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第一节皇帝与皇族组员称谓一、皇帝称谓(一)“皇帝”称谓由来1、“三皇”指天皇、地皇、人皇;“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2、“后”、“王”称谓始于原始社会,夏、商、周三代最高统制者都称为“王”。“天子”之称始于西周,故周代最高统制者又称为“天子”。1/382/383、公元2,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于是便将“皇”和“帝”连接在一起称为“皇帝”

(二)皇帝称号1、谥号是指古代对死去帝王、大臣、贵族按其生平事迹和品德给予评定褒贬称号。谥号始于西周,属于褒扬有文、武、景、惠、烈、昭、穆、英、成等,属于贬斥有炀、厉、灵、幽等。3/38秦始皇唐太宗4/385/386/387/388/38二、皇族组员称谓太上皇:皇帝对其父亲或退位皇帝尊称。太皇太后:皇帝祖母。皇太后:皇帝母亲。皇后:皇帝正妻。嫔妃:皇帝诸妾通称。9/38皇太子:皇帝诸子中皇位法定继承人,又称“太子”。皇太孙:由皇帝册立有皇位继承权嗣孙。10/38公主:汉代开始专指皇帝之女,皇帝姊妹称长公主,皇帝姑母称大长公主。清代自皇太极时起皇帝女儿称为“公主”,并要求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养女称“和硕公主”,其它皇族之女均称“格格”。驸马:皇帝女婿,清代称“额驸”。11/38第二节古代官制与官吏选拔制度一、古代官制(一)古代管制发展阶段及特点中国古代管制发展,从夏代到清末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1、巫史制时期,包含夏、商两代2、公卿制时期,包含西周和春秋两个时期3、丞相制时期,包含战国,秦和西汉前12/38期4、尚书制时期,从汉武帝到明初5、内阁制时期,包含明清两代(二)中央官制巫史是我国夏商时期国家机构中最有权威官员。秦汉时期建立了以三公九卿为主体中央官制,魏晋以来形成以三省六部为主体中央官制,至隋唐逐步完备并定型化,成为后代中央官制蓝本。13/38三省:即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14/38(三)地方官制1、春秋战国时期,地方行政分为郡、县两极,一直延续到秦汉时期。2、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普通分为州、郡县三级。3、隋唐时期,地方行政基本上分为州县两极。4、宋代,地方行政时期分为路、府(州、军、监)县三级。15/38二、古代官吏选拔制度(一)古代官吏选拔制度要求1、夏商周时期当初主要官职普通都是世袭。2、战国时期除国选拔官吏主要路径是自荐游说。3、汉代官吏主要从高官子弟和士人中选拔。4、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吏主要方法是“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16/38(二)科举制度1、所谓科举制度就是由国家设置科目,定时举行同意考试,经过用公开考试方法来选拔官吏制度,又称“开科取士”。2、隋唐时期科举考试常设科目有明经和进士两科,考试种类有常举、制举两种。3、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要求以八股文取士,专取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命题考试。17/384、明清时期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即乡试、会试和殿试。5、乡试通常每隔三年于秋季八月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6、会试于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考中称为“贡士”。7、殿试在会试后举行,由皇帝主考,考中者统称为进士。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某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18/38第三节诸子百家一、“百家争鸣”产生历史背景“百家争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大大繁荣和丰富了我国古代文化和学术。二、儒家1、儒家是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一个学派,产生于春秋时期,创始人为孔子。19/382、孔子、孟子、荀子是儒家学派三位主要代表人物。A、孔子思想以“天命论”、“中庸”之道和“仁”、“礼”为关键。B、孟子主要继承了孔子“仁”思想,将其发展成“王道”和“仁政”学说,并提出了“性善论”。C、荀子主张“性恶论”,提出了“礼”、“法”兼用礼治思想。

孟子荀子20/383、汗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4、儒学在宋明时期演变发展为宋明“理学”,这是一个以儒道佛三教合一为特征新儒学,主要讨论以“性与天道”为中心哲学问题。5、儒家经典主要有:《诗》、《书》、《礼》、《易》、《春秋》、《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21/38三、道家

1、道家是道德家简称,创始人为春秋时期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柑,著有《老子》一书。2、道家另一个代表人物是庄子,著有《庄子》一书。

老子庄子22/38四、法家1、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著有《韩非子》一书,为法家主要经典著作。五、墨家1、墨家是“诸子百家”中代表农、工等小生产者利益学派,创始人为墨子。2、墨子思想主要表达在《墨子》一书中。韩非子墨子23/38六、兵家1、兵家代表人物主要有孙武、孙膑、尉缭子、吴起等。2、孙武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孙膑著有《孙膑兵法》。3、《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古老兵法,也是世界上最早兵书。该书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普遍军事规律,提出了“避实而击虚”等一系列作战标准孙武孙膑24/38七、阴阳家1、阴阳家是“诸子百家”中提倡阴阳五行学说派别,代表人物为邹衍。2、五行之说始于商周,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组成。金生水金克木水生木木克土木生火土克水火生土水克火土生金火克金25/38第四节文学艺术一、文学1、春秋时期编成《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2、战国时期屈原创造了“楚辞体”。写有著名诗篇《离骚》。3、汉代著名文学体裁是“赋”和“乐府”,成就巨大。4、唐代著名文学体裁是“近体诗”、散文和“传奇”。“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韩愈、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散文家、韩愈居“唐宋八大家”之首。5、宋代文学成就最突出是“词”。其中欧阳修、辛弃疾、柳永、苏轼、李清照词作影响最大。26/386、元代文学成就最突出是“散曲”和杂剧。其中,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王实甫《西厢记》等较为著名。7、明代文学最突出成就是小说。罗贯中《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施耐庵《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长篇小说;吴承恩《西游记》是我国最出色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吴敬梓《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优异讽刺小说;兰陵笑笑生《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长篇小说。27/388、清代文学最突出成就也是小说,曹雪芹《红楼梦》是我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高峰之作。;蒲松龄《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文小说高峰之作。9、当代文学突出成就主要表现在小说和戏剧上。鲁迅代表作有《狂人日志》、《孔乙己》、《阿Q正传》、《祥林嫂》;郭沫若代表作有《屈原》、《虎符》;茅盾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巴金代表作有《家》、《春》、《秋》老舍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曹禺代表作有《日出》。28/38二、对联1、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等,对联源于古代制桃符。2、普通认为五代时期后蜀之主孟A所撰写“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为我国对联发展史上第一副对联。3、明清时期是对联鼎盛期。对联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对仗严谨B、声律友好C、示意完美29/38三、古代诗词(一)诗词1、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四字一句诗,叫做四言诗。2、汉代以后出现了五言诗。3、南朝刘宋时期七言诗写作开始受到重视,大约在南朝梁代开始出现了七言近体诗雏形。4、普通把唐近体诗产生之前诗歌称为古体诗。5、古体诗特点是除押韵外,不受任何格律限制,写作自由。6、近体诗按形式可分为律诗、绝句、长律三大类。近体诗特点是考究平仄,要求对仗,压韵严格。30/38(二)词是一个依照乐谱曲调来填词诗歌体裁,萌芽于隋,兴起于唐,成熟于晚唐、五代,大盛于两宋。四、戏曲1、中国戏曲源于秦汉时期乐舞、俳优和百戏。2、南宋时期在温州一带出现了用南曲演唱戏文,称为“南戏”,普通认为这是中国戏曲最早成熟形式。3、京剧是流传全国,影响最大剧种,被称为“国粹”。京剧诞生,始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程长庚被誉为京剧开山祖师,谭鑫培为京剧一代宗师。31/38五、绘画1、中国画历史悠久,最早能够追溯到仰韶文化时期,当初彩色陶器上纹样和装饰是我国最早绘画艺术。2、假如从旅游者对中国画观赏这一特定角度去分类,能够简明地把中国画分为卷轴画、壁画和工艺绘画三大类。3、东晋顾恺之擅长人物画,现有摹本《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传世。唐朝阎立本、吴道子是当初最著名画家。吴道子有“画圣”之誉。阎立本代表作为《步辇图》,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作品。32/38六、书法1、商周时期甲骨文、金文、石古文是我国最早书法艺术。但普通认为,书法成为一门独立艺术始于秦代。李斯书法代表了秦代书法艺术最高水平。2、汉代盛行隶书。3、魏晋南北朝时期楷书、行书、草书三种书体走向定型化。普通认为魏代钟繇是楷书创始人。4、从汉至魏,书法艺术主要应用于碑书写。5、东晋王羲之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后人尊为“书圣”,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33/38第五节科学技术一、数学二、天文历法(一)古代计时方法(二)古代历法1、阴阳历我国古代历法是一个阴阳历。阳历主要以太阳运动为依据,以一个回归年,阳历主要以月亮运动为依据,以一个朔望月,阳历年和阴历月相结合即阴阳历,阴阳历年平均值约等于回归年。2、四时四时即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均分为孟、仲、季三个阶段。34/38(二)

古代天文历法成绩夏代历法(夏历)是我国最早历法。《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日食统计。《春秋》保留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统计。春秋时期测定了冬至、夏至日期,战国时期以定出二十四节气。战国时期甘德、石申编写《甘石星经》是世界界上最早天文学著作。东汉科学家张衡创制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浑天仪,创造了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地动仪。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35/38五、生产技术西汉早期以出现纸,西安发觉灞桥纸,是世界上最早纸。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唐代868年印刷《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最有确切日期雕刻印刷品。

36/38“丝绸之路”开辟之后,韩王朝和西域各国联络和联络和交往逐步频繁和亲密起来,西域葡萄、胡瓜(黄瓜)、大蒜、胡葱、苜蓿等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