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沧水铺镇芙蓉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1页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沧水铺镇芙蓉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2页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沧水铺镇芙蓉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3页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沧水铺镇芙蓉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4页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沧水铺镇芙蓉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赫山区2023年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八年级历史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题人:蔡瑾考生注意: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2.本学科为闭卷考试;3.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4.将姓名等相关信息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答题卡和试题卷分类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1950年的《长江日报》上,作者金本富在《感谢与努力——春节小感》一文中写道:“中国共产党所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武汉,人民翻了身,站起来了,当家作了主人……”与此文写作背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政协会议召开 B.新中国成立 C.中共八大召开 D.三大改造完成2.雪域欢歌70载,西藏启航新时代。如图为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纪念币。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祖国大陆获得统一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3.图片是历史恒久的记忆。下列歌词与图中所示历史事件最相符的是()A.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B.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C.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D.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一抖4.张艺谋的电影中具有历史震撼力的是《活着》。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发生在()A.“文化大革命”期间 B.土地改革时期C.“大跃进”时期 D.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期间5.下面年代尺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其中③体现的历史阶段特征是()A.探索建设,曲折发展 B.政权巩固,社会过渡C.严重挫折,巨大损失 D.改革开放,继往开来6.1958年,我国农民说:“干不干,三餐饭”,“做多做少,一样吃饱。”,甚至出现了“出工自由化,吃饭战斗化,收工集体化”的现象。这说明人民公社化运动()A.造成粮食大量浪费 B.呈现农业高速发展面貌C.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 D.大大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7.“魂飞万里,盼归来,此山此水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习近平的这首词深情赞颂的主人公()A.邓稼先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8.关注历史教材的课目标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如下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第二单元________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第5课三大改造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9.1979年6月,北京前门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干部尹盛喜,在政策支持下辞职,创办了北京大碗茶青年茶社。这一史实最有助于研究我国的()A.社会主义改造 B.经济体制改革 C.社会生活变迁 D.家庭联产承包10.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的态度与价值的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B.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C.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召开D.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1.整理知识结构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下图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梦”伟大蓝图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新民主主义革命 D.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历程12.北京冬奥会设计理念突出中国元素(如图),火种灯以“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为灵感,火种台的造型设计也借用传统青铜礼器——何尊。这一设计理念体现了()火种灯火种台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13.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史实和史论,史论就是根据史实得出的历史结论。下列属于史论的()A.“两弹一星”的成功,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B.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D.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4.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国共产党以全国人民的利益为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理论思维。其中,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A.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九大 B.中共一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九大C.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九大15.浪子一去吟乡愁,海峡难断情手足,两岸三通为大势,颊齿相依血相融。一国两制诚可期,九二已然守共识。阋墙不弃根基在,共持中华复兴图。”诗中“共识”的具体内容是指()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加强两岸经济合作C.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D.实现两岸直接“三通”16.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全面准确推进“港人治港”、“澳人治澳”,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稳定发展良好态势。好态势得益于()A.九二共识 B.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一带一路17.如图是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9年8月30日起发行的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50元的背面,在钱币的右上角50印有汉语拼音、蒙古族文字、藏族文字、维吾尔族文字和壮族文字。这体现了()①我国是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②汉族与少数民族不可分离③国家尊重少数民族文化④中国和世界密不可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8.小亮同学暑假完成一份关于中国20世纪80年代对外开放的调查报告,他应该实地考察()A.南京 B.深圳 C.武汉 D.浦东19.从1953年到2021年,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计划,每一个五年计划,都是一幅治国蓝图。下列属于“一五”计划主要成就的是()A.港珠澳大桥 B.青藏铁路 C.武汉长江大桥 D.天问一号20.俄乌冲突的爆发与持续,使国防建设再次成为人们探讨的重要话题,某校的国防科技创新实验班准备收集部分图片资料做一期黑板报。据下图判断,本期黑板报标题可以为()“辽宁舰”歼—20战机国庆阅兵中受阅的核导弹方队地空导弹部队实弹发射A.祖国统一两岸互通 B.和平外交独立自主C.科技强军钢铁长城 D.社会生活便捷文明21.1971年的11月11日,以乔冠华为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抵达纽约,准备参加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他们受到了爱国华侨的热烈欢迎,也将一股“中国风”吹拂到了纽约城的各个角落。中餐馆排起了长队;梅西百货卖起了中山装;一些中小学办起了“中国日”“中国周”。这一现象出现是因为()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华C.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D.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22.大型电视纪录片《暖流》以“不忘历史、继往开来、化解恩怨、世代友好”为主题,重在讲述两国关系斗则衰、和则荣的历史与现实,以期增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信任。40多年前中日两国外交出现转折的重大历史事件()A.尼克松访华 B.田中角荣访华 C.安倍晋三访华 D.福田康夫访华23.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惊天动地的巨响过后,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着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四号飞船,从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拔地而起,飞赴苍穹。这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也是中国人的第9次太空远征。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远征搭乘的飞船是()A.“东方红一号”飞船 B.“神舟一号”飞船C.“神舟七号”飞船 D.“神舟五号”飞船24.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从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受到启发,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一过程给我们的启发是()A.以《肘后备急方》为中医专业的唯一教材 B.古代中医药学对今天的医学发展有重要作用C.个人的努力是中医药学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D.中医药学是世界医学发展的中心和希望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5题14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1分,第28题15分,共52分)25.(14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百年的奋斗,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梦想,同时也在为下一个美好的梦想而努力奋斗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当家做主梦】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摘自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的国内意义。(2分)【民主法治梦】材料二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第十一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各种生活资料的所有权。第十二条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1954年)(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是出自哪一部法律文献?(2分)并说出其性质。(2分)【经济腾飞梦】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图(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第一个高峰出现的推动因素有哪些?(4分)【民族团结梦】(4)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了什么政治制度?(2分)【共筑复兴梦】(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哪些努力?(2分)26.(12分)史料承载着历史信息,记录了历史进程,对于建构历史解释具有重要价值。阅读下列史料,完成探究活动。【实物史料——见证历史】材料一小岗村社员在签订的包干合同上留下手印(1)材料一中图片反映了当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率先进行的探索促进了哪一制度在全国的推行?(2分)【文献史料——印证历史】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过近30年的建设,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1978年,中国的发展到了新的历史转折点,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行新的举措,深度融入世界经济。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17%。2021年,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国人民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安康的生活。——摘编自《求是》杂志(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新的历史转折点”的到来,得益于党做出的哪一历史性决策?(2分)21世纪初,我国为“深度融入世界经济”,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什么?(2分)【口述史料——回忆历史】材料三口述人:陆德兴(上海第三钢铁厂退休职工)调查人:记者口述内容:我叫陆德兴,今年71岁,是土生土长的浦东人。“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在20世纪90年代开发开放之前,从外滩看过来,浦东就是一片小渔村。浦东的交通、生活设施都很不方便,老百姓的居住条件也很差。1990年,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浦东。随之而来的,是交通越来越便利、生活越来越方便,高楼大厦一幢幢建起来。一些省份和国企也在浦东投资建造了自己的高楼。那时从浦西看浦东,是一派热闹的建设景象。就这样,浦东越来越繁华。(3)依据材料三中的口述内容,概括上海浦东前后的巨变及原因?(4分)(4)综合以上史料研读,你能得出怎样的史论?(2分)27.(11分)今年是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探寻党的足迹,传承二十大精神。某校组织学生对党史进行专题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具有建设自己、完善自己的能力,在不同的环境下,面对不同的问题,党都能实现自身的转变。20世纪70年代,在人们的急切期待下,党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摘编自《学习强国》材料二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材料三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材料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材料五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中国共产党坚持的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始终没有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没有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没有变,与时俱进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理论品格始终没有变,进行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始终没有变,这是我们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的关键所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这是党的哪次会议?(2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是什么?(2分)(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新发展理念”的内容是什么?(2分)(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此次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什么问题?(2分)(5)依据材料五,你认为党有哪些伟大精神和优秀品质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3分)28.(15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取得了伟大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的祖国电影《上甘岭》插曲……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迎接它的有猎枪……(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歌词反映的是一场什么战争。(2分)在这场战役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试举一位英雄人物的名字。(1分)材料二新中国外交成就一览表(部分)时期外交成就20世纪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亚非会议。20世纪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建交。改革开放后形成了________、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填充表中空格,(2分)并指出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2分)材料三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3)请为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