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灾害风险管理措施—融资防灾科技学院于汐第八章灾害风险管理措施—融资第一节灾害风险管理与保险第二节:巨灾保险与再保险第三节巨灾风险证券化第四节灾害风险自留第五节巨灾风险国家管理的现状第六节地震保险简介灾害风险复习Risk=Hazard×Vulnerability风险=致灾因子×脆弱性脆弱性复习DRI(DisasterRiskIndex)全球第一个国家尺度TheHotspotsProject世行与哥伦比亚大学联合项目DisasterRiskManagementIndex国立哥伦比亚大学和美洲间发展银行Multi-riskAssessment(欧洲)HAZUSFEMA和国家建筑科学院(NIBS)共同研究风险管理措施类别措施工具风险控制风险规避移民、土地利用规划损失控制建筑改造、应急演练风险融资风险转移保险、再保险、巨灾债券风险自留灾害基金、自保险灾害风险控制措施灾害风险规避防灾规划灾害风险降低应急预案、应急救援风险控制与风险融资风险风险风险融资风险控制第一节灾害风险管理与保险一、灾害保险的重要性二、灾害保险发展三、我国灾害保险现状一、灾害保险的重要性事前准备事后补救理想的一种防范事故、减少风险损失的措施一、灾害保险的重要性英国国际保险与再保险局与美国保险服务局在2000年保险经纪人专刊评论:现代地球科学技术是支撑与资本、财产和资源有关的保险事业安全的重要因素,保险业界在促进国家和国家灾害安全上负有重要责任,起着重要作用。二、灾害保险发展1994年1月17日,美国南加州地震造成了约20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其中125亿美元的损失由地震保险赔付(对比中国)日本、美国、墨西哥、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开展了地震保险业务二、灾害保险发展目前,许多国家在保险业支持下,实施虚拟城市地震安全创新计划,重点是灾前准备和灾时地震应急救援三、我国灾害保险现状地震等灾害保险覆盖率低地震等灾害保险投保率低1、2008南方雪灾损失1111亿元,但理赔仅仅10.4亿元;2、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赔付不到1%(非巨灾保险)。第二节:巨灾保险与再保险一、巨灾的界定二、巨灾风险的特征三、巨灾风险的可保性四、巨灾再保险五、巨灾保险的困境一、巨灾的界定“巨灾”一直未有严格的定义,巨灾通常是指由于自然灾害或人为祸因引起的大面积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事件。一、巨灾的界定风险特征角度:损失发生的概率小、但损失金额特别巨大的灾害损失影响程度:巨灾风险单指损失巨大美国保险界定义:超过500万美元财产损失同时影响多位保险人与被保险人风险的比较示意图请找出符合保险的风险区域?概率损失第二节:巨灾保险与再保险一、巨灾的界定二、巨灾风险的特征三、巨灾风险的可保性四、巨灾再保险五、巨灾保险的困境二、巨灾风险的特征巨灾是一个或一系列能导致财产损失和生命伤亡相当巨大的灾害巨灾是小概率事件,其发生的频率低于一般的灾害事故预测困难对国民经济和保险公司带来巨大损失第二节:巨灾保险与再保险一、巨灾的界定二、巨灾风险的特征三、巨灾风险的可保性四、巨灾再保险五、巨灾保险的困境三、巨灾风险的可保性(一)风险可保性条件:风险单位损失的可能性可以预计每个风险单位相互独立风险大体同质,同质风险才能相互分担大量的同质风险三、巨灾风险的可保性1、巨灾风险不符合“大量同质风险单位”的要求地震、航空、核电站风险2、巨灾风险具有很大的模糊性,难以预测地震、海啸3、保险公司与投保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二)巨灾风险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完全可保性模糊性(Ambiguity)模糊性(Ambiguity):有些风险并没有客观的(或统计学上)的发生概率,或者限于现有的科学知识,无法知道其客观的发生概率,即模糊性三、巨灾风险的可保性(三)巨灾风险可保性必然性承保技术及保险经营管理技术的进步一些保险公司己经能够在承保能力基本允许的范围内以非理想可保风险为承保对象可保风险与非可保风险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三、巨灾风险的可保性社会的需要、竞争的压力以及技术的进步使现实中保险人承保巨灾风险成为必然再保险、非传统风险转移方式的发展也大大扩展了巨灾风险的可保性第二节:巨灾保险与再保险一、巨灾的界定二、巨灾风险的特征三、巨灾风险的可保性四、巨灾再保险五、巨灾保险的困境1、再保险定义(回顾)再保险也称分保,是原保险人在原保险合同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分保合同将其所承保的部分风险和责任向其他保险人进行保险的行为。
2、巨灾再保险的意义再保险对固有的巨大风险进行有效分散再保险对特定区域内的风险进行有效分散对特定公司的累积风险进行有效分散通过相互分保,扩大风险分散面总之,再保险的存在扩大了保险公司可保风险的范围,使得原来某些不具有可保性的巨灾风险变为了可保风险。3、再保险分类承担风险的划分方式(复习)(1)比例再保险(2)非比例再保险第二节:巨灾保险与再保险一、巨灾的界定二、巨灾风险的特征三、巨灾风险的可保性四、巨灾再保险五、巨灾保险的困境五、巨灾保险市场的困境国民收入较低,民众保险意识差保险公司巨灾风险过大,承保能力较低,对巨灾保险缺乏积极性政府还没有建立一个应对自然巨灾的统一机构,缺乏统筹协调管理巨灾保险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巨灾保险研究刚刚起步,缺乏理论依据和相关人才第三节:巨灾风险证券化一、巨灾风险证券化定义二、巨灾风险证券化发展历程三、巨灾风险证券化发展动因四、巨灾风险证券化主要产品五、巨灾风险证券化优缺点一、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定义巨灾风险的证券化是保险证券化的核心内容保险证券化可以定义为保险人或再保险人通过资本市场创造和发行金融工具,将承保的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的一种风险管理技术一、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定义巨灾风险的证券化产品一般也称为保险连结证券ILSs,Insurance-linkedsecurities第三节:巨灾风险证券化一、巨灾风险证券化定义二、巨灾风险证券化发展历程三、巨灾风险证券化发展动因四、巨灾风险证券化主要产品五、巨灾风险证券化优缺点二、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发展历程
芝加哥交易所CBOT九十年代初开始了保险证券化的尝试CBOT于1992年底推出了一种保险期货和期权组合,对保险风险进行套期保值1995年CBOT用一种设计更完善的合同PCS期权(PropertyClaimsServiceOptions)二、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发展历程1、1994年,汉诺威再保险公(HannoverRe)发行的8500万美元的巨灾债券为第一个在交易所之外进行的用来保障巨灾风险损失的资本市场产品二、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发展历程2、日本还积极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通过推行地震保险证券化将地震风险从保险市场向资本市场转移。1997年以后,东京海上保险公司、东京迪斯尼乐园等企业发行了数十亿美元的地震保险证券第三节:巨灾风险证券化一、巨灾风险证券化定义二、巨灾风险证券化发展历程三、巨灾风险证券化发展的动因四、巨灾风险证券化主要产品五、巨灾风险证券化优缺点三、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动因1、保险人内部动因(1)自有资本的不足保险市场的资本相对于巨灾风险经营的需求不足,一旦巨灾发生,将会使很多中小财产保险人丧失偿付能力寻找新的资本来源就直接关系到保险人的经营稳定三、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动因
(2)解决再保险的信用风险巨灾可能使资本能力有限的再保险人破产,从而使分出人面临信用风险分保分入人通过巨灾风险证券化,以流动性强的证券化产品形式将风险转嫁给投资者,这样可以很好消除信用风险三、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动因2、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动因(1)分散投资组合风险由于巨灾证券化产品的收益仅取决于巨灾风险状况,而与金融市场所面临的风险的相关系数接近于零。因此,从投资学的角度,它能有效的分散和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三、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动因三、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动因(2)高收益率就同等级的债券来说,巨灾债券比一般的公司债券的收益要高得多三、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动因3、外部动因与巨灾风险的新特征(1)巨灾发生的频率提高90年代后,巨灾发生频率提高环境条件(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厄尔尼诺现象温室效应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动因三、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动因(2)损失程度加大1)城市化2)保险标的集中3)财富积聚第三节:巨灾风险证券化一、巨灾风险证券化定义二、巨灾风险证券化发展历程三、巨灾风险证券化发展动因四、巨灾风险证券化主要产品五、巨灾风险证券化优缺点四、巨灾风险证券化的主要产品1、巨灾债券2、巨灾期权3、巨灾互换1、巨灾债券(1)定义(2)特点(3)资金流向结构(4)巨灾债券收益率1、巨灾债券(1)定义巨灾债券CAT(catastrophe)bonds:发行者把自身面临的巨灾风险证券化,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的方式把巨灾风险转移、分散给债券投资人(2)特点巨灾债券将债券本金与利息的偿还与否,直接和巨灾风险的发生与否相关联;在未发生巨灾风险时,它是一种高收益债券,类似于公司债券或政府债券,所得利息来自于将债券本金投资于信托资产所带来的收益;在发生巨灾风险的情况下,投资者可能会损失利息其至本金保险人/再保险人特设机构(SPV)投资者保费再保险本金+利息触发事件本金利息损失投资信托本金本金投资收入(3)资金流向结构巨灾债券发行流程特设机构(SPV)特设机构(SpecialPurposeVehicleSPV)是专门为了签发巨灾债券并将传统再保险出售给特定保险人而成立的经济实体,一般是在离岸金融机构(如巴拿马、开曼群岛)注册的再保险人特设机构将资金存入信托机构购买国债等低风险投资特设机构(SPV)的特点破产独立性破产独立性是指当SPV的母公司因故破产时,SPV的资产不属于母公司的破产清算资产之列债券评级独立性是指SPV与母公司的信用评级是分离的,SPV可以通过一系列操作使自己发行的巨灾债券获得较高的评级,从而顺利发行特设机构(SPV)SPV接受巨灾风险,收取费用,设计发行巨灾债券巨灾模型公司评估某区某类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投资银行根据模型公司结论及市场设计债券的利率、期限、触发条件中立机构中立机构客观报告确定是否达到触发条件如地震局、气象局等触发条件开始是动用发行债券所募集资金条件(1)赔偿触发;——损失实测,不及时(2)行业指数触发;(3)参数触发;(4)模型化损失触发损失预估,及时但基差风险(4)巨灾债券收益率1、慕尼黑再保险公司日本发行3亿美元巨灾债券,票面利率高于LIBOR(伦敦银行间同业借贷利率)4.4个百分点2、一般巨灾债券票面利率高于LIBOR2-3%不等3、通常巨灾债券回报率高达10%左右
四、巨灾风险证券化的主要产品1、巨灾债券2、巨灾期权3、巨灾互换2、巨灾期权巨灾期权:买权,卖权买权是巨灾期权的主要形式2、巨灾期权——买权巨灾风险买权内涵:某种风险的损失限额为执行价E,买权的持有者(巨灾保险公司)在时间T内,当特定的承保损失X超过执行价E时,该期权的价值也随着特定承保损失额的增加而增加;2、巨灾期权——买权当期权就是有效时,该保险人行使该期权,它可从该项交易中获得X-E的收益,以弥补它在承保风险的超限额损失,从而保障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减轻了其经营风险。2、巨灾期权——(买权图解)四、巨灾风险证券化的主要产品1、巨灾债券2、巨灾期权3、巨灾互换3、巨灾互换互换是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期间内相互交换他们认为具有等价经济价值的资产或现金流的交易巨灾互换利用资本市场的参与者作为交易对手,将保险人潜在的巨灾赔偿责任与交易对手的支付现金流进行互换通过巨灾互换,保险人可以用固定的现金流出锁定未来不可预期的现金流出3、巨灾互换——示意图第三节:巨灾风险证券化一、巨灾风险证券化定义二、巨灾风险证券化发展历程三、巨灾风险证券化发展动因四、巨灾风险证券化主要产品五、巨灾风险证券化优缺点五、巨灾风险证券化的优缺点1、与传统的再保险业务相比,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不在仅仅依赖于传统保险/再保险市场,而更多地依赖于资本市场五、巨灾风险证券化的优缺点2、巨灾风险证券化可以突破传统巨灾险保险模式的承保能力限制;
巨灾证券凭借一个国家、地区、甚至全球发达的资本市场可以承保大规模的巨灾险,而传统的巨灾险承保能力的高低则取决于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五、巨灾风险证券化的优缺点3、与传统的巨灾险分散模式相比,巨灾险证券化具有较低的信用风险由于资本市场庞大的资金的支持,违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公司无力偿付造成的信用风险比较低;传统模式很可能因为大型巨灾的出现而导致承保人破产,引致信用风险的发生五、巨灾风险证券化的优缺点4、巨灾风险证券产品的发行具有较高的要求,不但涉及到中介机构,而且要求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巨灾模型与资本市场的结合),相对于传统的巨灾险再保险产品,对产品的定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保险人发行巨灾证券化产品的成本高发行巨灾证券化产品,保险人要向投资者提供大量与保险人承担的巨灾风险相关的信息发行手续烦琐,需要大量中介结构,如巨灾模型公司、信用评级公司、投资银行等等,保险人的费用开支巨大五、巨灾风险证券化的优缺点6、流动性不高过高的技术含量,尤其是要求投资人对特定发行公司的承保的巨灾风险的了解大大限制了巨灾连接证券的投资者的范围,使其流动性比一般的债券低得多五、巨灾风险证券化的优缺点此外,个人仅能通过投资对冲或开放式基金间接投资巨灾债券目前,美国个人可以购买交易所的“自然灾害风险契约”投资巨灾风险五、巨灾风险证券化的优缺点小结1、巨灾保险与再保险发展巨灾保险产品开发我国巨灾再保险市场需求与供给2、巨灾证券化的发展债券、期权、互换等金融工具的开发与市场前景及其价值分析第四节灾害风险自留
大型企业风险管理——
非保险转移(案例)一、国内外企业灾害风险管理
进展1.我国企业灾害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各类事故频发近几年来,我国企业事故次数、人员伤亡和损失呈上升趋势,尤其今年上半年恶性事故频发。一、国内外企业风险管理研究最新进展1.我国企业灾害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保险公司不保巨灾风险当前,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洪水和地震灾害,由于这些灾害损失巨大,严重影响企业的可持续经营,企业急需为此提供经济补偿的保障。一、国内外企业风险管理研究最新进展1.我国企业灾害风险管理存在问题1)按现在的设防水平,一旦发生特大洪水和强烈地震,必然造成重大损失2)按实际损失率保险,企业难以承受3)按现行费率保险,保险公司不堪重负一、国内外企业风险管理研究最新进展2.企业加强灾害风险管理的必要性1)对区域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的预防性投入应该大力加强2)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强化风险管理投入3)企业分散风险市场应大力发展和优化4)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生命线行业企业一、国内外企业风险管理研究最新进展3.我国企业灾害风险管理存在问题1)企业缺乏灾害风险管理意识2)区域巨灾风险防备水平低3)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洪水和地震风险没有可分散风险的途径我国保险市场分析图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分散风险案例分析特点:※对海洋石油减灾投入成效定性和定量分析※对灾害和人为事故损失均进行了定量分析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分散风险案例分析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分散风险案例分析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分散风险案例分析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分散风险案例分析海洋石油参加保险情况分析1、1982-1995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交纳保费104280万元,收到赔付36972万元,综合赔付率为35.5%,比人保的平均赔付率低20.2个百分点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分散风险案例分析海洋石油参加保险情况分析2.1996-1997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招标方式参加保险,同时与港商在香港合资注册保险代理公司,负责代理自身的再保险业务,使其入保费率降低了25%
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分散风险案例分析海洋石油参加保险情况分析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参加保险的综合赔付率为60.5%,与保险公司同期的企财险赔付率基本持平。在这种赔付率下,保险公司的利润率仍在10%以上。按2001年的资产规模,如继续参加商业性保险,中海油对保险公司的贡献应为2.4亿元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分散风险案例分析海洋石油自保分析1、1998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了自保公司。收取保费(按4级危险等级应为3.5‰)。到2000年,综合赔付率不到很低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分散风险案例分析海洋石油自保分析2.好处减少了保费支出,自保公司的准备金可直接为其他公司提供短期借款,减轻了企业的利息负担,由于与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合属办公,费用可以忽略不计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分散风险案例分析海洋石油自保分析
3.从自保公司的母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法人地位看,由于母公司为香港注册公司,成立自保公司符合香港法律。保监会认为,由于这个公司主要股权为国有资本,成立此类保险公司应同时向国内报批。由于该公司没有履行国内报批手续,当时被保监会认定为不合法。
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海洋石油自保分析4.考虑到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为我国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试点之一,应按国际商业惯例支持其自保三、小结1.政府应该在一定时期内集中资金,减少经济发达区域的主要灾害,优化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使主要灾害由不可保风险转变为可保风险;三、小结2.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保险实践证明,大型企业完全具有自我保险的能力。3.在我国企业财产保险市场急需开拓之际,应鼓励资产在50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实行自保。三、结论4.企业重大灾害的减灾效益既取决于企业自身投入,也取决于国家减灾工程的作用。5.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具有自我保险能力,应鼓励建立自保公司,并从政策上予以支持。第四节:巨灾风险的国家管理一、应对巨灾风险的方法二、灾前融资机制与灾后融资机制三、巨灾风险国家管理的现状一、应对巨灾风险的方法1、风险降低(reduction)2、风险自留(retention)3、风险转移(transfer)1.1风险降低(redution)风险降低措施发生在灾害发生之前,降低巨灾可能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灾前对灾害的控制和预防,提高人们对巨灾的反应能力1.2风险降低措施控制灾害源—保护和改变自然降低经济脆弱性—改变人类社会公众教育—让公众了解巨灾风险的存在,以及如何防范巨灾风险,形成风险意识和防范风险的文化;土地用途的规划—在易受巨灾袭击的地区尽量少安置人口和工业;建筑标准防灾设施其它措施(植树造林可以改善洪水灾害)2.风险自留(retention)自留是自己承担风险的后果,对于国家而言,就是国家主要依靠财政来承担巨灾风险的后果3风险转移转移就是利用保险/再保险、巨灾衍生具等手段将巨灾风险向保险市场、资本市场转移二、灾前融资机制与灾后融资机制(一)巨灾损失分担方法(二)灾前融资机制与灾后融资机制(一)巨灾损失分担方法1、财政预算支持2、特别税收3、国际援助4、保险/再保险5、国家灾害基金6、国际合作1、财政预算支持财政预算支持:为最常见的事后应急措施。牺牲了原本用于其它项目的资金,而这些其它项目很可能是对国民经济长期发展更有利的项目,如教育资金2、特别税收特别税收:政府在灾后开征特别税收,专用于灾后重建。哥伦比亚在Armero灾后曾经使用过这种方法,但从世界范围看,这种方法使用较少。3、国际援助国际援助:国际援助可以分为官方援助和非官方援助。非官方援助一般由非官方的国际机构、私人慈善机构等提供官方援助包括外国政府、官方的国际机构等提供的援助OECD(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世界银行灾害重建资金分配IBM紧急援助资金分配4、保险/再保险保险/再保险:商业保险/再保险在发达国家是一种常规的巨灾风险转移机制,但在发展中国家国家,巨灾保险并不发达。发达国家还通过再保险向国际再保险市场转移巨灾风险,但发展中国家大多自留巨灾风险保险/再保险5、非传统风险转移机制
1990年代初以后,百慕大商品交易所、GUYCARPENTER保险经纪公司先后编制了巨灾指数芝加哥交易所开始交易巨灾期货和期权1996年,第一个巨灾证券发行,而后巨灾证券迅速成为非传统风险转移工具中主要工具。其他非传统风险转移工具包括天气衍生工具(WeatherDerivatives、应急资本6、国家灾害基金国家灾害基金:指非保险形式的灾害基金。国家在每年的预算中拨出一定的资金放入国家灾害基金,当国家遭受巨灾灾害时,可以动用基金。国家灾害基金往往不足以应对巨灾,因为在非灾害年份,将预算用于其它用途的诱惑往往使得灾害基金提留不足。国家灾害基金举例夏威夷飓风救助基金(HawaiiHurricaneReliefFund,HHRF)佛罗里达飓风灾害基金(FloridaHurricaneCatastropheFund,FHCF)加利福尼亚地震保障(CaliforniaEarthquakeAuthority,CEA)7、国际合作国际援助一般都是事后的,但也有一些预先安排的国际性的灾害基金。由加勒比发展银行(CaribbeanDevelopmentBank,CBD)管理的加勒比减灾基金(DisasterMitigationFacilityfortheCaribbean)有三百万美元左右的资金用于帮助成员国。Inter-AmericanDevelopmentBank管理的防灾基金可以为每个成员国提供五百万美元的资金”。灾前融资机制灾前融资机制是指预先安排的巨灾风险的财务分担机制,实际上是一种巨灾风险转移机制(risktransfermechanism,即通过预先安排好的合约、基金等等措施将巨灾风险转移出去。保险/再保险,巨灾债券灾后融资机制
灾后融资机制是指灾前没有安排,而是在灾后临时采取的应急措施。改变预算用途、特别税收三、巨灾风险国家管理的现状巨灾风险国家管理的现状发展中国家缺乏灾前融资机制的原因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