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一、重点难点分析重点: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清王朝严格限制和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这种政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⑴原因:A、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政策。8、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使人们无需同外界进行太多的交往。C、清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固步自封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进步。D、清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外国侵略,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统治。(2)具体表现:A、严禁沿海人民擅自出海贸易。B、只开放四个后减至广州一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C、严格限制进口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3)影响: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实行了近200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与世隔绝即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消极防御的政策,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政策,最终导致清朝脱离世界潮流。进一步导致了闭塞、停滞、倒退。难点:“资本主义萌芽”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指的是一种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是在封建社会晚期,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条件时产生的。①明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中期以后,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起,并在江南一些地区发展为独立的手工工厂。②明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苏州出现以丝织为业的“机户”,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③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表现: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了,分工细密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了,广东的冶铁业、云南的采矿业、四川的煮盐业、陕西的伐木业、北京的采煤业、台湾的熬糖业等,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七年级下册《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材梳理七年级下册《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材梳理。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几乎和西方同时产生,但发展缓慢,长期不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中国全国范围内,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因素—一腐朽的封建制度:A、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因而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B、封建国家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在国内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贬低商人社会地位,并严重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C、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D、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次禁止海外贸易。⑤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说明我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向衰落。二、学法指导(一)综合法:明清是我国古代历史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可以将以前各朝代经济发展的内容按农业、手工业、商业分类,并作一梳理、汇总,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如下:1、农业⑴农作物: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商周时期:“五谷”;汉代北方种植小麦,南方种植水稻;唐代蔬菜有很多新品种,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北宋时期从越南引进占城稻;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明朝从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⑵工具:商周时期:木、石、骨、蚌(少量青铜农具);春秋时期:铁农具出现;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唐朝时期: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⑶耕作技术:商周时期:选种、施肥、治虫害;春秋战国时期:牛犁耕并推广(农业技术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两汉时期:耕犁装犁壁翻土碎土,早欧洲千年;西汉播种耧车,二牛抬杆的牛耕法推广。⑷水利工程:春秋战国时期:都江郾(战国秦李冰);秦朝开凿了灵渠;隋朝时期京杭运河;元朝的会通河、通会河2、手工业⑴青铜铸造:商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⑵冶铁业:春秋战国:铁农具使用,说明冶铁业发展。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⑶陶瓷业:商周原始瓷器是我国陶瓷发展的一次飞跃。唐朝的唐三彩、越窑青瓷、邢窑白瓷最为有名。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成为的瓷都。(4)纺织业:西汉丝织业使用提花机,染色技术很高。x疆出土的东汉丝袜,蜀国丝织业兴旺蜀帛行销三国。北宋丝织品以江浙和蜀地为中心。棉纺织业在南宋时扩展到江南,棉纺织业的兴起标志着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明朝中后期,苏州、松江等地丝织业发达。(5)造船业:三国时期,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宋朝造船技术在世界上处于地位,泉州、广州是造船业中心。(6)造纸业:西汉前期的纸(甘肃天水放马滩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3、商业⑴城市:两汉时期:城市都设有专门的商业区叫做“市”;西汉长安、东汉洛阳人称东西二京,是世界上少有的大城市。隋唐时期,长安和洛阳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全国的商业大都会;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以扬州、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唐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两宋时的商业都市开封和杭州,有早市、夜市。元朝的都市以大都最为七年级下册《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材梳理学习总结。明清时期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兴起。⑵交通:隋朝:开凿大运河。隋唐时期交通要道上还有接待客商的私家店肆,备有“驿驴”;以运河、长江为主的水运也很方便。元朝的交通运输业:陆路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海上南北海运的开通、内河航运开凿了会通河、通惠河。⑶货币:秦朝: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两汉时期:汉承秦制,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五铢钱)。北宋“交子”纸币的推广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4、对外贸易:西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之后开通了沟通中西交通和贸易往来的路上要道“丝绸之路”,汉武帝之后,西汉商人还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海上丝绸之路”。唐朝时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长安、洛阳、广州、扬州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文明世界的大商港,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5、江南经济的开发原因:⑴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农业得到开发,使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为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础。⑵安史之乱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⑶五代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⑷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由北方移到南方,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二)准确理解概念:在本科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历史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在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应先准确把握这些基本概念。机户:中国古代专门从事手工、丝棉织业的从业户。又称机坊、机家或机房。自宋以至明清,丝织业发达的江南地区,泛指个体手工业人户和绸缎商人。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拥有大量资金、生产资料、机房,靠工人生产获得利润七年级下册《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材梳理七年级下册《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材梳理。机工:早期的雇佣工人,靠给机户工作领取工资。机户与机工间的关系: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即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闭关政策:闭关原指关闭城门,后引申为断绝往来,在这里指严格限制对外交往,闭关政策在清朝时得到了严厉的执行。闭关政策的具体表现海禁,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只准广州一地通商。(三)列表法:明清经济的发展主要讲述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四方面内容,通过列表将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以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情况归纳、整理,以体现明清经济“发展”的含义。并且使我们对历史知识体系有一个条理清晰的把握:引进的农作物: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经济作物的引进,促进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为手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工商业城镇兴起;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城镇发展基础上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手工业南北方都有棉纺织业基地;苏州、南京先后成为丝织业中心;景德镇全国的制瓷中心商业商业城镇兴起,北京、南京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商人数量大大增多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后期,纺织业中出现了一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雇佣工人为他劳动,这就是资本主义的萌芽。(四)分析法:分析史料:材料一、自元代以来,松江逐渐发展成全国棉纺织业中心;材料二、“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浙江嘉善魏塘镇)纱”民谣;材料三、“数年来,肃宁(河北肃宁)一邑,所出布匹,足当吾松(指松江)十分之一矣”。—徐光启《农政全书》材料四、山东邹县“鬻布于邻”。—吕坤《实政录风宪约》通过以上史料的分析认识到明代,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分析课本补充的《醒世恒言》的资料,来了解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并且进一步认识到明朝中后期社会生活发生的这一新变化。分析课本乾隆皇帝至英国王信函中的几句话、清朝统治者推行的政策、清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外国侵略,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统治,掌握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通过分析史料得出结论,从而掌握一种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五)联系法:例如,高产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引进和推广,有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工商业城市的普遍建立和大商人的增加,是商品经济活跃的表现在商品经济空前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新的历史现象。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是当时国内、国际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这一政策对此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只有联系地看问题,才能正确解释历史。(六)讨论法:搜集有关闭关政策的资料,进行讨论,从而掌握闭关锁国政策的带来的严重后果。(七)时政结合:学习闭关政策,联系今天的改革开放,通过比较两者的不同影响,认识到闭关锁国导致国家落后,改革开放推动国家的迅速发展,从而更加坚定了改革开放的信念和决心。(八)图文结合:通过《明朝松江出产的棉布》图,认识明朝松江府棉布业优于全国,观察棉布上面的龙凤、斗牛、麒麟等花纹等,来体会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通过《清花海水行龙纹扁瓶》图,体会制瓷业的兴旺发达和高超的技艺。通过《皇都积胜图》《徽商的房舍》图,来体会清朝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并进一步认识到这是明清社会经济一个显著的特点。通过《广州十三行》图,来理解闭关政策的做法。初一历史下册常见的知识点总结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二、“开皇之治”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三、隋朝大运河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2、开凿的目的: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二、贞观之治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3、崇尚节俭;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三、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的女皇帝。历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2)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2、手工业(1)丝织业(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3、商业(1)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2)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初一历史下册基础知识点梳理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2、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同一全国。3、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4、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的国家粮库。5、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生物学单元作业设计与应用研究
- 美容院员工工作纪律与行为规范合同二零二五版3篇
- 2025年上海购房合同标准范文(2篇)
- 2025年专利独家特许使用合同常用版(2篇)
- 关于编制硅酸盐(珍珠岩)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 中国直接染料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常用版门面租赁合同
- 糖果机行业市场发展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中国世君宁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2-2027年中国男式浴衣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三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附答案
- 中医诊疗方案肾病科
- 2025年安庆港华燃气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4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中药饮片培训课件
-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早产儿姿势管理与摆位》
- 《论文的写作技巧》课件
- 空气自动站仪器运营维护项目操作说明以及简单故障处理
- 2022年12月Python-一级等级考试真题(附答案-解析)
- T-CHSA 020-2023 上颌骨缺损手术功能修复重建的专家共识
- Hypermesh lsdyna转动副连接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