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单元基础试题一、单选题.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调,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在( )的玻璃上出现水珠。A.室内 B.室外 C.室内、室外均有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太阳光下晒的衣服变干 B.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而出现冰花C.湖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D.在炎热的夏天,从冷饮柜中取出啤酒瓶,呻酒瓶变得模糊.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 )C.可能都正确D.一定都错误.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关于这些现象以及发生这些现象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B.冬天的奇景“雾淞”,这是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D.初冬的早晨落叶上会出现一层白霜,这是凝固现象,要放出热量.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①冬天,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②烧水时,看到壶嘴冒“白气”③夏天,酒在地上的水很快就干了④放在汽车里的固体清新剂会慢慢消失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为非晶体 B.在第5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C.该物质的熔点是8(ΓC D.第13min时物质处于液态.正确估测物理量,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二男生小明同学对与自己身体相关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下列估测合理的是( )A.正常体温为40C B.健康人的脉搏跳动75次的时间是ISC.身体的高度大约是160dmD.手指甲宽度约为ICm、填空题.温度是表示物体程度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常用温度计的刻度,是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o.如图所示,在东北严寒的冬季将一杯热水高高抛起,便可形成一幅奇妙的
泼水成“雪”景象,泼水成“雪”需要用热水的主要原因是热水周围的水蒸
气遇到极寒冷的空气能迅速 成冰,此过程需要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如图所示是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图,制冷剂在电动压缩机的驱使下,在密封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将冰箱内的热量带到冰箱外,达到制冷的目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冷剂会在冷凝器里发生―,在冷冻室里发生―,达到搬运热量的目的。(均选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2)制冷物质在冷凝器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通过—方法实现的,这一过程要—热。(3)小明发现家里冰箱的冷冻室(温度为-15。C)总是结有厚厚的霜,铲掉这气≡些霜后不久又有了,但其他同学家的电冰箱并没有这种现象,他通过网上查询得知需要更换冷冻室门上的密封条,以防止外部空气进入。这些霜的形成是—发生—(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4)打开冰箱门,室内温度将会—o(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如图所示是某种合金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观SOO察图象并回答: 600(1)这种合金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00200(2)第20分钟合金处于状态。o1()203040时IHJTnIin.如图所示是热播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的一幅画面,趴在雪地上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岩然不动,从他们口中呼出的水蒸气在眉毛、头发上结了一层厚厚的“霜”,其“霜”的形成过程是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三、实验题.为了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同学们利用图中的装置进行了实验。(1)在组装实验装置时,应按照(选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组装;(2)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上图中温度计示数是第7min的温度,请填入表格;时间(min)456789101112温度(°C)909193—9898989898(3)水的沸点是 °C,原因可能是当地大气压 (选填“低于”或“高于”)标准大气压。.小红分别测得水、煤油、酒精在当地的沸点如图甲所示,接着做了一个创新实验,如图乙所示她将少量酒精和煤油分别装入A、B试管再将两试管放入装有足够多水的烧杯C中加热。她在安装实验仪器的过程中,应按照(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加热一段时间后,下列现可能出现的是:。物质沸点煤油120℃水100℃酒精78℃及A、只有水沸腾B、只有酒精沸腾C、水和酒精同时沸腾D、三种液体同时沸腾四、综合题.阅读完短文后,请在表格中填写对应物态变化的名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能发现物态变化,厨房就是一个物态变化的“魔术”间,一进入厨房,我们发现炉子上正架着一口装了水的锅,拧动转钮点燃火开始加热锅里的水并盖上锅盖,几分钟后,我们可以听到咕噜咕噜的水声从锅里传来,揭开锅盖,“一股白气”扑面而来;接着,我们来看看冰箱里有什么,我们看到冰箱上层的隔板上放有先用水洗净一些蔬菜,仔细观察后发现其中有些蔬菜上“长着”一些小冰粒。当我们把蔬菜拿出放在案板上,不一会儿那些小冰粒就消失了,只剩下一些水珠还留在蔬菜叶上。这时我们再打开冰箱下层的冷冻柜,取出一支冰棍,我们发现冰棍的包装纸上粘着一些白色的粉末。现象物态变化一股“白气”扑面而来( —)小冰粒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只剩下一些水珠还留在菜叶上( —)冰棍的包装纸上粘着一些白色的粉末物态变化( —)16∙(1)图甲中,物体的长度为cm,分度值是 ;(2)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3)图中,汽车速度表示数为 km/h。(4)图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汽”。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小水珠,这时玻璃片的温度将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五、简答题17.一名珠峰登山队员归来时宣称在-30℃的峰顶见到了“雪怪”,并在峰顶当场从外衣口袋里掏出钢笔,迅速画下了“雪怪”的相貌。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段叙述中有一处科学性错误是 ,判断的依据是 。参考答案1.B【详解】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调,这样室内气温低于外界气温,则外面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液化成为小水珠附着在窗玻璃上,所以水雾应在玻璃的外侧。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o2.D【详解】A.太阳光下晒的衣服变干是衣服上的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是室内空气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湖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是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在炎热的夏天,从冷饮柜中取出啤酒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啤酒瓶变成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o3.B【详解】从甲沸腾曲线可知,甲的沸点为97℃,如果在小于标准大气压下做实验,水的沸点是可能小于100℃的,所以甲可能是正确的的;乙图水的温度是先升高后不变,最后又升高,这不满足水沸腾的特点,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所以乙一定是错误的。故选Bo4.B【详解】A.大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要放热,故A错误;B∙雾淞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树枝等上形成的,要放热,故B正确;C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要放热,故C错误;D.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要放热,故D错误。故选Bo5.D【详解】①冬天,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②烧水时,看到壶嘴冒“白气”,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上升时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热;③夏天,酒在地上的水很快就干了,是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④放在汽车里的固体清新剂会慢慢消失,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综合分析可知吸热的是③④。故选D。6.C【详解】AC从图象可以看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80℃不变,所以此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80℃,故A错误,C正确;BD.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从5min开始熔化,至∣J15min时熔化结束,第13min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故BD错误。故选Co.D【详解】A.中学生的正常体温为37。C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健康人的脉搏,Imin跳动75次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身体的高度大约是160C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中学生手指甲的宽度在1cm左右,故D符合题意。故选Do.冷热 热胀冷缩 冰水混合物 100【详解】[1]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常用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液体温度计,它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3][4]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采用的是摄氏温度,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凝华放出【详解】[1]水蒸气遇到极寒冷的空气能迅速变为固态的雪,故是凝华现象。[2]水蒸气从气态变为固态,故是凝华,凝华放热。10.液化汽化压缩体积放水蒸气凝华上升【详解】(1)[1][2]制冷剂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工作时电动压缩机使制冷剂蒸气压缩而液化;冷凝器里的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汽化,从冰箱的内部吸收热量,达到搬运热量的目的。(2)[3][4]制冷物质在冷凝器里的液化是通过压缩机压缩体积实现的,液化放出热量。(3)[5][6]如果冰箱密封不严,外界空气进入冰箱内部,由于外界空气温度高于冰箱内部的温度,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放热,所以水蒸气放热发生凝华成小冰晶,形成霜,所以加上密封条外部空气不能进入冰箱,这样就不会有水蒸气凝华形成霜。(4)[7]打开冰箱门,电动机压缩机开始工作时,有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会发热,所以会使房间内温度升高。11.晶体 固液共存【详解】[1]图像上BC段继续加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物质有熔点,所以属于晶体。(2)[2]第20分钟温度达到熔点,进入熔化阶段,此时处于固液共存态。12.凝华【详解】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13.由下到上 96 98低于【详解】(1)[1]在实验中,为了能够采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需要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组装。(2)⑵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C,所以第7min的温度如图所示为96°C。[3][4]水沸腾时,温度保持沸点不变,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98°C,而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C,所以原因可能是当地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14.自下而上 C【详解】[1]在安装有铁架台的实验仪器的过程中,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不然下面位置不合适还得拆掉重新安装。[2]水浴加热的方法,试管中煤油达不到沸点,因为大烧杯中水的沸点为100℃,煤油的最高温度与水相同;烧杯中水可以达到沸点,也能持续吸热,所以水能沸腾;酒精从水中吸热,可以达到沸点,也能持续吸热,所以酒精能沸腾。15.液化熔化凝华【详解】[1]一股“白气”扑面而来,“白气”是从锅里出来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2]小冰粒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只剩下一些水珠还留在菜叶上,是水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3]冰棍的包装纸上粘着一些白色的粉末,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16.1.601mm2 60液化升高【详解】(1)[1]⑵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刻度尺,由图甲知,其分度值是1mm,物体的长度为1.60cm。(2)[3]图中温度计上,0~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也就是分度值为1℃,示数为2℃。(3)[4]图中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感恩节幼儿讲话稿15篇
- 微观世界纪录片观后感
- 解决方案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d
- 2016河北道法试卷+答案+解析
- 初级会计实务-2021年5月16日下午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真题
-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模拟试卷33
- 2024年中国智慧工厂行业市场集中度、竞争格局及投融资动态分析报告(智研咨询)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应收账款债权转让及资金周转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个人咨询服务合同2篇
- 基于深度学习的室外火灾烟雾目标检测
-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春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件 第十章 浮力 第4节 跨学科实践:制作微型密度计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试卷(含答案)
- 收养能力评分表
- 三年级上册体育课教案
- 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拓展部)(无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培训课件
- 管道坡口技术培训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2024年认证行业法律法规及认证基础知识 CCAA年度确认 试题与答案
- 皮肤储存新技术及临床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