农业发达,为城市提供丰富的农产品。三.东南亚的人口和文化

小组讨论东南亚人口分布特征及其原因三.东南亚的人口和文化1、人口分布读图分析东南亚人口分布有何特点及其原因?

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各大河的沿岸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马来群岛各大岛的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山区和雨林地带人口稀少。地形崎岖,气候湿热;2、人口特征①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5亿多人口)②黄色人种为主③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2亿多人)④华侨华人最集中(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80%以上,他们的祖先大多是中国广东、福建的居民)①佛教:缅甸、泰国、柬埔寨。缅甸、泰国把佛教作为国教,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及柬埔寨的吴哥窟均为世界著名的佛教建筑。②伊斯兰:印尼和马来西亚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③基督教:菲律宾居民多信天主教(基督教)3、宗教文化大金塔吴哥窟四.社会经济

读图归纳东南亚主要的农矿产品分布区,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特征和原因四.社会经济1、主要作物分布①、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种植业②、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马尼拉麻)的最大产地。(热带种植园农业)水稻(主要稻米出口国:泰国、缅甸、越南)橡胶: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油棕:马来西亚、印尼椰子:菲律宾、印尼蕉麻:菲律宾金鸡纳霜、胡椒:印尼分析东南亚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优势区位条件?①以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热条件好,光照充足,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②沿海地势平坦,利于种植;③多冲积土壤和火山灰土壤,十分肥沃;④劳动力丰富廉价;东南亚的物产椰子: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油棕:马来西亚、印尼

果肉和种子含油量甚高,有"世界油王"之称橡胶: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蕉麻菲律宾由于茎和叶子跟芭蕉树相似,故名蕉麻。是做鱼网和船用缆绳的优质原料,还可编织席子和地毯及优质麻织衣料,东南亚的稻田泰国、越南、缅甸稻米出口国2、主要矿产主要石油生产国锡矿主要分布地区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形成世界最大锡矿带(马来西亚最多)印度尼西亚3、经济特征①以初级农矿产品

输出为主;②加工工业(以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发展迅速;③最近几年旅游业成为东南亚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东南亚大量出口的农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为什么经济仍落后?①东南亚虽然资源较为丰富,但长期的殖民统治,使经济落后,致使各国经济结构比较畸形、单一,主要以生产少数几种农、林产品或矿产品为主,加工工业和制造业基础薄弱,经济上仍以初级产品为主。②东南亚各国在独立后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的工业技术发展加工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国际贸易中仍处不利地位.4、东南亚各国过去和现在的经济差异过去现在经济特点畸形多样化产业结构特点单一,农业为主,工业薄弱工业旅游业兴起产品少数几种农、林或矿产品初级产品加工工业(劳力密集)出口初级产品产品多样化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利地位,受外国资本控制日益强大,经济快速发展原因殖民统治政治独立,东盟的建立迅速发展的旅游业

东南亚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的美丽沙滩和岛屿,以及许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成为该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缅甸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柬埔寨吴哥窟泰国最古老的佛庙马来西亚的清真寺迷人的东南亚海滨花园城市——新加坡曼谷风光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五.新加坡读图归纳新加坡的地理位置特征;结合资料评价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区位;五.新加坡新加坡经济是一个国际性的经济多元化国家,经济水平高。领土面积很小,是著名的城市岛国,花园城市,重要的国际航空港。地狭人稠,3/4是华人。自然资源非常贫乏。1、概况:2、地理位置:①赤道附近;②马来半岛南侧;③马六甲海峡东端,位于马六甲海峡咽喉要道,3、经济特征:转口贸易经济为主试分析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区位条件?①领土面积狭小;②粮食、水资源,原材料、能源短缺;③本国市场小,对外依赖度高,易受世界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或冲击。①位于东南亚“十字路口中间”,地理位置优越;②位于马六甲海峡东端,海洋交通便利;③背靠东南亚,腹地物产丰富,且市场广阔;④科技发达,工业成产能力强;⑤高度的开发政策支持;⑥为世界著名航空港;有利区位:不利区位:4、经济支柱:①转口贸易②新兴工业(炼油和造船、电子、钻井平台工业)③旅游知识拓展一、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1、东盟成员: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缅甸、越南、柬埔寨、老挝、文莱等2、总部:印尼:雅加达分析东盟成立的意义?①利于加强区域经济的合作;②利于增强区域的国际竞争力;③利于区域的和平与发展;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我国的意义?①利于加强我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合作;②利于扩大我国热带经济作物和矿产资源的来源;③利于扩大我国工业制品的市场范围;二、泛亚铁路

例:泛亚铁路(新加坡至昆明)将是联系东盟和中国的重要通道,其中,新加坡一吉隆坡一曼谷的已有铁路为共用段,自曼谷至昆明的待建铁路有东、中、西三个方案,如表1和图9所示。表1泛亚铁路待建线路三个方案的比较(单位:千米)方案经过主要城市总长度新建长度东线曼谷一金边一胡志明市一河内一昆明5520433中线曼谷一万象一昆明41801245西线曼谷一仰光一昆明43211017

运营里程长;利用现有铁路长,需新建铁路短;铁路主要经过平原;所经地区人口较稠密,城市多,经济相对发达。2、东线所经过的平原地区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试分析其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有利:①运营里程长;利用现有铁路长,需新建铁路短;②铁路主要经过平原;③所经地区人口较稠密,城市多,经济相对发达。不利:①部分地区通过喀什特地貌区,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②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质条件复杂;生产有利条件:①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②位于热带多雨地区、水热条件好;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