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30721001学分:3总课时:54说明【课程性质】心理学是师范院校师范教育专业的公共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一般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形成科学的心理观;提高教学艺术与职业道德,塑造良好的职业心理品质;基本理解初中生心剪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学以致用,指导初中生对的处理人际关系及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教学任务】1.通过心理学教学,为学生学好教育学、教学法,理解教育理论,改革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措施奠定扎实的心理学基础,提高师范生的理论素养;2.通过心理学教学,增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及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完毕心理学教学服务于学生自身的任务。3.通过心理学知识与理论规律的传授,增进师范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理念的形成,为从事教学工作奠定心理学基础。【教学内容】公共心理学教学以讲授心理学中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及个性心理等与教学活动紧密联络的心理现象为主,辅之以教育心理学中的有关知识和学生心理的规律等实际内容的讲解,同步合适穿插心理健康知识与心理征询技术,为师范生理解自身、开展教学活动奠定心理学基础。【教学原则和措施】教学原则:重视理论联络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教学措施: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与试验为辅,部分章节尽量运用多媒体教学、挂图、模型、录像等教学手段。【先修课程规定】心理学课程是教育理论课程的基础课程,对先修课程无严格规定。【课时分派】本课程理论教学课时为54课时,在18个教学周内完毕,每周三课时,社会实践8课时。详细安排见下表:序号内容学时安排小计理论课时试验课时习题课时上机课时1导论82102感觉和知觉663记忆664思维和想象6285注意446情绪和情感447意志228个性及其倾向性449个性心理特性6610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征询44总计50454【教材与重要参照书】教材:蔡笑岳《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参照书:隋光远《心理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彭聃龄《一般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叶奕乾《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大纲内容第一章导论【教学目的和规定】使学生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措施,基本掌握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一般知识。使学生从理论上掌握心理的发生机制,理解心理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心理观,并能运用本章的基本原理认识和阐明心理现象和教育现象。【内容提纲】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一、心理过程二、个性心理三、心理学的任务四、研究和学习心理学的意义第二节心理的本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措施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三、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四、心理学研究的措施第四节心理学的历史和现实状况一、心理学的历史二、现代心理学流派三、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及发展趋势【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原则和措施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教学难点:心理的生理机制【复习思索题】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怎样理解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措施?3.试分析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区别与联络。4.怎样理解巴甫洛夫的两种信号系统?5.结合实际谈谈怎样理解心理的实质。第二章感觉和知觉【教学目的和规定】使学生掌握感觉和知觉的概念、基本特性及制约原因,学会运用感知规律分析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内容提纲】第一节感觉与知觉概述一、感知觉的概念二、感知觉的作用三、感知觉的种类四、知觉和感觉的关系第二节感受性及其变化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二、感受性的变化三、感受性的发展第三节知觉的特性知觉的选择性二、知觉的理解性三、知觉的整体性四、知觉的恒常性第四节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二、运用感知规律,提高教学效果三、克服社会知觉偏差,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感受性的变化2.知觉的特性教学难点:绝对感受性与差异感受性的概念及其应用【复习思索题】1.论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2.怎样理解知觉的特性?3.结合实际谈谈教学中怎样运用感知觉规律。第三章记忆【教学目的和规定】使学生掌握记忆的有关概念及一般理论,并学会运用记忆的规律提高学习效率、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提纲】第一节记忆的概述一、记忆的概念二、记忆表象三、记忆的分类第二节记忆过程分析一、识记二、保持和遗忘三、再认和回忆第三节记忆的品质及培养一、记忆的品质二、良好记忆品质的培养三、几种重要的记忆措施【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遗忘规律2.复习原则3.记忆表象教学难点:1.记忆表象的特性2.记忆过程分析【复习思索题】1.分析影响遗忘的原因。2.教学中怎样运用记忆规律组织学生复习?3.简述记忆的品质并谈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记忆品质。第四章思维和想象【教学目的和规定】使学生掌握思维和想象的一般概念,纯熟掌握思维的种类及处理问题的思维过程,理论联络实际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想象力。【内容提纲】第一节思维概述一、思维的概念二、思维的种类第二节思维过程一、思维的基本过程二、处理问题的思维过程第三节发明性思维与发明性一、发明性思维、发明性的含义二、发明性思维的形式三、发明性的心理成分及培养第四节思维的品质及培养一、思维的品质二、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第五节想象一、想象的概念二、想象的种类三、良好想象的培养【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思维概念和影响处理问题的心理原因2.思维的特性3.想象的概念和种类4、发明性思维的形式教学难点:思维的特性发明性思维的形式【复习思索题】1.怎样理解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2.试分析影响处理问题的心理原因。3.试述想象的种类及其现实意义。第五章情绪和情感【教学目的和规定】掌握情绪和情感的一般概念和基本原理,认识情绪和情感在人的社会和个体生活中的作用及意义,学会克服消极情绪,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内容提纲】第一节情绪和情感概述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二、情绪和情感的作用三、情绪的生理变化和表情动作第二节情绪和情感的类型一、情绪的基本形式二、情绪状态三、情感种类四、健康情绪和良好情感培养第三节挫折一、挫折的概念二、挫折的体现形式三、处理挫折的方略【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情绪和情感的种类2.情绪和情感的关系3.处理挫折的方略教学难点:情感的种类挫折的体现形式【复习思索题】1.情绪与情感的异同。2.论述情绪的状态及调控方略。3.情感的种类及培养。4.什么是挫折?学生应怎样对的看待挫折?第六章意志【教学目的和规定】掌握意志的概念、品质和意志行动的特性,学会分析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培养自身与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内容提纲】第一节意志的概述一、意志的概念二、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第二节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一、动机斗争二、目的确实立三、措施的选择四、克服困难,执行决定第三节意志的品质及培养一、意志的品质二、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意志行动的特性2.意志的品质教学难点:意志过程分析【复习思索题】1.试分析意志行动的特性。2.简述认知、情感、意志过程的关系。3.怎样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第七章注意【教学目的和规定】纯熟掌握注意的基本概念、注意的规律,懂得在教学活动中怎样自觉运用注意的规律培养自身及学生的良好注意品质。【内容提纲】第一节注意的概述一、注意的概念二、注意的功能三、注意与心理过程的关系四、注意的体现第二节注意的种类一、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二、故意注意(随意注意)三、故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四、三种注意的关系第三节注意的品质及培养一、注意的品质二、注意在教学中的组织与培养【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注意的种类和规律2.注意在教学中的组织与培养教学难点:故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互相转化注意与心理过程的关系【复习思索题】1.分析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主客观原因。2.引起和保持学生故意注意的条件是什么?3.论述注意的品质及培养。第八章个性及其倾向性【教学目的和规定】全面理解并掌握个性的理论和个性倾向性的内容,提高个性的自我意识,完善个性的发展;规定学生会用个性理论分析自己与学生,完善自我个性,能在未来教学中因材施教。【内容提纲】第一节个性心理概述一、个性的概念二、个性的特性三、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个性倾向性一、需要二、动机三、爱好四、价值观【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个性的特性2.个性的形成和发展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教学难点:需要和动机理论【复习思索题】1.论述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原因。2.简述个性的特性。3.分析个性倾向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第九章个性心理特性【教学目的和规定】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能力的概念和能力测量的有关基本原理,理解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和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掌握气质的理论和气质测量的措施,能对自己或他人的气质做出分析,故意识的发展气质类型中的积极方面而控制消极方面;掌握性格的概念、性格与气质、能力的关系,理解性格特性及性格理论,会分析自己和他人的性格,并能为自我或他人性格完善设计科学的方案。【内容提纲】第一节能力一、能力的概念二、能力的种类三、能力的构造与测量四、能力的个别差异与培养第二节气质一、气质的概念二、气质类型三、气质的学说四、气质与教育活动第三节性格一、性格的概念二、性格与气质、能力三、性格的构造四、性格的构造与测量【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能力的个别差异2.气质类型及特性3.性格构造的特性和性质教学难点:1.气质的生理机制2.性格类型与鉴定【复习思索题】1.试分析能力的个别差异及其对目前教育的启示。2.怎样理解气质的类型及其特性?3.试述教师怎样运用气质进行因材施教。4.分析性格与能力、气质的关系。5.论述性格构造的特性。第十章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征询【教学目的和规定】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心理健康、心理征询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和提议征询技巧,会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我心理调整,防止心理疾病,并可以针对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进行合适的指导。【内容提纲】第一节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的概念二、心理健康的原则三、影响心理健康的原因四、心理健康检测五、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节心理征询一、心理征询的概念二、心理征询的类型与过程三、心理征询的原则和内容四、心理征询的技术与措施第三节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辅导一、学习问题与指导二、社会适应性问题与疏导三、青春期心理问题与引导【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心理健康、心理征询的概念2.心理健康的原则及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原因3.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行4.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的辅导教学难点:心理健康的原则及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原因心理征询的基本技术【复习思索题】1.怎样理解心理健康原则?2.分析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原因有哪些?3.怎样运专心理征询技术对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进行辅导?4.简述心理征询的原则和基本技术。5.为何要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执笔人:郑红审核人:果孝文《心理学》课程考核大纲【考核目的】心理学课程考核目的一是理解学生基本知识、原理掌握状况,能否学以致用;二是对教学状况作出检查,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便于教师判断教学目的的到达度,也为教师的教学评价提供根据。【课程学习的基础】心理学课程是师范生教育理论课程的基础,具有高中课程学科知识即可。【考核的内容范围】心理学课程按大纲规定考核的内容范围包括10章,重点考关键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运专心理学原理结合实际运专心理学原理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在考核范围内。【考核措施】期末采用闭卷纸笔测验,成绩占总成的60%,平时分占40%。【对试题的规定】题型比例:主观试题50%,客观试题50%难度等级:中等【考核的详细内容】第一章导论知识点:1.心理学、反射、反射弧的概念2.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措施3.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4.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考核目的:1.识记:(1)心理学、反射、反射弧、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的概念(2)心理学独立的标志(3)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措施2.理解:(1)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区别(2)心理的实质(3)现代心理学流派及其重要观点(4)学习心理学的意义3.运用:(1)应专心理的实质的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运用条件反射原理改善不良的习惯第二章感知觉知识点:1.感觉、知觉、感觉适应的概念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的变化规律3.知觉特性考核目的:1.识记:(1)感觉、知觉、适应的概念(2)知觉的特性(3)感知觉的关系2.理解:(1)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2)韦伯定律(3)理解社会知觉的偏差3.运用:(1)可以运用知觉特性分析教学中的现象(2)运用感觉规律揭示生活中的现象(3)解释错觉现象第三章记忆知识点:1.记忆过程分析2.记忆的概念与种类3.记忆的品质与培养考核目的:1.识记:(1)记忆、遗忘、前摄克制、倒摄克制的概念(2)影响遗忘的原因、防止遗忘的措施(3)记忆的品质2.理解:(1)记忆表象及其特性(2)记忆种类与记忆过程(3)影响识记的原因3.运用:(1)运用识记措施提高记忆效率(2)运用记忆有关原理分析教学、学习中的现象第四章思维和想象知识点:1.思维的概念2.处理问题的思维过程3.想象及其种类考核目的:1.识记:(1)思维、想象、再造想象、发明想象的概念(2)影响问题处理的心理原因(3)发明性思维的形式2.理解:(1)思维的基本过程(2)处理问题的阶段(3)发明性的心理成分及培养3.运用:(1)运用思维原理分析教育实例(2)运用想象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第五章情绪与情感知识点:1.情感、挫折、激情的概念2.情绪和情感的关系3.情绪的种类4.挫折及其体现考核目的:1.识记:(1)情感、激情、理智感(2)情绪和情感的关系(3)情绪的状态、情感的种类2.理解:(1)情绪和情感的作用(2)挫折的体现(3)道德感、理智感对人的实际价值3.运用:(1)运用情绪有关知识学会有效控制情绪的措施(2)处理挫折的方略第六章意志知识点:1.意志的概念和意志行动的特性2.认知、情感、意志的关系3.意志的品质考核目的:1.识记:(1)意志的概念(2)意志行动的特性(3)意志的品质2.理解:(1)认知、情感、意志的关系(2)意志过程分析3.运用:(1)运用意志行动的特性剖析自己自一行为与否是意志行为(2)培养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第七章注意知识点:1.注意及其功能2.故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概念及规律3.注意的品质及其影响原因考核目的:1.识记:(1)注意、无意注意、故意注意的概念(2)引起故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条件(3)注意的功能2.理解:(1)注意的品质(2)故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3.运用:(1)运用故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规律分析、解释教学中的现象(2)根据注意的品质培养注意力第八章个性及其倾向性知识点:1.个性的特性2.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原因3.需要、动机、爱好的概念、种类和理论考核目的:1.识记:(1)个性、需要、动机的概念(2)个性的特性(3)个性的形成和发展2.理解:(1)马斯洛需要理论(2)爱好的概念、品质(3)动机的功能3.运用:(1)运用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原因原理分析自己个性的成因(2)分析自己身边的熟人的独特个性,学会尊重他人的个性第九章个性心理特性知识点:1.能力、气质和性格的概念2.能力的种类和个别差异3.气质类型的特性及其教育意义4.性格构造的特性考核目的:1.识记:(1)能力、气质和性格的概念(2)能力与性格的关系(3)气质类型的特性2.理解:(1)能力与才能、天才(2)气质学说、性格类型(3)能力、气质和性格的测量3.运用:(1)可以分析经典气质类型特点并可以因材施教(2)根据性格构造特性剖析自己的性格特性,并制定自我完善规划(3)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分析性格对能力的影响第十章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征询知识点:1.心理健康、心理征询、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2.心理健康原则及影响心理健康的原因3.心理征询的技术与措施4.青少年心理常见心理问题考核目的:1.识记:(1)心理健康的概念(2)心理征询的概念(3)心理征询的原则2.理解:(1)影响心理健康的原因(2)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模式(3)心理征询的内容和技术3.运用:(1)结合自己的专业,思索怎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全面掌握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辅导(3)结合心理健康原则,制定塑造自身健康人格规划【样题】《心理学》模拟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和。2.意志行动的特性是、、。3.记忆表象具有和两个特性。4.性格构造的特性表目前、和。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只有一种答案是对的的,请选出并将其大写英文字母填在题干后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1.研究心理现象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防止主观臆断,这是研究的()。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人道主义原则2.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研究者是()。A.冯特B.巴甫洛夫C.斯金纳D.艾宾浩斯3.迅速爆发、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是()。A.心境B.激情C.应激D.激动4.“一目了然”是由于知觉的()。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5.有关气质的论述错误的是()。A.气质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B.气质无好坏之分C.气质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下D.多数人的气质是中间型或混合型的6.小王刚打完电话,就忘了电话号码,这是记忆中的()。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临时记忆D.长时记忆7.“一目十行”是指()。A.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分派D.注意的稳定性8.意志的()是指人对其行动的目的及社会意义有对的而深刻的认识,并能积极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行动目的的意志品质。A.自觉性B.坚决性C.自制性D.坚韧性9.一般人的智商多在()。A.70如下B.70~89之间C.90~109之间D.110~129之间10.“提笔忘字”是()。A.完全遗忘B.部分遗忘C.永久性遗忘D.临时性遗忘得分评卷人三、多选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有2-5个答案是对的的,请选出并将其大写英文字母填在题干后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都不得分。每题2分,共10分)1.发散思维的特性是()。A.指向性B.变通性C.独创性D.流畅性E.集中性2.吴承恩构思“孙悟空”形象是()的过程。A.幻想B.发明想象C.再造想象D.故意想象E.无意想象3.有关性格论述对的的是()。A.性格无好坏之分B.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C.性格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D.更多的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E.性格有好坏之分4.“触景生情”是一种()。A.无意回忆B.故意回忆C.情绪记忆D.形象记忆E.运动记忆5.下列哪种能力是特殊能力()。A.注意力B.观测力C.写作能力D.绘画能力E.想象力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知觉2.能力3.情感4.注意5.气质五、判断题(对的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每题2分,共10分)1.适应是感受性的提高。()2.心境是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3.意志行动就是随意运动。()4.才能就是多种能力的相加。()5.“万事开头难”阐明了注意的分派有一种过程。()六、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要回答引起和维持故意注意的条件是什么?2.简述思维的概念。3.简述心理的实质。4.简要回答在教学中怎样运用遗忘的规律组织复习?七、论述题:(规定论述紧紧围绕题意,合乎逻辑。每题10分,共20分)1.试述影响问题处理的心理原因。2.试述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八、案例分析题:(结合所学知识或原理分析并回答问题。每题5分,共10分。)1.运专心理学原理分析俗语“笨鸟先飞、早入林”、“勤能补拙”等的阐明的道理。2.为何上午醒来后和晚上临睡前是记忆的最佳时光。执笔人:郑红审核人:果孝文《心理学》试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30721001学分:课时:6/54(试验课时/总课时)开课对象:全校师范类学生说明【课程性质】心理学试验教学是心理学本科师范教育专业学生必修课程《心理学》的配套试验课程。【教学目的】通过试验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操作,理解心理学试验仪器的功用及其操作,验证心理学原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协作能力,为学好心理学奠定试验操作基础。【教学任务】1.协助学生理解心理学是一门试验的科学,学会运专心理试验仪器进行简朴试验;2.掌握心理学试验的操作,通过试验培养操作能力;3.掌握试验汇报的格式,独立完毕试验汇报,通过试验分析深入掌握心理学原理;【教学内容】试验心理学常用试验仪器的使用、经典试验的验证和综合试验的开发。【教学原则和措施】坚持科学性原则和理论联络实际原则;采用讲授法、试验法等教学措施。【先修课程规定】无【课时分派】序号试验项目内容课时试验类型试验规定1缪勒---莱伊尔错觉试验2演示必修2声光反应时试验2验证必修3河内塔试验2验证必修(注:试验规定包括必修、选修、其他;试验类型包括演示、验证、综合、设计等。)【考核措施】试验操作及试验汇报。【教材与重要参照书】教材:暂无参照书:张学民舒华编著《试验心理学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郭秀艳著《试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大纲内容试验一缪勒——莱耶错觉试验【试验目的与规定】1.通过测量被试的Mǜller—lyer错觉,理解心理试验的措施和特点。2.学习和掌握Mǜlle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正规合同范本
- 别墅购销合同范本
- 信用担保贷款合同范本
- 制作人合同范本
- 单位房屋租用合同范本
- 中介用代管合同范本
- 农药国际销售合同范本
- 关于工地买卖合同范例
- 制作安装劳务合同范本
- 北京车辆 合同范例
-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四年级-《障碍跑》教学设计
- DB32-T 2860-2015散装液体化学品槽车装卸安全作业规范-(高清现行)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完整)
- T∕CIS 71001-2021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安全要求规格书编制导则
- 福利院装修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25页)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后词语表(拼音)
- 环境空气中臭氧的测定
- 第七章 化学物质与酶的相互作用
-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钢筋自动折弯机的结构设计全套图纸
- 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两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