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雅各的中国经典翻译、出版和教学_第1页
理雅各的中国经典翻译、出版和教学_第2页
理雅各的中国经典翻译、出版和教学_第3页
理雅各的中国经典翻译、出版和教学_第4页
理雅各的中国经典翻译、出版和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理雅各的中国经典翻译、出版和教学

一、理尔雅的《中国经典》关于李雅翻译的《中国经典》1,法国汉学家斯坦朱迪也受到了高度赞扬。正如当初发表在《中国评论》2(ChinaReview,orNotesandQueiresonFarEast)上一篇评论两卷本的《礼记》译本时所说的:《中国经典》,包括“四书”、“五经”的翻译,理雅各博士30年之前开始着手,如今全部完成。它标志着汉学历史上的一个新纪元,而且此项工作据说从头至尾都是在崇高的境界当中完成的。……它标志着理雅各博士作为一个译者的彻底忠实态度,而且,这并不意味着他是逐字逐句地照译。有时候,他可能这样作了,以挑战英语的习惯用语。但更多时候,特别是在后面几卷,他把一个中文单字,扩展翻译成一个完整的英语句子,这就需要对中国经典的莫测高深进行无懈的思索考证。因此,要是有持怀疑态度的批评者试图探究理雅各博士,他们会发现,他们大多数时候还得去探究中国那些最优秀的经典诠释者们。因此,我们从这些翻译当中看到了他们的经典对于他们中国人自己所呈现出来的东西。1上述评论中对于理雅各及其所翻译的儒家经典所给予的肯定,在理雅各之后接任牛津大学中文教授的汉学家苏慧廉(WilliamEdwardSoothill,又名苏熙洵)在其1910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前言中就他翻译《论语》的缘起所作的说明中得到了回应2:理雅各博士对于中国古典里程碑式的贡献太知名了,以至于已经难以引起人们的更多关注。他曾经是我的引路人、哲学家和友人。我读他的译文越多,越是为他的渊博的学术造诣(profoundscholarship)、他通过艰辛劳动绞尽脑汁而得来的精确(hispainstakingaccuracy)、他的令人瞩目的研究探索(hisamazingresearch)以及他在表达上的清晰明白(hisperspicrityofexpression)而感动。上述评价,主要集中于理雅各《中国经典》的翻译原则、策略以及实际落实状况,基本不涉及理雅各“中国经典”译本在翻译体例上的“独特性”——严谨得近于刻板的格式,而且各卷体例自始至终保持不变,即由“学术绪论”(theprolegomena)、“正文翻译”(thebodyofthevolume)和“附录索引”(indexes)三部分组成。试以《春秋》为例说明之。《春秋》(Chu’nTs’ew),初版于1872年,出版序言写于1872年9月26日的香港,扉页上依然是理雅各“中国经典”各卷所遵循的格式,印有“伦敦传道会印刷所印刷”字样(Hongkong:PrintedattheLondonMissionarySociety’sPrintingOffice)。而译本内容格式,同样悉遵旧例。译本“目录”3如下:1.《春秋》等注本之价值A.《春秋》之性质与价值a.最早之《春秋》记录所引期待之落空。b.《春秋》之来源及特性。孔子允许利用自己之权威在增补删削之时挥发自由吗?c.汉代《春秋》之发现。这确系孔子之《春秋》吗?d.《春秋》的三个早期注本;e.《春秋》之价值。B.《春秋》年表a.文本年表:——附整个时期日食及阴历月份表格。b.《左传》中的日期。c.周朝天子及各封邑诸侯名录。C.《春秋》时期的中国D.本卷主要稽考备录书目表a.中文文献;b.译著及外文文献。2.第三本卷卷13.索引a.题索引;b.适当名词索引;c.汉字及短语索引。再以《孟子》译本为例。作为理雅各“中国经典”的第二卷,翻译《孟子》时期的理雅各,已经有了翻译《论语》《大学》《中庸》的经验,而作为译本导读文字的“学术绪论”部分,依然是其译本中几乎与正文译文具有同等学术贡献的部分。《孟子》“学术绪论”由以下部分组成4:第一部分有关孟子的著述1.汉代上述著述的认定,以及此前状况;2.赵岐及其孟子注释;3.其他注释;4.完整性;作者;以及在古典经籍中的接受情况。第二部分孟子及其门徒1.孟子生平;2.孟子的影响与观点;3.孟子的直接门徒弟子。附录:1.荀子性恶篇;2.韩文公原性篇。第三部分杨朱与墨翟1.扬朱的思想;2.墨翟的思想。第四部分本卷翻译前备查书目。1.中文著作;2.翻译著作及其他著作。最充分反映理雅各《中国经典》上述翻译的学术风格并奠定了这种体例格式的,是他的“中国经典”第一卷。此卷包括《论语》、《大学》和《中庸》。其内容目录如下5:第一卷“学术绪论”部分,一共包括六章,分别为:第一章中国经典总论第一节所有归于《中国经典》名下之典籍第二节《中国经典》之权威性第二章孔子《论语》第一节汉代学者与《论语》文本之形成第二节《论语》何时、何人所书;其旨趣;其真实性第三节对于《论语》注释的评论第四节《论语》之训诂第三章《大学》第一节文本史第二节作者考,进入经典文本之文本及注释之差异第三节《大学》之范围及价值第四章《中庸》第一节其在《礼记》中之位置,其作为单行本之刊行第二节其作者;作者行迹考第三节其真实完整性第四节其范围与价值第五章孔子及其直接弟子第一节孔子生平考第二节孔子影响及其主张第三节孔子之直接弟子第六章该卷准备过程中所查阅之主要书目第一节中文书籍,附简略注释第二节《中国典籍》之西文翻译及其他西文著作《中国经典》每卷体例一致,一卷至五卷皆然。而其“学术绪论”与“附录索引”,在耗时费力上,并不逊色于“正文翻译”。不妨以其第一卷第二部分为例做一简单说明。在该卷(卷一)准备过程中仅所查阅之主要书目(中文部分),理雅各列出来的就有:1.十三经注疏;2.新刻批点四书读本;3.四书朱子本义汇参;4.四书经注集证;5.四书诸儒辑要;6.四书翼注论文;7.四书遵注合讲;8.新增四书补注附考备旨;9.四书味根录;10.日讲四书义解;11.御制周易折中;书经传说丛纂;诗经传说丛纂;礼记义疏;春秋传说丛纂;12.毛西河先生全集;13.四书拓余说;14.乡党图考;15.四书释地:四书释地续;四书释地又续;四书释地三续;16.皇清经解;17.孔子家语;18.圣庙祀典图考;19.十子全书;20.历代名贤列女氏姓谱;21.文献通考;22.朱彝尊经义考;23.续文献通考;24.二十四史;25.历代统计表;26.历代疆域表;27.历代沿革表。除上述著作外,还有字典:1.说文解宇;2.六书故;3.字汇;4.康熙字典;5.艺文备览;6.佩文韵府;7.经籍纂诂并补遗。而上述诸文献,并非简单罗列的书目清单,还附有对于每一文献的详细文字说明。二、重新写《诗经》,我已完成该篇的前传,他就已经完成本不过,在华传教30多年中,理雅各的《中国经典》翻译并非一帆风顺。除了在宗教观念上存在着基督教与儒家思想之间的分歧差异外,作为一个传教士,理雅各从事异教翻译阐释的行为,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所属差会的积极支持——实际上这也最终成为他解除与伦敦传道会之间的差派关系的原因之一。不仅如此,理雅各还经常因为时间精力难以协调而导致传教士工作与翻译工作之间的冲突而承受着心灵上的压力。也就是说,当感觉到因为翻译而挤占了去传播福音的时间之时,理雅各会感觉到非常痛苦——尽管并没有任何人在监督他是如何安排他的日常时间和工作的。也就是说,传教士的义务,依然离他的内心最近,至少从他的那些家信中可以看出。1861年,当《中国经典》第一、二卷即将印出的时候,理雅各这样写道:“上星期我偶然去探访了两三个点,这里两年前一户人家都没有,而现在已经聚住了不少人。看到这么多的羊却没有一个牧羊者,我的心灵感到悲伤。我甚至感到回家后简直想把那些中文字典和中国经典统统付之一炬,并把每一个小时都用在向那些因为缺乏知识而麻木枯萎的人们传播基督福音上面”。当然这只是一时冲动,理雅各从来就不曾真正否定过《中国经典》的翻译。下面这几段文字,摘录自他在翻译《诗经》过程中写给远在苏格兰的妻子的家书。由此可以对他翻译《中国经典》的状况有一个大致了解。6“我一天空闲也没有,丝毫未曾懈怠过:就连礼拜六甚至礼拜天也不曾休息,我在积极准备《诗经》的出版,只是还没取得任何可以评估的进展”。“我已经完成了《诗经》第一部分翻译稿的重新誊写。这部译本一共有四个部分,但第一部分篇幅是最长的——几乎是整个译本的五分之二。在六月底之前,我希望完成整个译本,并将给英国去信,寻求该书出版用的纸张和印墨。年底,《集注》部分也将完成,我只需要写好序言部分,今天晚上从九点钟开始我就开始了《诗经》工作,我现在精神状态不错,比一整天的精神都要好。注释,事务,还有华人访客,这些占据了我所有的时间,而我已是疲惫不堪。我去了太平山小礼拜堂——何福堂(Ho-Yuk-ts’un)作布道。我回到家里——疲惫、疲惫、疲惫。现在不同了。重新开始《诗经》翻译总是能够让我愉悦起来,可这又是为什么呢?简言之,是因为它似乎将我们再次团聚的时间又拉近了……我收到了儒莲的一封来函,信中对我的翻译予以了褒扬。“我刚刚译完了《诗经》中一首长颂诗。一想到手中这部著作完成之后,我的所有工作也就完成了,我的心禁不住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收缩。可是,一页接着一页的忙碌——这就像是攀登山峰。如果你站在山脚下,因为距离以及山之陡峭,你会踌伫不前,脚几乎不听使唤,根本一步也移不动。但是,束束腰身,而且开始上路:你气喘吁吁,痛苦地呻吟,可是最终你到达了顶点。这样,假以时光和健康,我将站在《诗经》的顶点,并且手拿《易经》之基石而大声叫喊。“我刚刚从《诗经》中成功地获得新鲜血液,早餐之后,我就一直在撰写头两个注解——是关于整部作品的标题和其中部分内容的标题的。《诗经》原本有一序言,写于大约2000年之前。作者就《诗经》中307首诗作、每一首颂诗所涉及到的主题内容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此我想我最好还是翻译过来,而且我发现我这样做也会大大加快我的整个工作。当然,我的工作并非是在一种表面肤浅和马马乎乎当中进行的。“我想对我整个的《中国经典》翻译和注解工作做一完整评估。可能一百个读者当中,九十九个会对长长的评论性的注释丝毫也不在意;但是,第一百个读者将产生出来,他会发现这些所谓长长的注释其实一点也不长。就只为了这第一百个读者,我也应该将这些注释写出来。“明年底之前,《诗经》就面世了。我们已经排完了380页,但费用惊人,每个月大约105元——其中包括付给我的中国助手、王(韬)博士的20元。有时候我根本用不着他,因为整个星期我都不需要咨询他。不过,可能又会出现这样的需要,他对我又具有巨大的帮助,而且,当我着手序言部分的时候,他的用处就更大了。对于我来说,只有那些第一流的学者才有价值,而这里除他之外,我找不到任何一个能够与之比肩者。不过,为了此项开销,我在年底之前必须有钱在手,而不用到时候又得出让股份了。”“已经有648页的《诗经》译本排印出来了,这一工作在我完成索引和序言部分之后才可完成。同时,排印工人们已经拿到了《春秋》或者孔子的AnnalsofLoo(鲁记),这花费了我十五个月的艰苦努力。但是,很少有人对这些经典英译本的每一卷是如何翻译出来、耗费了译者多少心血劳动有多少感受。一个中国青年曾经给我来了一封信,开头这样写道——‘我知道你的勤勉努力’。勤勉努力当然在我的精神构成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翻译过程中的艰辛,包括过度劳累以致双眼几乎完全失明、生活上的清苦等,都没有动摇或者终止理雅各的信念。不过《中国经典》出版过程中的曲折,却耗费了他不少精力。理雅各的《中国经典》翻译,集中于两个时期,一个是香港时期,另外一个是他出任牛津大学首任中文讲座教授之后,应同为牛津大学教授的比较宗教学家和东方学家麦克斯·缪勒之邀,为其编辑的50卷本的“东方圣典丛书”(SacredBooksofTheEast)翻译余下的《中国经典》时期。前一个时期理雅各还存在着宗教信仰、差会关系、个人精力、出版资金等诸多方面的压力,相比之下,后一个时期则显得稳定、更为学术化、世俗化,而且出版也不用自己费心劳神。事实上《中国经典》的最初翻译,完全是理雅各的个人行为。而只要时间允许,他也坚持将其翻译工作向前一点点推进。直到已经接近完工的时候,印刷出版的问题才呈现在眼前。最初,《中国经典》的出版得到了一个在香港的英国商人的慷慨解囊、热心襄助。此人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著名的鸦片商人渣颠的侄子约瑟夫·渣颠(JosephJardine)。理雅各不仅在第一卷中介绍了渣颠慷慨襄助的经过,而且在随后各卷的出版序言中,依然表达了对于这位英国绅士的感激,尽管理雅各自己坚决反对英国政府的鸦片政策。于是,《中国经典》第一卷第一版于1861年在香港问世出版。遗憾的是,在经典第一卷面世之前,渣颠已辞世而去,但是,他的兄弟罗伯特·渣颠(RobertJardine)一字不变地继续提供他的兄弟所承诺给予的襄助,一直到第二卷、第三卷出版面世,而且,这一慷慨襄助还持续到了《中国经典》第四、第五卷的准备期间。三、理尔雅—理雅各牛津大学讲座及课程涉及的儒家经典及儒学理雅各与儒家经典之间的关系,集中体现在他的“中国经典”的翻译上,但绝非仅止于此。作为一个传教士——汉学家,特别是在出任牛津大学首任中文讲座教授之后,理雅各与儒家经典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著述、讲座以及课堂之中。这里仅就他1876年任牛津大学中文教授后就儒家经典、儒学以及儒家思想的大众普及等内容所作的讲座和课堂教学作一介绍。从1876年10月27日“就职演讲”,至1897年10月28日的最后一次公开讲座,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