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探析 社会学专业_第1页
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探析 社会学专业_第2页
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探析 社会学专业_第3页
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探析 社会学专业_第4页
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探析 社会学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探析目录诚信承诺书1毕业论文2-10中英文摘要及关键字2一、政治冷漠含义及大学生政治冷漠现状调查3(一)政治冷漠含义3(二)大学生生活现状与政治冷漠现象3二、大学生政治冷漠的成因4(一)历史传统与文化影响5(二)当前市场经济的利益导向对学生参与政治的影响5(三)社会政治参与制度的影响5三、解决大学生政治冷漠的几点建议7(一)加强顶层设计,丰富大学生政治参与途径7(二)加强学校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优化校园政治文化环境8四、结语10参考文献11附录:调查问卷12 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探析[摘要]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大学生理应关注时政,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为日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基础。然而当前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政治冷漠现象。本文对盐城师范学院部分大学生做了问卷调查,从数据和理论的角度,首先介绍了政治冷漠的含义及调查情况,其次分析了大学生政治冷漠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针对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几点建议,希望本文可以为解决大学生群体政治冷漠现象提供一些思路。[关键词]大学生;政治冷漠[Abstract]Asthegroupwhoreceivethehighereducation,universitystudentsshouldpayattentiontopoliticsandactivelyparticipateinthepoliticallife,layingafoundationforthegeneralpolicyformulationinfuture.However,thereispoliticalapathyappearingamongtheuniversitystudentsgroup.ThisthesisdevelopsaquestionnairesurveyofsomestudentsinYanchengTeachersUniversity.Fromthedataandtheoryaspects,thisthesisintroducesthedefinitionofpoliticalapathyandthesurveyresults,thenitanalyzesthepoliticalapathyreasonofuniversitystudents,andfinallyitpromotessomesuggestionsforthemtoactivelyparticipateinthepoliticallife,hopingthisthesiscanprovidesomeusefulideafordealingwiththepoliticalapathyofuniversitystudents.[Keywords]universitystudents;politicalapathy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和动力所在,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各个行业和领域的专业人才。然而,现代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政治冷漠现象,并日趋严重,需要引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重视。如果大学生不关心政治,对政治发展没有兴趣和信心,就不会深入了解和思考,那么国家未来政治生活的重要成员们的政治素质就会让人担忧。因此,深入研究政治冷漠现象的理论、形成原因及解决措施对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有重要作用。一、政治冷漠含义及大学生政治冷漠现状调查(一)政治冷漠含义关于政治冷漠,近些年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对其概念含义提出了不同理解,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种是把政治冷漠看作是一种政治态度,即社会公民对国家政治表达的一种冷漠态度。“把政治冷漠看作是一种政治态度,是一国的公民对政治活动的冷漠。”[1]第二种观点是从政治生活中的政治参与角度来理解这一概念,认为政治冷漠就是不愿意参与政治生活的一个概念,“我们所说的政治冷漠,是相对于政治参与的一个概念,简化地说就是政治行为不参与,是公民对政治活动感到无趣,不愿意在相关方面花费时间与精力。”[2]简化的说就是政治行为不参与,公民对政治活动感到无趣,不愿意在相关方面花费时间与精力。同时公民在政治上的参与热忱和参与水平已经显著地落后,与民主政治的发展已经不相适应。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政治冷漠没有确定的含义,只是对公众不参与政治活动的一种描述。“政治冷漠其实没有什么固定的定义,只不过用来形容‘无政治阶层’的公众不参与任何政治活动的现状。”[3]综合上述学术界的代表性观点,结合当前大学生对待政治的实际情况,所谓的大学生政治冷漠即指大学生,大学生对政治活动丧失兴趣,不参与政治活动,不愿意在政治相关方面的各种事务上花费时间和精力。(二)大学生生活现状与政治冷漠现象当下,关于“大学生是否出现政治冷漠现象”讨论的前提是建立在对大学生政治生活了解的基础上,大学生在大学中如何参与和了解政治是判断大学生是否存在政治冷漠的关键。对于部分同学来说,校园食堂里的电视偶尔播放的新闻,已经是离他们最近的,也是接触时政最便捷的方式;团支书在团日活动上依据校院团委提出的“关注两会”的要求则只会出现在特定时间点上,在大学生的大学生活中还较为稀少。除此以外,好像再没有什么能提醒我们,政治参与似难以成为当代大学生十分关注的话题在部分大学生印象中,以课堂教育为主的政治理论课是他们印象最深的关注政治的内容。但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照本宣科的做法使许多学生对这种枯燥乏味讲解政治知识的做法产生抵触,也使他们对社会政治产生了厌倦情绪,不少大学生对其退避三舍。这就致使大学生对国情和时政缺少深入理解,对政治生活缺少应有的参与热情。为了充分了解大学生政治生活现状和政治参与热情,本人通过对盐城师范学院部分大学生进行问卷及访谈等方式的调查,搜集和分析大学生对政治参与的看法与想法。本次调查及其他方法主要对象是盐城师范学院的学生,分别有大一到大四的学生,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共分发300份问卷,收回了280份有效问卷,大多数同学认真地完成了答卷。根据此次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来看,回答调查问卷的男生有92人,占总人数的33%,剩下的女生有188人。在“您关心时事政治吗”这一问题之中,有51%的人选择偶尔看新闻,其中男生占30%。有27%的人选择了经常看新闻,其中46%为男生。可见,男生平时更会关注一些时事。但总体看大学生对时事关注明显不够。在“您对时事的关注程度”这一问题中,有34%的同学选择“无所谓,反正不关我事”。数据表明大学生对政治时事的关注与否取决于政治与其生活的相关度。在“您对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看法”这个问题中,只有43%的人选择相信,而且有些并不是主动相信,而是选择“中央电视台新闻必须相信”这一选项。由此可以看出,关注时事的同学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非官方渠道获得的,那么在准确性上难免就会有出入。在“您对学校开设的政治理论课感兴趣吗”这一问题中,有17%的同学选择“感兴趣”;40%的同学选择“一般”;37%的同学选择“可有可无”;选择“完全没兴趣”的同学占到了11%。可以看出来,观点比较鲜明的同学并不是很多,选择“一般”和“可有可无”一共占到了77%。这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发挥好引导学生关心时政的作用,学生们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导致了对待政治的冷漠。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是社会主义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和主力军。这些人中有一部分会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组织者,也有一些会是政治生活的主体和参与人,是社会政治的关键人物。因此,大学期间培养出来的社会政治责任感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成熟都具有重要意义,每一个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都应该恪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教导。在大学期间关心、了解、参与政治,是培养和锻炼大学生政治效能感和政治成熟的基本途径。目前部分大学生存在着政治热情低迷、政治关注度缺乏,政治知识和政治成熟不足,进而表现出政治冷漠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存在着复杂的原因,需要深入研究分析。代写各专业硕博学位论文,代写代发CSSCI、北大核心论文,合作加QQ:97079517、97079518;微电同号淘宝交易,安全无忧。●CSSCI来源期刊:《电子政务》、《汉语学习》、《会计与经济研究》、《现代中文学刊》、《甘肃行政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民族学刊》、《大学教育科学》、《金融论坛》、《南方经济》、《东北亚论坛》、《宁夏社会科学》、《法商研究》、《云南社会科学》、《人文杂志》、《甘肃社会科学》、《东北大学学报》、《自然资源与环境》。审稿周期:35-90天办结查稿。●北大核心期刊:《西安理工大学学报》、《心理与行为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人口与发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现代法学》、《江西财经大学学报》、《武汉金融》、《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成人教育》、《中国科技翻译》审稿周期:35-90天办结查稿。●普刊:《中国新通信》、《兰台内外》、《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农村科学实验》、《今日财富》、《心血管外科》《中国结合医学》、《经贸实践》、《语文课内外》、《记者观察》、《新课程》、《现代职业教育》、《建筑与装饰》、《畜牧兽医科学》、《化工管理》、《魅力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教育时代》、《心理月刊》等300多家国家级、省级普刊。审稿周期:1-7天办结查稿。二、大学生政治冷漠的成因(一)历史传统与文化影响“第三世界国家在向现代民主国家转型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也许不是某些正式的民主制度的选择问题,而是影响其社会成员政治行为方式的落后的政治文化”[4]。从社会政治文化这个层面上来看大学生的政治冷漠现象,可以发现,源自大学生心理深层的认识是大学生政治冷漠深层的原因之一。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政治冷漠现象不是孤立的,而是社会政治文化乃至传统政治文化的一种反映。“中国有五千年的渊源文化,其中封建专制制度形成的政治传统和‘臣属型政治文化’,使民众习惯于依赖君主和群臣,没有主动参与政治活动的意愿和氛围”。[5]在中国上千年的封建专制历史,民众在政治生活中一直都是盲从,这种被动的态度是民众缺乏参与政治的意识的体现。与古希腊雅典城邦相比,我国的社会政治文化本身就缺乏民众积极参与的一面。在古代封建统治时期,封建君主往往担心如果老百姓过于聪明,会威胁到他们的统治地位。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封建统治者更倾向于对百姓采取“愚民政策”,“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正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这种心态。当下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新的政治文化在建立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传统政治文化残余的影响,包括大学生在内的许多人受到传统观念的浸染,把政治参与看作是不务正业,是对政体的挑战,从而以冷漠的态度来对待政治生活,逃避政治责任。(二)市场经济的利益导向对学生参与政治的影响在调查中不少大学生认为,关心政治无用,大学生应该注重自身价值的发挥。相当部分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忙着工作,白天上班,晚上加班,周末需要陪伴自己的另一半,除此以外,还有房贷、车贷等压力,已经让他们的生活充满压力了,几乎没有时间去关心这些不能够给自己生活带来丝毫改变或好处的事情。“‘经济人’假设对于很多人并不陌生,它是说人是理性的,会在参与或放弃一些活动时考虑自身的利益。”[6]在市场经济中,人们都会对自己的利益进行理性的考虑,对具体行动做成本与收益的分析。要是收益大于成本,主体就会去行动,相反则他们就不会行动,这是经济学对人的行为的一种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也可以用在政治活动中,在政治主体作出一项政治行为前,也会进行投入产出的考量,考虑他们的行为是否会为自己带来正面效应。而大学生参与政治活动的时候也会考虑到投入与回报。大学生参与政治活动需要付出时间、精力乃至金钱,由于他们的经济来源往往要依赖父母,所以他们在需要支付费用的活动上往往考虑过多。除了自己必要的日常支出,娱乐开销,剩下的能留给“政治活动的经费”就微乎其微了。而为了参与政治生活,损失的机会成本对大学生来说也非常具有诱惑力,比如打球,看电影等等。“为了参与政治生活甚至还需要支付一定的交通,住宿费用等。”[7]“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金钱,忽视了上层建筑的作用。”[8]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使得大学生更倾向于去从事能够获取报酬的活动中去。而经济的迅速发展也给大学生提供了各种赚取利益的平台。大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如外卖、家教、直播等等。其中也不乏许多大学生通过创业发家致富的事例,这也使大学生追求“更高效”的实现人生价值,使大学生的空闲时间用于打工挣钱,把关心政治放在一边。(三)社会政治参与制度的影响要激发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还需要从制度层面上设计丰富多样的政治参与方式,保证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全面充分地参与政治生活。所以,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和制度,具有突破性的意义。有的时候是否参与政治生活,对一部分大学生来说,就是有没有与其他同学共同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途径。而且,政治生活不应过于高层化,本来就应有相应提供给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途径。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大学的政治工作难以实现照顾到“基层和局部”,没有有针对性地面向学生的政治活动,当然会减弱了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一些大学生也会有热心对社会中不公平的问题进行监督,但这种监督可能要花费很多精力,而有关内容却很有可能轻则被置之不理,这些都会使一些大学生感到难以承受。他们在政治参与中本是一腔热血,但参与的结果却使一部分心灰意冷,而这种情绪一旦蔓延开来,在校园里就会形成对政治参与的消极态度。同时,社会与家庭教育环境也使学生参与政治活动的意愿受到影响。大学生在中学时期习惯了应试教育,对待政治生活最多的就是做政治题和看新闻,到了大学虽然比较有热情,但对社会体验却比较缺乏,也缺乏全面的理论。大学生在大学中接触政治内容最多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上,但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对政治生活了解和参与的热情。“由于过去常常说没有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采用‘满堂灌’的形式,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厌倦感。”[9]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强调不能采用传统的灌输的方式,但在教学过程中又出现了盲目追求“以学生为主体”的放任情况。的确,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尤其是大学课堂,更应该充分展现大学平等,自由和开放的课堂氛围。但是这应该建立在学生有一定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的基础上,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无法发挥对学生思想的引导作用,老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另外,思想政治课程也要与时俱进,不仅要在课堂举例说理时引用新的例子,更要从本质上具有时代特征,尽可能的用当下影响较大的社会问题或现象来配合理论课程的讲解。此外,家庭教育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童年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他们最好的老师,家长的各种行为都会对孩子的性格、行为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10]家长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关注时事,经常讨论,孩子也会积极的参与政治活动,对政治产生浓厚的兴趣。家长如果对敏感的政治话题只字不提,躲避政治活动,那么孩子也会对政治活动漠不关心,产生畏惧心理。新媒体因素也是导致大学生政治冷漠的重要原因。这里说的新媒体主要是指形式多样的自媒体,比如微博,微信,以及国外的社交媒体。人们利用这类新媒体发表各种各样的言论和见解,除了丰富生活、增添乐趣、结交好友等正能量以外,其中也不乏一些不法分子编造谎言,利用舆论蓄意挑拨离间,破坏民族团结,影响正常生活秩序。也不排除西方一些人试图借此渗透西方政治理念,诋毁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大学生又是新媒体的广泛使用者,他们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这些平台上,所以新媒体当中一些消极的态度和观点也会引起大学生产生政治冷漠的现象。三、解决大学生政治冷漠的几点建议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针对形成原因,为了使大学生能够更好的参与政治生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加强顶层设计,丰富大学生政治参与途径从国家层面上说,应该继续完善制度和法律,使大学生能够规范地参与政治生活,满足大学生的政治生活需求。有人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首先还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但我国目前经济总量已经位居前列,人民对政治生活的需求日益提升,需要加强政治参与制度的顶层设计,丰富大学生政治参与途径。在大学生政治参与途径设计中,应该注重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监督。就像李克强总理所说,有权不能任性。机制是为人服务的,不能使其成为极个别掌权者中饱私囊,利益输送的通道,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能因为个别违纪违法人员,使大学生感到参与无用甚至心灰意冷。“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我国有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历史,要想改变这一根深蒂固的政治思维,也需要从制度层面加以规范。结合实际情况来看,近些年的反腐工作成绩显著,在调查问卷“您对近年反腐工作是否感到满意?”这一问题中,有90%的同学选择了“比较满意”这一选项,这说明随着反腐工作的开展和报道,大学生群体也在逐渐关注政治生活,但是能否从“关注”转化成积极参与,这就要从制度层面加以保证。所以,尽快建立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参与政治活动的制度具有突破性意义。例如,政府鼓励社会政治团体与大学生增加了解和沟通渠道,为大学生参与政治活动提供适当的机会,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因此,要继续加大反腐力度,促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完善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不仅仅是促进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的需要,更是依法治国,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重要工作。此外,政府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积极探索引导大学生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当代大学生是与网络相伴随、共同成长起来的,因此监管和利用好网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在党的领导下,调动多方面积极性,在生活中让大学生能够及时有效的了解政府决策信息并且能够利用网络表达意愿和诉求,看到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变化;引导大学生在网上发表自己的心声,使得他们从心底拥护和支持政府政策的实施。“还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人心,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大学生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11]对于网上的造谣者要进行严厉地打击和教育,避免谣言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形成良好网上舆论氛围,不能是只有一个声音,一个调子,也不能搬弄是非,造谣生事,不能超越法律界限。”[12]而对于网上善意批评和正当的网络监督,政府要积极听取意见和建议,认真思考和研究解决对策,并尽可能快地向大众给予反馈。另外,新闻媒体工作要认真负责,做到自我监督。新闻媒体种类多,不能对所有媒体进行同一个标准和要求。首先,党媒要做到以身示范,善于捕捉社会当下时事热点,敢于发表具有引导作用的评论及文章。其次,娱乐媒体不仅专注娱乐新闻的报道,更要时刻铭记自己担负的社会责任,对发表的文章,刊物不仅政治上负责,还要在影响大学生身心的问题上负责。同时考虑到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不能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造成不良影响。最后,对于当下使用越来越广泛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的自媒体平台,要做到保证自身能够管理到位、内容健康。自媒体由于其特殊的运营方式以及终端的多样性、复杂性,要想全部从政府的角度监管是一件事倍功半的事情,因此自媒体要加强自我监管,定期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审查,使监督工作更加积极主动。(二)加强学校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优化校园政治文化环境我国大学要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必须重视大学生中存在的这一现象,积极促进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培养锻炼大学生政治素养。学校是大学生最广阔的活动平台,因此学校应该采取多方面措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政治参与热情与社会责任感。首先,学校可以利用课程设置、室外活动等形式鼓舞学生的政治参与积极性,但同时要有所警惕,防止一些人通过课堂讲座等形式传播不正确思想。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不仅要注意形式上的新颖,更要注重内容上的与时俱进。不是说简单的举几个时事热点就算是课堂内容的新颖,有一些社会热点,争议比较大,拿出来适当讨论无妨。但是如果要下结论,就要注意可能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就会比较大。因此,选择合适的社会热点是一门学问,与学术的结合上也是一门学问。如何结合的巧妙,能够在本质上遥相呼应,则需要教师过硬的功力。要加强马克思主义课程的科学设置。“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13]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只有教师真信、真懂,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和相信。适当的学术情怀和监督建议应该是被允许的,但当一名教师站在学生面前时,就务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会给下一代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尤其是大学生本身就充满激情并且容易情绪化,过于负面引导可能会造成消极影响,不利于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其次,改善校园参与政治的文化环境,创造主动参与政治生活的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能像一阵风一样刮过,从而不能造成持久有效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对改善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环境也要注重“线上和线下”两个方面。“线下”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要鼓励学生多参加相关学生社团进行多项活动,比如讨论时政问题、模拟选举过程等活动都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素质。但是要加以适当的引导,防止出现活动“跑偏”等类似情况的发生。“线上”就是指大学生利用网络参与时政的行为。如何正确引导和规范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对网络文化建设和校园网络氛围营造有着重要作用。学校可以定期进行网络参政议政情况调查,进行相关方面的知识讲座,也可以请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同学举办校内网络活动,促进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第三,改善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大学生观念转变。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习惯等更多的是受家庭的影响,孩子从小就会模仿家长,家长是怎么做的,就会影响到孩子。因此,家长平时就应该养成关注时事的习惯,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经常与孩子探讨社会上的热点,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问题,从而为孩子将来能够更好解决社会问题打下基础。但是对于已经年长的家长,要想一时改变其行为也是具有很大难度的,更多的应该从教育下一代出发,培养下一代的政治参与意识。大学生要认识到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和时代赋予的责任,要从民族命运、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角度去实践,积极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勇于担负时代和民族赋予的政治使命和历史使命。从身边一点一滴做起,从关注时事开始,积极探讨社会热点,虚心向师长请教,试探着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逐步走向政治成熟。结语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中确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政治冷漠现象。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也有社会政治参与制度和市场化经济社会环境的原因。要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就需要从国家、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改善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环境,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为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参考文献:[1]罗吟秋.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研究[D].贵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3.[2]赵国宝.政治冷漠与农村民主政治发展[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2:41.[3]罗吟秋.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研究[D].贵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3.[4]陆路.试析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文化[J].《世纪桥》,2009,9:34.[5]王世荣.民本思想与中国政治文化的历史转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27.[6]贺琦.“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合理性及其限度[J].《学理论》,2011,19:57.[7]高洁光.新疆北疆地区公民政治参与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4.[8]罗锋.新时期金钱观念的经济伦理审视[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4.[9]李启万.自主课堂必须克服的几种课堂“极端”模式[J].《中学理科园地》,2014,1:17-18.[10]杜环环.青少年责任意识培育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14:5.[11]新华社.习近平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强调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J].《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2016,5:5.[12]岳璐武俊宏.网络舆论工作中如何践行群众路线[J].《新闻前哨》,2016,8:2.[13]李平.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J].《社会主义论坛》,2016,7,1.调查问卷您好,谢谢您参加我们的调查!本次调查只需要占用您两分钟的时间。对于您能在百忙之中填写此问卷再次表示感谢!我们是来自盐城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大四学生,此次问卷调查的目的为抽样调查了解大学生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关心程度,调查不记名,可以通过选择和文字填写方式进行,主要用于毕业论文的写作。2017.09.03您的性别A、男B、女您所在的年级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您所学的专业A、理科B、人文社科C、工科D、师范类您的政治面貌A、(预备)党员B、团员C、群众5、您关心时事政治吗?A、从不B、偶尔看看新闻C、经常关注时事动态您了解时事政治的主要渠道A、手机微信等朋友圈B、网络时事站点C、电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