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_第1页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_第2页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_第3页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_第4页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关大学生上网状况的调查汇报——行管1001班段忠杰摘要:网络,作为一种新事物,代表的是新经济。而作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大学生,则无疑是新生代的代言人。当新人类碰上新事物,碰撞之下,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呢?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是敏锐的一代,自信的一代,成长的一代,正是新生事物的支持者,正参与其中,并将成为明天中国互联网事业的推进者。今天的几句提议,就有也许是明天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因此大学生的上网状况也是诸多大学生以及专家学者所关怀的问题。

一、引言(一)研究问题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去年7月公布的调查数据,在我国约2650万网民中,18-24岁者占到36.8%,而这正是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作为网民主体之一的大学生的上网行为与否健康,直接关系着网络文明乃至整个未来社会文明的进程。掌握大学生上网的基本状况,对加强高校的网络阵地建设和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网民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步自己身为一名大学生,自从大一下期买了电脑,尤其是到了大二不上早晚自习之后,我发现自己以及周围的诸多同学都与网络无法分开,甚至有些同学沉迷于网络之中。那么为何网络对我们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网络的魅力究竟来自何处?为此我突发奇想,决定搜集有关大学生上网状况的基本信息,并开展一次有关大学生上网状况的调查。(二)文献述评我搜集的资料重要来自我校图书馆,图书馆电子资源和有关图书文献中有关网络历史、发展背景、以及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有关资料。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查阅以及深入的阅读,使我对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发展的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大学生网络行为与主关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大学生网络安全与道德教育的思索、网络文化与现代大学生的关系等社会想象和问题。通过这些文献对大学生与网络关系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伦理学等角度的分析研究,使得这次文献调查拥有更充足的资料来源和更有力的理论验证。(三)本研究简短简介本次个人研究在目前互联网像潮水般涌进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背景下,意在理解现代中国大学生上网的基本状况,并结合调查成果进行详细分析,对现代大学生提出一定的意见和提议,但愿能对现代大学生的上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次调查重要围绕大学生上网的基本状况进行调查,包括上网时间、上网地点、网龄、上网与学习工作的关系、对上网的依赖程度、上网重要目的、重要用途等进行调查,然后通过搜集整顿数据得出对应的大学生上网的基本状况,并分析产生的原因以及应当采用的措施!二、措施(一)研究类型本次调查研究是意在理解现代大学生上网基本状况以及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而提出合理提议的应用性研究。同步由于本次调查过程中的有关内外部限制,决定了本次调查研究只能是探索性的研究,意在从被调查的部分学生中搜集有关大学生上网的状况,以便为之后也许进行的更全面的调查研究,进行先期的有益探索。从最终分析成果看,虽然不能妄谈由局部推知总体,但确实是反应出了某些状况。(二)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重要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的形式,因此调查对象从调查的成果来看,包括全国各地的在校大学生。同步本次调查也采用了文献调查,即重要是分析我在图书馆广泛查找的书刊杂志和在图书馆数据库下载的电子资源(重要也是中国全文书刊数据库中的杂志资源)。同步尚有实地考察法和观测法,尤其是对身边同学和朋友之间的调查,使得这次调查的调查范围广,调查对象包括全国各地的在校大学生。(三)研究措施此汇报应用了记录调查的措施,对记录成果进行研究;在综合理解有关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开展。这次调查在资料整顿和记录分析之后,最终进行思维加工,这次分析运用了比较法和分类法相结合,分析法和综合法相结合,同步运用了矛盾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对整个调查进行了严密的分析。(四)资料搜集措施(1)实地观测法:就我所在的学校武汉科技大学以及周围的学校和网吧,理解身边大学生上网的详细状况,并从中做了一定的记录。(2)访问调查法:在网吧随机请问了两个同学,同步对班上的几种同学的进行了访问,最终还通过电话访问的方式对我高中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几种同进行了电话式的访问。(3)网络调查法:通过《问卷星》这个调查网站的平台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调查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这是我的问卷的地址:(4)文献调查法:在分析资料的过程中,摘取和筛选信息重要有如下几种环节,即浏览、筛选、阅读和记录。通过这些措施搜集到诸多有关大学生上网的知识,为我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向导和支撑。(五)资料分析措施本次在资料分析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多种分析措施:(1)运用网络等途径搜集到了有关大学生上网状况的理论和数据;(2)是运用网络问卷对全国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3)运用Excel软件、SPSS(社会学记录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汇总和系统分析;(4)通过调查数据分析,结合目前局势,提出了某些对于大学生上网的对策提议。(六)研究质量和局限性在研究过程中整体性和系统性不够,在对网络问卷等调查方式中,抽样调查的形式并未充足显示出来,不能很好的进行推敲研究,而到达推测总体样本状况的目的。在资料及数据应用上分析还只是中等层次,更深入的深层次分析,由于时间及此时的能力限制,未能进行,以致于资料运用率局限性。网络问卷调查、文献调查、网上搜集资料这些措施虽然以便快捷,有许多长处,但也存在某些问题。网络问卷调查的最终参与人数不是诸多,文献内容与真实状况之间会存在一定差异,文献毕竟是对已通过去的事情现象的调查和总结,因此,总是会和现实状况会有一定的差距。三、成果第一部分:网络问卷调查成果1、调查对象基本信息:(1)来源渠道分析:窗体顶端来源渠道数量比例浏览答卷详情分类记录\o"查看详情"链接80100.00%有效答卷数:80独立IP数:74窗体底端(2)时间段分析时间数量比例按小时记录浏览答卷详情自定义查询035163.75%041721.25%0522.50%0645.00%0722.50%0800.00%0911.25%1000.00%1111.25%1211.25%1300.00%1400.00%1500.00%1600.00%1711.25%(3)地理位置分析(4)完毕率分析这次调查对象包括湖北、四川、重庆、北京、福建、河南、山东等省市地区。这次问卷调查是在网上公布的网络问卷调查,由于网络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因此使得这次调查对象的范围很广,包括全国10多种省区的在校大学生。其中从12月3日到12月17日在网上共公布15天的时间,回收到有效问卷80份。2、调查人数及性别比例:选项小计比例A男2632.5%B女5467.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0在这次调查中共有80份有效问卷,其中男生26人,占总人数的32.5%,女生54人,占总人数的67.5%.3、您所在的年级是()选项小计比例A大一45%B大二6176.25%C大三1417.5%D其他11.2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0在这次调查中,大一的4人占5%,大二的61人占76.25%,大三的14人占17.5%,其他只有1人占1.25%。由于这次调查中,由于时间有限,我胆怯自己的调查问卷并不会回收到诸多,因此就将这个调查的网址复制给了我的同学,让他们帮帮忙,因此最终的调查成果中大二的所占比重最大。4、您自己与否拥有个人电脑:()选项小计比例A有6986.25%B没有1113.7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0从图中可以看出,有电脑的共有69人占86.25%,没有电脑的只有11人占13.75%,由于网络调查的一种弊端就是:假如有电脑,那么做这种网络问卷的也许性就要大某些,而没有电脑的同学做网络问卷的也许性就要小某些。同步由于大一和其他这两个区域内的样本自身比较少,因此拥有电脑率在百分之百这种也许性不大。5、您的网龄有多少()选项小计比例A1年左右1721.25%B3年以内2126.25%C3到5年1721.25%D5年以上2531.2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0从图中可以看出,网龄在1年左右的有17人占21.25%,网龄在3年以内的有21人占26.25%,网龄在3年到5年之间的有17人,占21.25%,网络在5年以上的有25人占31,25%。由此可以发现各个同学的网龄都是不是不一样样的,肯能是由于地区差异,教学水平以及他们自身年龄的影响而导致了这种差异。6、您上网大多状况下是在()选项小计比例A宿舍6885%B学校机房67.5%C网吧45%D其他地方22.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0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宿舍上网的有68人占85%,在学校机房上网的有6人占7.5%,在网吧的有4人占5%,其他地方的有2人占2.5%。由于从前面的分析中可得知,大部分的同学都是拥有个人电脑的,在这种状况下他们就可以在自己的宿舍很以便的进行上网,而在学校机房、网吧或其他地方上网比较多的同学基本上都是没有个人电脑的,因此他们只有到这些地方上网了。7、您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大概是多长()选项小计比例A、1个小时如下1316.25%B、1-3个小时5062.5%C、3—5小时1518.75%D、5个小时以上22.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0调查发现每天的上网时间在1小时如下的同学有13人占16.25%,上网时间在1到3小时的有50人占62.5%,上网时间在3到5小时的有15人占18.75%,上网时间在5小时以上的有2人占2.5%。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同学每天的平均上网时间都在1到3小时之间,并且可以发现上拥有个人电脑的同学的上网时间明显要高于没有个人电脑的同学,其实这也很正常,由于拥有个人电脑上网肯定就比较以便,因此上网时间当然也比较长。8、您的上网时间多集中于:()选项小计比例A白天33.75%B晚上5163.75%C有时间就上2531.25%D基本上全体都上11.2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0上网时间集中在白天的有3人占3.75%,上网时间集中在晚上的有51人占63.75%,有时间就上的有25人占31.25%,基本上全体都上的有1人只能1.25%,由于我们毕竟都还是学生,白天的课业承担都比较重,时间也比较紧,因此上网时间大部分都集中在晚上。9、您认为上网与学习的关系是怎样的()选项小计比例A、上网耽误学习78.75%B、上网可以增进学习33.75%C、可以增强综合素质67.5%D、网络需要合理运用才能增进学习6480%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0认为上网耽误学习的有7人占8.75%,认为上网可以增进学习的有3人占3.75%,认为上网可以增强综合素质的有6人占7.5%,认为网络需要合理运用才能增进学习的有64人,占80%。由此可见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认为应当合理运用网络才能增进学习。虽然大部分的同学都懂得这一点,不过诸多大学生并没有合理运用,因而在合理运用网络上广大学生还要努力才能完毕。10、您上网的目的是()选项小计比例A与好友聊天67.5%B看空间博客911.25%C看电影电视剧小说游戏2126.25%D查阅资料2733.75%E其他1721.2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0从图中可以看出上网与好友聊天的有6人占7.5%,上网看空间博客的有9人占11.25%,上网看电影小说游戏的有21人占26.25%,上网查阅资料的有27人渣33.75%,其他有17人占21.25%。其中女生明显要高于男生,这与女生的上网时间有关,由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得知,女生的每天的上网时间上就要高于男生,因此会有这样的的成果。11、平时生活中您对上网的依赖程度()选项小计比例A、很轻,只是为了娱乐放松3240%B、有一定依赖,多是由于工作学习需要3746.25%C、很依赖,常常上网911.25%D、相称沉迷,一两天不上网就会感觉异样22.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0在对网络的依赖度中认为很轻的有32人占40%,有一定依赖的有37人占46.25%,很依赖的有9人占11.25%,相称依赖的有2人占5%。从中可知大部分同学对网络的依赖度还是算比较合理的,不过还是又少部分同学对网络很依赖或者相称依赖,这还需要学校和社会进行合理的引导才是使他们合理的看待网络。12、您认为上网的利弊()选项小计比例A利不小于弊2430%B弊不小于利56.25%C利弊相称5163.7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0在本次调查中认为利不小于弊的有24人占30%,认为弊不小于利的有5人占6.25%,认为利弊相称的有51人占61。75%。由此可见大部分同学还是认为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是不小于害处的,虽然网络存在某些不良影响。不过只要我们能合理运用,这种不良的影响就会被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从而让网络造福与我们大学生。第二部分:访问调查成果丁凯月大一女生网络是具有两面性,我们应取其所长避其所短,以其之长为我所用。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以便。不过网络有诸多是虚幻的东西,轻易让我们沉浸其中,我高中的某些同学在上大学之后就老是离不开电脑,一直对电脑着迷,因此目前和他们一聊天他们就会提到什么游戏,什么其他的,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钱海坤大二男生有利有弊,不过利不小于弊,因此我们要学会控制。自从上了大学,使用网络的频率明显增长。诸多课程需要查找资料,需要我们在网络中找寻答案。上网也成为我业余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但上网带来有利面的同步也给我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自从上网后,我的视力下降的很厉害,并且常常腰酸背痛的。这也许就是有利就有弊吧。黄利平大三女生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一定要充足运用网络资源,包括学校图书馆,网络招聘,网上兼职等等。我们所受到的教育不应仅仅是局限在书本上的某些概念,更应当勇于接受新事物和新信息,而网络就是新事物的代表。因此,一定要好好掌握电脑,不能很好掌握或运用网络资源的大学生就不是一种合格大学生。邓庞林大四男生大学生上网目前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网络为学生认识世界提供了一种很广阔的平台,开阔了学生的眼界。网上有诸多东西可以让我们学习的地方,不过诸多同学并不能合理的把握。不过只要我们合理运用,网络就能为我们服务。四、讨论在这次调查中,通过网络问卷调查、访问调查、文献调查、实地观测等调查措施搜集到了诸多有关大学生上网的基本状况,通过对这些资料的记录、分析、研究之后让我理解到了诸多新的东西,是使我对大学生上网时间、上网地点、网龄、上网与学习工作的关系、对上网的依赖程度、上网重要目的、重要用途以及大学生对于网络的关注程度,喜好取向、欣赏程度,对网络服务的评论,对中国互联网事业寄予的但愿以及将会投入的精力等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理解。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都能认识到了网络的两面性。对网络这把双刃剑,他们认为应取其所长避其所短,以其之长为我所用。在网上有的同学这样写道:网络世界虽然虚幻但也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网络行为虽不规范但也是现实行为的反应;网络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网上有灿烂的阳光也有阴暗的角落,只要人们都以一颗平常心看待网络,网络在去掉神秘的面纱后来才会现出迷人的光彩!网络的两面性重要表目前:大学生上网可获得的好处是:第一、可以开阔视野,拓宽获得知识的途径。上网可以及时理解时事新闻,获取多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对后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均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第二、可以增进对外交流。加强与外界朋友新闻网友的联络,增强交流能力。第三,可以在各个BBS里张贴自己对多种问题的见解和见解,觉得很有成就感;第四,可以提高自己某项业余爱好的水平第五、可以增进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消除心理障碍,可以没有顾忌地向网友倾诉心事,减轻课业、工作承担所导致的心理压力。2.大学生上网的弊端是:做为一种大学生,有比较成熟的思想,因此就能比较客观地辩析一件事情的得败北弊。对于上网的诸多弊端,同学们见解全面到位。重要有如下几点:第一,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某些大学生荒废学业。第二,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第三,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第四,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也是值得关注。诸多同学将自己的时间花费在上网而减少了与同学与外界社会接触的机会。3.处理措施第一,学校要充足开发校园网络资源,为学生建立绿色网络通道第二,开设网络素质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对的运用互联网可邀请有关专家为学生开设专门的网络知识和网络资源运用课程,使他们掌握怎样制作网页,怎样参与网络会议,怎样在网上交流信息,以及怎样运用网络创业等技术,协助大学生更好地运用网络为学业服务。第三,学校要加强自身管理多参与活动提高自身素质之外,也但愿学校能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给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步也要加大对课余文化活动的支持力度,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大学生由于无聊寂寞而去上网。第四,学校应当加强对在校大学生上网的引导,制定有关规章制度,防止学生沉迷于网络而影响正常学生生活;要增长对网络的有关课程普及和教育,使大学生们可以愈加有效的使用网络。第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品质从心理角度分析,大学生沉迷网络重要是由于他们的好奇心、从众心理、逃避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导致的,因此要针对这种状况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应对挫折的能力,勇于面对现实生活。第六,丰富校园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五、小结这次调查的主题是有关大学生上网基本状况的调查,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对大学生上网的基本状况有了初步的理解。使我对大学生上网时间、上网地点、网龄、上网与学习工作的关系、对上网的依赖程度、上网重要目的、重要用途以及大学生对于网络的关注程度,喜好取向、欣赏程度,对网络服务的评论,对中国互联网事业寄予的但愿以及将会投入的精力等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理解。在这些想象中也发现了大学生上网的某些好的趋势,但同样也发现了大学生上网的某些不良现象,包括沉迷网络、网络色情期刊杂志电影、网络犯罪等想象。通过搜集文献资料,对这些想象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反复的思索、探索,得出了某些合理的结论。并根据目前大学生上网的某些不良现象提出了我自己的意见、见解和提议,但愿能对大学生上网的合理性提供一定的奉献。在这次研究调查中搜集到了之前的诸多调查研究成果,不过这次调查的重要措施是网络问卷调查的措施,网络问卷调查、文献调查、网上搜集资料这些措施虽然以便快捷,有许多长处,但也存在某些问题。由于网络问卷在网上公布的时间很有限,因此网络问卷调查的最终参与人数不是诸多,并且虽然参与调查的同学没有留名,不过从网络分析的IP地址中可以发现他们大部分都来自我目前上学地点湖北和我的家乡四川,因此显得这次调查的局限性比较大。这次问卷在设计上为了记录的以便也设置的过于简朴,没有起到一种全面的特点。在这个调查中,或许我的诸多成果与此前他人的研究成果有某些相似之处,不过在这次调查中自己真的学习到诸多东西,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怎样公布网络问卷。我深知这个调查主题是一种很老的话题,不过假如老树能发出新芽,其研究意义还是非常可观的,因此在后来的学生生活中,还要把这个调查愈加深入的调查下去,更多的参照文献资料,从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来剖析大学生上网的基本状况,挖掘其中更深次的理论和提出愈加合理的提议。参照文献:【1】王儒芳,李红,阴山燕,罗昆仑;军人自我友好与总体幸福感及其关系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03期【2】崔丽娟,刘琳;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01期【3】李秀敏;互联网内容偏好与大学生人格特质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03期【4】易晓明;大学生的类别、上网条件与网络成瘾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04期【5】陈侠,黄希庭,白纲;有关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03期【6】秦华;饶培伦;钟昊沁;;网络游戏成瘾的形成原因探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02期【7】胡平,刘俊,董冰;大学生人格与网络行为:网络道德人际SEM模型[J];心剪发展与教育;02期【8】梁宁建;吴明证;杨轶冰;奚珣;;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幸福感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02期【9】周爱保;康诚;;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应付方式特性[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04期【10】崔丽娟;赵鑫;吴明证;徐爱红;;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01期附录(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