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权益与国防建设_第1页
海洋权益与国防建设_第2页
海洋权益与国防建设_第3页
海洋权益与国防建设_第4页
海洋权益与国防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洋权益与国防建设制作人:陈修好陈慕涵海洋权益与国防建设它,装载着中华民族的满腔热血,它,装载着一十三亿颗心。它,装载着两百年的屈辱,它,装载着五千年的文明。它,装载着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它,装载着梦想成真。它,美丽的瓦良格,装载着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铁铮内容概括1海洋及海权我国海洋状况2我国海洋权益维护3一、海洋及海权

1、海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洋——缔造民族的荣辱兴衰。地球表面的陆地是分裂孤立的,人们将它分为七大洲。而地球表面的水域是相连的,被陆地分割成了相互连通的几大块,称为四大洋。海洋总面积3.62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的71%。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所以从外太空看,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作为国际政治博弈的重要舞台,海洋竞争已成国际焦点。历史上称霸世界的国家都曾是海洋强国为什么海洋会如此重要?海洋的重要性资源宝库能量源泉海上通道未来粮仓资源的宝库:

海洋中还蕴藏着大量的金属资源。锰结核是一种海底稀有金属矿源。世界上各大洋锰结核的总储藏量约为3万亿吨,其中包括锰4000亿吨,铜88亿吨,镍164亿吨,钴48亿吨,分别为陆地储藏量的几十倍乃至几千倍。以当今的消费水平估算,这些锰可供全世界用33,000年,镍用253,000年,钴用21,500年,铜用980年。海洋生物资源:90%的动物蛋白质在海洋,可满足300亿人的需求。水资源的宝库:海水本身就是人类一笔巨大财富,它集中了地球97%的水,利用海水淡化技术,将海水淡化,用于农业灌溉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的粮仓:

产量最高的陆地农作物每公顷的年产量折合成蛋白质计算,只有0.71吨。而科学试验同样面积的海水饲养产量最高可达27.8吨,具有商业竞争能力的产量也有16.7吨。海洋将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能量源泉:海洋的波浪、潮汐蕴藏着巨大的动力能,加上海水热能和盐度差能等能量,约70亿千瓦以上。可利用海洋能是世界年发电量10倍。探测结果表明,世界石油资源储量为10,000亿吨,可开采量约3000亿吨,其中海底储量为1300亿吨,天然气140亿立方米。是世界石油储量的1/3;天然气储量的1/2。

海上通道海洋是国际贸易的主要通道国际贸易总运量中的2/3以上,中国进出口货运总量的约90%以上都是通过海运完成的。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年度调研报告显示,2008年世界海运贸易量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世界海运贸易总量达到82亿吨。其中,大宗干散货,如铁矿石、谷物、煤炭、矾土、铝和磷酸盐,占到了总量的将近四分之一。2009年,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和其他石油产品在内的中国石油净进口量达到21838万吨,石油进口依存度估计达到56%;原油进口量首次突破2亿吨,达到20379万吨。目前中国90%以上进口的石油需要从海上船运,其中90%的海上船运由外轮承担。一旦遇到战争、外交或是其他不可抗拒的风险,中国的石油运输安全将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同时,海洋还能为人类提供足够的空间如:

海洋生产活动空间人类生存活动空间2、海权“伤心问东亚海权”,这是孙中山于1912年12月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海军司令黄钟瑛亲笔题写的挽联中的最后一句。海权,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历史翻开了沉痛的一页:清王朝苦心经营、曾号称“亚洲第一”的中国北洋海军却在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中惨遭全军覆没的厄运,没有掌控黄海的制海权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当时洋务派官员们一方面在大张旗鼓地推行海军近代化,使得海军在技术领域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一度成为亚洲最为强大的舰队;可是另一方面,深植于文化心理深处的海权观却并没有变化,国家战略中并没有增添海权意识,从而注定了海军近代化的失败命运。总而言之,是清王朝海权意识淡薄,没有明确的海权观念,对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域很熟悉,而对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却不甚了解。从那以后,中国的海洋主权不断遭到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侵夺……1、南海:

南海是中国最大的外海。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南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印度洋的阿拉伯海,居世界第三位。南海的平均深度是1212米,最深处有5567米。二、我国海洋我国有1.8万公里海岸线,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但是,我国在南海的主权和权益受到诸多国家的侵害。在南海50多个可以住人的小岛或浅礁中,有一半多被越南占据,中国大陆仅保有8个,最大的太平岛被台湾当局控制,剩下的一小部分则被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文莱等国占据。南海局势不明,对中国今后海洋生存空间埋下了不安定因素。南海舰队必须要完成收回祖国主权的历史重任。20世纪中期以前,中国(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声称拥有南海的主权,而且没有引起过其他国家的争议。自从大量勘探海底石油天然气资源以后,围绕南海海域及岛屿的主权争议,一直被视为亚洲最具潜在危险性的冲突点之一。除了中国以外,还有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等国家宣称对南海诸岛或其中一部分拥有主权。南沙群岛中有40多个岛礁被其他周边多国非法占领,其中越南占领29个。中国仅实际控制少数岛礁。0612182430(个)越南中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文莱2997

321南海群岛实际控制个数

钓鱼岛与东海钓鱼诸岛位于中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的东海海域,是台湾省的附属岛屿,主要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组成。总面积约6.344平方公里。钓鱼诸岛明、清两朝均为我国海防管辖范围。1895年日本趁甲午战争窃取这些岛屿,划归冲绳县管辖。1943年12月中、美、英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1951年9月8日,日本却同美国签订了片面的《旧金山和约》,将钓鱼诸岛连同日本冲绳交由美国托管。1972年5月15日,美国将琉球主权移交日本时,一并将钓鱼台列屿的行政管辖权也交给日本。钓鱼岛问题的前世今生钓鱼岛附近水域其海域为新三纪沉积盆地,富石油。可能成为第二个中东。(据1982年估计当在737亿~1574亿桶,按照今天的每桶90美元计算,合计6万亿——13万亿美元。)其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年可捕鱼量达十五万吨。钓鱼岛之争不仅是主权之争也是巨大的海底资源之争。钓鱼岛的重要性(主权归属、经济利益、安全利益)依据主权国家以200海里内的海域为其“经济专属区”的条款,拥有钓鱼岛,也就拥有了钓鱼岛周围半径为200海里的庞大海域以及周围海域内的石油、天然气、矿产等重要资源,及其领海、领空的交通、运输权和未来潜在的资源。三、关于我国海洋权益维护关于我国海洋权益维护外交部发言人去年4月7日外媒询问中国第一艘航母近况。

洪磊对此强调,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永暑礁钓鱼岛立场南海立场永暑礁中国大陆目前控制的南沙群岛仅有的7座珊瑚礁之一。永暑礁的礁盘较大,周边没有密切靠近的敌占据点,因而环境相对安稳,是发展潜力较大的一个岛礁。永暑礁现建有一个海洋监测站,2010年5月又成功开通了中国移动业务。在南沙群岛中,中国大陆对永暑礁经营得最为完善,永暑礁是南沙群岛的行政和军事指挥中心,其地位显然可见。“我愿重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政府捍卫钓鱼岛领土主权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中国海军宣誓曾母暗沙向世界展示维护海洋决心“国防”一词的来源定义:国防(Nationaldefense)

,就是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国防法》)国防概念的要素国防的主体:国家国防的对象:侵略和武装颠覆国防的目的: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国防的手段: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动现代国防的目的1.捍卫国家主权国家主权高于一切,是一个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国家主权是指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享有自主权、平等权和自保权。国家主权高于一切,是一个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邓小平国防的类型1.扩张型

实行霸权主义政策

2.自卫型以防止外敌入侵为目的3.联盟型

以结盟的形式联合他国进行防卫4.中立型

坚持和平中立中国奉行防御型国防政策,而要防御的范围从陆地扩到海上,再扩到外太空,如果拿被子和床作比喻,中国军力的被子还盖不住床。历史表明,大国国防弱肯定吃亏,但强了也会吸引来更多敌视甚至遏制,“越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