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481人教课件_第1页
高中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481人教课件_第2页
高中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481人教课件_第3页
高中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481人教课件_第4页
高中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481人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

人教版选修一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阳泉市第二中学校付俊贤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人教版选修一阳

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这是变法带来的结果啊)。——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有的史学家认为,北魏的衰弱根源于孝文帝“深慕华风,锐意模仿改革……崇尚文治之风,消灭雄武之风”。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这是学习目标:1、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2、正确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3、理解民族融合的作用。4、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学习目标: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

南梁大臣陈庆之到了洛阳以后发出这样的感叹“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

——《洛阳伽蓝记》卷二1、你觉得是北魏洛阳的什么景象让南梁大臣陈庆之感叹不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繁荣;文化和制度的封建化程度。(注:士族制度是萌生于东汉,形成于汉魏之际的政治制度。)南梁大臣陈庆之到了洛阳以后发出这样的感叹“自晋、宋以来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方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①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进步;劳动者积极性提高;水利设施的兴修等;②政策调整: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的实施;③民族融合推动;④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创造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⑤北魏政府的重视:兴修水利、铸造钱币等。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方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①农业生产力的直接采用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来加强统治,保证了汉化政策与制度的施行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用封建礼仪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恢复汉族礼乐制度尊儒崇经兴办太学促进了北魏文化教育的发展,维护了封建统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政权封建化的加速直接采用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来加强采纳汉族封用封建礼仪来规范自己

汉人胡食画像砖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1、材料反映了北方各民族出现什么现象?2、你是怎样认识民族融合的?各民族融合的趋势加强

孝文帝出行图汉人胡食画像砖李唐一族之所以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民族融合是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过程。各民族一起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所以,我们一定要树立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意识。2、你是怎样认识民族融合的?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民族融合是中华民族形

判断的标准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为标准,而不能某一少数民族的“衰亡”论道。

有学者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历史发展的必然。孝文帝改革,把北魏政权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历史功绩是主要的。还有学者认为:孝文帝改革不但没有振兴北魏,反而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严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加速了北魏的衰亡。

争鸣辩论判断的标准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举例说明。

(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

(3)通过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结果,思考改革成功需要什么条件?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举例说明。

(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1)商鞅变法:奴隶主贵族和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如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行郡县等。北魏孝文帝改革:落后的鲜卑族文化和先进的中原文化之间的矛盾,如实行均田制、推行汉化政策等。(2)商鞅变法:创设新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借鉴中原文化。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国家统一。(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

(3)通过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结果,思考改革成功需要什么条件?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条件:改革应当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措施全面得力,改革者应当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改革应当勇于与落后的旧势力斗争到底等。启示:1、改革是是历史发展必然要求。2、改革要符合国情,与时俱进。3、改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条件:启示:

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就是各民族相互融合的过程,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当今社会民族交流与融和的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