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学大纲_第1页
《心理学》教学大纲_第2页
《心理学》教学大纲_第3页
《心理学》教学大纲_第4页
《心理学》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心理学(TheGeneralPsychology)二、课时及学分总课时数:54,其中,讲授课时:36,实践(试验)课时:18学分:3三、合用专业及开设学期合用专业:师范类或教育类本科专业开设学期:第学期四、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为**大学师范专业教师教育平台课程,《心理学》是我国师范院校的必修课,是体现师范特色的基础课程,也是所有心理学分支的最基础和一般的学科,它重要以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心理学的教学目的首先是向学生传授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学知识与措施,提高他们未来教书育人的能力,另首先是向学生传授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克服心理障碍具有指导意义的心理学知识和措施,协助他们提高学习能力、完善心理品质。心理学的学科性质重要体目前:是一门兼具社会性质和自然性质的科学,并以社会性质为主;其研究对象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通过心理学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和测量、对心理现象作出解释和阐明、对心理活动进行预测和控制,进而使学生可以应专心理学知识,胜任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步使心理学的知识对自己的其他实践领域产生积极影响。五、课程的基本规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思维过程的学问,心理学教学的基本规定是使学生理解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措施,理解学习的基本原理、理解有关学习动机、学习爱好、认知过程、认知学习方略、问题处理、智力开发以及情绪情感、人格等各方面的知识,掌握一定心理健康辅导措施,协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人际关系,努力作到将心理学的知识与其他有关知识融会贯穿,培养学生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步运专心理学知识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解释、阐明和辩析,提出自己的初步见解、主张、分析根据和处理问题的方略。同步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心理学知识的建构过程,提高学生自我心理教育的能力以及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共4课时)(一)本章教学基本规定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心理学及心理现象,使学生对心理学有一种初步的轮廓式的认识,为后来学习打下基础,同步引起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爱好。对本章知识的学习重在全面完整,不要过于深入,对其中波及到较抽象知识,只做简介即可,留待后来章节中详细讲述。(二)教学内容1.1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1.1.1什么是心理学1.1.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1.3心理学的任务与意义:1.2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构造1.2.1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2.2心理学的构造体系1.3心理科学的发展1.3.1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1.3.2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1.3.3西方近代心理学派别1.4心理学的措施论1.4.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1.4.2心理学的研究措施(三)重点与难点重点:1.掌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心理学的学科任务及意义。2.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措施。难点:1.对心理学科的整体认识即心理的复杂性2.心理规律的实践运用。第二章科学的心理观(共6课时)(一)本章教学基本规定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心理的实质,树立科学的心理观。理解脑是心理的器官,理解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掌握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反射、两种信号系统和高级神经活动的规律。(二)教学内容2.1心理是脑的机能2.1.1脑是心理的器官2.1.2人的神经系统及其功能2.1.3脑的机能2.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2.2.1心理是一种反应2.2.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1.2.3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2.2.4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应2.2.5人的心理是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三)重点与难点重点:1.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反射、两种信号系统和高级神经活动的规律。2.大脑皮层功能分布及其机能定位。难点:1.大脑皮层高级神经活动的过程与规律。2.两种条件反射原理。第三章感觉与知觉(共5课时)(一)本章教学基本规定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感觉、知觉的含义、分类和规律。掌握内容的基本要点,使学生学会运专心理学原理处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即:掌握心理规律在学习及生活中应用的问题。(二)教学内容3.1概述3.1.1什么是感觉和知觉3.1.2感觉和知觉种类3.2感觉与知觉的一般性规律3.2.1感受性及其变化3.2.2知觉的特性与规律3.3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3.3.1直观教学及其使用3.3.2教师应当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观测力(三)重点与难点重点:1.感知规律在教学中应用。2.感觉、知觉的含义、分类和规律。难点:1.感知规律在教学中应用。2.感受性及其变化第四章记忆(共5课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规定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记忆现象、过程及其规律,运用记忆规律合理复习。理解遗忘的规律掌握,学会运用记忆的规律进行有效的学习,懂得记忆规律在学习中的价值。(二)教学内容4.1记忆概述4.1.1记忆及其基本过程4.1.2记忆表象4.1.3记忆的种类4.2记忆的基本过程及规律4.2.1识记4.2.2保持和遗忘4.2.3再认和回忆4.3记忆的品质与知识的巩固4.3.1记忆的品质4.3.2知识的巩固4.3.3常用的记忆措施(三)重点与难点重点:1.记忆的含义、分类、品质和过程。2.运用记忆规律合理组织复习。难点:1.理解遗忘产生的原因。2.掌握教材中所举记忆术。第五章思维(共6课时)(一)本章教学基本规定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思维的概念和思维的基本特性,掌握常用的处理问题的通用措施,理解思维操作的过程,学会运用逻辑思维,以期对自己处理问题的措施有一定的认识和提高。掌握想象的基本知识,培养发明性思维。(二)教学内容5.1思维概述5.1.1什么是思维5.1.2思维与感知觉的关系5.1.3思维的种类5.1.4思维与语言5.2思维的过程5.2.1分析与综合5.2.2比较与分类5.2.3抽象与概括5.2.4系统化与详细化5.3问题处理的心理分析5.3.1问题处理的思维过程5.3.2影响问题处理的原因5.3.3问题处理方略5.4想象5.4.1什么是想像5.4.2想像的加工方式5.4.3想像的功能5.4.4想像的种类5.5思维的品质与发明思维的培养5.5.1思维的品质5.5.2发明性思维及其培养(三)重点与难点重点:1.思维和感知、记忆、三者之间的关系;2.思维和想象的含义和分类,影响处理问题的原因,发明性思维培养。难点:1.发明性思维培养。2.想象的加工措施。第六章注意(共3课时)(一)本章教学基本规定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注意现象及其规律,掌握有关注意的心理学知识,掌握分析注意品质的技能,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在试验中测量个体的注意品质。(二)教学内容6.1注意概述6.1.1什么是注意6.1.2注意与心理过程6.1.3注意的功能6.1.4注意的外部体现6.2注意的种类与规律6.2.1无意注意6.2.2故意注意6.2.3故意后注意6.3注意的品质6.3.1注意的范围6.3.2注意的稳定性6.3.3注意的分派6.3.4注意的转移6.4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6.4.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6.4.2运用故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6.4.3运用无意注意和故意注意互相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三)重点与难点重点:1.注意的含义、分类和引起无意注意、故意注意的条件;2.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难点:1.故意后注意的含义和三种注意互相转换。2.故意注意的培养。第七章情绪(共5课时)(一)本章教学基本规定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人的情绪情感活动,并在教学中和生活中学会运用和控制情绪情感。掌握情绪的机体变化和外部体现,理解情绪和情感的关系、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掌握情绪和情感的含义和基本分类。(二)教学内容7.1情绪概述7.7.7.7.7.2情绪与情感的分类7.7.7.3情绪的调整7.7.7.7.(三)重点与难点重点: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和基本分类。2.情绪和情感的生理机制与生理变化。难点:1.学会情绪、情感的的自我调控,掌握几种有效的心理调整措施。2.学会简朴的心理放松技术。第八章意志(共2课时)(一)本章教学基本规定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意志行为的基本特性,理解意志品质的内涵,学会对自己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二)教学内容8.1意志概述8.1.1意志的实质8.1.2“意志自由”问题8.1.3意志与认识、情绪的关系8.2意志行动过程分析8.2.1意志行动的基本特性8.2.2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8.3心理冲突与挫折8.3.1心理冲突及其体现8.3.2挫折与挫折承受能力的提高8.4意志品质及其培养8.4.1意志品质8.4.2意志品质的培养(三)重点与难点重点: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意志过程,自觉的培养良好的意志力。2.理解意志过程,理解意志的品质,掌握意志的含义和良好的意志力的培养。难点: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意志过程。2.自觉的培养良好的意志力。第九章需要与动机(共5课时)(一)本章教学基本规定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需要、动机的一般概念、种类、需要及动机的理论;理解需要能否满足对人的影响;学会鼓励理论的实际应用。(二)教学内容9.1需要及其理论9.1.1需要的概念9.1.2需要的分类9.1.3需要的理论9.1.4研究学生需要的意义9.2动机及其规律9.2.1动机概述9.2.2动机分类9.2.3动机鼓励理论(三)重点与难点重点: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2.动机的理论。难点: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动机的理论理解与评价。2.动机理论学习、工作中的实际应用。第十章能力(共6课时)(一)本章教学基本规定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能力的概念、构造和能力测量的有关基本理;理解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探索培养和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掌握分析自我能力的技能。(二)教学内容10.1能力概述10.10.10.10.2能力差异分析10.10.10.10.3能力的测量与培养10.10.(三)重点与难点重点:1.对能力概念的理解。2.能力差异与能力测量。难点:1.两种智商的测量措施及对成果的解释。2.能力与智力的关系及能力的培养。第十一章人格(共5课时)(一)本章教学基本规定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气质和性格的概念及其理论,使学生掌握气质的理论和测量的措施,能对自己或他人的气质做出分析,故意识的发展气质类型中的积极方面而控制消极方面;学会分析自己和他人的性格,并能为自我或他人性格的完善设计科学的方案。(二)教学内容11.1人格概述11.11.11.2气质11.11.11.11.3性格11.11.11.11.11.4人格测量11.11.4.2(二)重点与难点重点:1.气质和性格的概念。2.气质的类型及特性、性格构造的特性和性质。难点:1.通过教学使学生对人格有一种全面、完整的把握。2.掌握从整体上分析人格的能力。七、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一般心理学和生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学、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极为亲密,该学科的发展吸取了众多学科的精髓而其研究成果又为其他学科的理论提供了佐证。因此它是一门广泛吸取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科学,同步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一门建立在上述诸学科基础之上的独立的应用科学。因此,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本学科的理论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八、教课时数分派《心理学》课程教课时数分派表总课时:54理论课课时:48试验课课时:18学分:3章次各章标题名称讲授课时试验课时辅导课时备注第一章绪论4第二章科学的心理观42第三章感觉与知觉32第四章记忆32第五章思维与想象42第六章注意3第七章情绪32第八章意志2第九章需要与动机32第十章能力42第十一章人格32合计3618九、本课程的试验教学(一)试验目的结合教学中教材波及的有关问题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心理学试验,使学生理解心理学基本研究措施及对心理学的学习产生更为浓厚的爱好,通过试验深入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措施,掌握人的心理特点,为毕业后从事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试验规定1.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的研究措施,能对一般的心理仪器进行操作。2.通过试验深入理解人的心理特性,协助学生能对一般的心理现象作出解释与预测。3.培养学生的心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三)试验内容及课时分派《心理学》课程试验教学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内容提纲课时试验类型(演示、验证、综合、设计等)与否为开放试验1注意分派注意分派能力测试综合是2棒框仪人格测试综合是3河内塔逻辑推理综合是4空间知觉测试空间知觉能力综合是5镜画仪技能形成与迁移综合是6手指灵活性职业技能测试综合是注:以上试验项目为备选项目,根据教学详细状况选择。十、教材及参照书教材:《心理学教程》,10院校教材编写组,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7月。参照书:(1)《社会心理学》,克特•W•巴克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4月第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