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章
管壳式换热设备
16.1概述
换热设备的作用:进行热量交换。在各行业应用极为广泛。
换热设备的分类:混合式、蓄热式、间壁式。
1第16章管壳式换热设备16.1概述换热设备的作用混合式换热器
2混合式换热器2蓄热式换热器
3蓄热式换热器3间壁式换热器
4间壁式换热器4间壁式换热器
5间壁式换热器516.2管壳式换热器的形式
管壳式(列管式)换热器中冷、热介质分别走管程或壳程,传热面是管壁。管壳式换热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换热器,已形成了标准化、系列化产品。
刚性结构:固定管板式
带膨胀节的固定管板式
有温差补偿装置:
U型管式
浮头式
6填料函式
16.2管壳式换热器的形式管壳式(列管式)换热器中冷、16.
2.
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管箱
管板
筒体
换热管
折流板
膨胀节
拉杆、定距管
与有温差补偿装置的相比,结构简单、紧凑,造价低,便于更换管子,管内便于清洗;但管外不能进行机械清洗,管壳间有温差应力。壳体上设置膨胀节可大大减小温差应力。
716.2.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管箱管板筒体换热16.
2.
2
U型管式换热器
管箱
管板
筒体
换热管
折流板
结构简单,造价低,管束能自由伸缩,管壳间没有温差应力;不能更换管子,管内不便于清洗,管束中心空隙大、排的管子少。适用于管、壳间温差大,管内介质高温、高压、清洁的场合。(合成氨工段8的废热锅炉)
16.2.2U型管式换热器管箱管板筒体换热管16.
2.
3浮头式换热器
管束能自由伸缩,管壳间没有温差应力,管内、管外清洗方便;结构复杂,造价较高,管束与壳体间有较大的环隙,排的管子少。
16.
2.
4填料函式换热器
管束能自由伸缩,管壳间没有温差应力,管内、管外清洗方便,结构较浮头式简单,造价也较低;但壳程的温度、压力不能太高。
916.2.3浮头式换热器管束能自由伸缩,管壳间没有16.3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
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包括三部分内容:
工艺计算:求换热面积、壳体直径、换热管长度、根数等。(化原)
结构设计:确定各零部件的型式及各零部件间的连接关系。(本节)
强度计算:校核各零部件及整台换热器是否满足强度及安全要求。
结构设计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
1016.3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包括三16.
3.
1
换热管的选用
包括换热管的材料、规格(管径、管长)两方面。
1.材料
换热管与管内、管外的两种介质直接接触,因此需根据介质的压力、温度和腐蚀性来选择换热管的材料。
腐蚀性不大的介质用10、20号无缝钢管,低合金16Mn。
酸性腐蚀介质选0Cr18Ni9、0Cr18Ni10Ti等。
氢腐蚀介质选15CrMo。
非金属:石墨、聚四氟乙烯等。
2.管径
为使换热管内流体达到湍流状态且阻力不太大,管内的流速一般取0.3~2m/s(液体)、8~25m/s(气体)。
1116.3.1换热管的选用包括换热管的材料、规格(管径碳钢、低合金钢管:φ19×2、φ25×2.5、φ38×2.5、
φ57×3.5不锈钢管:φ19×2、
φ25×2、
φ38×2.5、
φ57×2.5.不锈钢薄壁焊管:
φ25×1
较大直径的管子用于不清洁或粘度较大的流体,以便于清洗和减小流体阻力。较小直径的管子用于清洁流体或压力较高的场合。
在传热面积、流速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管子直径小,则壳体直径减小,结构紧凑。所以在高压下要选用小直径管。(
如φ19×2、
φ14×2、
φ8×1.5)
3.管长
传热面积一定时,管子越长(根数少),则壳体、封头的直径越小、壁厚越薄;但管子过长,清洗、运输、安装都不方便。因此,管长一般不大于6米。管子推荐长度:1、1.5、2、3、4.5、6米。
实际中,要优先满足管径、壳体直径的尺寸,再考虑管长。12
碳钢、低合金钢管:φ19×2、φ25×2.5、φ38×2.516.
3.
2管子在管板上的排列
包括排列方式和间距两方面的内容。
30°60°90°45°p1.排列方式
正三角形排列可排较多的管子,但管外机械清洗较困难。正方形排列则正好相反。多程换热器采用正方形与三角形的组合排列。
1316.3.2管子在管板上的排列包括排列方式和间距两14142.排列间距
管板上两根换热管的中心距称为管间距P。
管间距小,则换热器结构紧凑,流体流速高且不易走短路,故传热效率高;但流体阻力加大,管板上的应力集中现象也加剧。
正三角形排列P≥1.25do;正方形排列P≥do+6mm;多程换热器分程隔板两侧的管间距要大些,
具体数值见GB151-1999;管束最外层管子的外壁与壳体内壁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mm。
16.
3.
3换热管管与管板的连接
管子与管板的连接是管壳式换热器中最重要的部分。制造过程中工作量最大,使用过程中最易损坏。要求该部位在承受介质的压力、温度时不漏、不拉脱。
152.排列间距管板上两根换热管的中心距称为管间距P1.胀接
方法:胀管器
爆炸胀接
管子端部塑性变形,管板弹性变形。
最大的优点是无间隙腐蚀。
结构:光孔
孔壁开槽
使用范围及要求:
胀接前图17-6胀接结构胀接后图16.6胀接结构
?
管板的硬度必须高于管端的硬度,否则管端应退火。
?
温度不大于300oC,压力不大于4MPa,温度过高,材料发生蠕变,使接头处的残余应力逐渐消失。
?
管板厚度较小、换热管外径小于14mm时不宜用胀接。
?
振动剧烈、温度变化过大、严重的应力腐蚀都不宜用胀接。16
1.胀接方法:胀管器爆炸2.焊接
(实际中用的最多)
焊接的特点:
?
高温、高压下仍能保证连接的密封性和强度。
?
对换热管、管板材质的要求低。
?
可采用较小的管板厚度。(无管板最小厚度的要求)
?
焊接工艺简便,生产效率高。
?
焊接接头处易产生裂纹和应力腐蚀。
?
换热管与管板孔间存在间隙,易造成间隙腐蚀。
172.焊接(实际中用的最多)焊接的特点:?高温焊接的结构:
(a)图焊接施工方便,焊接质量容易保证,应用最多。
(b)图介质在换热管进、出口处阻力小,在立式换热器中,停工后管板上不会积液。但焊接质量不易保证。
(a)图17-8焊接结构图16.8焊接结构
(b)18焊接的结构:(a)图焊接施工方便,焊接质量容易保证,应用最3.胀焊并用
综合了胀接和焊接两种方法的优点,但加工成本高。根据加工工艺分为先胀后焊和先焊后胀(各有优缺点)。
胀焊并用适用于:
?承受振动或疲劳载荷的场合。
?有间隙腐蚀的场合。
?采用复合管板的场合。
193.胀焊并用综合了胀接和焊接两种方法的优点,但16.
3.
4管板与壳体的连接
1.管板与壳体不可拆(焊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用
换热管换热管管板管箱管板筒体(a)管板兼作法兰(b)管板不作法兰筒体图17-9管板与壳体焊接图16.9管板与壳体连接
(a)图管内易清洗,应用较多。(b)图管板受力优于兼作法兰的管板,但管内不易清洗。
2016.3.4管板与壳体的连接1.管板与壳体不可拆(2.管板与壳体可拆——U型管、浮头、填料函换热器
换热管管箱管板筒体图17-10管板与壳体可拆结构图16.10管板与壳体可拆结构
212.管板与壳体可拆——U型管、浮头、填料函换热器换热管16.
3.
5管箱与管束分程
1.管箱
管箱位于换热器的两端,作用是将管程介质均匀地分布到各换热管中,或把管内介质收集后输送出来。结构见图16-11。
2216.3.5管箱与管束分程1.管箱管箱2.管束为什么要分程?
前已述及,管长一般不超过6m,那么,当所需换热面积较大时,有两个方法:
?用两台换热器串联。(一般用在高压情况下)
?采用增大壳体直径的办法,使换热管数增加。但这会使管程流速下降,传热系数减小。因此要将管束分程,使流体依次流过各程管子,使流速在前面所述的合适范围内。
232.管束为什么要分程?前已述及,管长一般不超双管程换热器内的流体流动
24双管程换热器内的流体流动243.分程方法
在管箱内设置一定数量的隔板,将管束分为多程。隔板与管箱焊接,与管板用垫片密封(见图16-12)。
常用的程数有1,2,4,6,8,10,12,各程的管子根数要大致相等。
例:2程的分法
12流动顺序
管内介质入管内介质返口侧隔板
回侧隔板
253.分程方法在管箱内设置一定数量的隔板,将管束换热器管箱
26换热器管箱2616.
3.
6折流板
1.折流板的作用
在壳程为对流传热的情况下,设置折流板是为了提高壳程介质的流速和扰动程度,强化传热效果,同时折流板对管束起到了支承作用。但在壳程为冷凝或蒸发的情况下,传热系数和流体的流动状态没有关系,这时设置折流板只是为了支承管束。
管板
筒体
换热管
折流板
拉杆、定距管
2716.3.6折流板1.折流板的作用在壳2.折流板的形式、特点
单弓型折流板
常用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多弓型较单弓型死角小、阻力小。
282.折流板的形式、特点单弓型折流板常用的结构,简单、管壳式换热器折流板型式
弓形
盘-环形
29管壳式换热器折流板型式弓形盘-环形293.折流板的组装与固定
管板
筒体
换热管
定距管
折流板
拉杆
折流板的外径与筒体内壁之间有间隙,间隙太大,流体会走短路;间隙太小有会给制造带来困难,故间隙要合适。
303.折流板的组装与固定管板筒体换热管定距管折流16.
3.
7防冲挡板与导流筒
防冲挡板的作用:防止进口流体直接冲击管束造成管子的侵蚀和振动。
导流筒的作用:
起防冲挡板的作用。
减少流体滞留区,提高传热效率。
3116.3.7防冲挡板与导流筒防冲挡板的作用:防止进过程设备设计
导流筒
32过程设备设计导流筒3216.
3.
8膨胀节
膨胀节是标准件,GB16749—1997《压力容器波形膨胀节》。设计时,按标准选取膨胀节后还要校核其应力。常用的膨胀节结构如右图所示。
膨胀节焊接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筒体上,它的形状决定了它受轴向力后容易变形,因此可减小(不能消除)管、壳间的温差应力。
介质流向衬筒图17-17波型膨胀节图16.16波形膨胀节
3316.3.8膨胀节膨胀节是标准件,GB116.4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
16.4.1
强化传热的原理
Q?KA?tm增加平均传热温差
——逆流流动
、多股流体流动
扩大换热面积——采用小直径管,扩展换热表面
提高总传热系数——强化换热系数较小的一侧
K?1?1?R1??R2??1??21增大α的途径
增大介质扰动程度
提高介质流速
流体阻力增大
3416.4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16.4.1强化传热的16.4.2管内放置强化传热元件
不改变传热面形状,通过改变换热管内流体流动来强化传热,提高传热效率,简便有效,也有利于传热面积的扩大,且易于对旧设备进行改造,应用广泛。
扭带
螺旋线圈
绕花丝
3516.4.2管内放置强化传热元件不改变传热面形状,通过16.4.3异形管强化传热
1.
槽管
图16.20a螺旋槽管b横纹槽管
流体在沟槽或凸起处产生旋涡
增加近壁区的湍流程度
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适用于强化管内单相流体的传热、管外蒸汽冷凝、管外液体膜态沸腾。
3616.4.3异形管强化传热1.槽管图16.20a2.
波纹管
h
δ
D
图16.21波纹管
既能强化管内又能强化管外,传热效率高、不易结垢、热补偿能力好、体积小、重量轻,传热系数是光管的2~3倍,得到了广泛应用
。
372.波纹管hδD图16.21波纹管既能强化管3.
缩放管
压力降相同的条件下,缩放管的传热能力比光滑管大70%以上。
383.缩放管压力降相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陶瓷粉高温设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防脱洗发精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门边条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铜镀铬单扣伸缩型淋浴软管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危废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
- 列车调度指挥课件
- 2025年中国超硬溪流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工厂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轻巧夺冠)
- 2025新进厂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典优】
- 2024-2025厂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夺分金卷】
- 大学助农直播创业计划书
- 2024年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兴淼水务分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CHT 8023-2011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规范(正式版)
- 2023-2024学年北京四中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
- 做美食自媒体规划
-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应急专项预案
- 2023年新高考生物江苏卷试题真题答案解析版
- 刑法学教全套课件(完整)-2024鲜版
- 专题16.7 二次根式章末八大题型总结(拔尖篇)-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解析版)
- 三级电梯安全教育
- 医院物资采购管理暂行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