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阴阳五行学说课件_第1页
医学阴阳五行学说课件_第2页
医学阴阳五行学说课件_第3页
医学阴阳五行学说课件_第4页
医学阴阳五行学说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哲学基础

第一节精气学说一、精与气的基本概念在哲学中,精与气都是指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的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共同本原,也是推动宇宙万物发展与变化的动力源泉。★精的概念源于--“水地说”★气的概念源于--“云气说”第一章哲学基础第一节1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㈠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㈡运动是精气的根本属性㈢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㈣天地精气化生为人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21、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2、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阴阳学说及五行学说如何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阴阳五行重点内容1、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阴阳五行重点内容3

阴阳五行学说是有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因此,它属于古代哲学范畴。

阴阳五行学说自引用医学领域后,成为解释人类生命的起源、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说理工具,并成为指导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依据,可见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阴阳五行学说是有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现象4阴阳学说

TheTheoryofYINandYang第二节阴阳学说第二节5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这种物质不是永恒不变的,它是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的推动下滋生、发展和变化的。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这种物质不是永恒不变的6《易传·系辞》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的基础上,把阴阳学说的说理工具运用在医学领域,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指导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易传·系辞》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7(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的基本特征(三)阴阳的普遍性和相关性、

相对性和可分性(四)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8(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重点考点)

阴阳,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而言,即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而后逐渐引申到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研究中,凡是光明、温暖的事物或现象便归属于阳,凡是黑暗、寒冷的事物或现象便归属于阴,所以《内经》说:“阴阳者,一分为二也”。(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9(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阴和阳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属于“阴”。(二)事物的阴阳属性阴和阳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凡是运10

属性空间时间温度湿度季节亮度重量·形态运动阳上、外白天温热干燥春夏光亮轻无形上升、动阴下、内黑夜寒凉湿润秋冬晦暗重有形下降、静 属性空间时间温度湿度季节亮度重量·形态运动阳上、白天11

古人通过长期观察,认为水与火这一对事物的矛盾最为突出,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古人通过长期观察,认为水与火这一对事物的矛盾最为突出,故12(三)阴阳的特征1.阴阳的普遍性:一切相关事物或现象根据其各自属性均可用阴阳加以统之,这就是阴阳普遍性。2.阴阳的相关性: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定要在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的范畴之内,如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不相关的事物或现象没有比较基础,不宜分阴阳。(三)阴阳的特征1.阴阳的普遍性:一切相关事物或现象根据其各13阴阳的相对性:⑴阴阳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在特定条件的变更时,阳可变为阴,阴可变为阳。⑵阴阳的无限可分性。(难点)阴阳的可分性: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无限可分的特点,如人体脏腑,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五脏中心肺在膈上属阳,肝、脾、肾在膈下属阴等,这就是中医学说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中再分阴阳的观点。阴阳的相对性:⑴阴阳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在特定条件的变更时,14㈠阴阳的对立制约

对立--统一体中阴阳两方面的属性相反,如:上与下、天与地、水与火等。制约--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限度内相互牵制互为胜负。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㈠阴阳的对立制约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5对立:天与地

水与火对立:天与地16[医学]阴阳五行学说课件17[医学]阴阳五行学说课件18例:自然界四季气候变化(见图)从冬寒春温夏热(阳制约阴)从夏热秋凉冬寒(阴制约阳)夏至

春秋分分

冬至例:自然界四季气候变化(见图)19㈡阴阳的互根互用互根--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互用--相互为用,即阴阳双方存在着相互资生、促进、助长作用。㈡阴阳的互根互用20例如:⒈没有天就没有地;没有男也就没有女;以上下分阴阳而言,没有上的属阳,也就无所谓下的属阴。例如:21⒉人体的生理状态“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代谢促进内在物质(精、血、津液) 外在功能活动

(阴)

促进精血物质生成(阳)⒉人体的生理状态22㈢阴阳的交感互藏1.阴阳交感(1)含义: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例如:天之阳气下降阴阳二气形成云雾雷电、雨露等地之阴气上升感应交合生命诞生,化生万物㈢阴阳的交感互藏1.阴阳交感23[医学]阴阳五行学说课件24(2)意义: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源,是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3)机理:由于阴阳互藏而导致阴阳二气不断地进行升降运动,并且达到和谐的状态。(4)发生阴阳交感的前提条件:“运动”与“和谐”(2)意义: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源,是生命252.阴阳互藏(1)含义: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如:阴阳八卦图)2.阴阳互藏26(2)意义:①是阴阳双方交感合和的动力来源;②又是构筑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和纽带;③还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2)意义:①是阴阳双方交感合和的动力来源;②又是构筑阴阳双27㈣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的消长,是指阴阳两者始终处于不断地增长和消减的运动变化之中。

事物在总体上呈相对稳定,此时就称作“平衡”,所谓健康的人,其主要标志就是阴阳的消长处于动态平衡。㈣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消长,是指阴阳两者始终处于不断28阴阳消长的基本形式:⒈阴阳互为消长包括此长彼消-阳长阴消、阴长阳消此消彼长-阴消阳长、阳消阴长例如:一年四季气候变化夏至

春秋

分分

冬至阴阳消长的基本形式:29⒉阴阳皆消皆长包此长彼长-阳随阴长、阴随阳长括此消彼消-阳随阴消、阴随阳消例如:体内物质与功能随年龄阶段变化而消长。⒉阴阳皆消皆长30壮年幼年青少年老年壮年幼年青少年老年31㈤阴阳的相互转化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各自向其对立面转化。它主要是指阳证可以转阴证,阴证亦可以转为阳证。思考:什么条件下阴阳可相互转化?㈤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各自向32※阴阳转化一般发生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阳转化一般发生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如:《素问·阴阳33形式⑴渐变:如一年四季季节交替。⑵突变:如极热夏天突然气温骤降;急性热病突然体温下降,四肢厥冷等。形式34(一)解释人体组织结构(重点、考点)

⒈按躯体上下、表里、内外分上、体表、四肢外侧—阳下、体内、四肢内侧—阴⒉按脏腑分

五脏组织充实,主藏精气---阴

六腑组织中空,传化水谷---阳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解释人体组织结构(重点、考点)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35※3、按五脏分主温通

心属火------为阳中之阳脏心肺居上---阳主肃降

肺属金------为阳中之阴脏

主升发

肝属木------为阴中之阳脏

主闭藏肝脾肾居下—阴肾属水------为阴中之阴脏

属湿土

脾属土------为阴中之至阴脏※3、按五脏分主温通36(二)概括生理功能中医学认为:人的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是阴阳双方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协调平衡的结果。人体生理功能阴阳属性归纳表生理活动气机运动阳功能兴奋、亢进、温煦、固护升、出阴物质抑制、衰退、滋润、营养降、入(二)概括生理功能生理活动气机运动阳功能兴奋、亢进、升37(三)说明病理变化

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疾病是由于邪气作用于人体,引起邪正相争,导致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和生理功能失常的结果。(三)说明病理变化

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381.阴阳偏胜含义:是指阴或阳一方偏于亢奋的病理状态。阴盛则寒(实寒)阴胜则阳病表现转归阳胜则热(实热)阳胜则阴病1.阴阳偏胜含义:是指阴或阳一方偏于亢奋的病理状态。39⑴阳偏盛含义: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偏盛,机能亢进,代谢活动亢进,阳热过剩的病理状态。特点:阳热亢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表现:热、动、燥转归:阳胜则阴病(实热兼阴虚证)⑴阳偏盛40⑵阴偏盛含义: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偏盛,机能减退,代谢活动障碍,以及病理性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特点:阴寒偏盛而阳未虚(或虚损不甚)的实寒证。表现:寒、静、湿转归:阴胜则阳病(实寒兼阳虚证)⑵阴偏盛412.阴阳偏衰含义:是指阴阳双方中得一方虚衰不足的病理状态。机体精气血津液等各种精微物质不足表现和功能衰退。脏腑经络等功能减退和失调。

2.阴阳偏衰含义:是指阴阳双方中得一方虚衰不足的病理状态。42⑴阳偏衰含义:即阳虚。指机体阳气虚损,代谢减退,产热不足的病理状态。特点: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表现:寒象—畏寒喜暖、形寒肢冷、脉迟

虚象--神疲喜静、小便清长⑴阳偏衰43⑵阴偏衰含义:即阴虚。指机体阴气不足,阴不制阳,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特点:机体阴气不足,阴不制阳,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表现:热象—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颧红

虚象—眩晕耳鸣、消瘦、腰膝酸软⑵阴偏衰44思考:阴盛则寒与阳虚则寒;阳胜则热与阴虚则热的鉴别。思考:阴盛则寒与阳虚则寒;阳胜则热与阴虚则热的鉴别。45⒊阴阳互损:其意有二,一是阴阳偏胜伤及对方;二是虚损不足,招致对方受损的病理现象。⒋阴阳转化:指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⒊阴阳互损:其意有二,一是阴阳偏胜伤及对方;二是虚损不足,46(四)指导疾病诊断⒈分析四诊资料望色泽色泽鲜明面色红者---阳色泽晦暗面色无华---阴闻声息语声高亢、躁动、呼吸气粗—阳语声低微、沉静、呼吸微弱---阴切脉搏浮、洪、数、滑---阳沉、迟、涩、细---阴(四)指导疾病诊断⒈分析四诊资料47⒉概括疾病证候八纲辨证表、热、实三纲属阳里、寒、虚三纲属阴表、热、实三纲属阳48(五)指导疾病治疗

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适用于阴阳偏盛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针对阴或阳的虚损,采用滋阴或温阳方法---适用于阴阳偏衰阴阳双补---适用于阴阳俱损1.确定治则(五)指导疾病治疗损其有余:即实则泻492.归纳药物性能归纳药性: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分析五味: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归纳药性:寒、凉属阴;温热属阳50第三节五行学说

TheoryofFiveElments第三节五行学说

TheoryofFiveElment51

五行学说是战国至两汉时期很有影响的哲学思想。它认为物质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要素组成的,五要素之间,又存在相生、相克、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维系和推动着客观世界的生存和发展。阐明人体脏腑生理、病理及其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从而指导着临床诊断与治疗。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战国至两汉时期很有影响的哲学思想。五行52

(一)基本概念(二)五行的特性(三)对事物属性的分类(四)五行的生克关系

(五)五行在中医中的应用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一)基本概念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53★五行概念的源流

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一、五行的概念、特性及归类★五行概念的源流一、五行的概念、特性及归类54《尚书正义》从哲学高度对五行的特性作了抽象概括: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是为人用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五材与五行鉴别◎五行最初涵义---“五材”----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或元素。《尚书正义》从哲学高度对五行的特性作了抽象概括:55㈠五行的概念◎五行--“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有两层涵义:一是指行列、次序;二是指运动变化。因此,可将“五行”定义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㈠五行的概念◎五行--“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56◎木曰曲直: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肝

(二)五行的特性(考点)◎木曰曲直: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57◎火曰炎上: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升腾、向上、明亮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心◎火曰炎上: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升腾、向上、明亮等特性的事物和58◎土爰稼穑:指土地可供人们播种和收获农作物,引申为有生化、受纳、承载等特性的事物或现象。----脾、胃◎土爰稼穑:指土地可供人们播种和收获农作物,引申为有生化、受59◎金曰从革:引申为凡具有肃杀、潜降、收敛、清洁等特性的事物或现象。---肺◎金曰从革:引申为凡具有肃杀、潜降、收敛、清洁等特性的事物或60◎水曰润下:引申为凡具有滋润、寒凉、闭藏、向下的特性。---肾◎水曰润下:引申为凡具有滋润、寒凉、闭藏、向下的特性。--61

古人把各种具体事物或现象的性质或特点,与五行相类比归类,这种归类方法分以下两种情况:

(三)事物的五行归类

1.直接归类(取象比类法)2.间接推演(推演络绎法)古人把各种具体事物或现象的性质或特点,与五行相类比归类,62五行人体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液五声木肝胆目筋怒泪呼火心小肠舌脉喜汗笑土脾胃口肉思涎歌金肺大肠鼻皮毛悲涕哭水肾膀胱耳骨恐唾呻五行归类示例五行人体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液五声木肝胆目筋怒泪呼火63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相生与相克·五行之间“相生”“相克”以及制化关系,是五行之间关系的正常状态。1.五行相生(1)含义: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一)五行相生与相克64(2)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3)关系:“母子关系”举例:

生我我生金水木(母)(子)(2)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65

2.五行相克(1)含义: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2)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2.五行相克66(3)关系:“所不胜”、“所胜”关系---在五行相克(又称“相胜”)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存在着“克我”、“我克”两个方面的关系,《内经》称之为“所不胜”与“所胜”关系。“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

举例:

克我我克土水火(所不胜)(所胜)(3)关系:“所不胜”、“所胜”关系---在五行相克(又称“67五行的生克关系五行的生克关系68(二)五行制化与胜复

1.五行制化(1)含义: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2)规律:生中有克,克中有生(即在相生中有克制,在克制中求发展)。具体地说,即木生火,火生土,而木又克土;火生土,土生金,而火又克金;土生金,金生水,而土又克水;金生水,水生木,而金又克木;水生木,木生火,而水又克火。如此循环往复。(二)五行制化与胜复1.五行制化69[医学]阴阳五行学说课件70(三)五行乘侮相乘次序为:如肝炎:就是木——土,脾虚表现腹胀,纳差,乏力(肝)(脾)乘·五行的相乘和相侮,母子相及,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克制现象。1.相乘--五行相乘(又称“重克”、“倍克”),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即超过了正常限度的制约或克制)。木土水火金木(三)五行乘侮相乘次序为:如肝炎:就是木——土,脾虚表现腹胀71含义: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木土水火金木2.相侮相侮次序为:反克侮,即欺侮,有恃强凌弱之意。含义: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即“反克”,72(四)五行的母子相及(略讲)

母病及子(例如:水不涵木。即肾精不足,精不化血,肝无所藏)

子病及母(例如:金生水,肾病及肺。肾为气之根,主纳气,肾气虚衰,则肺气无所摄纳)(四)五行的母子相及(略讲)73*利用五行来分析归纳脏腑等组织器官的特点或属性,并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借助五行生克制化来分析和研究各脏腑系统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五行生克的异常来阐释病理情况下各脏腑系统的相互影响。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利用五行来分析归纳脏腑等组织器官的特点或属性,并说明脏腑的74(一)解释生理现象五行配五脏: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性(一)解释生理现象五行配五脏:木火土75

木水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