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任务群阅读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_第1页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任务群阅读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_第2页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任务群阅读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_第3页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任务群阅读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_第4页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任务群阅读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任务群阅读•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天(节选)

鲁迅

原来鲁镇是僻静地方,还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门睡觉。深更半夜没有睡的只有两家:一家是咸亨酒店,

几个酒肉朋友围着柜台,吃喝得正高兴;一家便是间壁的单四嫂子,他自从前年守了寡,便须专靠着自己的一双手纺出

棉纱来,养活他自己和他三岁的儿子,所以睡的也迟。

这时候,单四嫂子正抱着他的宝儿,坐在床沿上,纺车静静的立在地上。黑沉沉的灯光,照着宝儿的脸,绯红里带一

点青。单四嫂子心里计算:神签也求过了,愿心也许过了,单方也吃过了,要是还不见效,怎么好?一一那只有去诊何小仙

了。但宝儿也许是日轻夜重,到了明天,太阳一出,热也会退,气喘也会平的:这实在是病人常有的事。

单四嫂子是一个粗笨女人,不明白这“但”字的可怕:许多坏事固然幸亏有了他才变好,许多好事却也因为有了他

都弄糟。夏天夜短,老拱们呜呜的唱完了不多时,东方已经发白;不一会,窗缝里透进了银白色的曙光。

单四嫂子等候天明,却不像别人这样容易,觉得非常之慢,宝儿的一呼吸,几乎长过一年。现在居然明亮了;天的明

亮,压倒了灯光,一一看见宝儿的鼻翼,已经一放一收的扇动。

单四嫂子知道不妙,暗暗叫一声“阿呀!”心里计算:怎么好?只有去诊何小仙这一条路了。他虽然是粗笨女人,心

里却有决断,便站起身,从木柜子里掏出每天节省下来的十三个小银元和一百八十铜钱,都装在衣袋里,锁上门,抱着宝

儿直向何家奔过去。

天气还早,何家己经坐着四个病人了。他摸出四角银元,买了号签,第五个便轮到宝儿。何小仙伸开两个指头按脉,

指甲足有四寸多长,单四嫂子暗地纳罕,心里计算:宝儿该有活命了。但总免不了着急,忍不住要问,便局局促促的说:

“先生,一一我家的宝儿什么病呀?”

“他中焦塞着。”

“不妨事么?他……”

“先去吃两帖。”

“他喘不过气来,鼻翅子都扇着呢。”

“这是火克金……”

何小仙说了半句话,便闭上眼睛;单四嫂子也不好意思再问。单四嫂子接过药方,一面走,一面想。他虽是粗笨女人,

却知道何家与济世老店与自己的家,正是一个三角点;自然是买了药回去便宜了。于是又径向济世老店奔过去。店伙也

翘了长指甲慢慢的看方,慢慢的包药。单四嫂子抱了宝儿等着;宝儿忽然擎起小手来,用力拔他散乱着的一络头发,这是

从来没有的举动,单四嫂子怕得发怔。

宝儿吃下药,已经是午后了。单四嫂子留心看他神情,似乎仿佛平稳了不少;到得下午,忽然睁开眼叫一声“妈!”

又仍然合上眼,像是睡去了。他睡了一刻,额上鼻尖都沁出一粒一粒的汗珠,单四嫂子轻轻一摸,胶水般粘着手;慌忙去

摸胸口,便禁不住呜咽起来。

宝儿的呼吸从平稳到没有,单四嫂子的声音也就从呜咽变成号眺。这时聚集了几堆人:门内是王九妈蓝皮阿五之类,

门外是咸亨的掌柜和红鼻子老拱之类。王九妈便发命令,烧了一串纸钱;又将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单四嫂子借

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

这时候,单四嫂子坐在床沿上哭着,宝儿在床上躺着,纺车静静的在地上立着。许多工夫,单四嫂子的眼泪宣告完结

了,眼睛张得很大,看看四面的情形,觉得奇怪:所有的都是不会有的事。他心里计算:不过是梦罢了,这些事都是梦。明

天醒过来,自己好好的睡在床上,宝儿也好好的睡在自己身边。他也醒过来,叫一声“妈”,生龙活虎似的跳去玩了。

但单四嫂子虽然粗笨,却知道还魂是不能有的事,他的宝儿也的确不能再见了。叹一口气,自言自语的说:“宝儿,

你该还在这里,你给我梦里见见罢。”于是合上眼,想赶快睡去,会他的宝儿,苦苦的呼吸通过了静和大和空虚,自己听

得明白。

单四嫂子终于朦朦胧胧的走入睡乡,全屋子都很静。这时红鼻子老拱的小曲,也早经唱完;跄跄踉踉出了咸亨,却又

提尖了喉咙,唱道:

“我的冤家呀!一可怜你,一一孤另另的……”

蓝皮阿五便伸手揪住了老拱的肩头,两个人七歪八斜的笑着挤着走去。

单四嫂子早睡着了,老拱们也走了,咸亨也关上门了。这时的鲁镇,便完全落在寂静里。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

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另有几条狗,也躲在暗地里呜呜的叫。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鲁镇的古风一一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门睡觉,与后文所写深更半夜没有睡的只有两家一一咸亨酒店和

单四嫂子家,形成了鲜明对照。

B.单四嫂子,夫丧子幼,只能靠纺纱来维持生活。半夜不熄灭的灯光不仅是她生活艰辛的表现,也是她想通过自己的劳

动换取生活的一线希望的象征。

C.为了治好宝儿的病,单四嫂子想尽办法,求神、许愿、吃单方,到最后甚至寄希望于何小仙,文章借此揭示了宝儿的死

亡是单四嫂子的愚昧导致的。

D.小说通过描写寡妇单四嫂子痛失独子的故事,展示了一幅令人震悚的图景,抨击了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和没落社会

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

2.本文除塑造了单四嫂子之外,还写了“红鼻子老拱”“何小仙”“店伙”“王九妈”“蓝皮阿五”等,他们的形象

特点是什么?描写他们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这篇小说,写了一个悲惨的故事,却以“明天”为题,其用意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探究。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7题。

带伞的女人

吴富明

很多年以前,我还是报社的一名见习记者,我的第一个采访对象是一名舞蹈教师。她的伞舞获得了全国文艺大奖。

那天,她正在指导学生排演舞蹈。她显得活泼、开朗、轻盈,可说是个人见人爱的姑娘。我的采访很顺利。

可是当我和她从少年宫出来时,天却下起了大雨。她就将随身带的油纸伞撑开。我心想,她真有先见之明呢。

我的采访稿第二天就见了报,反响不错。我从报社出来时,正好又碰到她。我发觉她又带了那把油纸伞。我想,她

真是个敬业的人,走路还忘不了自己的舞具。不过,天正火热,也许是为遮阳。

后来,她结婚了。过不久,她和她的先生去旅游了,在旅途中就发生了变故。在她下榻的宾馆里,她的那把油纸伞丢

了.

那个晚上,她颤抖不已,并不时抱住头,往墙角躲。她的丈夫不住地劝慰:不就一把伞么,买一把就得了,干吗闹成这

样?丈夫的话并没改变她的态度。这事让在宾馆住宿的人都觉得可笑,有人开始怀疑丈夫所为了,这让做丈夫的难堪极

了.

不可思议的是,宾馆服务员送来了伞。走时说了句,您的伞忘在楼底了,不就一把伞,还是把油纸伞,就这么急的,

要是丢了别的不就……

看服务员出去,丈夫才想起是自己在妻子睡着时,带伞出去买烟了,天正下雨。没想,到楼底进了趟厕所,就忘记伞

了。

她见了伞后,一把夺过,呼地打开,罩在头上叫道:来呀,来呀,我不怕!丈夫这时才发觉自己的女人是疯了。丈夫就

不理她了,由她闹去。在极度困乏中丈夫睡去了。她下意识地发现了自己的失态,就吃了一惊,只好无奈地一笑,把伞放

在床边,也睡去。

可以想象,结婚的旅程就被打乱了。他们不得不回了家。丈夫要带她去找医生,可她却说,我没事,干吗找医生?丈

夫说,你肯定是练舞过头了,那么多舞蹈,非要用伞当道具不可?她没有说话,只有无尽的泪流。

我第二次采访她时,是她的又一个伞舞获了奖。只是,她已是一个离了婚的女人。

你们不是很般配吗,怎就……我问她。

男人护不了我的,在我无助时,还不如我这伞呢。她笑了一下说。稍顿,她发觉我在发愣,忙说,不包括你这样的男

人的。

我就笑了。可心里却想,这个女人是不是真有毛病,还是心理上有障碍呢?

你在想什么?她说,你们当记者的就是敏感。

再次祝贺你,愿你的伞舞更加成功。我热情地说。

太谢谢你了。她真诚地向我伸出了手。那手真柔滑,可以想象,伞在她的手里该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呀!

待我大学毕业的那年,我正式成为报社的一名记者。能取得如今的这个职位,对她的成功报道,正是对我的最好回

报。我在心里感激她。

不过,我却一直不明白,她在无人时,为何总在腋下夹着那把油纸伞呢?我渴望解开这个谜。

那时,我开始对武侠小说感兴趣。常读到小说中武林中人用伞当武器,抵挡来自各方的暗器,我想,她带伞可不会是

挡东西吧,除了雨、太阳,又能挡什么呢?我对自己有这种想法觉得可笑。然而,她突然打来的电话让我吃了一惊。

她说,我不知怎的,老记起你。我知道你在注意我的伞,今天就告诉你……她的话里流着一股悲怆。

原来如此。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女孩,就因被心爱的人抛弃,反被村人误解、嘲笑、诽谤,还时不时受着冷不丁的石

块、菜叶的袭击。由于多次被伤害,她就养成了带伞的习惯。有了伞,她仿佛就有了依靠,伞没了,她就感到恐惧,精神

也垮了。

后来呢?我的心颤动着。

那年冬天,我考上了艺院,我面试能过关,凭的就是当年锻炼的伞技。说真的,伞还真管用,一撑一旋,什么物什

全飞了,叫那些人目瞪口呆……可至今,我却离不开伞了,特别是一个人的时候,脑子里常会有幻觉……

我感到电话那端气息有些凝固了。我忙改变了话题说,你今晚有空吗?可否出来走走,我一个也闲着。

这……好吧,我有空,我一定来。她的气息让话筒热起来了。告诉你吧,我可是个武侠小说迷,那伞在书中真有许多

精彩情节呢。

哦,是吗?我的心被惊得都奔了起来。

那晚,她没有带伞。她把我的手臂挽得很紧,走得特别轻盈。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我”的视角,写主人公与伞的关系的变化,生动地讲述了她曲折的命运遭际,展现了她复杂的性格特征和

内心世界。

B.文章写“我”前两次见她带伞,觉得她是个细心、敬业的女人,先从理解写起,继而写到一系列不理解,既为后文蓄势,

也为小说增加了波澜。

C.“难堪极了”“不理她”“由她闹去”“睡去了”等细节,都表明丈夫是个冷漠、心胸狭隘的人,对她缺乏理解和关

爱。

1).“不包括你这样的男人的”“她真诚地向我伸出了手”“她把我的手臂挽得很紧”,这些细节描写都暗示了故事的

美好结局。

5.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带伞的女人”富有特色,能给读者一个鲜明的印象和一种强烈的视觉感受,同时还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她的气息让话筒热起来了”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她的情绪的变化,以及对“我”的友好态度。

C.小说中有许多生动的细节描写,不仅含蓄地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微妙变化,也很好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D.作者善于设置悬念,层层铺垫,以引起读者对人物经历、结局和内心世界的关切,收到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6.针对后文讲到的主人公早年曾在农村“被村人误解、嘲笑、诽谤,还时不时受着冷不丁的石块、菜叶的袭击”这一

情节,前文设置了几处伏笔,请列举两例,并说明其作用。

7.结合文本,分析概括“伞”这一事物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王嫂

沈从文

厨房中忽然热闹起来,问一问,才知道帮工王嫂的女儿来了。年纪十八岁,眼睛明亮亮的。梳一大大的发髻。脸圆

圆的,嘴唇缩小如一个小荷包。头上搭了一片月蓝布,围裙上绣了一朵大红花,还钉上一些小小红绿镜片。说话时脸就

发红,十分羞涩,在生人面前总显得不知如何是好。问问王嫂,才知道女儿才刚出嫁五个月,丈夫在乡下做田,住在离昆

明四十里的乡下,穿的衣还是新娘子衣服。主人说:“王嫂,你大姑娘到这里来是客,炒几个鸡蛋,留她吃饭去!”王嫂就

望着那女儿痴笑:“太太说留你吃饭,不要走!”女儿也笑着。一家大小知道王嫂有个好女儿,都来看看,都交口称赞王

嫂福气真好,闺女可长得波俏逗人爱。

王嫂只是笑,做事更热心了一些。王嫂不特有个好女儿,还有个好儿子!儿子十二岁,已到城西区茶叶局服务当差,

净挣十五块钱一个月。局里管教严,孩子长得干净清秀,穿上一件灰色制服,见过的人都说相貌有福气,长大一定有出息。

王嫂怕他不学好,一来就骂骂,装成生气样子,要孩子赶快回去。孩子虽是她的宝贝,可并不溺爱成性,守规矩,从不胡乱

花钱。

王嫂在这一家中的工作是洗衣烧饭,间或同卖鸡蛋清茅房的乡下人嚷嚷,一切动机无不出于护主。为人性情忠诚而

快乐,爱清洁,又惜物不浪费,所以在一家中极得力,受一家重视。这点重视为王嫂感觉到时,引起她的自尊心,事情便做

得更有条理。

有一天,另外一个乡下妇人来了,带了些新蚕豆来看王嫂,两人一面说一面抽抽咽咽。来人去后,问起原因才知道一

年前那个作新媳妇的女儿,已在两个月前死掉了。来的就是那女儿的婆婆。女儿因为生产,在乡下得不到医药照料,孩

子生下地两天,女儿流血不止,家里人全下了田,想喝水不得水喝,喝了些水缸脚沉淀,第二天腹痛就死去了。孩子活了

两个月,也死去了。经过这样大变故的王嫂,竟还是一切照常,用来稳定她的生命或感情的,原来是古人的''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八个字。

吃晚饭时,王嫂加添一碗新蚕豆,就是白天那亲家送来的。两亲家说起女儿时,心酸酸的,眼睛湿盈盈的,都念着女

儿。

王嫂死了女儿,儿子却好好的。一个月必来看她一次,就把工薪全部缴上,王嫂点清了数目,另外送他两块钱作零用。

这家里同别的人家一样,有鸡,有狗,有猫儿。这些生物在家中各有一个地位。这一切却统由王嫂照管。

把午饭开过,锅碗盘盏洗清楚后,王嫂在大院中石碌福上坐下喂鸡,看鸡吃食。看见横蛮霸道的大公鸡欺侮小母鸡

时,就追着那公鸡踢一脚,一面骂着:“你个良心不好的扁毛畜生,一个小小肚子吃多少!我打死你!”公鸡还是大模大

样不在乎,为的是这扁毛畜生,已认识清王嫂实在是个好人。每天大清早,家中小黑狗照例精神很好,无伴侣可以相互追

逐取乐,因此一听公鸡伸长喉咙鸣叫,就似乎有点恶作剧,必特意来追逐公鸡玩。这种游戏自然相当激烈,是公鸡受不了

的。

因此这庄严生物,只好一面绕屋奔跑一面叫唤,表示对这玩笑并不同意,且盼望有人来援救出险。这种唤声自然引

起了一家人的关心,但知道是小狗恶作剧,谁也不理会,到后真正来援救解围的,照例只有王嫂一人。

那时节王嫂也许已经起床,在厨房烧水了,就舞起铁火钳出来赶狗,同小狗在院中团团打转。也许还未起床,小狗恶

作剧闹到自己头上,必十分气愤,从房中拿了一根长竹竿出来打狗。这根竹竿白天放在院中晒晾衣服,晚上特意收进房

中,预备打狗。小狗聪明懂事,食料既由王嫂分配,对王嫂自然相当敬畏,眼见那根竹竿,是王嫂每天打它用的。只是大

清早实在太寂寞了,兴致又特别好,必依然折磨折磨大公鸡,自己也招来两下打,因此好像一个顽皮孩子一般,跑到墙角

去撒一泡尿,不再胡闹,乐意结束了这种恶作剧。尽管挨骂,挨打,小狗心中还是清楚明白,一家中唯有王嫂最关心它。

(有删改)

8.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王嫂的儿子在城西区茶叶局当差,他一来,王嫂就骂骂他,这并不是因为他犯了错,而是因为王嫂怕他学坏。

B.王嫂的女儿来看王嫂,大家都来看王嫂女儿并称赞她,就连主人也热情地留她吃饭,这说明王嫂的生活环境风气淳朴。

C.王嫂的女儿生产后流血不止,又得不到照料,去世了,生的孩子不久后也没了,但王嫂在主人家还是“一切照常”,这

表现了她的麻木。

D.这篇小说以自然朴实的语言记叙了一个旧社会底层人物王嫂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小人物命运的关注。

9.小说首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10.请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王嫂这一人物形象。

11.小说后半部分写王嫂对待公鸡和小狗的情况,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诗歌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

祈祷

闻一多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

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

轻轻的告诉我,不要喧哗!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谁的心里有尧舜的心,

谁的血是荆轲聂政的血,

谁是神农黄帝的遗孽。

告诉我那智慧来得离奇,

说是河马献来的馈礼①;

还告诉我这歌声的节奏,

原是九苞凤凰的传授。

谁告诉我戈壁的沉默,

和五岳的庄严?又告诉我

泰山的石雷②还滴着忍耐,

大江黄河又流着和谐?

再告诉我,那一滴清泪

是孔子吊唁死麟③的伤悲?

那狂笑也得告诉我才好,一一

庄周,淳于髡,东方朔的笑。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

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

轻轻的告诉我,不要喧哗!

[注]①河马献来的馈礼: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出于黄河,背负“河图”;有神龟出于洛水,背负“洛书”。《周

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②石露(1遂):滴下的水。③孔子吊唁死麟:史书记载,鲁哀公郊外狩猎

捕获一怪兽,请孔子辨察,孔子视之,曰:“麟也。”以袖掩面,涕泪湿袍。麟,麒麟。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想从抱紧的“记忆”里寻找问题的答案,但是又担心惊扰了这数千年记忆的静谧与庄严,所以反复提醒“轻轻

的告诉我,不要喧哗”。

B.“告诉我那智慧来得离奇,/说是河马献来的馈礼”,表现了诗人对离奇传说的质疑,凸显出诗人超出常人的清醒和

勇于批判的精神。

C.对于“谁是中国人”这样一个无须回答的问题,闻一多偏偏要固执地追问,可见,他所谓的“中国人”并非单纯以

“国籍”概念界定的。

D.本诗赞美之中含有迷惘,诗人另一首诗《死水》把旧中国比作“一沟绝望的死水”,诅咒中蕴含希望,两者表达的炽

烈的爱国情感是相通的。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运用四行一节的新格律体,并采用两行一换韵的技法,在视觉上给人以整齐和谐的建筑美,在听觉上给人以抑扬

顿挫的音乐美•

B.诗歌标点的使用别具匠心,如第二节有疑问词却用逗号、句号,第四、五节中陈述句却用问号,是语气的变化,更是情

感的变化,耐人寻味。

C.诗歌的最后一节与第一节完全相同,感情上是对第一节的重复,形式上首尾照应,形成精致圆熟的结构,有回环往复

的咏叹之美。

D.诗歌语言庄严肃穆、蕴意深远;排比手法的运用使情感更浓烈,相关典故及古代人物的运用使诗歌具有穿越历史的深

邃,引人怀想。

3.诗人是如何解答“谁是中国人”这一疑问的?请结合诗歌简要概括。

4.诗歌题为“祈祷”,祈祷往往源于痛苦而指向希望,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诗人有怎样的痛苦和希望。

二、阅读卜面的诗歌,完成5—7题。

沉默的芭蕉

邵燕祥

芭蕉

你为什么沉默

伫立在我窗前

枝叶离披

神态矜持而淡漠

从前你不是这样的

在李清照的中庭

在曹雪芹的院落

你舒卷有余情

绿蜡上晴光如泼

近黄昏,风雨乍起

敲打着竹篱瓦舍

有约不来

谁与我相伴

一直到酒酣耳热

啊,沉默的芭蕉

要谈心请拿我当朋友

要争论请拿我当对手

在这边乡风雨夜

打破费尔巴哈,汩式的寂寞

芭蕉啊我的朋友

你终于开口

款款地把幽思陈说

灯火也眨着眼睛

一边听,一边思索

芭蕉,芭蕉

且让我暖了搁冷的酒

凭窗斟给你喝

夜雨不停话不断

孤独,不是生活

1980年4月6日

[注]费尔巴哈,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曾在埃尔兰根大学任教,因发表宣传无神论的著作而被辞退,后隐居乡间。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的妙处在于赋予芭蕉以人的情感,从写它矜持淡漠到写同它对话,将一种身在边地的孤寂之苦表达得淋漓尽

致,极富情趣和活力。

B.诗的前三节从芭蕉落笔,并展开联想。第一节运用拟人,赋予芭蕉以人的性格;第二、三节是诗人的联想,流露出落寞

孤独的心情。

C."啊,沉默的芭蕉/要谈心请拿我当朋友/要争论请拿我当对手”,貌似在嗔怪芭蕉,其实意在含蓄表达自身才华无法

施展的苦闷之情。

1).“你终于开口/款款地把幽思陈说”,打破前面冷清的气氛;“夜雨不停话不断”,更显得热闹而充满活力,一位热爱

生活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6.本诗多处化用了古典诗文名句,请至少找出两处并写出原句。然后简析这样化用的好处。

7.有人称,诗的最后一句“孤独,不是生活”是“神来之笔”,请简述理由。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11题。

一朵野花

陈梦家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

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

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他看见青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

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

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

一九二九年一月

(选自《新月》第3卷,1930年6月10日)

8.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交代了野花的境遇,在看似轻描淡写的叙述中蕴含着诗人

的慨叹。

B.“向着太阳发笑”正是“上帝给他的聪明”的具体表现,“不想到”则写出诗人对小小野花做出这一举动感到意外

和惊喜。

C.“他看见青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前后形成了对比映照,借以揭示了人类普遍存在的好高鹫远、妄自尊大的人性

弱点。

D.这首诗将一朵野花进行了人格化的塑造,诗人以饱满而轻婉的诗情入笔,以小见大,透露出深切的生命感怀与由衷的

生命礼赞。

9.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前后两节的首句形成复沓,成为两节诗咏唱的基础,虽然一字不改,却在情感上呈现出强化效果。

B.“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将野花如诗般的欢喜化为具体可见的形态,寓诗于画,生动活泼。

C.诗人站在全知视角,用第三人称指称野花,易于更加灵活地刻画野花的形象,展示其内心世界。

D.诗歌采用象征手法,咏物喻人,语言清新自然,节奏急促紧凑,情感真挚朴素,充溢着生命力。

10.如何理解“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的含意?

1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野花的形象特点。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风景

贾平凹

我说的风景是在我家那一方小小的窗上。我常坐在窗前,无聊地向外张望。数年前,天上的星子很稠,后来渐渐归

稀,待到高大的建筑撵过来,建筑上的窗便装扮了我的风景,我的窗也即或装扮了人家的风景吧?这么想着,很有些卞之

琳先生的诗味,我就将头偏过去,久久地看建筑物下的那块生长着五谷的空地。见有一个老头,好高的个子,细细瘦瘦,

从地域的这边走到地域的那边,再从地域的那边走到地填的这边,来回均一百一十步,一步也不差的,就像一把活动着

的人尺。

“老伯,在练功吗?"一日,我终于走出屋去,想找他说个解闷儿的话。

“气功。”

“噢,人老了要健身的。这是哪家气功?”

“生气的功!”

他站住了,虎虎地拿眼睛瞪我。这是一双有着血丝的眼睛。瞪得久了,他便松下劲来,一扑沓僵坐在了地上。我认

出这是一位农夫,有一双硬壳的手,虽然是穿了一件呢子中山短装,但没有紧扣子,里边的衬领很油腻。我知道这里的农

村已陆续划归城市,土地被征用,村子里不时要僻僻啪啪鸣放鞭炮,农民获得一笔巨款,又焕然一新作了市民,那些年轻

人兴高采烈了。我就投其所好,说:

“听说你们都可住高楼了?”

“人是雀儿吗?”

“你们好幸运,没文凭也‘农转非'了!”

“有地气吗?”

“住小土屋有地气,却得关节炎的。”

“亲戚来了就不患水土病吗?”

“都吃自来水了,闹不了肚子的。”

“开电梯还行?”

“让你去厂里开电梯?那是好工作啊!”

“好,好,上去下来上上去下下来上上上去下下下来。”

“这操什么心?”

“小时候,夏天在院子里乘凉,爹睡在席左边,娘睡在席右边,我睡在中间,为的是怕狼叼了去。天一黑,常看见田境

上有狗,叫‘哟哟哟',它就来了,一看见一条大尾巴扫帚一样扫在地上,便猛叫一声:‘狼!’狼就吓跑了,我也吓得回

家害了一场病。现在倒想见一见狼哩。”

“动物园不是有吗?”

老头是不慈祥的,话难投机,我便觉无聊了。又回坐到我的窗前,想所谓的两代人的鸿沟,想所谓的观念陈旧,想所

谓的农民意识,觉得这老头可笑,他该是我作品中的一个什么典型。再不愿看到他人尺似的走动。他哪里会明白这个世

界越来越小的道理呢?

一天,窗外突然有狗叫声,很凄惨。我朝外望去,那人尺还在那里丈量着,而空地的那头,一群年轻人在杀一条狗。

多半是为着一张完整的皮,狗就被绳索勒住,但勒一次,一放到地上就又活了,一个就说:“狗是土命,吊起来勒,不要放

到地上!”果然狗彻底死了.我瞧见年轻人大呼小叫,而人尺再没有丈量,呆立了许久,就走掉了。

这一走,老头就再没有出现。

两年过去了,我的窗外再没了那块生长五谷的空地,我的风景愈发平淡。但在这个城市里新出现了一位说独角戏的

绝好的演员,他在台上台下,出言都极幽默,反话正说,正话反说,你永远无法摸清他的真实。我看过他的演出,有人告诉

说,他就是两年前由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的,是那个人尺的儿子。演出后,我向他打问他爹。

“你爹好吧?”

“瞧我腿肿吗?辛苦呀,昨儿晚端端靠着床板立了一夜。”

“好久未见他老人家了.”

“太累了,累昏迷了,一夜都没苏醒。”

“他去开电梯了吗?”

“今早起来,端个刷牙缸子,哇哇直吐啊!走到厕所,看见啥不想吃啥啊!”

一九八八年一月二十日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老头在地填上,“人尺”似的来回“丈量”,写出了他对土地的留恋,以及对失去土地的莫名焦虑。

B.“虎虎地拿眼睛瞪我”“一双有着血丝的眼睛”这些细节描写,表明老人对陌生人怀有敌意和嫌怨。

C.“上去下来上上去下下来上上上去下下下来",这一句运用反复的手法,表达了老人对所从事工作的厌烦。

D.“我”觉得老头可笑,“再不愿看到他人尺似的走动”,这写出了“我”与老人的隔膜。

2.作品花费笔墨叙写年轻人杀狗这一事件,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作品以“我”与“人尺”的儿子一一独角戏演员的问答收尾,作者这样写有多方面的考虑,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7题。

黄河入海

叶梅

很久以来,我对滔滔黄河如何注入大海充满了向往,那一番情景,是滔天巨浪?是长龙摆尾?或是桀瞥不驯、浩浩汤

汤?我一次次想象它的激越,想亲眼见到它的渴望与日俱增。

2019年夏末,如愿以偿,我来到黄河入海口。

一路上,想起青海的好朋友梅卓,她是一位美丽的藏族女诗人,一直生活在青藏高原。她说她的父老乡亲敬畏雪山

化出的涓涓溪流,从不敢用任何不洁之物亵渎流水。每逢吉祥的日子,她的乡亲们都会跋涉到雪山脚下取回清水,供奉

在家里。梅卓在说这些话时,一脸虔诚,这使她本来好看的双眼显得更加清澈透亮。

继而想到曾经去过的青海三江源,那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如此宏阔而寥远,连绵起伏的可可西里山及唐古拉山脉

横贯其间,高耸入云的雪山冰川巍峨庄严,一派圣洁,而雪山脚下涌出的清泉则如从天而降的仙女,一群群前后欢跳着,

四处流动。一时分辨不清,是哪些涓涓雪水流归了黄河?

有关黄河源的记载,《尚书•禹贡》即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说。唐王朝和吐蕃来往密切,特地派遣过一些

官员和旅行家在河源探访。吐蕃王松赞干布,还在这一带迎娶了不远万里前来和亲的文成公主。黄河之源,想必也勾起

公主更加强烈的思乡之情,但她若能知道她的故事将随着黄河之水久久流传,成为民族亲情千秋美好的见证,一定会欣

慰不已。

青藏高原孕育了三条大河:黄河、长江、澜沧江。黄河为何选择流向北方,这是大河深藏的秘密。或许她从巴颜喀

拉山脉初生之时,便与长江、澜沧江心照不宣,以对生命无边的仁慈和默契,各自选择了不同的去向,在持续的前行中不

断丰盈,哺育着亿万生灵。

从雪山到海洋,这条中国北方的大河,流向西北干涸的山峦和土地,滋润了广袤的高原与平原,最后注入渤海。她经

历了一路惊险传奇,先是在山地峡谷间穿行,造就出富饶的河套平原;随后急转朝南,飞流直下,将黄土高原的泥沙裹挟

而去;继而摇荡前行,过三门峡,长驱直入,横贯华北平原;在她奔向大海的前夕,又将挟带而来的泥沙堆积成一块块新

生的陆地,任那里绿芽萌发,草木蕨蕤。

我追随着她的气息,终于来到了黄河入海口附近,也就是她不断簇拥而成的土地上。前往入海口的路上,黄河就在

相距不远的大堤之外,车行高处,能时时看到她万马奔腾似的流动,仿佛听到那大河的喘息。

漫漫长路,她润泽了广袤的土地,孕育了中华文明。人们用这母亲河灌溉农田,兴修水电,她是沿途人民的生命源泉,

也是文明得以为继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但就在前些年,人们突然发现,黄河竟然出现断流现象,究竟是源头的雪线下

降,黄沙遮蔽?还是沿途树木减少,水系退化?或是人们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环境恶劣,河水干涸?有一年夏天,我回到父

亲的故乡东阿,亲眼见到那条多年前舟楫来往的大河竟然只剩了浅浅的水面,浅得人赤着双脚就能蹿过河去,怎不叫人

痛彻心扉?

欣喜的是,那片通往黄河入海口的酸蕤湿地,展现了东营人的良苦用心。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人与

自然的关系,上至黄河源头,下至黄河入海口以及渤海,启动了全面保护的战略规划,还大自然以勃勃生机,日见成效。

受到黄河馈赠的东营似乎迎来了高原的某种气息,那受到呵护的湿地一望无际,青苍苍的芦苇枝叶舒展,密不透风,

水洼里虫鸣鱼跳。辽阔的湿地成为鸟儿的乐园,每年南来北往的近六百万只鸟儿在此越冬、繁殖和歇息,丹顶鹤、白鹭、

天鹅……数不清种类的鸟儿们在湿润的草地、密集的芦苇丛中优雅地翩翩起舞,它们组成曼妙的队列,在这片与大海相

依的天空之上此起彼伏,高飞低唱,仿佛都在一同欢迎远道而来的黄河之水。

眼见得,黄河就要扑向大海了,那是她日夜奔走,终将回到的家园。她一定是远远地看见了那一片蔚蓝,从那么遥远

的高原到此,她从未停歇,即便己是千辛万苦,也仍然毫不踌躇地奔涌向前,那排山倒海的波涛便是她急急的脚步。她有

一些矜持,可以从她回卷的瞬间看出来,但终归,她气势磅礴地迎着海洋而去。

于是,那一道令人极为震撼的奇观便出现了:巨大的黄河浪潮与渺远的蓝色大海紧紧相汇,持续着,连绵不断……

那是经历了无数厚土濡染而成的雄浑的黄,那是经历了从陆地一一湖泊一一海的沧桑演变的无尽的蓝,两者都是天地

的原色。

这时候,你还可以明显地看到,奔腾而来的黄河即使进入了大海,但依然按捺不住倔强。

她在一派宽容的蓝色之上掀起一股又一股巨浪,浪的尖顶扬起一堆堆雪白,展现出大河一如既往的冰雪性情一一

她到此时,也没有忘记雪山的恩典,不屈不挠地试图留下自己的本色。

在那里,在那遥远的、人的视线难以企及的海之深处,她终于化作了海。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2月14日,有删改)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追溯古人关于黄河源的古老记载时,还联想到了文成公主和亲的历史往事,这些内容使黄河的文化内涵更加

丰厚。

B.文章描述了黄河从雪山到海洋惊险、传奇的漫长旅程,用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黄河在上游、中游、下游和入海口处的

不同特点。

C.黄河有的河段“只剩了浅浅的水面”,而入海口处则是“排山倒海的波涛”,不同的现状显示出不同地区环保态度

的差别。

D.“两者都是天地的原色”,“两者”是指蓝色和黄色。黄色的河水与蓝色的大海交汇,作者称这一景象是“令人极为

震撼的奇观”。

5.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一段连用三个问句,表现对黄河入海情景的想象,突出了作者对亲临其境感受壮观景象的向往,也激发了读

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写藏族女诗人梅卓讲述乡亲们如何敬畏雪山溪水时,说她“本来好看的双眼显得更加清澈透亮”,运用肖像描

写凸显人物的虔诚。

C.文章前后照应,首尾圆和。文中借助联想和想象展现黄河的风貌,最后浓墨重彩写黄河入海的场景,至此作者的情感

也达到高潮。

D.文章开头称黄河为“它”,后面则改称“她”,从客观性的表述变为拟人化的表述,意味着作者的情感在一步步深化.

6.本文以“黄河入海”为题,有哪些作用?

7.如果将本文收入一本散文集,文集中有《神州览胜》和《文明探源》两个栏目,你认为应该把本文放在哪个栏目中?

请结合文本内容,阐述你的理由。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柏林墙消失

张抗抗

那墙初看上去,其实并不怎样让人觉得恐惧。甚至一点儿也不狰狞。那墙就那么静静地蹲着,似乎并不显得高大厚

重,表面只不过是一层薄薄的水泥,涂着灰白色的油漆。上面有五颜六色的粗笔留下的图像、一串串不规则的德文字母

连成的句子,还有怪诞的符号和各种图形……

它绝不像我想象中的柏林墙那般森严、那般威武、那般雄奇,墙上墙下没有铁丝网,没有炮楼,没有宪兵。

也许我就可以轻易地从上面一跃而过,或者穿越它。

它仅仅是一个象征?

墙,向着城市的两边小心翼翼地延伸过去,如同一根顽长而又弯曲的巨楔,插入那些从废墟上重建的高楼之中。时

而同那条环绕全城的施伯列河无声交汇,矗立并铺陈了这充满苍凉历史感的界标,一瞬四十几载,划开了东西方两个世

界。

面对寂寞空旷的施伯列河,我愕然。

听说曾经有一个土耳其孩子落入河中,但没有人能够跳下水去救他,他就那样活活被淹死了。因为虽然河岸的一侧

在西柏林境内,河却属于东柏林。任何人如果跳下水去,都会构成“越境”的“罪名”。

我站在河岸上,不,确切地说,我站在岸边的墙下,我肃然。墙下有小小的墓碑,砌得十分精致的水泥墓地,上面安放

着一只只鲜艳的花环,是鲜花,很娇嫩很缤纷的鲜花。

墓碑上写着:越墙者。

没有姓名,只有年、月、日。

是一个个年轻的生命被留在墙下的日期。柏林墙上血迹斑斑。

尽管曾有许多人倒在柏林墙下,还是不断有新的勇敢者,用乘热气球或挖地道的方式设法越墙,一年年从未间断停

我开始怀疑自己对墙的最初感觉。

后来我登上勃兰登堡凯旋门下的一座木台,从上面眺望东柏林。气势宏大的石砌大门顶端,耸立着一辆覆盖青苔的

金属马车雕塑,马车上站立着一位衣裙飘逸的天使,似欲乘风归去。从矮墙至那些建筑物,中间有一大片开阔的空地,

除了几个来回巡视的带枪警察,杳无人踪。

除了墙,还有这块不可接近的真空地带。

远远地,可以望见薄雾笼罩着的东柏林菩提大街,一条很宽很美的大街,绿树葱茏。

我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想要去那儿看看的愿望。

但我知道这不可能。

我不能够越墙而过.否则我将永远地留在墙下。

这墙拦阻了我。墙原来并不是一个象征。

1985年夏天,我徘徊在柏林墙下的那个下午,柏林墙似乎还很坚固。我完全没有预料到,在不很长的五年以后,它

竟会那么轻而易举地崩塌、破碎,被拆除、被清理,甚至没来得及让人再看它一眼。

那天,我讲意要设法去东柏林。

我对那墙充满了好奇。

几天以后,我紧紧捏着护照,穿过那也许叫作海关也许叫作边境的地铁站大厅。

东柏林!

天下着小雨,迷蒙中,那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修复一新的古典建筑,更显得庄严肃穆,洁净的大街被雨水洗得发

亮,小轿车来来往往。我几乎没觉得墙这边和墙那边有什么不同。

天快黑下来的时候,我们走到柏林墙下。

我久久凝望着柏林墙。

从这一边看这堵墙,墙似乎要比那一边干净些也苍白些。墙上更多的是一片空白。穿着灰色制服的持枪警察如雕

像肃立,行人远远且匆匆而过,墙和人之间,是一块荒疏的空白,一片布雷的禁地。

墙在树从和草地间蜿蜒,犹如一条细长又干瘦的胳膊,将勃W登堡门下所有的辉煌都紧紧箍在怀里。更如一道无形

的锁链,隔绝了封闭了另一个世界。

暮色中,那狭窄而粗糙的矮墙渐渐隐没于黑暗之中。但在黑暗中,我仍然感觉着墙的存在。我用手触摸到它的冰冷、

它的固执。

离开东柏林时已是深夜,我通过那墙的出口,走向西柏林。墙留在我的身后。几天以后,我就将飞离这个奇怪的、

既相连又相隔的城市,回到我熟悉的那块土地。

我忽然隐隐地感觉着一种悲哀。

人在创造了自己的同时也创造了围墙。那么,人类是终究不能够摆脱围墙了么?

漫长而又短暂的五年过去了。曾经那么坚固那么森严的柏林墙,在岁月的碾磨与撞击下,终于剧烈地摇晃震颤起来,

并正在悄悄地消失隐退。昔日的勃兰登堡门下,开放了的边界已成为一个自由市场。那儿正在出售有关柏林墙的纪念

品。坚硬的柏林墙的水泥碎片,已被标上价码,任旅游者带到世界各地去……

柏林墙究竟是怎样消失的?

它消失以后,是否还在原地留着残存的墙基?

人类也许还将不断地建造围墙又拆除围墙。可是这世上原来是没有墙的。

我只能怀着焦渴的心情,盼望着世上那些所谓的“墙”,早早地、快快地消失。

(有删改)

8.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记游散文,作者是按照“西柏林一东柏林一西柏林”的行踪来安排材料,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

所思所感的。

B.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柏林墙对当时东德和西德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阻碍。

C.文章点面结合,先写土耳其孩子被淹死,蕴含着对他的同情;后写许多年轻生命倒在柏林墙下,寄寓了作者对勇敢者

的哀思和赞许。

D.文章用“似乎”来体现柏林墙看似坚固实则“易塌”的特点,用“决意”来表明作者去东柏林态度的坚决,可谓耐

人寻味。

9.请概括文章第一段描写的“柏林墙”的特点,并简要分析该段在文中的作用。

10.标题“柏林墙消失”有何意蕴?请结合文本探究。

戏剧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龙须沟(节选)

老舍

[提示]话剧《龙须沟》以主人公程宝庆在旧社会由艺人变成“疯子”,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疯子”变为艺人的

故事为主线,描述了北京一个小杂院四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节选部分的故事发生在1950年夏初。

(丁四脚底下像踩着棉花似的走进来。

大妈这是怎么啦!

丁四没事,我没喝醉!

赵老大妈,给他点水喝!回头别叫四嫂知道,省得又闹气!

大妈我给他倒去。(去倒水)哼,还没到晌午,怎么就喝猫尿呢?

疯子(扶丁四坐下)坐坐!

大妈(端着水)先喝口吧!(把水交给疯子)

丁四没事!我没喝醉!

赵老喝多了点,可是没醉!

大妈就别说他了,他心里也好受不了!(向丁)再来一碗水呀!

丁四不要了,大妈!劳您驾!刚才一阵发晕,现在好啦!(把碗递给大妈)我是心里不痛快,其实并没喝多!

〔大妈又去干活;疯子也坐下。

赵老(向丁)我不明白,老四,四奶奶现在挣得比从前多了,你怎么倒不好好干了呢?你这个样,叫我老头子都没脸

见四奶奶,她托我劝你不是一回了!

丁四您向着这个政府,净拣好的说。

赵老有理讲倒人,我没偏没向!

丁四您听我说呀,二嘎子的妈,不错,是挣得多点了;可是我没有什么生意。您看,解放军不坐三轮儿,当差的也不

是走,就是骑自行车,我拉不上座儿!

赵老可是你也不能只看一面呀。解放军不坐车?当初那些大兵倒坐车呢,下了车不给钱,还踹你两脚。先前你是

牛马,现在你是人了。这不是我专拣好的说吧?

丁四不是。

赵老好!当初,巡警不敢管汽车,专欺负拉车的,现在还那样吗?

丁四不啦!

赵老好!前些日子,政府劝你们三轮车夫改业,我掰开揉碎地劝你,你只当了耳旁风。

丁四我三十多岁了,改什么行?再者我也舍不得离开北京城。

赵老只要你不惜力,改行就不难!舍不得北京,可又嫌这儿脏臭,动不动就泡蘑菇闲,你算怎么回事呢?开垦,挖煤,

人家走了的都快快活活地搞生产,政府并不骗人!

丁四骗人不骗人的,反正政府说话有时候也不算话!

赵老什么?

丁四您就说,前些日子,他们测量这儿,这么多天啦,他们修沟来了没有?

赵老修沟不是任钱儿油俩钱儿醋的事,那得画图,预备材料,请工程师,一大堆事明E!丁四,我跟你打个赌,怎样?

丁四甭打赌。反正多咱修沟,我就起劲儿干活儿。您老说,这个政府是人民的,我倒要看看,给人民办事不办!这

条沟淹死了小妞,我跟它有仇!

赵老这可是你说的?不准说了不算!

丁四您看着呀!

赵老好,我等着你的!多咱沟修了,你还不听我的话,看,我要不揍你一顿的!

丁四您揍我还不容易,我又不敢回手。

赵老你这个家伙,软不吃,硬不吃,没法儿办!

(二嘎子提着一筐子煤核儿,飞跑进来。

二嘎爸爸,给你,半筐子煤核儿,够烧好大半天的!(说完,转身就跑)

丁四嗨!你又上哪儿闯丧去?

二嘎我上牟家井!

丁四干吗?

二嘎那里搭上了窝棚,来了一大群做工的。还听说,大街上不知道多少辆车,拉着砖、洋灰、沙子,还有里面能站

起一个人的大洋灰筒子!我得钻到筒子里试试去,看到底有多高!(跑去)

赵老(①)修沟的到了!到了!

疯子二嘎子,等等,我也去!(跑去)

大妈(也立起来往前跑了两步)真修沟?真一个钱也不跟咱们要?

赵老这才信了我的话吧?老太太!

大妈没听说过的事!没听说过的事!

赵老丁四,你怎么说?

丁四(②)我,我……

赵老(把丁四拉起来,面对面恳切地)丁四,你看,咱们的政府并不富裕一一金子、银子不是都叫蒋介石跟贪官给

刮了去,拿跑了吗?一一可是,还来给咱们修沟,修沟不是一两块钱的事啊!政府的这点心、这点心,太可感激了吧?

丁四我知道!

赵老东单、西四、鼓楼前,哪儿不该修?干吗先来修咱们这条臭沟?政府先不图市面儿好看,倒先来照顾咱们,因

为这条沟叫我年年发疟子,淹死小妞子;一下雨,娘子就摆不上摊子,你拉不出车去,臭水带着成群的大尾巴蛆,流到屋

里来。政府知道这些,就为你、我、全龙须沟的人想办法,不叫咱们再病、再死、再臭、再脏、再挨饿。你我是人民,

政府爱人民,为人民来修沟!你信不信我的话呀?

丁四我信了!信了!我打这儿起,不再抱怨,我要好好地干活儿!

赵老比如说,政府招呼你去修沟,你去不去呢?这是你的沟,也是你的仇人,你肯不肯自己动手,把它弄好了呢?

丁四别再问啦,赵大爷,对着青天,我起誓:一动工,我就去挖沟!

(有删改)

[注]泡蘑菇:故意纠缠,拖延时间。

1.下列对剧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四醉酒回小院,众人询问、搀扶、送水,表现了大家对丁四的关切,反映出小院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相互关心的和

睦关系。

B.文中写新中国成立后拉车的丁四拉不到活,而妻子挣得比从前多了,说明了新时代要有新思想,更真实地体现了妇女

在新中国地位的明显提升。

C.“提着一筐子煤核儿,飞跑进来”,写出二嘎子爱劳动的特点,“飞跑”形象地传达出他得知修沟工作队到来时的兴

奋与喜悦。

D.“扶丁四坐下”“跑去”“面对面恳切地”等舞台说明交代了剧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写出了剧中人物在特定情境

中的反应。

2.下列对剧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善用对比,借剧中丁四不同人生遭遇的对比、新旧社会政府对人民态度的对比,突出了新旧社会两重天的巨大时

代变化。

B.戏剧构思精妙,巧设突转,在赵老与丁四交谈几陷僵局的时刻,插入二嘎子报信一幕,造成剧情波折,推动剧情发展。

C.人物语言富有内涵,当得知人民政府动工修沟时,大妈连说两句“没听说过的事”,既表现了大妈不关心时事,更强

化了新旧社会的对比。

D.剧中细节处理极其到位,赵老在与大妈交谈时称丁四妻子为“四嫂”,在与丁四交谈时却改称“四奶奶”,符合习俗,

运用得体。

3.结合全文,在文中①②两处括号中填写合适的舞台说明。每处不超过15字。

4.1951年,老舍因《龙须沟》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请结合文本分析其获奖原因。

二、阅读话剧《茶馆》选段,完成5—8题。

[常四爷提着小筐进来,筐里有些纸钱和花生米。他虽年过七十,可是腰板还不太弯。

常四爷什么事这么好哇,老朋友!

王利发哎哟!常四爷!我正想找你这么一个人说说话儿呢!我沏一壶好的茶来,咱们喝喝!(去沏茶)

1秦仲义进来。他老得不像样子了,衣服也破旧不堪。

秦仲义王掌柜在吗?

常四爷在!您是……

秦仲义我姓秦。

常四爷秦二爷!

王利发(端茶来)谁?秦二爷?正想去告诉您一声,这儿要大改良!坐!坐!

常四爷我这儿有点花生米,(抓)喝茶吃花生米,这可真是个乐子!

秦仲义可是谁嚼得动呢?

王利发看多么邪门,好容易有了花生米,可全嚼不动!多么可笑!怎样啊?秦二爷!(都坐下)

秦仲义别人都不理我啦,我来跟你说说:我到天津去了一趟,看看我的工厂!

王利发不是没收了吗?又物归原主啦?这可是喜事!

秦仲义拆了!

常四爷拆了?

王利发拆了?

秦仲义拆了!我四十年的心血啊,拆了!别人不知道,王掌柜你知道我从二十多岁起,就主张实业救国。到而

今……抢去我的工厂,好,我的势力小,干不过他们!可倒好好地办哪,那是富国裕民的事业呀!结果,拆了,机器都当碎

铜烂铁卖了!全世界、全世界找得到这样的政府找不到?我问你!

王利发当初,我开得好好的公寓,您非盖仓库不可。看,仓库查封,货物全叫他们偷光!当初,我劝您别把财产都出

手,您非都卖了开工厂不可!

常四爷还记得吧?当初,我给那个卖小妞的小媳妇一碗面吃,您还说风凉话呢。

秦仲义现在我明白了!王掌柜,求您一件事吧,(掏出一二机器小零件和一支钢笔管来)工厂拆平了,这是我由那

儿捡来的小东西。这支笔上刻着我的名字呢,它知道,我用它签过多少张支票,写过多少计划书。我把它们交给你,没事

的时候,你可以跟喝茶的人们当个笑话谈谈,你说呀:当初有那么一个不知好歹的秦某人,爱办实业。办了几十年,临完

他只由工厂的土堆里捡回来这么点小东西!你应当劝告大家,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告诉

他们哪,秦某人七十多岁了才明白这点大道理!他是天生来的笨蛋!

王利发您自己拿着这支笔吧,我马上就搬家啦!

常四爷搬到哪儿去?

王利发哪儿不一样呢!秦二爷,常四爷,我跟你们不一样:二爷财大业大心胸大,树大可就招风啊!四爷你,一辈子

不服软,敢作敢当,专打抱不平。我呢,做了一辈子顺民,见谁都请安、鞠躬、作揖。我只盼着呀,孩子们有出息,冻不着,

饿不着,没灾没病!可是,日本人在这儿,二栓子逃跑啦,老婆想儿子想死啦!好容易,日本人走啦,该缓一口气了吧?谁知

道,(惨笑)哈哈,哈哈,哈哈!

常四爷我也不比你强啊!自食其力,凭良心干了一辈子啊,我一事无成!七十多了,只落得卖花生米!个人算什么

呢,我盼哪、盼哪,只盼国家像个样儿,不受外国人欺侮。可是……哈哈!

秦仲义日本人在这儿,说什么合作,把我的工厂就合作过去了。咱们的政府回来了,工厂也不知怎么又变成了逆

产。仓库里(指后边)有多少货呀,全完!哈哈!

王利发改良,我老没忘改良,总不肯落在人家后头。卖茶不行啊,开公寓。公寓没啦,添评书!评书也不叫座儿呀,

好,不怕丢人,想添女招待!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为活下去!是呀,该贿赂的,我就递包袱。我可没有做过

缺德的事、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就不叫我活着呢?我得罪了谁?谁?皇上、娘娘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

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

常四爷盼哪,盼哪,只盼谁都讲理,谁也不欺侮谁!可是,眼看着老朋友们一个个的不是饿死,就是叫人家杀了,我

呀就是有眼泪也流不出来喽!松二爷,我的朋友,饿死啦,连棺材还是我给他化缘化来的!他还有我这么个朋友,给他化

了一口四块板的棺材;我自己呢?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看,(从筐中拿出些纸钱)遇见出殡的,我就捡几张纸

钱。没有寿衣,没有棺材,我只好给自己预备下点纸钱吧,哈哈,哈哈!

秦仲义四爷,让咱们祭奠祭奠自己,把纸钱撒起来,算咱们三个老头子的吧!

王利发对!四爷,照老年间出殡的规矩,喊喊!

常四爷(立起,喊)四角儿的跟夫,本家赏钱一百二十吊!(撒起几张纸钱)

秦仲义一百二十吊!

王利发一百二十吊!

秦仲义(一手拉住一个)我没得说了,再见吧!(下)

王利发再见!

常四爷再喝你一碗!(一饮而尽)再见!(下)

王利发再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