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写作基本要求_第1页
稿件写作基本要求_第2页
稿件写作基本要求_第3页
稿件写作基本要求_第4页
稿件写作基本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稿件写作基本要求、写稿的基本要求书稿内容应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民族尊严,保护国家机密,不得有与我国现行政策和法律相抵触的内容或提法;无宣传色情、凶杀、封建迷信和格调低下的内容;不得剽窃、抄袭他人著作。书稿内容应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所采用的资料、数据必须准确可靠;文字通顺、简明、精练,无逻辑性错误;读者对象明确,主题突出,取舍详简适中,结构合理,说理清楚,层次分明,书名准确;各级标题与内容相符。书稿必须符合“齐、清、定”要求,即文稿(包括正文前后的辅文)、图稿齐全;稿面整齐,书写清楚,标注明确、易辨,删改清晰不乱;文、图内容已确定,不存在遗留问题,无需再作增删和修改。一律用简化汉字,简化字应以国家年月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年新版)为准,勿用非规范化简化字,如有特殊需要,必须用古字、繁体字或日文汉字,请加以注明。、书稿辅文的要求内容简介内容简介是出版者向推销者和读者推荐介绍图书的文字材料,应介绍图书的主要内容、特点和主要读者对象;文字要求简洁通顺,准确可靠,突出重点,切忌笼统空洞,照搬目录,一般不超过字。序言、后记()序亦作序言、叙、引言;跋为后序,内容、体例与序言基本相同,只是排在书后。()序言包括丛书序、作者序、非作者序(非译者序,下同)以及译者序等。()序的相对排列顺序为:丛书非作者序、丛书序、本书非作者序、本书作者序。()翻译书除译者序排在前面以外,其余顺序为:丛书序、非作者序、各版次作者序等,视所译原版本书情况而定。()再版书则以新版序在前,旧版序在后的原则编排。()几个人分别为书籍写序时,其先后次序由作者决定。丛书序言()属于丛书的图书往往有丛书序,用以对全套丛书的编写意图、范围、总体结构、共同体例等问题进行说明。()丛书序的标题一般是“《》丛书序”或“《丛书》序”等。()丛书序可由丛书编委会、丛书主编个人或邀请有关知名人士撰写,署编委会或个人名字;由出版社编写时,往往不署名。()丛书序言总是排在目录之前。非作者序言()非作者序是由他人,如较高水平的专业人员或组织编写书的单位所撰写的序言,内容一般是推荐作品,对作品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介绍作者或书中研究的人物、事件等,也有指出作品不足之处的。切忌写成内容笼统、空泛或夸大的“模糊序言"或“吹捧序言”。()非作者序言的标题是“序”或“序言”,文后署撰写人姓名。()如借用某适合文章(无论该文章曾否在别处发表)充当序言,在文章标题之下外加括号注明“(代序)”二字。()非作者序总是放在目录之前。()非作者序如是针对整个丛书而写的,排在丛书序之前。作者序()作者个人撰写的序言,一般用以说明编写意图、中心内容、全书重点及特色、编写过程、编排和编写体例、适用范围以及对读者阅读的建议、再版更改情况说明、介绍协助编写的人员,以及致谢等。()作者序的标题一般是“序言”或“序”,比较简单的作者序有时也写作“前言”。当另有非作者撰写的序言时,为区别起见,可改用“前言”、“自序”或“作者序”等标题。翻译书原作者专为中译本撰写的序言,标题为“中译本序”。()作者序一般不署名,如果为几位作者中的一人撰写,也可署该撰写人姓名。()作者序可根据具体情况排在目录之前或之后,一般排在目录之前。如若内容与正文直接连贯的,也可放在目录之后。译者序()译者序一般着重说明翻译意图,有时也包括某些翻译工作的事务性说明。()译者序一般以“译者序”为标题,内容比较简单的,有时也可以“译者前言”或“译者的话”为标题。()译者序总是排在目录之前。后记后记又称“跋”或“编后语”,一般在大型工具书、论文汇编书或重要著作中使用,排在正文的最后。其内容比较灵活,可以评价书籍内容,也可以说明写作过程或编辑过程及其体会、感谢语和对读者的希望等。作者、出版者、编辑者、译校者都可以写后记,但不是必须撰写的项目,只是对某些事体进行交代。序言中不便、不宜说明的事项,也可采取后记的形式加以说明。、标点符号科技书刊常用的标点符号与一般书刊基本相同,须按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正确使用。下面仅着重介绍科技书刊使用标点符号时容易出现的错误以及某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科技书刊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问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句号(。)、问号(?)句号、问号均表示句末停顿。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有些句中虽有疑问词,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句末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问号。书刊中滥用问号的情况较多,往往在有疑问词但非疑问句的句末加问号。例如:……最后应求出铜块的体积是多少?关于什么是智力?国内外争论多年也没有定论。面对千姿百态、纷繁芜杂的期刊世界,有哪位期刊编辑不想通过期刊版面设计为刊物分朱布白、添花增色呢?以上三句都是非疑问句,句中问号均应改为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均表示句内停顿,但停顿性质不同。逗号属句内一般性停顿,而顿号、分号和冒号都有专门的用途。顿号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短语,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分号主要用来隔开并列的分句,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只用在复句中,不用在单句内,使用分号主要为了分清结构层次;冒号用来提起下文。凡不适宜使用顿号、分号、冒号的地方就可以使用逗号。句内停顿号的误用在书稿中较常出现,例如:稀土地球化学......探讨许多地球化学问题,例如地球、月球和地壳等的形成与演变、各种岩石的成因,成岩成矿条件及其物质来源等。稀土经济学主要内容是研究稀土资源开发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与比重;稀土资源开发各阶段中资金投人的最佳选择比;稀土原材料制备工艺有关经济利益的比较研究;稀土市场预测、稀土开发环境负效应经济损失的定量计算;以及有利于稀土资源深度开发的相关产业政策研究等。分布在北方的中、新生代构造盆地如: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柴达木盆地......例④中后一个顿号应改为逗号;例⑤不是并列复合句,全部分号和顿号应改为逗号;例⑥中“如”字之后不应加冒号,应删去,可在“如”字之前加逗号。()并列的阿拉伯数字、符号、外文字词一般用逗号隔开,但是当并列的数字和符号属于中文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时,宜用顿号隔开。()中文序码之后习惯用顿号(如“五、”),阿拉伯序码之后习惯用黑圆点(脚点,如.)。引号(“”)在使用引号时,较常出现的是引号末了标点位置的错误。按《标点符号用法》规定:凡是把引语作为完整独立的话来用,标点放在引号之内;凡是把引语作为作者的话的一个组成部分,标点放在引号之外。科技书稿中常把完整独立引语末尾的句号放在引号之外,例如:施瓦茨巴赫写道:“关于冰期的成因已经有种之多,但其中大多数是空论”。例⑦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内。省略号省略号在中文书中用六个点(,占二格),在外文句子、数学式中用三个点(…,占一格)。省略号前后使用标点的规定是:省略号前面是完整的句子,句末标点应保留,如果不是完整的句子,只是句内停顿,则句末不保留标点;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标点,只有需要表示不跟下文连接才可以使用句尾标点。书刊中省略号前后使用标点也易出错,例如:至今还保存在岛上的水井、碑石、各种建筑物......,这一切铁的事实都雄辩地证明,南海诸岛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例⑧句中省略号后逗号应去掉;例⑨省略号前之逗号也应去掉。连接号科技书常用的连接号包括对开划()、全身划(一)、浪线(〜)三种。()对开划(半字线,连接号)用于复合词组和各种型号、牌号、图表序号等,如铁镍合金图()全身划(一字线,范围号)用于表示时间、地点、数目的起止,如°C广州一北京化学键也用全身划。()浪线科技书中为了避免范围号与负号混淆,往往用浪线作范围号。但一本书中范围号用一字线还是用浪线,应统一。书名号(《》)书名号主要标明书名、篇名(文章名)、报刊名,也可用于标明电影名、话剧名、歌曲名、文件名。当书名号套书名号时,外面用双书名号,里面用单书名号,如《<论语导论>述评》。丛书名称也标书名号,“丛书”两字是否在书名号内,宣视该丛书封面上有无冠“丛书”两字而定,有“丛书”字样的,“丛书”两字放在书名号内,无“丛书”字样的放在书名号外,如《力学丛书》、《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著》丛书。英文书名不用《》号,只用引号或用斜体或全大写。如果在中文叙述中提及英文书名,则宜标书名号。外文书刊所使用的标点符号有些与中文的不同,例如:()外文中的破折号与等宽,范围号与等宽,连字符和转行符号用三开线(哈芬);()外文不用顿号,并列字母、词和数字均用逗号;省略号只用三个点(占一格);()英文、法文不用《》作为书名号,俄文则用;()俄文、德文、法文小数点用逗号;因此,在翻译外文书时应把与我国用法不同的标点符号改成我国习惯使用的标点符号。、专业名词、机构名称、人名地名科技术语、名词及名称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公布的名词。该委员会末公布的名词采用各有关专业规定的标准名词。尚未订定的名词,可以自拟或采用比较合理的暂行名词,但必须全稿统一。在稿中第一次出现该名词时,可后加括号注出相应的外文名词。机构名称采用标准的全称,不能有错字、多字或少字。公认的通用简称也可采用,但最好全稿统一。生僻和易混淆的简称必须避免使用。中国人名用英文书写时,应按汉语拼音拼写。姓和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名字要连写。例如,“郭沫若”应写作"”(不应写作"”或"”)。已有固定英文姓名的中国科学家、华裔外籍科学家以及知名人士,应使用其固定的英文姓名。例如,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陈省身()、林家翘()、吴瑞()、丘成桐()、李四光()。科技图书中遇到外国人的姓名时,一般按辛华编各相应语种的姓名译名手册将姓译成中文,并在第一次出现时在该姓中译名后加圆括号附注外文的名和姓。名一般只写出首字母加脚点,如“达尔文()”。如果同一书中或文章中出现同姓的人,则在姓的中译名前面加上各自名字的首字母加脚点,如“.德雷拍()和.德雷拍()”。根据书稿具体情况,如有必要,也可以在所有的姓的中译名前面都加上他们名字的首字母加脚点,但要保持全书统一。)根据书稿具体情况,外国人姓氏的中译名后面,有时也可以一律不附外文姓名。译名手册查不到的外文姓氏,可结合译名手册和译音表,按音节音译。不少知名科学家和其他知名人士有习用的中译名,有些人则有自己的汉名。对这些人,必须遵从其习惯名称,不要简单地按译音手册或音译。例如,贝尔纳()、白求恩()、南丁格尔()、德日进()、李约瑟()、汤若望()、马伯乐()、葛利普()。英文书中出现的俄国人姓名,译成中文后,可加圆括号用英文附注其姓名。同样,俄文书中的欧美人姓名,译成中文后,也可用俄文附注其姓名。日本人姓名的汉字要改为我国的简化字。遇到日本自造的汉字而我国又没有相对应的汉字时,则用该日语汉字。英文(或俄文)书中出现的日本人姓名,如果不能查知其确切的汉字写法,可参照日语发音写出可能性较大的相应汉字,在括号中注出“译音”二字,并附注英文(或俄文)。例如“武田(译音,)”。学术性专著中的外国人名可保留原文,而不译成中文。在某些情况下,俄国人的姓名也可用拉丁字母拼写。日本人的姓名一般仍要写作我国的简化字。遇到文献是用英文发表时,日本人的姓名也可按日语发音用罗马字拼写。以姓氏命名的定律、定理、原理,其姓氏要译成中文。我国县以上地名以最新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为准,其他地名根据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或分省)地图集》或《中国地名录》的地名为准。有些跨国河流在不同国家境内有不同名称,要注意不能弄错。例如,元江在越南境内的那一段叫红河,怒江在缅甸的那一段叫萨尔温江等。外国地名按中国地名委员会编《外国地名译名手册》(商务印书馆)翻译。《外国地名译名手册》未收入的地名可按《世界地名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译出。上述两手册未收入但有习惯译名的,采用习惯译名。《世界地名录》亦末收入的地名,可参照译音表音译,也可参照其他地名手册翻译,但一般应在其后加圆括号附注原文。在学术性专著中,此类小地名也可不译而仍用原文。日本地名中的汉字,应改为我国相应的简化字(如“横浜”应改为“横滨”)。遇到没有相应中文汉字的日文汉字,则用日文汉字。、计量单位出版物中的计量单位应按国务院年月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及《量和单位》执行。一些有权威的国际学术组织根据其学科的特殊需要,推荐使用某些非国际单位制单位。这些单位虽非法定计量单位,但在该学科允许使用。我们把这些单位称之为“许用单位”。例如,天文学中常用的长度单位“光年”、“秒差距”和“天文单位[距离]”,以及原子物理学中常用的长度单位“埃”等。应当注意的是,一旦有关国际学术组织宣布废除其中某些计量单位,或我国已广泛使用相应的法定计量单位,便应停用旧单位。例如,气象学中常用的气压单位“毫巴”,原属许用单位,但近年来我国已逐渐广泛使用相应的法定计量单位“百帕”,这就应该改过来。再如长度单位“埃”,如不影响阅读,最好换算为“纳M”。农田土地面积计量单位(如“亩”)现仍允许使用。市制计量单位(如市尺、市寸、市斤)规定只延续使用到年,故现在一般应停止使用。许用单位以外的非法定计量单位,理应停止使用。不过,由于历史原因,人们常习惯于使用某些非法定计量单位。例如谈血压时,人们习惯于用“毫M汞柱”,而不熟悉用“帕”来计量;谈人体摄热量时,人们习惯于用“卡”,而不用“焦”。再如一些英制计量单位,如果只简单地换算为法定计量单位,有时会带来不便,甚至引起误解。遇到此类情况,可参照文章内容,先写法定计量单位,然后加括号附注非法定计量单位;或者反过来,先写非法定计量单位,再加括号附注法定计量单位。也可以采用加脚注或列对照表的方式,表明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有时我们会遇到一些非法定计量单位,不仅不便于换算为法定计量单位,而且连加注来说明它与法定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也有困难。例如,表示磁能积的单位“兆高奥”,就不便于换算成易为读者理解接受的法定计量单位。遇到这类情况,可保持原样不改动。当量浓度“”如不便换算为法定计量单位,也可允许使用。许多非法定计量单位很容易改为法定计量单位,且不会给读者带来不便。这类非法定计量单位必须停止使用。下表举出一些较常见的例子。法定的非法定的法定的非法定的公尺M公分厘M■公厘毫M公吨吨公两克公钱克(电阻)Q公升,立升升费密飞M姆欧西,度千瓦•时MM或M“升,,的符号“”易与阿拉伯数码“”混淆,故单独使用时,宜采用大写字母“”。与词头连用时,既可用小写(如),也可用大写(如),但全书应统一。•“°°”不得写作“°”。“°C”不得写作“°°C”。“XX”不得写作“XX”或,“XX”。"”、"”等则不必写作“”、“”。按国标规定,在图的坐标轴和表头表示某物理量及其量值的符号时,应采用“物理量名称(量的符号单位符号)”而不采用“物理量名称(单位符号)”的形式。例如,应采用“输出电压()”,而不采用“输出电压()”。不过前一种形式对多数人来说还很陌生,故后一种形式目前仍允许使用。、数字数字用法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个单位年公布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如遇特殊情形,不便按《规定》,必须灵活变通时,应做到两点)得体,符合一般习惯)保持相对统一,自成体系。“数十”、“数百”不应写作“数”、“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