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溶液及溶液的组成_第1页
专题13溶液及溶液的组成_第2页
专题13溶液及溶液的组成_第3页
专题13溶液及溶液的组成_第4页
专题13溶液及溶液的组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04104页,共=sectionpages106106页试卷第=page103103页,共=sectionpages106106页专题十三溶液1.(2023·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蔗糖 B.面粉 C.植物油 D.大理石【答案】A【详解】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A选项正确;B、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B选项错误;C、植物油不能溶解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乳浊液,C选项错误;D、大理石不溶于水,无法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选项错误。故选:A。2.(2023·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今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B.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生活中可以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电解水实验中,电源负极端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可以燃烧【答案】B【详解】A、水能溶解较多的物质,是常见的溶剂,故选项说法正确;B、地球上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有些地区还处于缺水状态,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选项说法错误;C、硬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加热后会变成沉淀析出,则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式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说法正确;D、电解水实验中,在电源的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以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3.(2023·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固体物质加入适量水中,溶液的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 B. C. D.【答案】A【详解】A、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时吸热,溶液温度降低,符合题意;B、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溶液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溶解在水中时无明显吸放热,溶液温度不变,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溶解在水中时放热,溶液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故选A。4.(2023·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需固体氧化钠的质量是B.固体氯化钠可以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称量C.溶解固体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能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D.用量筒量取所需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答案】A【详解】A、氯化钠质量=50g×6%=3.0g,正确;B、天平称量遵循左物右码原则,氯化钠会使托盘腐蚀,不能直接放于托盘天平托盘上直接称量,需要利用称量纸或烧杯,错误;C、玻璃搅拌可以加快溶解,不能增加物质溶解度,错误;D、仰视读数,造成溶剂体积偏大,溶剂质量偏大,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变小,错误。故选A。5.(2023·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下列仪器没有用到的是A.漏斗 B.玻璃棒 C.烧杯 D.量筒【答案】A【分析】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称量时需要使用托盘天平、药匙,量取时需要使用量筒、滴管,溶解时需要使用烧杯和玻璃棒。【详解】A、漏斗的用途是:①向小口容器中注入液体;②用于过滤装置中;③用于防倒吸装置中。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没有用到的漏斗。A符合题意;B、玻璃棒,氯化钠溶解时用于搅拌加快其溶解速率。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玻璃棒不可缺少。B不符合题意;C、烧杯,溶解时用于盛放氯化钠和水,完成溶解操作,烧杯不可缺少。C不符合题意;D、量筒,用于量取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水的体积,量筒不可缺少。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择A。6.(2023·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根据KNO3、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B.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KNO3大C.通过升温可使NaCl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KNO3中混有少量NaCl,可采用蒸发结晶提纯KNO3【答案】A【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知,t℃时KNO3、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故t℃时,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符合题意;B、由溶解度曲线知,图示温度范围内硝酸钾溶解度变化更大,故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KNO3小,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通过降温可使NaCl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剧烈降低,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缓慢降低,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可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降低温度,硝酸钾溶解度大幅下降、结晶析出固体硝酸钾,而氯化钠溶解度基本不变,留存在溶液中,不符合题意;故选A。7.(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水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明矾杀菌消毒C.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通常情况下,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答案】C【详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例如蒸馏水具有均一稳定性,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A说法错误;B、明矾溶于水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但不能杀菌、消毒,故B说法错误;C、生活中常用的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C说法正确;D、通常情况下,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D说法错误;故选C。8.(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3的溶解度NaCl的溶解度大B.降温能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t2℃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D.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答案】B【详解】A、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两物质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图示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则降温能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C、未指明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则无法比较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选项说法错误;D、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则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9.(2023·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食盐 B.豆油 C.花椒粉 D.面粉【答案】A【详解】A、食盐与水混合后可以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可以得到溶液,故选项符合题意;B、豆油与水混合后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不可以得到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花椒粉与水混合后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不可以得到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面粉与水混合后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不可以得到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0.(2023·辽宁·统考中考真题)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10g,水的质量为90gB.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大C.混匀时应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会导致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小【答案】B【详解】A、设需要水的质量为,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需要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100g-20g=80g,说法错误;B、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浓硫酸量取质量偏大,溶剂不变,会导致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大,说法正确;C、混匀时应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说法错误;D、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此时溶液已经配置好,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性质,溶液质量分数不变,说法错误;答案:B。11.(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化学离不开实验,我们通过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探寻物质组成的奥秘。规范的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在实验操作水平测试前,小明同学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其中操作正确的是A.取氯化钠固体

B.称量氯化钠

C.量取水

D.搅拌溶解

【答案】D【详解】A.用药匙量取氯化钠固体,瓶塞需要倒放,错误;

B.称量氯化钠,左边放物质,右边放砝码,错误;C.量取水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齐平,错误;D.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溶解,正确。故选:D。12.(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B.t2℃时,60gKNO3溶于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C.硝酸钾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可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D.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溶质质量分数都增大【答案】D【详解】A、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度曲线相交,表示二者的溶解度相等,选项正确;B、t2℃时,KNO3溶解度为60g,所以100g水最多能溶解硝酸钾60g,所以60gKNO3溶于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选项正确;C、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当硝酸钾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可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随着温度降低,硝酸钾溶解度变小,结晶析出,达到提纯目的,选项正确;D、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但因为溶质、溶剂都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选项错误;故选:D。13.(2023·河北·统考中考真题)和时的溶解度分别为和,下图所示为对进行的溶解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①中溶液为的饱和溶液B.②中溶液的质量为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①<②=③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①<②=③【答案】D【详解】A.20°C时KCl的溶解度分别为34.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4.0gKCl达到饱和,10.0g水中最多溶解3.4gKCl达到饱和,加入5.0gKCl不能完全溶解,因此,①中溶液为KCl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②是在①的基础上又加入10.0g水,使未溶解的KCl固体继续溶解,溶液的质量为:10.0g+5.0g+10.0g=25.0g,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②到③的过程中温度升高,没加KCl固体,所以溶质质量②和③相等,①中有未溶解的KCl固体,溶质质量小于②,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①<②=③,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溶液②升温的过程中没有加入溶质,没有加入溶剂,但升温可能导致水分的蒸发,使③中溶剂质量减少,溶液质量减少,最终使③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②,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4.(2023·山西·统考中考真题)浓度为10%的氯化钠溶液对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下图为配制氯化钠杀菌液的过程,结合图表信息,有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C010203040608090100氯化钠溶解度/g35.735.836.036.336.637.338.439.039.8A.图1中搅拌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B.图2中溶液为20℃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C.图2中溶液对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杀菌效果D.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均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答案】B【详解】A、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只能加快溶解速率,不能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表中数据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所以该温度下,将10g氯化钠溶解在100g水中得到的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C、图2中溶液的浓度为:小于10%,所以对葡萄球菌没有明显的杀菌效果,故选项说法错误;D、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把氯化钠从它的饱和溶液中结晶出来,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15.(2023·河南·统考中考真题)实验室用蔗糖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蔗糖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需蔗糖的质量为3gB.蔗糖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C.量水时仰视读数会使溶液浓度偏大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答案】C【详解】A、所需蔗糖的质量=,说法正确;B、使用托盘天平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蔗糖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说法正确;C、量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蔗糖质量不变,溶液浓度偏小,说法错误;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说法正确;答案:C。16.(2023·湖北咸宁·统考中考真题)t3℃时,将相同质量的a和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温度不变,现象如图1所示,图2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烧杯中的溶质为bB.甲烧杯中形成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若将温度降到t2℃,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质量相等D.t1℃时,b的溶解度比a的大【答案】B【详解】A.t3℃时,a的溶解度更大,所以乙烧杯固体有剩余说明该物质溶解度小,故乙烧杯中的溶质为b,正确;B.乙烧杯中有固体剩余,所以形成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甲烧杯中没有固体剩余可能为饱和溶液或者不饱和溶液,错误;C.乙烧杯属于饱和溶液,甲中溶解了所有的固体,且甲乙溶液中的溶剂是相等的,a和b两种物质温度降低溶解度均下降,且到t2℃时溶解度一样,所以若将温度降到t2℃,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质量相等,正确;D.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b的溶解度比a的大,正确。故选:B。17.(2023·湖北·统考中考真题)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C.将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不考虑溶剂的挥发),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t1℃时,将2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答案】B【详解】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必须指明温度,故A说法不正确;B、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B说法正确;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不考虑溶剂的挥发),甲的溶解度增大,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组成不变,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说法不正确;D、t1℃时,甲的溶解度为3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甲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所以将2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15g甲物质,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为饱和溶液,故D说法错误;故选B。18.(2023·新疆·统考中考真题)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b点表示t2℃时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C.t1℃时,将2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70g溶液D.t3℃时,可通过升高温度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答案】C【详解】A、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分析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选项说法正确;B、b点为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则b点可以表示t2℃时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C、t1℃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则此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6gNaCl,50g水中最多可溶解18gNaCl,所以t1℃时,将2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NaCl不能完全溶解,溶液的质量=50g+18g=68g,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分析可知当温度高于t3℃时,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t3℃时,可通过升高温度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9.(2023·广西·统考中考真题)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的溶液B.t2℃时,将25g乙加入到50g水中,再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33.3%C.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D.t1℃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答案】C【详解】A、由于没有确定三种溶液的状态(是否饱和),无法确定降温后析出晶体的质量,错误;B、t2℃时,乙的溶解度为50g,将25g乙加入到5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再降温到t1℃,溶解度变小,有溶质析出,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3.3%,错误;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乙>甲=丙,将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正确;D、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由于没有确定溶液的质量,无法确定t1℃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错误。故选C。20.(2023·广东深圳·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亮亮看到的NH4H2PO4和MgSO4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搅拌,可以使溶解度变大B.20℃时,在100g水中加33.7gNH4H2PO4形成不饱和溶液C.40℃时,NH4H2PO4的溶解度大于MgSO4的溶解度D.NH4H2PO4溶液降温一定有晶体析出【答案】C【详解】A、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搅拌不能改变溶解度大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由图可知,20℃时,NH4H2PO4的溶解度为33.7g,则在100g水中加33.7gNH4H2PO4形成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由图可知,40℃时,NH4H2PO4的溶解度大于MgSO4的溶解度,该选项说法正确;D、将NH4H2PO4饱和溶液降温一定有晶体析出,但将其不饱和溶液降温不一定有晶体析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21.(2023·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B.烧杯②中的上层清液属于饱和溶液C.将t1℃时5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5%的溶液,需加水150gD.t1℃时,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答案】D【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该温度下,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则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说法正确;B、烧杯②经充分搅拌后烧杯底有未溶解的固体,烧杯②中的上层清液属于饱和溶液,说法正确;C、将t1℃时5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5%的溶液,设加水的质量为,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5g,,,需加水150g,说法正确;D、t1℃时,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相当于增加溶剂的质量,氯化钾会溶解,硝酸钾也会溶解,烧杯中没有剩余固体,说法错误;答案:D。22.(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小亮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他的错误操作是A.

取氯化钠 B.

称氯化钠C.

量取水 D.

溶解氯化钠【答案】C【详解】A、取用固体粉末装药品时,用药匙或者纸槽取用,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图示操作正确,故A正确;B、用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遵循“左物右码”原则,称量有腐蚀性的药品时,需要垫纸片或用小烧杯称量,图示操作正确,故B正确;C、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需要视线和液面凹液面最低点相平,仰视读数时实际体积大于读数,图示操作错误,故C错误;D、将称好的氯化钠加入烧杯,并倒入量好的水,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图示操作正确,故D正确;故选C。23.(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溶解度一定小于NaCl的溶解度B.升高温度可以降低的溶解度C.T℃时,NaCl和两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分别将等质量80℃的NaCl和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质量NaCl大【答案】C【详解】A、在0-T℃,NaCl的溶解度大于CuSO4,在高于T℃,CuSO4的溶解度大于NaCl,选项错误;B、Cu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选项错误;C、T℃时,NaCl和CuSO4的溶解度相等,所以T℃时,NaCl和CuSO4两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选项正确;D、分别将等质量80℃的NaCl和CuSO4饱和溶液降温至20℃,CuSO4溶解度降低更多,析出晶体质量CuSO4大,选项错误;故选:C。24.(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3的溶解度比NaCl大B.将室温下KNO3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液仍饱和C.KNO3和NaCl均属于难溶物质D.除去KNO3中少量NaCl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答案】D【详解】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室温下KNO3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解度增大,溶液变为不饱和,故B错误;C、KNO3和NaCl在20℃时的溶解度均大于10g,均属于易溶物质,故C错误;D、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提纯硝酸钾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故D正确。故选D。25.(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下面是四位同学在小组学习群中的交流记录,其中错误的是A.小云: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B.小丁: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小丽: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小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答案】C【详解】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导致溶液温度降低,故A正确;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因为温度和溶质都不确定,故B正确;C、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故C错误;D、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故D正确。故选C。26.(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试管内盛有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其上漂浮一小木块。如下图所承,将试管插入烧杯内的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是

A.试管内溶液的质量变小B.试管内有固体析出C.试管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D.小木块浸入溶液内的体积变大【答案】C【详解】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盛有硝酸钾饱和溶液试管插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温度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有硝酸钾晶体析出,试管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溶剂的质量不变,则试管内溶液总质量减小,说法正确;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盛有硝酸钾饱和溶液试管插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温度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有硝酸钾晶体析出,说法正确;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温度下降,硝酸钾溶解度下降,为降低温度后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此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说法错误;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温度下降,硝酸钾溶解度下降,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质量降低,溶液密度减小,所以根据浮力公式F=ρgV排,溶液密度减小,小木块浸入溶液内的体积变大,说法正确。故选C。27.(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向5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mL汽油(无色),振荡静置,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由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 B.汽油易挥发,沸点比水低C.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 D.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答案】B【详解】A、碘微溶水,易溶于汽油,碘的汽油溶液呈紫红色,向5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mL汽油(无色),振荡静置,上层液体呈紫红色,说明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故选项A正确;B、通过实验分析可知,该实验不能得出汽油易挥发,沸点比水低的结论,故选项B错误;C、向5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mL汽油(无色),振荡静置,水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汽油由无色变为紫红色,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故选项C正确;D、碘在水溶液中呈黄色,在汽油中呈紫红色,所以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故选项D正确;故选:B。28.(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学校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溶液的配制过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②中的砝码和药品放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B.若③中烧杯内壁有水珠,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无影响C.若④中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D.将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答案】C【详解】A、若②中的砝码和药品放反,会使得称量药品的质量偏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故选项A错误;B、若③中烧杯内壁有水珠,会使得水的量偏多,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故选项B错误;C、若④中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得量取水的量偏少,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故选项C正确;D、因为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将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无影响,故选项D错误;故选:C。29.(2023·湖南长沙·统考中考真题)在体育中考期间,班主任为同学们准备了很多食物,其中属于溶液的是A.稀饭 B.番茄蛋汤 C.酸奶 D.淡盐水【答案】D【详解】A、稀饭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番茄蛋汤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酸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淡盐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30.(2023·湖南益阳·统考中考真题)小敏向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中,加入110gC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理论上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5.85% B.4.76% C.5.54% D.11.7%【答案】A【详解】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设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氯化钠质量为x,碳酸钙质量为y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选A。31.(2023·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t1°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通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乙的溶液中获得晶体D.t2°C时,在100g水中加入25g甲,可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答案】B【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此选项正确;B.t1°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t1°C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此选项错误;C.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一般采用蒸发结晶法从溶液中获取晶体,此选项正确;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C时,甲的溶解度大于25g,则在100g水中加入25g甲,可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此选项正确。故选B。32.(2023·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蔗糖溶于水后总质量不变 B.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C.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溶液质量不变 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质量减小【答案】D【详解】A.蔗糖溶于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A错误;B.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B错误;C.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溶液的状态会从饱和变成不饱和,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虽然溶液质量不变,但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C错误;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溶液,溶液质量减小,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D正确。故选D。33.(2023·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乙的大C.t2℃时,欲配制100g甲的饱和溶液,需要甲的质量为60gD.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答案】D【详解】A、由图可知,t1℃时,甲的溶解度曲线与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则t1℃时甲的溶解度与乙的溶解度相同,选项错误;B、由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曲线高于乙的溶解度曲线,即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则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题文中没有明确两种物质的溶液的状态,则无法判断甲溶液和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选项错误;C、由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为60g,由溶解度的概念可知,t2℃时16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60g甲,所以t2℃时,欲配制100g甲的饱和溶液,需要甲的质量小于60g,选项错误;D、由图可知,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选项正确,故选D。34.(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某化学检验员在分析醋酸()溶液中溶质的含量时,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该醋酸溶液中醋酸的质量分数是A.75% B.25% C.18.5% D.9.8%【答案】B【详解】设:醋酸的水溶液中水的质量为x,醋酸的质量为y。则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醋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为:由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有:,解得,x=3y,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故选B。35.(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化学老师带领学生在实验室开展“自制简易冰袋”的探究活动,下列用来制作冰袋最佳的固体物质是A.氢氧化钠 B.硝酸铵 C.生石灰 D.氯化钠【答案】B【详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不能用来制作冰袋,故A不符合题意;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可用来制作冰袋,故B符合题意;C、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同时放出热量,不能用来制作冰袋,故C不符合题意;D、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所以不能用来制作冰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6.(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C.硝酸铵固体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吸收热量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答案】C【详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也可能是水等纯净物,错误;B、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温度、溶质的种类,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错误;C、硝酸铵固体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正确;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例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溶解度增大,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后,没有溶质析出,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故选C。37.(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在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溶液的实验中,一定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漏斗 B.玻璃棒 C.50mL量筒 D.烧杯【答案】A【详解】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碳酸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碳酸钠和量取水,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碳酸钠中溶剂的质量为,即所需水的体积约为49mL,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50mL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故不需要用到漏斗,故选A。38.(2023·湖南株洲·中考真题)如图为KNO3和NaCl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0℃时,溶解度:KNO3>NaCl②t1℃时,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③温度由0℃→t1℃,NaCl的溶解度逐渐减小④t2℃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KNO3>NaCl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B【详解】由溶解度曲线可知,①0℃时,NaCl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故说法错误;②t1℃时,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故说法正确;③温度由0℃→t1℃,NaCl的溶解度逐渐增大,故说法错误;④t2℃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KNO3>NaCl,故说法正确;故选:B。39.(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工业上氢氧化钙制取步骤为:煅烧石灰石得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再恢复到原温度,溶液质量不变B.10℃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升高温度至40℃,溶液变浑浊C.20℃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式可表示为:D.50℃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降低温度至20℃时,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答案】B【详解】A、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再恢复到原温度,溶剂水参与反应损失一部分、造成溶质也会析出,故最终溶液质量减少,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10℃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升高温度至40℃,氢氧化钙溶解度下降、溶质析出,溶液变浑浊,符合题意;C、20℃氢氧化钙溶解度为0.165g,即100g水最多可溶解0.165g氢氧化钙,故此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式可表示为:,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50℃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降低温度至20℃时,氢氧化钙溶解度增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B。40.(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阴影部分的任意点表明甲、乙两种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P点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形成不饱和溶液D.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答案】B【详解】A、图中阴影部分中的点在甲曲线的上部,是甲的饱和溶液,在乙曲线的下部,是乙的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由图可知,t1℃时,甲、乙两物质相交于P点,因此P点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解度相等,P点表示两溶液的饱和状态,则P点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C、t2℃时,甲的溶解度为60g,则t2℃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只能溶解50g甲,形成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甲、乙的溶解度都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都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组成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则升温至t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41.(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A.稀硫酸 B.生理盐水 C.蔗糖溶液 D.碘的酒精溶液【答案】D【详解】A、稀硫酸是硫酸的水溶液,溶剂是水,溶质是硫酸,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溶剂是水,溶质是氯化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蔗糖溶液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溶剂是水,溶质是蔗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碘的酒精溶液,溶剂是酒精,溶质是碘,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42.(2023·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X、Y、Z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Y>ZB.t2℃时,将20gX物质放入50g水中,可得到70g溶液C.t3℃时,将100gX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可析出20g晶体D.t1℃时,分别将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Y>Z>X【答案】D【详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X>Y>Z,没有指明温度,故选项说法错误;B、t2℃时,X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将20gX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可得到65g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C、t3℃时,X的溶解度为50g,则100gX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溶剂的质量为100g-33.3g=66.7g,而t2℃时,X的溶解度为30g,则析出晶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将t1℃时,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X和Y的溶解度增大,故溶液组成不变,仍然是Y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X,而Z的溶解度减小会析出晶体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但大于X,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Y>Z>X,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时,按下表数据配制溶液。完成下面小题。溶液序号①②③④资料卡片时,的溶解度为;时,的溶解度为。的质量/g6162636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43.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的溶液是A.① B.② C.③ D.④44.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A. B. C. D.45.下列关于④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B.向④中加水,溶液的质量变大C.将④加热至,溶质的质量变大D.向④中加固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答案】43.B44.A45.B【解析】43.A、20°C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溶液①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6g:100g=3:50,不符合题意;B、溶液②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6g:100g=4:25,符合题意;C、溶液③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6g:100g=13:50,不符合题意;D、溶液④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6g:100g=9:25,不符合题意;故选B;44.20°C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溶液①中溶的质量为6g,溶剂的质量为100g,故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故选A;45.A、20°C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溶液④中溶质的质量为36g,溶剂的质量为100g,所得溶液恰好为20℃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A说法错误;B、向④中加水,溶剂增多,故溶液的质量变大,故B说法正确;C、20°C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50°C时,NaCl的溶解度为37.0g,将④加热至50°C,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④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是溶液的组成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不变,故C说法错误;D、④恰好为20℃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所以向④中加NaCl固体,不能再继续溶解氯化钠固体,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D说法错误;故选B。(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赤峰市三座店水库是内蒙古自治区“十五”期间最大的水利建设项目,是国家大(II)型水利枢纽工程。三座店水库是赤峰市中心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每年向城区供水4745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城区地下水超采和供水紧张的问题。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46.小伟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库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降低库水的硬度 B.可以将库水变成蒸馏水C.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D.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47.库水经净化后,成为自来水走进千家万户。下面是人们生活用水的四个情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A.为长辈沏茶:茶叶悬浮水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溶液B.帮妈妈洗碗:向水中加入的洗洁精可以乳化油污C.给花草浇水: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D.给鱼缸换水:水中生物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呼吸【答案】46.D47.A【解析】46.A、该装置中纱布、小卵石、石英砂除去难溶性杂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异味,但无法除去水中钙、镁等离子,无法降低库水的硬度,选项错误;B、通过该装置后水中仍含有钙、镁等离子,不是蒸馏水,选项错误;C、该装置中无杀菌消毒装置,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选项错误;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选项正确。故选D。47.A、茶叶悬浮水中,不能形成均匀稳定的混合物,不是溶液,选项错误;B、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而能够随水流走,选项正确;C、光合作用的原料有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选项正确;D、水中溶解少量的氧气,水中的动物和植物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选项正确。故选A。(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盐穴储气”是一种地下储能技术、储气时采集盐水,注水时排天然气,原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题。4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B.天然气难溶于盐水C.从m端进气可采集盐水 D.从n端进水可排天然气49.采集的盐水主要含NaCl和少量MgSO4。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解度:MgSO4>NaClB.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a℃时,Mg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D.将盐水蒸发结晶,可得到较纯的NaCl【答案】48.B49.D【解析】48.A、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项说法错误;B、进气时采集盐水,注水时排天然气,说明天然气难溶于盐水,故选项说法正确;C、图中装置采集盐水时,长导管是出盐水管,则从n端进气可采集盐水,故选项说法错误;D、图中装置排出瓶中气体时,长导管是进水管,从m端进水可排天然气,将天然气从短导管排出,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49.A、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硫酸镁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大小,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图,MgSO4的溶解度先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后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C、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无法确定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故选项说法错误;D、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所以将盐水蒸发结晶,可得到较纯的NaCl,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项目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将树叶放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中煮沸,叶肉变黄时取出,洗刷干净后制成叶脉书签,如图甲所示,回答下列问题。50.实验要有安全意识。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A.在实验室吃零食B.在实验室追打闹C.穿实验服和护目镜D.将药品带出实验室51.配制NaOH溶液不需用到的仪器是A.烧杯 B.量筒 C.漏斗 D.玻璃棒52.下列与制作叶脉书签项目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NaOH溶液可以腐蚀叶肉B.制作过程涉及化学变化C.制作完成后废液需回收处理D.NaOH固体存放处应张贴如图乙所示标志【答案】50.C51.C52.D【解析】50.A、实验室中很多药品有毒,不能在实验室吃零食,故选项行为不正确;B、为防止发生人身危险,不能在实验室追逐打闹,故选项行为不正确;C、很多药品具有腐蚀性、有毒,实验时穿实验服和戴护目镜,故选项行为正确;D、很多药品具有腐蚀性、有毒,不能将药品带出实验室,故选项行为不正确。故选C;51.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NaOH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NaOH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不需用到漏斗,故选C;52.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能腐蚀叶肉,故选项说法正确;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能腐蚀叶肉,制作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C、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直接排放会污染水体,制作完成后废液需回收处理,故选项说法正确;D、NaOH固体存放处应张贴腐蚀品标志,不能贴图乙所示标志,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53.(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和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和都属于易溶物质B.时,饱和溶液中溶解了C.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当中混有少量杂质时,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答案】AD【详解】A、时,和的溶解度都大于10g,都属于易溶物质,故A正确;B、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所以饱和溶液中不能溶解的,故B错误;C、时,溶液、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故C错误;D、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当中混有少量杂质时,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故D正确。故选:AD。【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54.(2023·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为和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等质量的两物质饱和溶液升温到,为使两种溶液恰好饱和,所加固体质量相等B.时,饱和溶液升温到,溶质质量分数变大C.时,将固体加到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D.时,将饱和溶液降温到,析出固体【答案】AD【详解】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A、将等质量的两物质饱和溶液从升温到,溶液均变成了不饱和溶液,因为和是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为使溶液恰好饱和,加入两固体质量相等,正确;B、将饱和溶液从升温到,因为和时的溶解度相等,所以时还是饱和状态,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C、时,的溶解度是,即时水中最多溶解,那么水中最多溶解,将固体加到水中,只能溶解,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为,错误;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时,将饱和溶液中含有碳酸氢钠和水,降温到,水中最多能溶解碳酸氢钠的质量为,则析出固体,正确。故选AD。55.(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一个趣味变色实验,同学们对混合后溶液变色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

资料:碘酒为碘()的乙醇溶液;淀粉遇变蓝,在本实验中作为指示剂,指示是否存在。【进行实验】向烧杯A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溶液、水和淀粉溶液。向烧杯B中加入一定体积的碘酒、水和2粒维生素C片,将两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记录混合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序号烧杯A烧杯B变色时间溶液体积溶液总体积碘酒体积溶液总体积①1032225595②1032525193③1032102539④532525399⑤203252578说明:本实验中,溶液总体积可看作是各液体的体积之和【解释与结论】(1)溶液中,溶质是;(2)①②③的目的是。(3)由②④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4)①中,若将碘酒体积改为,则混合后溶液变色时间(填“”或“”或“”)。【继续实验】(5)补做实验证明了维生素C用量对混合后溶液变色时间也有影响。实验方案:向烧杯A中加入溶液、水、淀粉溶液,。(6)同学们进一步证明了与维生素C能发生反应,实验是向烧杯中依次加入碘酒、水、淀粉溶液,再加入维生素C片,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答案】(1)过氧化氢/H2O2(2)探究碘酒体积对混合后溶液变色时间的影响(3)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溶液体积越大,变色时间越短(4)>(5)向烧杯B中加入5mL的2%碘酒、4粒维生素C片,加入一定体积的水,使溶液总体积为25mL,将两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记录混合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与实验⑤对比(6)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蓝色,变为无色【详解】(1)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是过氧化氢;(2)实验①②③中,碘酒体积不同,其他因素均相同,故目的是:探究碘酒体积对混合后溶液变色时间的影响;(3)实验②④⑤中过氧化氢溶液体积不同,其他因素均相同,且过氧化氢溶液体积越大,变色时间越短,说明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溶液体积越大,变色时间越短;(4)由实验①②③可知,相同条件下,碘酒体积越大,变色时间越短,故①中,若将碘酒体积改为1mL,则混合后溶液变色时间>595s;(5)补做实验证明维生素C用量对混合后溶液变色时间也有影响,则变量是维生素C用量,其他因素均相同,烧杯A中加入20mL3%H2O2溶液、10mL水、2mL1%淀粉溶液,故是与实验⑤对比,故向烧杯B中加入5mL的2%碘酒、4粒维生素C片,加入一定体积的水,使溶液总体积为25mL,将两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记录混合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与实验⑤对比。(6)向烧杯中依次加入碘酒、水,溶液变为棕黄色,再加入淀粉溶液,淀粉遇碘变蓝,故溶液变为蓝色,再加入维生素C片,维生素C能与碘反应,故最后溶液变为无色,故观察到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蓝色,再变为无色。56.(2023·湖北襄阳·中考真题)下表是KNO3和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据表回答问题。温度℃0102030405060溶解度/g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1)KNO3和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2)20℃时,各取KNO3、NaCl固体3.5g分别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后达到饱和状态的是溶液。(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从表中数据可以判断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B.KNO3的饱和溶液一定不能再溶解KNO3固体C.4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D.若要从KNO3的饱和溶液中获得KNO3晶体,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答案】(1)增大(2)硝酸钾/KNO3(3)AD【详解】(1)由KNO3和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可知,KNO3和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20℃时,KNO3、NaCl的溶解度分别为31.6g、36.0g,则该温度下,10g水分别最多能溶解3.16g硝酸钾、3.6g氯化钠,则20℃时,各取KNO3、NaCl固体3.5g分别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后达到饱和状态的是KNO3;(3)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钾,则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故选项说法正确;B、KNO3的饱和溶液也可能再溶解KNO3固体,若将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还能再溶解KNO3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则4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比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故选项说法错误;D、KNO3和NaCl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若要从KNO3的饱和溶液中获得KNO3晶体,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D。57.(2023·辽宁·统考中考真题)下表是氯化钠和氯化钾的部分溶解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102030405060溶解度/g氯化钠35.735.836.036.336.637.037.3氯化钾27.631.034.037.040.042.645.5(1)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g。(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3)某同学用氯化钾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实验过程中水分损失忽略不计)。

①A~D中为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②D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是g。【答案】(1)36.3(2)氯化钾/KCl(3)BCD4.5【详解】(1)由表格可知,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3g。(2)由表格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KCl。(3)①BD中明显有未溶解的KCl晶体,故BD一定为饱和溶液,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故50g水可以溶解17gKCl,故A中只溶解了10gKCl,A为不饱和溶液,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故50g水可以溶解20gKCl,C中刚好溶解了20gKCl,故C为饱和溶液。故BCD为饱和溶液。②10℃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1.0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15.5g氯化钾;所以D中析出晶体的质量=10g+10g-15.5g=4.5g。58.(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从A或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A计分。实验A.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B.配制的溶液仪器已选烧杯、玻璃棒、坩埚钳、酒精灯、漏斗、药匙、铁架台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细口瓶待选蒸发皿试管酒精灯量筒操作溶解、、蒸发计算、、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1)从待选仪器中选出一种必需的仪器,在方框内画“√”,并补全操作。(2)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答案】过滤称量蒸发皿(或量筒)(与所选对应)加快溶解速率【详解】(1)A、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操作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还需要的仪器为蒸发皿;B、配制100g6%的NaCl溶液,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还需要的仪器为量筒;(2)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59.(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g。(2)时,取甲、乙两种固体各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则烧杯a中溶解的物质是(填“甲”或“乙”),烧杯a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3)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答一种方法即可)。【答案】(1)20(2)乙140(3)增加溶质(合理即可)【详解】(1)由图可知,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0g。(2)由图可知,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乙,即在相同质量的水中,最多能溶解的甲的质量大于乙,由图2可知,烧杯a中有未溶解的固体,烧杯b中固体全部溶解,则烧杯a中溶解的物质是乙;又由于t2℃时,乙的溶解度为40g,则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乙的质量为40g,则烧杯a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40g+100g=140g。(3)由图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则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降低温度或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等。60.(2023·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下表是碳酸钠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10203040溶解度/gNaCl35.735.836.036.336.6Na2CO37.012.522.040.048.8(1)40℃时,将16g氯化钠溶解在50g水中,得到(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取30℃时碳酸钠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析出碳酸钠的质量(填“大于”或“小于”)氯化钠的质量。(3)海水晒盐是利用的方法获得晶体。(4)将接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写出一种即可)。【答案】(1)不饱和(2)大于(3)蒸发结晶(4)加碳酸钠固体【详解】(1)据表格可知,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6g,其涵义是4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即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18.3g。所以40℃时,将16g氯化钠溶解在50g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故填:不饱和。(2)降温后溶解度减小的多的析出的晶体就多,由表格可知将30℃时碳酸钠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碳酸钠的溶解度减小的多,所以析出的多。即析出碳酸钠的质量大于氯化钠的质量。故填:大于。(3)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主要利用阳光和风力蒸发水分,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掉,使氯化钠结晶出来,利用的是蒸发溶剂的方法。即海水晒盐是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来得到食盐晶体的。故填:蒸发结晶。(4)据表格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接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增加碳酸钠、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等方法,其中增加碳酸钠是最可靠的方法。故填:加碳酸钠固体。61.(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生活与水息息相关。(1)应用水。水常用作溶剂,把少量的①面粉②豆油③蔗糖分别投入水中,可以形成溶液的是(填序号)。(2)净化水。家庭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是因为其具有的结构,生活中通过降低水的硬度。(3)珍惜水,生活中你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是(写一条)。【答案】(1)③(2)疏松多孔煮沸/加热煮沸(3)淘米水浇花等(合理即可)【详解】(1)面粉、豆油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蔗糖能溶于水,能形成溶液,所以形成溶液的是③蔗糖。(2)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生活中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因为在煮沸的过程中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变为沉淀,从而降低水的硬度。(3)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有:淘米水浇花或使用节水用具等。62.(2023·吉林·统考中考真题)绘制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温馨提示: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绘制曲线)。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溶解度/g35.735.836.036.336.6

(1)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答题卡中图1的坐标纸上绘制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2)图2为绘制的硝酸钾溶解度曲线,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g;(3)请根据硝酸钾和氧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或表中的数据,分析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是。【答案】(1)

(2)21(合理即可)(3)硝酸钾/KNO3【详解】(1)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表1中的数据,使用描点法绘制的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2)根据图2为绘制的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可知,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约是21g;(3)根据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氯化钠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硝酸钾溶解度曲线较陡,氯化钠溶解度曲线较平缓,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氯化钠大,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是硝酸钾。63.(2023·湖北鄂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2)O2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图中物质相似。(3)t3℃时,将60gA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到溶液的质量为g。(4)t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分析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溶解度:B>A>C②溶剂质量:C>B>A

③溶液质量:B>A>C④溶质质量分数:B>A>C【答案】(1)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C(3)80(4)①③/③①【详解】(1)P点的含义是: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气压一定的条件下,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O2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C相似;(3)设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x,则,,所以将60gA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30g的A物质,所以所得溶液的质量为30g+50g=80g;(4)①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溶解度:B>A=C,①错误;②根据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知,溶液质量一定,溶质质量越大,溶剂质量越小,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因此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C>B>A,分别降温到t1℃,不会影响溶剂质量的变化,②正确;③降低温度,C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后,A物质析出的晶体较多,所以溶液质量:C>B>A,③错误;④降温后,A、B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还是饱和溶液,降温之后溶解度B大于A,溶质质量分数B大于A;降温之后C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降温之前C溶解度最小,故降温后溶质质量分数B>A>C,④正确;故选①③。64.(2023·辽宁·统考中考真题)“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根据下图实验回答。

(1)图1实验中,发现碘溶于汽油,而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有关。(2)图2实验中,为了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氧气的多少,应分别向集气瓶中插入。(3)图3探究铁钉锈蚀条件实验中,蒸馏水需煮沸并迅速冷却,煮沸的目的是。几天后观察,能证明铁钉锈蚀与水有关的现象是。【答案】(1)溶质的种类(2)燃着的木条(3)除去水中溶有的氧气A中铁钉生锈,C中铁钉不生锈【详解】(1)图1实验中,发现碘溶于汽油,而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溶质种类不同,溶剂种类相同,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的种类有关;(2)氧气具有助燃性,应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氧气,分别向集气瓶中插入燃着的木条,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继续燃烧,在呼出气体中熄灭,说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多;(3)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蒸馏水需煮沸并迅速冷却,煮沸的目的是:除去水中溶有的氧气,防止影响实验;试管A中铁钉与氧气和水接触,生锈,试管C中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对比说明铁锈蚀需要水,故填:A中铁钉生锈,C中铁钉不生锈。65.(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化学的基本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试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CO2。(1)分类角度:CO2属于(填“单质”“氧化物”或“有机物”)。(2)微观角度: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CO2和H2转化为甲烷(CH4)和X。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请你画出X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3)性质角度:三百多年前,人们发现一些洞穴内有一种能使燃烧的木柴熄灭的气体,后来该气体被证实是CO2。据此推测CO2具有的性质是。(4)应用角度:可用如图所示方法自制汽水来消暑解热。制取汽水时,NaHCO3与柠檬酸反应生成柠檬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有关。(5)环保角度: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根本对策是控制CO2的排放量。请你提出一项可行措施。【答案】(1)氧化物(2)

(3)不可燃,不助燃(4)压强(5)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合理即可)【详解】(1)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计算出反应前共一个碳原子、两个氧原子和八个氢原子,反应后的物质中含有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故2X中共含有四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一个X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故X是水其微观示意图为

;(3)由题意可知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柴熄灭,故可推测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且不可燃;(4)打开汽水瓶盖时,瓶内压强减小,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5)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乘坐公交车,均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66.(2023·内蒙古包头·统考中考真题)下表是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13.331.663.9110169NaCl35.736.036.637.338.4(1)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是。(2)40℃时,向两只各盛有100g蒸馏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50gNaC1和50gKNO3固体,充分溶解,能达到饱和状态的是溶液。此时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KNO3的溶质质量分数(填“>”“=”或“<”)。【答案】(1)KNO3/硝酸钾(2)NaCl/氯化钠<【详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2)4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分别为63.9g和36.6g,则向两只各盛有100g蒸馏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50gNaC1和50gKNO3固体,氯化钠能形成饱和溶液,但硝酸钾不能;但由于形成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只有36.6g,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为50g,则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硝酸钾。67.(2023·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