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8第一节地理环境差异性在我国西双版纳地域,人们模拟雨林结构,建立起多层次人工经济林,以橡胶为上层乔木树种,下面种植茶树、咖啡等灌木植物,在灌木层之下再种植草果等地被植物,到达一地多用,增加收益经济效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从旅行中取得对地域差异现象感性认识,从华南到北方,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从高山山麓到山顶,都能够观察到陆地环境及其组成要素显著差异。2/38【学习目标】
1.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景观图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2.结合“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垂直自然带图”,归纳地理环境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3.掌握非地带性原因对自然带分布影响。3/381.地理环境地域差异(1)自然带形成:4/38(2)自然带类型及分布(以亚欧大陆为例)冰原带
带亚寒带针叶林带E:
带F温带
草原带I: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H: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热带荒漠带热带季雨林带B:
带A:热带雨林带苔原温带落叶阔叶林G:温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5/38分异类型成因自然带分布规律主要表现地域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改变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北半球高纬度地域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_____差异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
纬度大陆
2.地理环境水平分异规律热量水分中6/38成因自然带分布规律分布垂直地域分异水热组合垂直改变随
更替一定海拔山地3.垂直地域分异海拔高度
7/38影响原因实例海陆分布南半球缺乏带和针叶林带地形起伏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为森林,东侧是 洋流澳大利亚热带荒漠带直逼西海岸4.非地带性现象苔原荒漠8/38水平地域分异规律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完成以下要求。9/38(1)从图中看,从非洲中部向南北方向,自然带是怎么改变?(2)非洲自然带改变表达了自然带怎样分异规律?这种规律形成基础是什么?(3)据图分析,自亚欧大陆东部日本本州岛南部向亚欧大陆内部自然带是怎样改变?(4)亚欧大陆东部向内陆自然带改变表达了怎样分异规律?这种规律形成基础是什么?(5)为何低高纬度地域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显著?10/38关键点(1)[读图说明]由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关键点(2)[读图分析]表达了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这种规律形成是以热量为基础。关键点(3)[读图说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关键点(4)[读图分析]表达了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是以水分为基础。关键点(5)[读图总结]高纬度地域和低纬度地域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表现最为显著。这是因为高纬度地域气温低,蒸发量少,相对湿度大,东西方向上水分条件差异小;低纬度地域则因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普遍较多,水分条件东西差异也很小。11/38读下列图并结合我国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回答以下相关问题。12/38(1)图中①~③改变,表达了陆地环境
。(2)图中③~⑤改变,表达了陆地环境
。(3)①与⑥纬度相同,距海洋远近相差不大,而陆地自然带差异很大,这表达了陆地环境
分异规律。(4)④处天然植被是
,⑤处大型动物含有特点,⑥处代表性动物有
,①处土壤特点是
13/38【解析】
(1)①~③是从南到北改变,热量降低。(2)③~⑤是我国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改变。(3)由题中“纬度相同,距海洋远近相差不大”,排除了从赤道到两极改变和从沿海向内陆改变。再结合我国青藏高原可知是地形原因,所认为非地带性。(4)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含有统一演化过程,联络初中知识完成此题。【答案】
(1)纬度地带性(2)经度地带性(3)非地带性(4)温带草原耐干旱善奔跑野骆驼、牦牛、藏羚羊、西藏雪鸡等呈酸性(红壤、砖红壤)14/381.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15/38(1)自然景观①→②→③→④改变是以
为基础产生,这种地域分异产生根本原因是
.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景观改变规律近似于
(A:①→②→③→④B:③→⑤→⑥)改变,产生原因是(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原因是
。(4)把相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温带大陆性气候
松鼠
⑥
棕壤、褐土温带季风气候骆驼③荒漠土16/38【解析】
图中①→④反应了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这是地域分异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影响而形成。喜马拉雅山南坡垂直地域分异显著,地势高低不一样是主要原因。图③→⑥景观和自然带差异,反应了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这主要是距海远近不一样造成。【答案】
(1)热量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2)A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水热情况改变大(3)距海远近不一样(4)温带大陆性气候——骆驼——⑥——荒漠土;温带季风气候——松鼠——③——棕壤、褐土17/38垂直地带性读图完成以下要求。18/38(1)乞力马扎罗山从山麓到山顶有哪些自然带?(2)非洲自然带从赤道向南北怎样改变?(3)结合图甲和图乙,能够看出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自然带分异完全相同吗?(4)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数目和完整程度受哪些原因影响?关键点(1)[读图说明]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关键点(2)[读图说明]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荒漠、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关键点(3)[读图分析]不完全相同,含有相同性。关键点(4)[归纳总结]纬度越低,山体相对高度越大,垂直自然带谱越复杂。19/38读阿尔卑斯山、天山、喜马拉雅山垂直自然带图,回答以下问题。20/38(1)珠穆朗玛峰南坡比北坡雪线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阿尔卑斯山南坡比北坡雪线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判断天山A、B两坡坡向:
是南坡,
是北坡。(4)三地自然带最简单是
。造成三地自然带垂直改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38【解析】
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处理问题能力,综合性强。解答此题:一是读图提取有效信息,如山脉位置,阳坡和阴坡,山麓、山顶自然带等;二是明确雪线高度与所处迎风坡与背风坡、阳坡与阴坡及降水量多少相关。在高山地域,伴随海拔高度改变,山麓到山顶水热情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对应展现出垂直分布规律。赤道附近较高山岭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同。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复杂是否原因一是纬度,二是山体海拔高度。【答案】
(1)低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积雪多,雪线低(2)高南、北坡降水差异不大,南坡纬度低,向阳,温度高(3)A
B(4)天山从山麓到山顶水热情况随高度增加而改变,造成自然景观在垂直方向上发生改变22/38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年1、2月份,我国南方地域发生特大雨雪冰冻灾害,使湖南、贵州等19个省份受损森林面积达2.79亿亩,相当于全国森林面积1/10。材料二中国林线高度等值线图(高山林线是山区景观类型一条主要生态界限)。23/38(1)此次遭受雨雪冰冻灾害最严重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2)请在下列图中作出沿AB线林线高度改变曲线图。24/38(3)描述图中3800米等值线走向特点,并说明原因。(4)简述沿AB线和AC线林线分布高度改变规律并分析原因。25/38【解析】
此次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在中国南方,当地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第(2)题,本题考查作图技能,必须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是坐标单位选取,二是分析从A到B改变规律,尤其是3800~4200米之间;因为改变趋势不一样,作出来不是直线,而是平滑曲线。第(3)题,读图获取信息,3800米等值线东段大致为南北向,西段为东西向,东段南北走向非常显著,从我国地理位置看,应该受地形原因影响。西段改变显示热量对自然带影响。第(4)题,影响植被分布最主要原因是气候,所以分析林线高度差异主要是从气候差异来考虑。从沿海向内陆,由赤道到两极气候差异分别是水分和热量。26/38【答案】
(1)B(2)如图(3)东半段大致南北走向,主要受横断山脉影响。西半段靠近东西走向,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原因影响。(4)AB线: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陆)显著升高。原因:从东到西降水降低,地势升高。沿AC线:随纬度升高逐步降低。原因:随纬度升高温度降低。27/381.世界气候类型与陆地自然带对应关系及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自然带最显著标志是植被,自然带名称往往用植被分布类型名称来命名。而影响植被分布最主要原因是气候,因为气候影响着植被分布所需要光照、热量和水分条件。所以,世界气候类型分布与自然带分布含有一定对应关系。以下列图所表示:28/3829/38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判断技巧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含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1)在分析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绪进行:太阳辐射:赤道递减两极↓热量带:赤道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两极↓植被:赤道雨林、常绿阔(硬)叶林、落叶阔叶林两极↓土壤:赤道酸性、中性、偏碱性两极针叶林、苔原、冰原30/38(2)在分析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绪进行:来自海洋暖湿气流:沿海多少内陆↓降水量:沿海多少内陆↓植被:沿海森林、草原、荒漠内陆↓土壤:沿海森林土、草原土、荒漠土内陆31/383.了解垂直分异规律技巧32/38(1)山地垂直自然带更替规律同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同。如上图所表示。(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原因有三: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愈低愈复杂,纬度愈高愈简单,普通说来,山地垂直自然带山麓带就是当地自然带;②山体海拔;海拔愈高愈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愈低愈简单,甚至无。③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3)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海拔高度原因有二: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②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4)影响雪线原因,从本质上讲是蒸发融化与降雪积雪对比关系,详细原因有二;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②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雪线海拔高。
33/384.非地带性现象总结在自然地理环境地带性分布规律基础上,自然带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原因影响,会出现一些非地带性分布现象,总结以下:因素地域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情况)海陆分布南半球中高纬度苔原带、针叶林带无南半球该纬度无陆地北极地域冰原带无北极地域主要是北冰洋34/38地形起伏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科迪勒拉山系西侧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东非高原热带雨林带各大洲高山和高原地域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35/38洋流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西两岸东西两岸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东岸向较低纬度延伸,西岸向较高纬度延伸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是寒流,降温减湿。大陆西岸是暖流,增温增湿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东西两岸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是暖流,西岸是寒流南北半球副热带大陆西岸热带荒漠带热带荒漠带南北延伸或直逼海岸寒流起降温减湿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1-2026年中国紫外线消毒器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批发市场攻略考核试卷
- 科技前沿的生产工艺优化探讨
- 新能源汽车综合性能评价方法考核试卷
- 仓储粮食的绿色防虫措施考核试卷
- 科学知识传播的新纪元-科普影视
- 噪声与振动工程教育考核试卷
- 文具行业市场预测与分析考核试卷
- 2025年中国皮带式给料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生铁三通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唐诗中的中医药知识-PPT幻灯片
- 四川省泸州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共45张)
- 机械制图教学课件(全套)
- 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 液位测量
- 化学纤维精品课件
- 中式面点师初级(五级)教学计划、大纲
- QC成果构造柱浇筑新技术的研发创新(附图)
- 2020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
- BIM技术应用管理办法
- 信息论与编码第4章信息率失真函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