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查补易混易错点11种群与群落【★01教材方位直击】本章节选自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的内容,该章节会着重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和数学模型的建立,要求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同时也要注意掌握种群的概念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的理解,有时候会以曲线和柱状图为依托,考查考生的获取信息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培养考生的理解与表达的能力。同时也要掌握种群的概念及其特征、群落的结构、丰富度、特征以及群落演替的过程。本章节在高考中可能结合图解以及实验题考察,考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02易混易错归纳】易错点01.种群各特征之间的联系易错点02.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1)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因素: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生物种群密度的变化。②繁殖能力强的种群出生率高,种群增长快。因此,要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必须降低出生率。③城市人口的数量变化直接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2)预测种群密度变化的依据:分别依据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推测出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从而确定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①eq\a\vs4\al(年龄,组成)eq\b\lc\{\rc\(\a\vs4\al\co1(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基本不变,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②相同年龄组成情况下:性别比例eq\b\lc\{\rc\(\a\vs4\al\co1(♀>♂→种群密度增长快,♀≈♂→种群密度相对稳定,♀<♂→种群密度增长慢))易错点03.种群数量增长曲线1.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1)形成条件eq\b\lc\{\rc\(\a\vs4\al\co1(①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②气候适宜,③没有敌害等))(2)数量变化: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λ)增长。(3)数学公式:Nt=N0λt(4)曲线如右图所示。2.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1)形成条件eq\b\lc\{\rc\(\a\vs4\al\co1(①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②有敌害))(2)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又称K值。(3)曲线如下图所示。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前提条件环境资源无限环境资源有限图示模型增长率和增长速率K值无K值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联系“J”型增长曲线eq\o(→,\s\up7(环境阻力),\s\do5())“S”型增长曲线易错点04:群落1.种间关系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数量坐标图无营养关系图常见形式为特点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a;生存能力相同,则如图b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AB起点不相同,两种生物数量(能量)存在差异,分别位于不同的营养级举例大豆与根瘤菌蛔虫与人,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狼与兔,青蛙与昆虫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1)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方法: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2.探究步骤3.群落的垂直结构(1)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是指群落的分层现象。(2)生物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的影响因素:①影响森林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因素主要是阳光;②影响森林中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因素主要是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也可以说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4.群落的水平结构(1)分布特点:镶嵌分布eq\b\lc\{\rc\(\a\vs4\al\co1(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2)影响因素: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人与动物的影响等。我国南北群落水平结构的差异主要受温度影响,而东西群落水平结构的差异主要受水分的影响。5、群落的演替1.群落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群落演替的类型(1)初生演替:①概念: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次生演替:①概念: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②过程举例:弃耕农田→杂草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03真题好题演练】真题演练:1.(2021·浙江省)下图为一个昆虫种群在某时期的年龄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得出该种群的存活曲线为凹型B.用性引诱剂来诱杀种群内的个体,对生殖后期的个体最有效C.环境条件不变,该种群年龄结构可由目前的稳定型转变为增长型D.与其它年龄组相比,生殖前期个体获得的杀虫剂抗性遗传给后代的概率最大【答案】D【解析】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各个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常用年龄金字塔图形来表示。分析图示可知,该昆虫种群各年龄组个体数量为生殖前期>生殖期>生殖后期,呈现为增长型,种群中年幼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逐渐增大。A.种群的存活曲线是表示种群中全部个体死亡过程和死亡情况的曲线,图示只能表示昆虫种群在某时期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不能得出该种群的存活曲线为凹型,A错误;B.常用性引诱剂来诱杀种群内的雄性个体,改变种群的正常性比率,会影响雌性个体的正常交配,对生殖期的个体最有效,B错误;C.由图示可知,该种群的年龄结构目前呈现增长型,若环境条件不变,种群数量会不断增长,之后年龄结构逐渐转变为稳定型,C错误;D.由于生殖后期个体不再进行繁殖,而生殖前期个体数量远多于生殖期,则生殖前期个体获得的杀虫剂抗性遗传给后代的概率最大,D正确。故选D。2.(2021·广东省)图示某S形增长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当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其对应的种群数量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1.环境容纳量是指在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容纳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2.当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种群密度增加;当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群密度保存稳定;当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时,种群密度降低。分析题图可知,在b点之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在b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表示该种群数量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B正确。故选B。3.(2021·全国甲卷)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B.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C.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答案】C【解析】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是初生演替,依次经过: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弃耕农田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自然演替方向为草本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C错误;故选C。4.(2021·广东省)孔雀鱼雄鱼的鱼身具有艳丽的斑点,斑点数量多的雄鱼有更多机会繁殖后代,但也容易受到天敌的捕食。关于种群中雄鱼的平均斑点数量,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缺少天敌,斑点数量可能会增多B.引入天敌,斑点数量可能会减少C.天敌存在与否决定斑点数量相关基因的变异方向D.自然环境中,斑点数量增减对雄鱼既有利也有弊【答案】C【解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故天敌存在与否不能决定斑点数量相关基因的变异方向,C错误;故选C。5.(2021·湖南省)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食草动物进入早期,其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J”型曲线B.图中点a的纵坐标值代表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C.该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与植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负反馈调节有关D.过度放牧会降低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答案】B【解析】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即该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而图中a点的纵坐标对应的数量为该食草动物的最大数量,所以环境容纳量应小于a,B错误;故选B。6.(2021·浙江省)近年来,我省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在一些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区域会发生变化。退耕之初发展到顶极群落期间的变化趋势是()A.生态系统稳定性越来越强 B.群落的净生产量越来越大C.草本层对垂直结构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D.群落中植物个体总数越来越多【答案】A【解析】群落的演替包括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在一个起初没有生命的地方开始发生的演替,叫做原生演替;在原来有生物群落存在,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使原有群落消亡或受到严重破坏的地方开始的演替,叫做次生演替。退耕还林过程中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过程,据此分析作答。A.在次生演替过程中,物种数目会增多,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变复杂,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来越强,A正确;B.净生产量通常是指从无机营养生物(自养生物)的光合成生产量以及化学合成生产量中减去呼吸消耗量而言,在该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变化趋势是增加后减少再稳定,B错误;C.随着演替的进行,灌木和乔木逐渐占据优势,草本植物因为对光照的竞争不占优势,故其对垂直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小,C错误;D.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数目会增多,但植物个体总数不一定越来越多,D错误。故选A。7.(2021·浙江省)大约在1800年,绵羊被引入到塔斯马尼亚岛,绵羊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直到1860年才稳定在170万头左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绵羊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环境条件有关,而与出生率、死亡率变动无关B.绵羊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每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的倍数不变C.若绵羊种群密度增大,相应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减小D.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S”型增长曲线: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由于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而引起的种内斗争必将加剧,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有时会在K值保持相对稳定。A.绵羊种群数量除与环境条件有关外,出生率和死亡率也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而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数量减少,A错误;B.绵羊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每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趋势为先增加后减少,B错误;C.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会随着绵羊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C错误;D.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则绵羊的食物来源可能会受影响,故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D正确。故选D。8(2021·全国乙卷)在自然界中,竞争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竞争排斥原理是指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为了验证竞争排斥原理,某同学选用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为材料进行实验,选择动物所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需要将两种草履虫放在资源______________(填“有限的”或“无限的”)环境中混合培养。当实验出现______________的结果时即可证实竞争排斥原理。(2)研究发现,以同一棵树上的种子为食物的两种雀科鸟原来存在竞争关系,经进化后通过分别取食大小不同的种子而能长期共存。若仅从取食的角度分析,两种鸟除了因取食的种子大小不同而共存,还可因取食的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不同而共存。(3)根据上述实验和研究,关于生物种间竞争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答案】(1)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或具有相同的资源利用方式)(2)有限的(3)一方(双小核草履虫)存活,另一方(大草履虫)死亡(4)部位、时间等(合理即可)(5)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竞争排斥,有不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竞争共存【解析】竞争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死亡。(1)为了验证竞争排斥原理,某同学选用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为材料进行实验,选择动物所遵循的原则是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或相同的资源利用方式。竞争排斥原理是指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因此,该实验中需要将两种草履虫放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混合培养。当实验出现一方(双小核草履虫)存活,另一方(大草履虫)死亡的结果时即可证实竞争排斥原理。(2)研究发现,以同一棵树上的种子为食物的两种雀科鸟原来存在竞争关系,经进化后通过分别取食大小不同的种子而能长期共存。若仅从取食的角度分析,两种鸟除了因取食的种子大小不同而共存,还可因取食的部位、时间等(合理即可)不同而共存。(3)根据上述实验和研究,关于生物种间竞争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竞争排斥,有不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竞争共存。9.(2021·河北省)为探究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者将20个人工淡水池塘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保持环境温度,实验组始终比对照组高4℃(利用温控装置),并从附近淡水栖息地搜集水生生物投入池塘。连续多年观测发现,池塘逐渐形成主要由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组成的群落。第15年时,池塘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物量(单位体积水体中生物体的质量)的检测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池塘生物群落区别于湖泊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池塘生物群落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演替。(2)某种水生生物被投入池塘后,其种群数量将呈__________型增长,若该生物种群密度在较长时期保持相对稳定,表明其种群数量已达到了__________。(3)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升温导致该生态系统总生物量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4)碳在池塘生物群落中主要以__________的形式传递,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群落的物种组成(2)次生(3)“S”(4)环境容纳量(5)生物自身呼吸消耗增加,分解者分解作用加快(6)含碳有机物(7)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大气中的CO2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解析】(1)要认识一个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池塘生物群落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中,由于原有的土壤条件等都有保留,所以该过程中发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2)某种水生生物被投入池塘后,由于池塘空间和资源有限,其种群数量增长会呈“S”型曲线增长。当该种群密度处于较长期的相对稳定阶段,表明其种群数量已达到了环境容纳量。(3)食物链中每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除了自身呼吸消耗和被下一营养级同化以外,还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分解利用。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升高温度可能会导致每一营养级生物自身呼吸消耗增加,分解者分解作用加快,从而导致生态系统总生物量降低。(4)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类生物体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大气中的CO2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所以具有全球性。10.(2021·湖南省)某林场有一片约2公顷的马尾松与石栎混交次生林,群落内马尾松、石栎两个种群的空间分布均为随机分布。为了解群落演替过程中马尾松和石栎种群密度的变化特征,某研究小组在该混交次生林中选取5个固定样方进行观测,每个样方的面积为0.04公顷,某一时期的观测结果如表所示。树高X(m)马尾松(株)石栎(株)样方1样方2样方3样方4样方5样方1样方2样方3样方4样方5x≤58975846485047455<X≤102527302830302528262710<X≤15342930363523543x>15131614151232122合计80818184858178847977注:同一树种的树高与年龄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两树种在幼年期时的高度基本一致。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_________;根据表中调查数据计算,马尾松种群密度为_________。(2)该群落中,马尾松和石栎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马尾松是喜光的阳生树种,石栎是耐阴树种。根据表中数据和树种的特性预测该次生林数十年后优势树种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答案】(1)随机取样(2)2055株/公顷(3)竞争(4)马尾松(5)马尾松幼年树少,属于衰退型,石栎幼年树多,属于增长型,且马尾松是喜光的阳生树种,石栎是耐阴树种,在二者的竞争中马尾松具有优势,石栎会由于被马尾松遮光而处于劣势【解析】种群应指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调查种群密度应调查同一区域内同一物种的所有个体。(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以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根据表中调查数据计算,马尾松种群密度为(80+81+81+84+85)÷5÷0.04=2055株/公顷。(2)该群落中,马尾松和石栎生活在同一区域,会争夺光照、水和无机盐,二者之间的种间关系是竞争,马尾松是喜光的阳生树种,石栎是耐阴树种。表格中树高可代表树龄,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马尾松幼年树少,属于衰退型,石栎幼年树多,属于增长型,且马尾松是喜光的阳生树种,石栎是耐阴树种,在二者的竞争中马尾松具有优势,石栎会由于被马尾松遮光而处于劣势,预测该次生林数十年后马尾松将成为优势树种。好题演练:1.(2021·广东揭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工作者需要在野外实地考察,此考察往往会涉及到土壤动物丰富度调查及种群密度调查。下列相关实验分析,正确的是()A.可利用土壤小动物避光、避热的特性,设计诱虫器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B.在研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过程中,一般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C.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值偏小D.用五点取样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应选取种群密度最大的样方作为实验结果【答案】A【分析】1.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记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2.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详解】A.可依据土壤小动物趋暗、趋湿、避高温等特性来设计诱虫器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A正确;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一般采用取样器取样法,B错误;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部分被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根据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则会导致调查结果较实际值偏大,C错误;D.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D错误。故选A。2.(2022·河南濮阳·)西双版纳保护区发生野生大象集体“出逃”事件,科研人员认为大面积开垦天然林,种植人工橡胶林是野生大象迁出保护区的主要原因之一。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开垦天然林,种植人工橡胶林导致群落发生初生演替B.人工橡胶林比天然林能为大象提供更多的食物和能量C.人工橡胶林群落的空间结构比天然林群落的空间结构复杂D.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答案】D【分析】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详解】A.开垦天然林,种植人工橡胶林导致群落发生次生演替,A正确;B.天然林比人工橡胶林能为大象提供更多的食物和能量,B错误;C.天然林群落比人工橡胶林群落的空间结构复杂,C错误;D.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D正确。故选D。3.(2022·湖北·荆州中学)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如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下列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2月份成熟个体的数量大于8月份B.8月份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D.2月份捕捉成熟个体,对种群数量影响最大【答案】A【分析】1.分析题图:未成熟个体2月为0,到6月逐渐增多,从6月到12月逐渐减少,12月为0,再由题中信息“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可推知该种群出生时间大概为2月底到6月,到12月都成熟。2.年龄组成:(1)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3)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详解】A.2月份成熟个体的比例大于8月份,但二者数量不同,2月份成熟个体数量不一定大于8月份,A错误;B.8月份该种群的未成熟个体较多,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正确;C.由题图可知,12月份没有未成熟个体,表明在10月份种群的出生率可能为零,C正确;D.由分析可知,2月份成熟个体开始繁殖,在2月份捕捉成熟个体,对该种群数量影响最大,D正确。故选A。4.(安徽省皖南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调研考试生物试题)一段时间内,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和乙种群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时刻甲和乙的种群数量可能相同 B.甲、乙种群数量的增长模型一定不同C.t4时刻乙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D.t2时刻后甲种群的数量将逐渐减小【答案】A【分析】甲种群增长速率如图为先增长后下降,最后为0,推测甲种群在t0~t4时间段内符合S型增长。乙种群数量在t0~t4时间段内持续增长,且近似指数形式增长,推测乙种群可能为J型增长,也可能为S型增长的早期阶段。【详解】A.由于两条曲线分别表示的为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和乙种群的数量变化,甲种群在不同时刻的具体种群数量变化不确定,故不同时刻甲和乙的种群数量可能相同,A正确;B.由分析可知,甲种群符合S型增长,而乙种群可能为J型增长,也可能为S型增长的早期阶段,因此甲、乙种群数量的增长模型可能相同,B错误;C.由分析可知,甲种群为S型增长,t4时刻时,甲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故t4时刻种群数量已经不再增长且达到最大值,即甲种群数量已经达到环境容纳量,但是t4时刻乙种群数量还未达到环境容纳量,C错误;D.由图可知,t2时刻后甲种群的增长速率仍≥0,说明t2时刻后甲种群的数量将继续增大,到t4时刻种群数量不再增加,D错误。故选A。5.(2022·山东·青岛二中)种群净补充量为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的净补充量和种群密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该种群的数量变化B.该种群呈“S”型增长,i点时的种群数量最多C.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种群的年龄组成由增长型变为稳定型D.在g点进行捕获,利于人们收获该种家畜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答案】D【分析】种群净补充量为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根据净补充量随着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可知,种群密度从0到i,种群净补充量大于0,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大,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i点时净补充量为0,种群数量达到稳定,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种群呈“S”型增长,g点时种群增长率最大,i点时的种群数量最多。【详解】A.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是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A正确;B.种群呈“S”型增长,g点时种群增长率最大,i点时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最多,B正确;C.种群密度从0到i,种群净补充量大于0,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大,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i点时净补充量为0,种群数量达到稳定,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正确;D.g点时种群增长率最大,在超过g点时捕获,捕获后让种群密度维持在g点,有利于人们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D错误。故选D。6.(2021·全国·)研究机构对某草原的野兔进行了调查,下表表示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的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项目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只)雄性个体数(只)初捕32321418重捕3641818(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则该草原野兔的种群密度为_____只/hm2。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野兔种群的性别比例(♀/♂)为_________。(2)下图表示种群中各年龄段个体数目的比例,其中A型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的是_____________。(3)现调查所捕获野兔的月龄,结果如上图中的B所示,则该草原的野兔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______型;若该草原的野兔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__________型,可以预测野兔对该草原的破坏将会越来越严重。(填名称)【答案】种群密度1448:9越来越大C稳定增长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主要有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其中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估算公式是: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结合表格数据和题干信息计算,该草原野兔的种群密度=36×32÷4÷2=144只/hm2。【详解】(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草原野兔的种群密度为144只/hm2;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野兔种群的性别比例=(14+18)∶(18+18)=8∶9。(2)种群的年龄结构包括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图中A为增长型,则其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C为衰退型,则其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3)图中B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若野兔对该草原的破坏将会越来越严重,说明其种群数量越来越多,则其年龄结构为增长型。7.(2020·全国·)请根据调查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__。调查地块的长与宽相差不大时,应选择的取样方法是__________。(2)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大小应该不同,如调查乔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__________。(3)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下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内的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__________。(4)若某长方形地块长、宽分别为、,如果要等距抽取10个样方,则抽样时相邻样方的中心距离为__________。若调查中小样方为,对某种植物种群调查的结果为12、18、16、16、15、13、15、11、13、13,则所调查种群的密度约为__________。【答案】随机取样五点取样法大814株/【分析】1.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2.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3.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作出解答。【详解】(1)采用样方法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首先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在分布较密集或稀疏的地区取样,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其中五点取样法适用于调查长与宽相差不大的地块。(2)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应不同,样方大小根据调查的对象来确定,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时,样方通常为1m×1m。而调查乔木种群密度时,由于乔木体积大,所以样方面积要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大。(3)在样方中统计植物数日时,只计样方内的个体和样方相邻的两条边及其顶点上的个体,题图中应记录的数目为8。(4)抽样时相邻样方的中心距离应该按长方形地块的长度除以样方的数量计算,所以,相邻样方的中心距离为10m。调查种群的密度为各样方中密度的平均值,即(12+18+16+16+15+13+15+11+13+13)÷10≈14(株/m2)。8.(2021·四川新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鱼缸进入家庭,美化了居家环境,由于自然光和灯光的照射,时间长了浮游藻大量繁殖可导致水体透明度下降,水质变差影响美观。某实验小组为探究浮游动物对藻类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取自来水注满两个相同的鱼缸,一组定期去除部分浮游动物(处理组),一组作为对照,每天向两组鱼缸进行相同的光照并添加等量鱼饲料以维持鱼对营养的需求,2个月后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鱼缸中浮游藻类逐个计数非常困难,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方法,生态鱼缸中的所有生物可看作一个______________,浮游藻类和附着藻类在鱼缸中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_结构。(2)浮游藻类和附着藻类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输入鱼缸中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的减少对两种藻类的影响情况为_____________。【答案】抽样检测(或血球计数板或显微镜直接计数)群落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事业单位新型聘用协议2024版模板版
- 乐器买卖合同 集合3篇
- 二零二五年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劳务分包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版权许可合同:网络游戏著作权授权2篇
- 2025年度不动产房产证购房合同附带房地产税收减免服务协议3篇
- 个性化2024年事故一次性补偿合同版B版
- 二零二五版环境工程实习生实习劳动合同书2篇
- 专项产品购销协议样本版B版
- 泰州学院《教育研究方法(量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建筑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范文
- 岩土工程勘察课件0岩土工程勘察
- 《肾上腺肿瘤》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典当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融资策略分析报告
- 《乘用车越野性能主观评价方法》
- 幼师个人成长发展规划
-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高二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及解答参考
- 批发面包采购合同范本
- 乘风化麟 蛇我其谁 2025XX集团年终总结暨颁奖盛典
- 2024年大数据分析公司与中国政府合作协议
- 一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汇编
-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