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诗歌鉴赏题集锦+答案解析_第1页
诗歌诗歌鉴赏题集锦+答案解析_第2页
诗歌诗歌鉴赏题集锦+答案解析_第3页
诗歌诗歌鉴赏题集锦+答案解析_第4页
诗歌诗歌鉴赏题集锦+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题集锦(一)课内诗歌阅读(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毕第9~12题。兵车行[唐]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9.“行人但云点行频”的意思是频繁地征兵。许多唐诗研究专家认为,这“点行频”是全篇的“诗眼”。请分析其理由。(3分)解析:诗歌全篇是紧紧围绕“点行频”展开的。“哭声直上干云霄”的送别场面,是由于“点行频”;以一种征夫的遭遇为例,证明的是“点行频”;“千村万落生荆杞”的荒芜是“点行频”的后果;“新鬼烦冤旧鬼哭”的战场,则更揭示了“点行频”的罪恶。整首诗体现的正是对“点行频”的控诉。参照答案:(1)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导致百姓妻离子散、白骨荒野、全国田亩荒芜的本源;(2)从一种征夫出征的场面,推及这种场面已经发生“多次”;(3)而“点行频”的原因则是“武皇开边意未已”,其成果是田园荒芜,民不聊生。10.诗中列举一种十五岁出征,四十岁还在戍边的“行人”。为何说这一事例是非常经典的?请简答。(2分)解析:一人之遭遇,千万人之遭遇,背面大片荒芜的土地证明了这只是千千万万征人中的一种代表。参照答案:从一种征人的人生遭遇可以看出“点行频”的内涵本质,反应出战争给劳感人民带来的苦难。11.从“边庭流血成海水”写到“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对体现主题有什么好处?(2分)解析:由点及面,战争不仅夺去了战士的生命,也给社会经济带来极大的损害,更深刻地揭示了主题。参照答案:从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来揭发“开边意未已”给劳感人民导致的苦难。12.诗人在诗中说: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这里反应出来的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诗人描写这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的目的是什么?请简析。(3分)解析:这是一种对比烘托的体现手法,“不正常”的原因正是穷兵黩武的社会现实。连年的战乱引起人们思想的异常,可见战乱影响之深。参照答案:反应出在连年战乱中人们的心灵受到严重的摧残。(二)课外诗歌阅读(12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毕第13~14题。(5分)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唐]李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①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②。注:①相接,相交,精神相通。②谢玄晖,即谢朓,南朝著名诗人,曾担任过地方官和京官,后被诬陷,下狱死。谢朓在被排挤出京离开金陵时,曾写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澄江净如练”就是此诗中的一句。13.颔联中的“摇”字有什么体现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2分)解析:作答时,需要从“炼字”的角度,分析该字在句中的意思、运用的修辞手法或体现手法及该字在全诗构造、体现主题情感意境方面的作用。此外,还需要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参照答案:白云和古城影子倒映在江面,凉风吹来,微波涌动,让人仿佛感到古城在轻轻摇荡。“摇”字化静为动,写出了秋月下临江古城令人神往的动态美。支一招炼字题解题原则及环节1.原则:不能把该字人为地从整首诗所构建的意境中剥离出来,应做到结合全诗的情感与意境来分析它的作用,在句中炼字,在篇中炼字;还要结合标题、诗人、注解来理解。2.环节:找出关键字或词,并理解它的含义;将该字还原到原句中进行理解;点出该字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或体现了怎样的感情;最终,分析该字对全诗所起的作用。14.结合尾联内容,简析诗人体现了怎样的情感。(3分)解析:尾联言外之意:“我”与谢朓精神“相接”,他的诗“我”能理解,今日“我”写此诗,与谢朓当年心情相似,有谁能“解道”、能“长忆”呢?可见李白“长忆”谢朓,实为感慨自己身处浊世,缺乏知音,孤寂难耐。参照答案:诗人长忆谢玄晖,表明自己能领会谢诗的含义,与谢玄晖精神相通,心情相似,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境遇不幸、知音缺乏的寂寞与哀愁的情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毕第15~16题。(7分)与歌者米嘉荣①[唐]刘禹锡唱得《凉州》②意外声,旧人惟数米嘉荣。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注:①米嘉荣是中唐著名的歌唱家。②《凉州》是具有奇特之调的曲子。15.概括米嘉荣的形象,并简要分析。(3分)解析:首联中《凉州》是具故意外之声、奇特之调的曲子。《凉州》曲调的不寻常,烘托着米嘉荣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技艺。“旧人惟数”,从正面突出米嘉荣。“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笔锋一转,突出题旨。米嘉荣一身绝技,理当受人敬重,可社会上流行的风气是轻先辈重后生。意思说:时世如此,您还是将就点,将白了的胡子染黑,去服侍那些年轻人吧。劝慰之中,暗含着无限辛酸和诗人自己的愤世之情。参照答案:米嘉荣是技艺高超过类拔萃却遭人冷落的老艺人形象。用《凉州》曲调的不一样寻常,烘托米嘉荣高超的技艺。“旧人惟数”,又从正面突出米嘉荣,更能获得人们对他被冷落的同情。16.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4分)解析:被时人视作“宰相之器”的刘禹锡,由于政见不一样而遭贬逐或投闲置散。假如要争取进用,就得放弃自己的政见,这就正像身怀绝技的老艺人“染髭须”去“事后生”同样。刘禹锡反对“时世轻先辈”,却奉劝人们“染髭须事后生”,这是忍着愤怒的温存,含着泪水的笑意,而自隐藏着挖苦的锋芒。参照答案:体现了诗人无限辛酸和愤世之情。(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毕第4~5题。(8分)送陈七赴西军[唐]孟浩然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4.这首诗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简要概括。(3分)解析:从诗歌的内容来看,这首边塞诗中,既有诗人对他人参军的敬佩之情,也有自己抑郁不得志的失意之情,还体现了自己参军报国的志向。参照答案:(1)对陈七参军的钦佩。(2)对自己蹉跎岁月的不满。(3)体现忠心报国的决心。5.前人评孟浩然诗,有“冲淡中有壮逸之气”之说。请结合本诗进行简要赏析。(5分)解析:“冲淡”和“壮逸”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其统一的基点在于:诗人语言上“冲淡”,情感上“壮逸”;诗人平素“冲淡”,而此刻“壮逸”。参照答案:孟浩然的诗,整体具有淡雅清丽的特点,但这首诗却充斥了壮逸之气。前四句陈说自己与友人的各自情态,平淡无奇。后四句描画边关吃紧,人们投军争先恐后,诗人对友人参军敬佩不已,同步也体现了自己以文报国的决心,充斥阳刚之气。(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毕第6~7题。(8分)淇上送赵仙舟[唐]王维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6.请用几种词语概括诗人所经历的情感阶段。诗人在体现感情时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择一种结合详细诗句进行分析。(4分)解析: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变化的,从诗句中可以找出可以体现诗人情感变化的词语。诗人在体现感情时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解答这个题目,应先结合诗句说出使用的手法,再结合诗歌主旨详细分析。参照答案:相逢时的欢愉,分别时的愁苦,分别后的惆怅。借景抒情,借荒城、寒天、净山、暮日、长河等凄清景象传达了诗人的感伤之情;直抒胸臆,颔联直接点出“伤离”“愁”的情感;细节描写,以伫立河边的细节体现诗人对友人的不舍。7.本诗最终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何?(4分)解析:两个词语镶嵌在诗句中,详细到哪个好,需要结合该字体现的内容及情感来分析。解答本题,既要扣住该字的表面义,也要结合作用和效果来分析和判断。答案示例:(1)“犹”字好。孤舟远逝,诗人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的朋友。“犹”字侧重体现伫立时间之长,以及诗人主观上的不愿拜别,写出不舍的深情。(2)“空”字好。“空”字表明朋友的孤舟在视野中已经消失,诗人空对无际的天空。“空”字侧重体现出诗人失神落魄的神情,更强烈地传达出诗人对友人拜别的惆怅、失落之情。(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毕第6~7题。送魏大参军[唐]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①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②。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注:①魏绛,春秋时消除了晋国边患的大将。②六郡雄,指西汉名将赵充国,陇西人,以破匈奴有功,拜将封侯。6.结合全诗,赏析“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这两句的妙处。解析:这两句是写魏大参军所赴之地。一种“横”字,表明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横亘在代州北面;一种“接”字,既逼真地勾勒出飞狐塞的险峻,又点明了飞狐塞遥接云中郡,连成一片。它们构成了中原地区(三河道)的天然屏障。此处的景物并不在眼前,而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它可以是实写,也可以是虚写。地理位置的重要,山隘的险峻,暗示魏大此行任务艰巨。这就为结句作了铺垫。参照答案:①虚写手法,此处的景物并不在眼前,而是想象友人要去的地方。②上句写出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横亘在代州北面;下句逼真地描绘出了飞狐塞遥接云中郡,连成一片。③为结句作了铺垫。7.简述本诗与一般送别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一样。解析:本诗的首句暗用汉代威镇敌胆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诗人又把春秋时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的魏绛比作魏大,变“和戎”为“从戎”,典故活用,既表明了诗人对这次战争的见解,同步也暗示魏大从戎,是御边保国的正义之举。三、四两句鼓励友人要像汉代名将、号称六郡雄杰的赵充国那样去驰骋沙场,杀敌立功。虽有惆怅之感,而气概却是十分雄壮的。末两句又一次鼓励友人,但愿他扬名塞外。全诗一气呵成,充斥了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有气壮山河之势。参照答案:此诗不落一般送别诗缠绵于子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而是从大处着眼,全诗充斥奋发乐观向上的精神,鼓励出征者魏大要立功沙场,报效国家,并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毕第8~9题。二月二日①[唐]李商隐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②,三年从事亚夫营③。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辛州任幕府的第三年。②元亮井,陶渊明字元亮,这里用“元亮井”指代像陶渊明那样的归隐生活。③亚夫营,汉代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这里指代诗人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8.首联和领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解析:首联写江行游春的最初感觉和印象。和煦的东风,温暖的旭日,都散发着融和的春意,就是那笙声,也似乎带着春回大地的暖意。颔联写江上春色。“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赋予自然物以人的情态,明显是拟人。分析时要结合诗意。参照答案:首联和颔联描写了风和日暖、笙歌笑语、花柔柳嫩、蝶紫蜂黄的早春景象。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早花柳丝竞相争艳、成群蜂蝶含情飞舞的情景。9.请结合全诗,简析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解析:解答此题要结合详细诗句及写作背景。大中五年(851)秋,李商隐的妻子王氏亡故。为了谋生,他不得不应东川节度使柳仲郢之辟,入幕任节度书记,于同年十月撇下幼女稚子,只身远赴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开始了他毕生中最终也是时间最长的一次幕府生涯。此诗作于854年,即诗人在柳幕的第三年。李诗的首句点明踏青节江上春游。次句,写江行游春的最初感觉和印象。颔联写江上春色,不仅抒写诗人对秾丽春色的流连陶醉,并且委婉透露出因美好春色而触动的伤感。颈联转写长期寄幕思归。尾联写新滩流水在羁愁者耳中引起的特殊感受。参照答案:诗人的情感由乐而悲,进而由悲而怨。前两联先写欢乐春景;中间一折,抒发悲情;末联再折,转怨新滩不解人意,情感变化一波三折。(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毕第7~8题。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唐]白居易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头终不说。7.简要分析这首诗中女主人公的形象。解析:概括人物形象要抓住诗中“颜如雪”“娉婷”“十七八”以及“愁绝”“泣”“独”“凄切”来分析。参照答案:本诗描写了一位年轻漂亮、孤单凄婉的歌女形象,寄托着诗人对女主人公无限的同情。知识窗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措施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从诗歌的作者着手,所考察诗歌的作者一般是教材中学过的,虽不是考察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靠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此外,背景的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一般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洁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体现人物的性格,反应人物的思想感情。8.这首诗与《琵琶行》在体现手法方面有何不一样?解析:两诗在整体风格上差异很明显,一种浓墨重彩,一种简笔勾勒。据此详细分析手法及手法的作用即可。参照答案:《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属五言古诗,篇幅短小,基本上用白描手法,用朴素简洁的笔墨来勾勒形象,结尾含蓄,留下想象的空间较大;《琵琶行》则是乐府古体诗中的长篇巨制,描写细致生动,体现手法丰富多样:有正面描述,也有侧面烘托;论述、抒情、议论有机结合;大量运用比方等修辞手法,语言更富体现力。(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毕第9~10题。夜筝[唐]白居易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9.诗人集中笔力写出“弦凝指咽声停处”这样一种无声的时刻有什么好处?它化用了《琵琶行(并序)》中的哪几句诗?解析:留下空白,让人有更多发挥的余地。一者,让人回味刚刚那美妙的乐曲;再者,也让读者产生了疑问,弹者因何而“弦凝”?自然与上一句中的“感”有关,那又是在“感”什么呢?从其中的“暗低容”可见,一定是难过悲苦之事。参照答案:①具有丰富的暗示性,不仅引导读者发现奇妙的无声之美,更可以通过这一无声的时刻去领悟那筝曲的所有妙处。同步,也暗示了弹者的不幸与悲苦。②这一句是《琵琶行(并序)》中“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化用。10.有学者认为,《夜筝》是《琵琶行(并序)》的一种精妙的缩本。简要分析这首诗与《琵琶行(并序)》在写法上的不一样。解析:《夜筝》描绘了明月之夜女子弹筝的形象,着力描写了音乐效果,体现了音乐的艺术魅力,这与《琵琶行(并序)》是相似的。再者,从弹奏者的身世来看,《夜筝》中的弹筝者与《琵琶行(并序)》中的琵琶女也有相似之处。不一样之处重要体目前对音乐自身的描写上。参照答案:《琵琶行(并序)》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对琵琶乐自身绘声绘色的铺陈描写;而《夜筝》则从侧面落笔,所取的是《琵琶行(并序)》中用作陪衬的描写。(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毕第7~8题。送友人入蜀[唐]李白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①。注:①据《汉书》记载,蜀有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有问卜者,则依著龟为言利害。7.本诗开篇与《蜀道难》有什么不一样?解析:《蜀道难》用“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表明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禁,脱口而出,显示了感慨的强烈。本诗用“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开篇,临别之际,李白亲切地叮嘱友人:听说蜀道崎岖险阻,路上到处是层峦叠嶂,不易通行。语气平缓自然,恍若两个好友在娓娓而谈,感情显得诚挚而恳切。参照答案:《蜀道难》开篇感情豪放,富有气势;本诗开篇只是安静地论述,并且还是“见说”,显得很委婉,浑然无觉。8.尾联借用君平的典故有什么作用?解析:李白理解他的朋友是怀着追求功名富贵的目的入蜀,因而临别赠言,便意味深长地告诫:个人的官爵地位,进退升沉都早有定局,何须再去问询善卜的君平呢!尾联写得含蓄蕴藉,语短情长。参照答案:用典委婉地启发朋友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可谓循循善诱,凝聚着深厚友谊;同步,不乏对自身的身世感慨。(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毕第9~10题。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唐]李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①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②。注:①相接:相交,精神相通、心心相印的意思。②谢玄晖,即谢朓,南朝著名诗人,曾任过地方官和京官,后被诬陷,下狱死。谢朓在被排挤出京离开金陵时,曾写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澄江净如练”就是此诗中的一句。9.颔联中的“摇”字有什么体现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解析:分析这一问题,需要从“炼字”的角度,分析选字在句中的意思、运用的修辞手法或体现手法,在全词构造、体现主题情感意境方面的作用。答题时不能孤立地分析,要结合全词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参照答案:白云和古城的影子倒映在江面,凉风吹来,微波涌动,让人仿佛感到古城在轻轻摇荡。“摇”字化静为动,写出了秋月下临江古城令人神往的动态美。10.结合尾联内容,简析诗人体现了怎样的情感。解析:诗人毕生对谢朓十分敬慕,这是由于谢朓的诗风清新秀逸,他的孤直、傲岸的性格和不幸遭遇与诗人相似,用诗人的话说,就叫作“今古一相接”(见《谢公亭》)。尾联言外之意是,我与谢朓精神“相接”,他的诗我能理解;今日我写此诗,与谢朓当年心情相似,有谁能“解道”、能“长忆”呢?可见诗人“长忆”谢朓,实为感慨自己身处浊世,缺乏知音,孤寂难耐。这正是此诗的命意,在结处含蓄地点出,并与开头的“独上”相呼应。参照答案:诗人长忆谢玄晖,表明自己能领会其诗句的含意,与其精神相通,心情相似,含蓄地抒发自己境遇不幸、知音缺乏的寂寞与哀愁的情感。(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毕第7~8题。画鹰①[唐]杜甫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②。绦镟③光堪摘,轩楹④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注:①这首题画诗大概作于开元末年(741),是杜甫初期的作品。②愁胡:一种说法指胡人(西域人)碧眼,其深而大,似一副发愁的模样。③绦(tāo):丝绳,指系鹰的绳子。镟(xuàn):金属转轴,鹰绳另一端系的金属环。④轩楹:悬挂画鹰的堂前窗柱。7.作为一首“题画诗”,本诗既描绘了诗人眼中所见之鹰,又写到了诗人心中所想之鹰。请结合详细诗句分析这种写法的妙处。解析:本诗起笔点出画中之鹰的矫健不凡,仿佛挟风带霜而起,这是实写。最终一联“何当”一词,是推想鹰与凡鸟搏斗的情景,是虚写。虚实结合,使鹰的形象愈加丰满。参照答案:诗人运用了虚实(实写与想象)结合的手法。实写如“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展现了画中鹰威猛敏锐、气势不凡的特点;虚写(想象)如“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