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二中化学高一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二中化学高一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二中化学高一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二中化学高一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二中化学高一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二中化学高一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2016年IUPAC命名117号元素为Ts(中文名“”,tián),Ts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s是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B.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D.中子数为176的Ts核素符号是2、金属铜不能够与浓盐酸反应,却能够与浓硫酸反应,是因为浓硫酸具有A.脱水性 B.吸水性 C.强酸性 D.强氧化性3、将m克下列物质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后的产物全部通过过量的Na2O2固体,充分吸收后,Na2O2增重的质量大于m克的是A.H2和CO的混合气体 B.乙醇 C.葡萄糖(C6H12O6) D.草酸(C2H2O4)4、某温度下将Cl。通入KOH溶液里,反应后得到KC1、KC1O、KC1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3:1,则Cl2与KOH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质量之比为()A.1:3 B.4:3 C.2:1 D.3:15、光导纤维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使信息科学迅猛发展。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A.CaCO3 B.SiO2 C.Na2SiO3 D.CaSiO36、镁铝合金溶于适量盐酸后,再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滤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Na+Mg2+Al3+Cl- B.Na+AlO2-Cl-OH-C.Na+Mg2+AlO2-Cl- D.Na+Al3+AlO2-Cl-7、下列关于硫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其沿着器壁慢慢加入到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D.浓硫酸有强氧化性,铁、铝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8、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是构成物质粒子间的不同作用方式,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上述一种作用的是()A.干冰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碘9、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和b,它们的离子Xm+和Y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a=b+m+n B.a=b-m+n C.a=b+m-n D.a=b-m-n10、下列物质中,含有氯离子的是()A.氯化氢 B.氯气 C.氯酸钾 D.氯水11、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A.Mg(OH)2 B.H2SO4 C.SiO2 D.NaClO12、下列检验Cl-的方法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有Cl-B.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盐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C.向某溶液中先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说明溶液中有Cl-D.向某溶液中滴加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13、向含有下列离子的稀溶液中分别通入大量氯气后,溶液中离子个数不变的是()A.Fe2+ B.CO32- C.Cl- D.Na+14、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①MgF2②NaClO③NaOH④NH4Cl⑤CO2⑥N2A.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⑤15、下列氯化物既可以由氯气与金属反应制得,又可以由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的是A.AlCl3 B.FeCl2 C.FeCl3 D.CuCl216、既能通过金属单质与足量反应得到,也能通过金属单质与酸反应得到的是A.B.NaClC.D.17、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后变红,说明该溶液中存在A.NO3- B.Fe3+ C.SO42- D.Mg2+18、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A.CO32-、H+、Na+、NO3- B.H+、Ag+、Cl-、SO42-C.Ba2+、Ca2+、SO42-、OH- D.K+、Na+、OH-、NO3-19、为了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Cl3,最好的方法是向此溶液中A.通入氯气 B.加入Zn C.加入Fe D.加入Cu20、已知部分被氧化的镁条1.6g,和足量的盐酸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H2.12L,在跟盐酸反应前被氧化的镁是()A.1.2g B.3.64g C.3.4g D.3.24g21、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WXYZA.W的氢化物显酸性 B.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C.Y2X3不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D.简单离子的半径:Y<X22、下列物质中,能用玻璃塞试剂瓶保存的是()A.苛性钠溶液 B.稀盐酸 C.纯碱溶液 D.硅酸钠溶液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用于半导体材料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短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3)③、④、⑤三元素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4)②、③、④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5)设计实验证明⑤、⑥的金属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一定条件下,利用置换反应可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仅限于①-⑨中涉及的元素)①同族元素之间,则反应可能为_____________。②不同族元素之间,则反应可能为_____________(以上反应各写一条化学方程式即可)。(7)将⑨的单质通入石蕊溶液中发生的颜色变化如下图,请在方框内填写出导致该阶段颜色变化的主要粒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2分)A、B、C、D、E五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物质A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1)写出B.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B__,D__。(2)①刚刚制成的湿粉丝,常常挂在房中用C来熏制,这是利用了C的__作用。②实验室中可用___(填试剂)来检验C的存在,利用的是C的__性。(3)浓的E溶液在常温下为黏稠的液体,且E溶液具有强吸水性、强脱水性、强氧化性。则:①将E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分数会___,本过程中E表现了__性。②E溶液表现吸水性时,可作干燥剂,下列物质可用E溶液干燥的是__。A.氨气B.硫化氢(具有强还原性)C.氢气D.二氧化硫E.氧气F.碘化氢(具有强还原性)G.溴化氢(具有强还原性)③用蘸有浓E溶液的玻璃棒在木板上写字,字迹一会儿就变黑,说明浓E溶液具有__性。④浓E溶液表现强氧化性时,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铜、碳单质等反应,并实现E→C的转化,请写出E分别与铜和碳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并指出E与铜反应时,除了表现强氧化性外,还表现什么性质__。⑤稀的E溶液常常用来洗涤金属表面的铜锈和铁锈,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任写一个)25、(12分)用下图所示装置做NaHCO3的分解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⑴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组装装置后主要实验操作有:①用酒精灯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在试管里加入NaHCO3固体;⑤将导气管撤离石灰水。则正确的操作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填各步操作的序号)。NaHCO326、(10分)某小组为探究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实验如下:资料:稀溴水呈黄色;浓溴水呈红棕色;碘水呈棕黄色。实验Ⅰ实验Ⅱ取ⅰ中的黄色溶液少许,加入KI溶液,再加入淀粉溶液。(1)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2)实验Ⅰ中ⅰ和ⅱ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3)①甲同学认为:实验Ⅱ观察到__现象,得出氧化性Br2>I2。②乙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反思,认为实验Ⅱ不能充分证明氧化性Br2>I2,他补做了实验Ⅲ。实验Ⅲ另取ⅰ中的黄色溶液少许,先③步骤步骤,,,,,加入足量的NaBr固体,充分振荡,然后加入KI溶液和淀粉溶液。补做实验Ⅲ的目的是__。(4)综合实验Ⅰ和Ⅲ,得出氧化性Cl2>Br2>I2。27、(12分)氨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下图装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备氨气并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I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氨气(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B装置的作用为_____,C装置用于收集氨气,则装置中导管的连接顺序为a→__→__→b。(3)氨气的尾气处理装置不能选用___(填写代号)。II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将铂丝烧至红热,放入盛有氨气和空气的锥形瓶中,请回答:(4)氨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5)锥形瓶内铂丝始终保持红热状态,说明该反应是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6)锥形瓶内的实验现象为_____。28、(14分)某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Fe3+、Al3+、Cu2+,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利用废铁屑和其它化学试剂进行如下操作,得到了Fe2O3、Al2O3和金属Cu。请回答:(1)固体A的成分是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2)溶液B→沉淀F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沉淀产生此现象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工业废水→溶液B中Fe3+发生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溶液E焰色反应呈黄色,试剂H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5)小明认为由溶液B→溶液D的过程并不符合绿色化学,所以将氯水换成了H2O2溶液,在该转化过程中若转移2mol电子,则消耗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精确到0.1g)。29、(10分)某溶液可能含有Na+、Ca2+、NO3-、CO32-、SO42-、Cl-等离子。为了鉴别这些离子,分别取少量溶液进行以下实验:①加稀盐酸后,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加足量的BaCl2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在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不能完全溶解。③取②中滤液,加硝酸酸化后,再加过量的AgNO3溶液,析出白色沉淀。(1)上述3个实验证明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可能存在的离子为_______________。(2)写出①中涉及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中常用于检验Na+是否存在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D【解题分析】

A.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VIIA族,故A正确;B.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而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则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故B正确;C.同一主族元素中,随着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故C正确;D.该元素的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176+117=293,该原子正确的表示方法为:,故D错误;故答案选:D。2、D【解题分析】

金属铜活泼性弱,与浓盐酸不反应,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铜氧化为铜离子;答案选D。3、B【解题分析】

若物质充分燃烧后生成CO2和H2O,与Na2O2发生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因此过氧化钠固体增重的质量为CO2和H2O中含有的“CO”和“H2”的质量,即只要满足(CO)m·(H2)n,则完全燃烧后的生成物与足量过氧化钠反应后固体增重的质量等于原物质的质量。【题目详解】A、H2和CO的混合气体反应后Na2O2增重的质量等于m克,A错误;B、乙醇可以看作是(CO)·C·(H2)3,所以反应后Na2O2增重的质量大于m克,B正确;C、葡萄糖(C6H12O6)反应后Na2O2增重的质量等于m克,C错误;D、草酸(C2H2O4)可以看作是(CO)2·O2·(H2)2,所以反应后Na2O2增重的质量小于m克,D错误.答案选B。4、C【解题分析】

氯气生成次氯酸根和氯酸根是被氧化的过程,化合价分别由0价升高为+1和+5价,次氯酸根离子和氯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假设次氯酸根为11mol,则氯酸根离子为1mol,被氧化的氯原子共12mol,失去的电子总物质的量为11+5=16mol,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数相等,氯气生成氯化钾是被还原的过程,化合价从0降低到-1价,所以得到电子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6mol,所以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比为16:12=4:3,选B。5、B【解题分析】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故选B。6、B【解题分析】

镁铝合金溶于适量盐酸后,生成氯化镁、氯化铝溶液,再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偏铝酸钠、氯化钠,过滤,滤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Na+AlO2-Cl-OH-,故选B。7、C【解题分析】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与铝、铁在常温下发生钝化反应,具有吸水性,一般可用于干燥气体,具有脱水性、腐蚀性,且溶于水放热,以此解答该题。【题目详解】A.使蔗糖碳化,表现浓硫酸的脱水性,故A正确;B.浓硫酸密度比水大,稀释浓硫酸时,应防止酸液飞溅,应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加入到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B正确;C.浓硫酸与氨气反应,不能用于干燥氨气,故C错误;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与铝、铁在常温下发生钝化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贮存在铝、铁容器中,故D正确;故答案为C。8、B【解题分析】

A、干冰是CO2,属于共价化合物,含有极性共价键,CO2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故不符合题意;B、氯化钠属于离子晶体,只存在离子键,故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属于离子晶体,含离子键、极性共价键,故不符合题意;D、碘属于分子晶体,存在非极性共价键,碘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故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B。9、A【解题分析】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在阳离子中,核电荷数减去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在阴离子中,核电荷数加上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题目详解】因为Xm+和Yn-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所以,Xm+和Yn-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的核外电子数等于a-m,的核外电子数为:b+n,则:a=b+m+n。故选:A。【题目点拨】阳离子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离子所带电荷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离子所带电荷数。10、D【解题分析】

A、氯化氢即为HCl的气体形式,以分子形式存在,不能电离出氯离子,故A错误;B、氯气为单质,不能电离出氯离子,故B错误;C、氯酸钾中能电离出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无游离的氯离子,故C错误;D、氯气通入水中,发生Cl2+H2O=HClO+H++Cl-反应,所以氯水中存在氯离子,故D正确。故答案选D。故选B。11、C【解题分析】

酸性氧化物是能与碱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题目详解】A.氢氧化镁是碱,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B.硫酸是酸,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C.二氧化硅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硅酸盐和水,为酸性氧化物,故C正确;D.次氯酸钠是盐,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故答案选C。12、D【解题分析】

A.可能生成碳酸银、硫酸银等沉淀,不能说明该溶液中有Cl−,故A错误;B.先滴加盐酸,引入Cl−,不能说明该溶液中有Cl−,故B错误;C.加入盐酸,不能排除Cl−的干扰,故C错误;D.因氯化银不能溶解于硝酸,滴加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可说明溶液中有Cl−,故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氯离子的特征离子反应是可以和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注意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以此解答该题。13、D【解题分析】

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题目详解】A.被氯气氧化为,A不选;B.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盐酸和碳酸根反应,造成碳酸根浓度减小,B不选;C.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氯离子浓度增大,C不选;D.钠离子和氯气及盐酸、次氯酸都不反应,钠离子数目不变,D选;答案选D。14、B【解题分析】

①MgF2中仅存在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故①错误;②NaClO中钠离子与次氯酸根之间为离子键,氯原子与氧原子之间为共价键,NaClO为离子化合物,故②正确;③NaOH中钠离子与氢氧根之间为离子键,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为共价键,NaOH为离子化合物,故③正确;④NH4Cl中铵根离子与氯离子之间为离子键,氮原子与氢原子之间为共价键,NH4Cl为离子化合物,故④正确;⑤CO2中仅存在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故⑤错误;⑥N2为单质,分子中仅存在共价键,故⑥错误;综上所述,②③④符合题意,答案为B。【题目点拨】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时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以含有共价键,仅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可能为单质,如氮气。15、A【解题分析】

A.单质铝与氯气或盐酸反应均生成AlCl3,A正确;B.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B错误;C.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C错误;D.铜与氯气反应生成CuCl2,铜与盐酸不反应,D错误;答案选A。16、B【解题分析】A、金属铁和氯气之间反应生成氯化铁,不能用Cl2跟金属直接化合制取FeCl2,故A错误;B、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气,所以氯化钠既能通过金属单质与足量Cl2反应得到,也能通过金属单质与酸反应得到,故B正确;C、金属铁和盐酸反应生成FeCl2,得不到FeCl3,故C错误;D、金属铜和氯气之间反应生成氯化铜,但铜与盐酸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B。17、B【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Fe3+遇KSCN溶液显血红色,所以某溶液中滴入KSCN后变红,说明该溶液中存在Fe3+,答案选B。18、D【解题分析】

A、氢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反应;B、银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银沉淀,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C、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钙离子反应生成沉淀,钙离子与氢氧根离子能够生成微溶物氢氧化钙.D、K+、Na+、OH-、NO3-离子之间不满足离子反应发生条件;【题目详解】A、CO32-、H+之间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选;B、Ag+、Cl-,Ag+、SO42-之间反应生成硫酸银沉淀、氯化银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选;C、Ba2+、Ca2+与SO42-能够发生反应,Ca2+、OH-能够生成微溶物氢氧化钙,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选;D、K+、Na+、OH-、NO3-之间不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19、C【解题分析】

A.氯气能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铁,A错误;B.锌是活泼的金属,能和氯化铁、氯化亚铁反应置换出铁,B错误;C.氯化铁能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C正确;D.氯化铁能和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引入了新的杂质,D错误;答案选C。【题目点拨】在解答物质分离提纯试题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水除外),即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或纯净的溶液),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2.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20、D【解题分析】

n(H2)==3.35mol,根据方程式:Mg+2HCl====MgCl2+H2↑,所以有n(Mg)=n(H2)=3.35mol,m(Mg)=3.35mol×24g·mol-1=1.2g,m(MgO)=1.6g-1.2g=3.4g;根据关系式Mg~MgO,n(Mg)被氧化=n(MgO)==3.31mol,所以被氧化的镁的质量为m(Mg)被氧化=3.31mol×24g·mol-1=3.24g,D选项符合;故答案选D。21、D【解题分析】

短周期元素W、X、Y和Z,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W、X为第二周期,Y、Z为第三周期,设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n,则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n+2、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n+3、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n+4,则n+n+2+n+3+n+4=21,解得:n=3,则Y为Al元素,W为N元素,X为O元素,Z为Cl元素,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律知识解答该题。【题目详解】A.W为N元素,其氢化物为NH3,水溶液显碱性,A选项错误;B.Y为Al,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弱碱,W为N,对应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溶液呈酸性,则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B选项错误;C.Y2X3为Al2O3,Al2O3是两性氧化物,即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故Al2O3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C选项错误;D.X为O、Y为Al,对应的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的半径:Y<X,D选项正确;答案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元素周期表结构、元素周期律内容,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22、B【解题分析】

A.氢氧化钠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不能用玻璃塞的试剂瓶,故A错误;B.盐酸与玻璃不反应,能用玻璃塞的试剂瓶,故B正确;C.纯碱显碱性,与玻璃反应,故不能用玻璃塞的试剂瓶,故C错误;D.硅酸钠溶液应用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故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第3周期IVA族O2->F->Na+HF将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钠比镁反应剧烈,金属性钠比镁强2Na+2H2O=2NaOH+H2↑或2C+SiO2Si+2CO↑或O2+2H2S=2S+2H2O等Mg+2HCl=MgCl2+H2↑或2Mg+CO22MgO+C或Cl2+H2S=2S+2HCl等H+HClOCl2【解题分析】

根据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①为H元素、②为C元素、③为O元素、④为F元素、⑤为Na元素、⑥为Mg元素、⑦为Si元素、⑧为S元素、⑨为Cl元素【题目详解】(1)用于半导体材料的元素为Si,位于第3周期ⅣA族;(2)短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Na,钠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3)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③、④、⑤三元素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O2->F->Na+;(4)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强,C、O、F中非金属性最强的为F,则氢化物稳定性最强的为HF;(5)⑤为Na元素、⑥为Mg元素,金属性Na>Mg,证明方法为:将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钠比Mg反应剧烈,金属性比Mg强;(6)①同族元素之间,可利用置换反应可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如:2Na+H2O=2NaOH+H2↑;②不同族元素之间,可利用置换反应可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如:Mg+2HCl=MgCl2+H2↑;(7)⑨为Cl元素,其单质为氯气,将氯气通入石蕊溶液中反应生成HCl、HClO,溶液呈酸性,H+使溶液变为红色,HClO具有漂白性,又使溶液红色褪去,溶液中最终溶解氯气,使溶液呈黄绿色。24、H2SSO3漂白、杀菌消毒高锰酸钾溶液(品红溶液)还原(漂白)减小吸水性CDE脱水2H2SO4(浓)+CuCuSO4+SO2↑+2H2O、2H2SO4(浓)+CCO2↑+2SO2↑+2H2O酸性3H2SO4+Fe2O3=Fe2(SO4)3+3H2O(2H2SO4+Cu2(OH)2CO3=2CuSO4+CO2↑+3H2O)【解题分析】

A、B、C、D、E五种物质,物质A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单质,C气体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结合转化关系可以知道:A为S,C为SO2,B为H2S,D为SO3,E为H2SO4。【题目详解】(1).综上所述,B、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H2S、SO3

,故答案为:

H2S;SO3;(2).①刚刚制成的湿粉丝,常常挂在房中用SO2来熏制,这是利用了SO2的漂白、杀菌消毒作用,故答案为:漂白、杀菌消毒;②实验室中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品红溶液)来检验SO2的存在,利用的是SO2的还原(漂白)性,故答案为:高锰酸钾溶液(品红溶液);还原(漂白);(3)

.①将H2SO4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其质量会增大,质量分数会减小,本过程中浓硫酸表现了吸水性,故答案为:减小;吸水性;②浓硫酸表现吸水性时,可作干燥剂,浓硫酸能与氨气反应;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硫化氢、碘化氢和溴化氢;浓硫酸不与二氧化硫反应,所以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有CDE,故答案为:CDE;③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在木板上写字,字迹一会儿就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故答案为:脱水;④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时,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铜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SO4(浓)+CuCuSO4+SO2↑+2H2O,硫酸在和铜加热反应时,一部分浓硫酸被还原为二氧化硫,还有部分浓硫酸生成硫酸铜,体现为酸性;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SO4(浓)+CCO2↑+2SO2↑+2H2O,故答案为:2H2SO4(浓)+CuCuSO4+SO2↑+2H2O、2H2SO4(浓)+CCO2↑+2SO2↑+2H2O;酸性;⑤稀硫酸常用来洗涤金属表面的铜锈和铁锈,利用了硫酸的酸性;硫酸能够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方程式为3H2SO4+Fe2O3===Fe2(SO4)3+3H2O;硫酸能够与碱式碳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H2SO4+Cu2(OH)2CO3===2CuSO4+CO2↑+3H2O,故答案为:3H2SO4+Fe2O3===Fe2(SO4)3+3H2O(2H2SO4+Cu2(OH)2CO3===2CuSO4+CO2↑+3H2O)。【题目点拨】浓硫酸与金属发生反应时,既体现酸性,又体现强氧化性;浓硫酸与非金属碳、硫反应时,只表现强氧化性。25、2NaHCO3Na2CO3+CO2↑+H2O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①⑤【解题分析】⑴该实验是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实验,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⑵碳酸氢钠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⑶正确的操作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试管里加入NaHCO3固体;用酒精灯加热;将导气管撤离石灰水;熄灭酒精灯。即③→④→①→⑤→②。点睛:为防止倒吸,要先将导气管撤离石灰水,再熄灭酒精灯。26、Cl2+2Br-=2Cl-+Br2氧化性:Cl2>Br2、Cl2>I2溶液变蓝排除可能存在的Cl2对Br2置换出I2的干扰【解题分析】

(1)ⅰ中溴化钠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黄色,说明生成溴单质,形成溴水溶液,氯水中含有氯气将溴化钠中的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2)探究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实验Ⅰ中ⅰ氯水中含有氯气将溴化钠中的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Br-=2Cl-+Br2,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Br2;ⅱ氯水中含有氯气将碘化钾中的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I-=2Cl-+I2,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3)①取ⅰ中反应后的黄色溶液即含溴水溶液,加入KI溶液,再加入淀粉溶液,若淀粉溶液变蓝,说明反应生成碘单质,说明溴水中的Br2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利用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②实验Ⅱ取ⅰ中的黄色溶液进行试验,ⅰ中反应后的黄色溶液可能含有过量的氯水,氯气将碘化钾中的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不能准确证明一定是溴水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故需要对ⅰ中反应后的黄色溶液加入足量的溴化钠,确保溶液ⅰ中反应后的溶液不含有氯水。【题目详解】(1)ⅰ中溴化钠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黄色,说明生成溴单质,形成溴水溶液,氯水中含有氯气将溴化钠中的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Br-=2Cl-+Br2,故答案为:Cl2+2Br-=2Cl-+Br2;(2)探究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实验Ⅰ中ⅰ氯水中含有氯气将溴化钠中的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Br-=2Cl-+Br2,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Br2;ⅱ氯水中含有氯气将碘化钾中的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I-=2Cl-+I2,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故答案为:氧化性:Cl2>Br2、Cl2>I2;(3)①取ⅰ中的黄色溶液即溴水溶液,加入KI溶液,再加入淀粉溶液,若淀粉溶液变蓝,说明反应生成碘单质,发生反应为Br2+2I-=2Br-+I2,说明溴水中的Br2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利用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得出氧化性Br2>I2;故答案为:溶液变蓝;②实验Ⅱ取ⅰ中的反应后的黄色溶液进行试验,ⅰ中的黄色溶液可能含有过量的氯水,氯气将碘化钾中的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不能准确证明一定是溴水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故需要对ⅰ中的黄色溶液加入足量的溴化钠,确保反应后的溶液ⅰ中反应后的溶液不含有氯水,因此补做实验Ⅲ的目的是排除可能存在的Cl2对Br2置换出I2的干扰,故答案为:排除可能存在的Cl2对Br2置换出I2的干扰。【题目点拨】本题难点在实验Ⅲ的目的:取ⅰ中的反应后的黄色溶液进行试验,ⅰ中的黄色溶液可能含有过量的氯水,氯气将碘化钾中的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不能准确证明一定是溴水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故需要对ⅰ中的黄色溶液加入足量的溴化钠,确保反应后的溶液ⅰ中反应后的溶液不含有氯水。27、Ca(OH)2+2NH4ClCaCl2+2NH3↑+2H2O干燥氨气dcC4NH3+5O24NO+6H2O放热锥形瓶内产生红棕色气体【解题分析】

实验室常用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反应制取氨气,再经过干燥,收集氨气时要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再处理尾气时要防倒吸;氨气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题目详解】⑴A中是固体和固体加热条件下反应,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