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一轮复习部编版第35讲近代后期西方的国家治理经济生活和文化交流课件(191张)_第1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部编版第35讲近代后期西方的国家治理经济生活和文化交流课件(191张)_第2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部编版第35讲近代后期西方的国家治理经济生活和文化交流课件(191张)_第3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部编版第35讲近代后期西方的国家治理经济生活和文化交流课件(191张)_第4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部编版第35讲近代后期西方的国家治理经济生活和文化交流课件(191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5讲近代后期西方的国家治理、经济生活和文化交流专题十近代后期西方世界的发展变化——两次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教材定向考点定位★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近代欧美政治制度、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特点及影响。(2)近代西方法律制度与宗教伦理教化的发展、特点及作用。(3)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和国际法的形成及对世界历史的影响。(4)西方基层治理的措施、特点、作用★经济与社会生活(1)工厂制度的形成、特点。(2)工业革命对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居住条件、交通运输及世界市场等的影响★文化交流与传播(1)北美独立战争、拉美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等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2)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01主题一近代后期西方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1)美国民主政治的建立1775年北美独立战争爆发,次年,美利坚合众国建立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共和国,实行__________。总统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兼任陆海军总司令;_____分为众议院和参议院,拥有立法权和批准税收的权力;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规定设立的下级法院三权分立国会(2)法国共和制的建立: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通过宪法,规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立法权由两院行使;总统任期七年,经__________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数年后,法国确立了共和制。(3)对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评价①进步性:近代西方政治制度适应了__________发展的需要,部分实现了文艺复兴和__________的理想。②局限性:英国妇女长期没有选举权,美国宪法一度承认了黑人奴隶制的合法地位等。参议院资本主义启蒙运动2.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1)出现背景①经济原因:工业革命后,国家亟须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_______________。②思想原因:人们要求_____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2)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①初步建立:18世纪初,英国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其他官员不得当选为__________。19世纪初,开始设立__________的职位,从而形成政务官和事务官两类官员。职业官僚体系平等下院议员常务次官②正式建立:1855年,英国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_______________,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1870年,英国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文官的基本录用条件,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3)文官制度的扩展①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_______________》,建立文官制度。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文官制度也最终建立起来。文官委员会美国文官法(4)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①特点: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政治中立和工作隐名;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②评价优点a.规范了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_____和管理的分离。b.有利于政府工作的__________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弊端a.容易滋生__________和僵化现象。b.文官人数急剧膨胀,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文官的层次也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__________政治稳定性官僚习气工作效率知识点二近代后期西方的社会治理与国家关系

1.近代西方法律制度(1)大陆法系①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此后制定一系列法律。②1804年,拿破仑颁布了《_______________》,它与此后制定的四部法典一起被称为“拿破仑法典”。③逐渐形成了以__________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大陆法系”或“民法系”。法国民法典罗马法(2)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①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坚持__________、三权分立。②在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__________,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③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坚持__________和无罪推定。建立了律师制度和__________制度。实行无罪推定原则,指所有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被视为_____。权力制衡个人权利程序公正陪审团无罪(3)局限性①确认了__________制度,财产的多少决定着法律地位的高低。②对__________的认定也有逐渐改进的过程。2.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1)背景①对民族语言的重视强化了民族认同。②_______________及拿破仑战争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③个人对国家的忠诚及各国鼓励和组织对爱国人士的崇拜。私有财产个人权利法国大革命(2)标志: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3)特点:具有独立主权;民族国家由单一民族或者多个民族组成。3.外交制度和国际法的发展(1)1815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会议及此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_______________。国际法的应用范围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维也纳体系(2)各国之间签订了许多__________,制定了一系列战争法规,试图和平解决国际争端。(3)外交制度和国际法的建立与发展,为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但西方各国在国际法应用中实行双重标准,导致国际冲突不断,最终引发了_______________。国际公约第一次世界大战4.近代后期西方基层治理(1)背景: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继承地方自治传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人口激增等社会问题使传统的社会救济方式遭遇瓶颈。(2)表现①英国:1835年颁布法律,确立了英国近代__________制度。②美国: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_____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③法国:形成了以__________为基层单位的制度。④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__________开始形成。自治市乡镇自治市镇社区组织【教材微点·小练】1.“宪法之父”麦迪逊说: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内在的控制了。美国是怎样做到“使政府有能力控制;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

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规定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权力制约平衡,做到了政府控制自己。影响:加强国家权力,又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为美国的稳定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2.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唐宁街岁月》中专门称赞了英国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度的绝对专业化素养,使得政府能够在最低的差错和最高的效率的情况下运转自如。这个制度足以让采用不同制度的其他国家羡慕不已。”材料中文官制度对英国的国家治理起到怎样的作用?[提示]

增强了官员管理的法制化和专业化,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和政府行政效率,保证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3.《法国民法典》体现的民法若干原则对世界影响深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典的历史地位。[提示]用法律的形式将法国革命的成果固定下来;为欧洲国家的民法制定提供了借鉴的典范,也深刻影响到世界其他地区。【重要概念·阐释】1.英美法系英美法系是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产生于英国,后扩大到曾经是英国殖民地、附属国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该法系注重法典的延续性,以传统、判例和习惯为判案依据。2.大陆法系大陆法系是包括欧洲大陆大部分国家从19世纪初以罗马法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和1896年《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以及其他国家或地区仿效这种制度而建立的法律制度。3.民族国家“民族国家”是指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乃是欧洲在19及20世纪主导的现代性民族自决和自治概念及实践,与18世纪欧洲的传统帝国或王国不同,民族国家成员效忠的对象乃有共同认同感的“同胞”及其共同形成的体制,认同感的来源是传统的历史、文化、语言或新创的政体。因此,从一个民族构成政体,或者由数个民族经同一共享的政体构成的国族,都是民族国家的可能结合形式。4.社区组织关注社区需求和社区问题解决,满足社区成员需求,为实现社会公正和社区公共目标而开展活动的各类非营利组织。【重要观点·归纳】1.法国最终确立共和政体的原因(1)工业革命开展后,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增强。(2)法国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人民群众觉悟较高,法国人民包括资产阶级为民主共和制的确立进行了不懈的斗争。(3)封建势力虽强大,但历经数次革命已遭到沉重打击。(4)建立共和制更加适应世界潮流的发展。2.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基本原则(1)通才原则:高级文官的考试内容要求有较高文化修养、渊博知识和应变能力的通才。(2)公平竞争原则:所有官吏必须经竞争考试,从中择优录取。(3)常任中立原则:文官职责是执行政府的政策,不公开参与政治活动,保持政治中立。3.维也纳体系的影响

维也纳体系是欧洲封建君主企图维护封建秩序的体现,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利益,是历史的反动。在该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方法解决国际争端,客观上促使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重点近代后期西方政治制度、文官制度与法律制度角度1近代后期西方政治制度[史料实证]史料一一些国家效法法国、美国,在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夺取国家政权之后,先后确立了以民主共和为基本特征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共和主义的宪政制度逐渐取代君主立宪的宪政制度,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政主流。——武汉大学教授梅荣政《谈谈宪政问题:中国不能效仿西方宪政模式》史料二美国宪法的创制与实施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宪政文化,其规定的政权组织形式典型地体现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组织原则,有关公民权利的宪法修正案即人权法案反映权利至上、公权力依程序行使的法治原则。用宪法形式确立的美国式的三权分立制衡的政治架构和宪政运作范式,是对西方法治观念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其独特的法律文化意义。——据季金华、金成富《美国宪法的成长及其法律文化意义探析》整理[解读]

(1)史料一主要阐释了欧美国家共和主义的宪政制度的确立。(2)史料二主要论述了美国宪政的特点。[运用]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是如何确立和实施宪政的。[提示]

资产阶级在执掌国家政权后,用制定宪法的手段,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阶级意志,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并保护起来,以此明确各阶级的社会地位及阶级压迫秩序的基本准则,并为制定其他具体法律提供依据。(2)根据史料二,概括美国宪政的原则。[提示]

权力制衡、人民权利至上、程序优先。[素能认知]历史解释——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与作用(1)特点①公民民主,实行普选制,人们对政府可以自由发表见解,主动参与意识较强,人权得到比较充分的尊重。②实行政党政治,该制度的优势在于将竞争机制引进政治生活。③健全议会民主制度,议会成为真正的立法机构。在自由竞选的原则下,各党派和个人充分表明见解,靠公民的选票来决定。(2)作用①否定了专制制度,避免了少数人独裁,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利益,具有民主精神,对于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具有重要作用。②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集团间的矛盾,有效防止封建势力复辟,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③在这一制度下,无产阶级也可以利用它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合法斗争,有助于维护无产阶级合法权益,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史料实证]史料一

19世纪中后期英美推行了文官制度改革:文官任用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只有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的人才能担任官吏;实行定期考绩,按照勤惰、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文官不与执政党共进退。——摘编自程西筠《从恩赐官职到择优录取》角度2文官制度的特点及评价史料二这支官吏队伍浸透了反民主的意识,同地主和资产阶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各方面都依附他们。这支队伍被资产阶级关系的气氛笼罩,他们呼吸的就是这种空气,他们凝固了,变硬了,僵化了,摆脱不了这种空气,他们的思想、感情、行为不能不是老样子的。对上司毕恭毕敬的习气和某些“公”务特权把他们拴住了,通过股票和银行,这支队伍的上层分子完全成了金融资本的奴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它的代理人,它是利益的代表者和影响的传播者。——摘编自列宁《革命的一个根本问题》[解读]

(1)史料一主要阐释了19世纪中后期英美推行的文官制度改革的内容。(2)史料二主要阐释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弊端。[运用]

(1)根据史料一,概括英美等西方国家文官制度的特点。[提示]公开考试,择优录取;文官人员专业化和科学化(突出通才);定期考核,论功晋升;文官常任,政治中立。(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文官制度的弊端。[提示]文官制度并没有触碰资本主义基本制度,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文官人数增多,加大国家财政负担;官员层次增加,影响政府工作效率。[素能认知]1.历史解释——西方文官制度对科举制度的借鉴(1)考试的某些原则:科举制倡导的“公开竞争”“多级考试”“择优录用”等原则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倡导的“自由”“平等”等观念不谋而合,西方各国的文官制度几乎都规定了政府官员须经公开竞考,择优录用。(2)考绩奖惩制度:科举制度实行严格的官吏考核制度,对官员的政绩加以考核,并将其与职位的晋升挂钩,现代西方各国普遍实行的功绩制即借鉴了这一原则。(3)考试科目与报考标准:西方各国的文官制度和科举制度基本都规定了统一的考试科目,有着严格的报考标准。2.唯物史观——文官制度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1)历史作用①保证政局的稳定性、政策的连续性和社会的常态运行。②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扩大选才范围,提高行政效率。(2)局限性①西方文官制度具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②文官一经录用,无重大过失不受免职处分,可长期任职到退休。③西方文官是既有实权而又不负政治责任的特殊阶层。④文官考试制度具有贵族化倾向、晋升上的论资排队等。[史料实证]史料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英国……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近代卷》角度3西方两大法系的发展[解读]史料主要讲述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形成及特点。[运用]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近代法律体系的特点。[提示]欧洲法律体系强调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原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法律体系;欧洲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欧洲司法实践中坚持“无罪推定”。[素能认知]历史解释——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区别区别英美法系大陆法系法的渊源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在适用法律的技术方面法官作用突出,可以遵循先例或对判例做出新的解释强调立法与司法分工,法官必须依据法律做出判决受罗马法影响程度吸收的是罗马法的精神,只采纳罗马法部分原则是在罗马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罗马法有很大一部分继承02主题二近代后期的经济与社会生活1.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1)背景:分散的手工工场向______的手工工场发展;工业革命,实行机器大生产。(2)工厂制度集中生产模式大规模集中生产,采用生产流水线形式劳作方式工人采用倒班制,各生产环节____________管理方式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强化工人的____________。各个环节由工厂统一集中管理协同劳作纪律意识(3)意义①____________带来了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②19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和民族资本家引进西方的____________,进行机器大生产。工厂制度工厂制度2.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1)积极影响①工业革命促进了____________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____________。②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促进了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③工业革命也促进了乡村的改变。西方国家农业机械日益普及,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____________更为增强。⑤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____________逐渐提升。城市化生活空间时间观念文化素质a.英国等西方国家:通过立法推行初等教育,加大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支持。b.中国: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____________”,对普及初等教育起到重要作用。(2)消极影响①表现: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②结果:19世纪,欧洲____________运动风起云涌,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产业工人的待遇有所改善。癸卯学制社会主义知识点二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市场与贸易及金本位制

1.世界市场的形成(1)初步形成①背景: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____________开始大规模殖民掠夺。17—18世纪,荷、英、法等欧洲国家加入殖民地争夺行列,建立海外殖民地。②表现: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起商业联系,____________初步形成。西班牙世界市场(2)进一步形成①背景:____________后,工厂产品大量增加,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工厂所需的原材料也需从世界各地获取。蒸汽机车和______的出现,使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实力,在____________、亚洲和非洲等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②表现:资产阶级倾销工业产品,掠夺原材料,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工业革命轮船拉丁美洲(3)最终形成①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输出商品、掠夺原料、____________,控制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大量财富。西方列强掀起____________的狂潮。②表现: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迫加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输出瓜分世界2.金本位制的形成(1)背景: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2)形成:1816年,______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形成了以______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3)特点: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人们可以根据规定自由铸造金币,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4)影响:金本位制的实行,促进了____________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英国英镑资本主义3.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1)原因:大规模的____________使欧美国家需要寻求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2)表现①形成了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____________和贸易格局。②从187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贸易额增长了近倍。工业化生产国际分工1.开启:____________以来,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2.演进(1)1851年,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之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加快了城市化步伐。(2)二战后,____________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工业革命城市化3.城市化的表现(1)居住条件的改善①建筑技术的革新: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电梯。19世纪70年代,____________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私人卫生间等快速普及。②生活服务更加便捷、丰富a.社区服务:二战后,城市中的______蓬勃发展,功能日益广泛。b.生活服务: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更加多样,各种服务设施为其提供便利。比利时社区(2)基础设施的完备①钢铁管道促进水网的建设,____________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②煤气灯、______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③电报、电话的普及便利了人们的通信联系。④19世纪末,第一条地铁线在伦敦问世;柏林、纽约等城市把____________纳入交通网络之中。⑤20世纪以来,电车、汽车、自行车普及。城市交通呈现多样化、____________趋势。4.问题:环境污染、贫富矛盾、交通拥堵、犯罪率上升、失业者增加等。自来水电灯高架桥立体化1.陆路交通(1)1814年,____________改进了蒸汽机车,铁路成为陆路交通的主干,人类步入铁路时代。(2)1881年,唐胥铁路建成,这是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3)1909年,京张铁路竣工,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由____________主持修建。到1911年,外国人控制的中国铁路占总里程数的90%以上。(4)19世纪80年代,____________发明了汽车。斯蒂芬森詹天佑德国人2.水上交通(1)汽船: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______。1812年,英国人制造的汽船试航成功。(2)开通人工运河①苏伊士运河:1869年开通,连接了红海和____________,成为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②巴拿马运河:1914年通航,极大地缩短了____________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汽船地中海大西洋3.交通与社会变迁(1)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2)影响了城市的发展。(3)方便了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教材微点·小练】1.漫画“资本主义下的血汗工厂”漫画反映了当时的生产组织形式是什么?有何特点?[提示]形式:工厂制度。特点:在流水线上进行集中生产;资本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工人进行严格的管理。2.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材料中说明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提示]

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在全球各地扩张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开放性与扩张性;直接原因是市场的扩大。3.下面是图片“美国摩尔购物中心”。它有什么特点?[提示]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服务、文化等功能于一体。【重要概念·阐释】1.工厂与工场的区别(1)工厂是直接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单位,通常包括不同的车间,其特点是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2)工场是手工业者集合在一起生产的场所,其特点是借助简单工具进行手工生产。(3)二者都是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生产形式,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2.城市化(1)狭义:指农业人口不断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2)广义:是社会经济变化的过程,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变革向乡村扩展的过程。城市化是多维的概念,包括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地理空间城市化和社会文明城市化。3.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1)商品输出:西方列强向殖民地倾销工业品和掠夺原料。这些商品包括鸦片、西方列强本国的机器工厂所生产的产品。(从殖民地掠夺生产原料,之后回到本国进行加工,生产出产品,再卖给殖民地的人们)(2)资本输出:用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或用过剩资本作为贷款。其本质是通过资本控制殖民地的经济命脉。(西方列强在殖民地设厂,用殖民地的原料,在殖民地进行加工,生产出产品,再卖给殖民地的人们)【重要观点·归纳】1.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源与动力(1)世界市场的形成源于工商业的发展,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形成又进一步推动工商业从区域性生产变成世界性的生产和消费。(2)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推动力;殖民扩张与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2.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

经历了从简单向复杂、从单一向多样、从低级向高级、从微观向宏观、从临时性向永久性发展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增长需求是其发展的客观动因。3.铁路运输与工业革命的关系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传统的运河运输无法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私人资本开始投资修建铁路,并获得了可观的利润,而工业革命也为铁路建设提供了技术上和物质上的保证。铁路运输与工业革命进程之间存在着双向供求关系:工业革命的纵深发展,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近代化交通运输手段,而工业革命进程所取得的重大技术成就则为铁路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4.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相同点二者都是大洲的分界线;都为海运河;开凿后不必绕过某一个地方;都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都位于发展中国家。5.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中的作用(1)提供了物质基础。(2)密切了国际交流。(3)为推动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和经济条件。(4)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重点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生活角度1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的发展[史料实证]

史料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①。……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一百英亩、二百英亩或者更多土地的大佃农,他们建立起大农场……(那些小自耕农)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随着冶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日益增多②。——摘编自许永璋《世界近代工业革命》[解读]主旨工业革命与机器大生产的影响细读①反映了生产关系的变化;②反映了农业的机械化程度提高[运用]依据史料概括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农业变革的具体表现,并分析说明史料反映的本质。[提示]表现:促进英国农村封建生产关系的进一步瓦解;有利于资本主义大农场的发展;推动农业机械化。本质: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关系的转型。[素能认知]历史解释——近代工厂制度的特征及影响(1)特征①建立在科技发展和大机器生产的基础之上,而且进一步推动了科技的发展。②生产资料集中使用,合理分配,分工合作,体现了社会化生产的特性。③大量雇佣工人集中劳动,固定工作场所,改变了手工工场的零散状态。④采用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⑤规章管理制度严格,纪律意识强化,产品面向市场,不断开拓销售渠道。(2)影响①改变了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自然力代替了人力,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及生产力水平。②改变了组织和协作的关系,提高了劳动社会化的程度。③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了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④妇女和儿童也加入工人的行列,延长了劳动时间,加大了劳动强度,工人的境遇相对恶化。[史料实证]史料一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1960—2010年)角度2近代以来的西方城市化进程及问题——许学强、周一星等编著《城市地理学》年份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1960年10.3234.25.7260.54.6022.21970年13.7137.16.9866.66.7325.41980年17.6439.67.9870.29.6629.21990年22.3442.68.7772.513.5733.62000年28.5446.69.5074.419.0439.32010年36.2351.810.1176.026.1246.2史料二英国早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体现为以牺牲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为代价,农业增长率低,反过来阻碍了城市化的发展。英国的城市化是……没有先例的情况下进行的……政府都是被动的参与者。而企业家们全神贯注于生产、追逐利润,却忽视了人们生存与生活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也造成了严重的“城市病”。——摘编自刘嘉汉《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研究——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为例》[解读]

(1)史料一表格主要体现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2)史料二主要说明了英国早期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运用]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原因。[提示]发达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动;战后资本主义体系的确立。发展中国家:国家、民族独立;工业化起步;第三世界的兴起。(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示]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城市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严重;多种疾病流行。[素能认知]1.历史解释——工业革命对社会转型的影响(1)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化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突破,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面临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2)促使工业现代化转型: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3)促使城市化转型: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4)促使社会思想转型:工业化和法国大革命两种力量联合在一起,导致了1815年以后新学说的产生与发展,在欧洲1848年革命中发挥了作用。(5)促使社会形态转型:工业革命后,经济形态上,工业取代农业占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政治形态上,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意识形态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2.历史解释——近代西方城市化的动力与影响(1)城市化的动力①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是工业化,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形成规模庞大的城市。②蒸汽机和电力的使用解决了工业城市的动力问题,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③交通运输的发展,加强了城市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圈。(2)城市化的影响①城市成为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活动的聚集地,相对集中的社会群体形成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深刻地影响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方向。②城市是工业资本主义最为发达的地区,聚集在城市的企业相互交流,人员的自由流动,技术的不断提高,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③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不断发展,成为各国或各地的文化中心。④城市化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压力,工业污染严重、生活压力增大、贫富分化加剧等问题困扰着近代工业城市。[史料实证]史料一世界市场的总体形成,经历了从15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400多年的时间。角度3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原因、过程及影响——据栾文莲《全球的脉动: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与经济全球化问题》整理阶段状况关键词第一阶段初步形成物种大交换、三角贸易、商业革命①第二阶段迅猛发展机器大工业、产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第三阶段总体形成垄断资本、瓜分世界的狂潮史料二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②。……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③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解读]主旨史料一: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史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表现细读①说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主要途径;②体现了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③说明国际分工的发展[运用]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因素,并指出工业革命前西方国家拓展世界市场的方式。[提示]历史因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方式:殖民扩张;野蛮掠夺;平等贸易。(2)据史料二概括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提示]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国际分工的扩大、相互依赖程度的加强,这一切都推动了整个世界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素能认知]1.历史解释——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及特点(1)途径:殖民扩张、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的流动、资本的流通、殖民掠夺、新式交通工具和通信事业的发展等是促进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其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2)特点①整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②扩张性:由资本主义固有属性决定。③不平等性: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④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进了人类的进步。⑤以英国为中心:英国凭借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时期的主要“供货商”。2.唯物史观——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世界发展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英国位居“世界工厂”地位。②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促使东方国家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壮大(如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促使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④在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刺激了殖民地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消极影响①破坏了亚非拉传统的经济结构,限制和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剧了当地的贫困和落后。②世界市场是在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中形成的,不仅使亚非拉国家遭受不等价交换的剥削,而且把它们变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03主题三近代殖民活动、商贸、战争与人口迁移及文化传播知识点一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1.英国殖民活动(1)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2)19世纪时,随着____________的开展,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澳大利亚掠夺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3)1851年,在____________发现了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起来。工业革命澳大利亚2.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1)原因:殖民扩张的加剧。(2)表现:原住民遭到驱赶和屠杀,人口数量减少;19世纪中叶,______已经成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主要居民,欧洲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白人1.背景(1)19世纪初,英美等国开始陆续颁布禁止____________的法令。(2)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华招募华工运往美洲等地,形成____________。(3)中国东南沿海的穷苦百姓,或是因为生活所迫,或是被诱骗、绑架成为苦力。奴隶贸易苦力贸易2.表现(1)在美国,______是加利福尼亚金矿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工地等繁重劳动场所的主要劳动力。(2)加勒比群岛、秘鲁以及古巴等地,也有成千上万的华工。(3)19世纪中叶,大量华工来到澳大利亚开采金矿。3.影响(1)促进了美洲和大洋洲的开发。(2)在各地形成了一个个唐人街,保留和传播着中华文化。(3)促进了美洲和大洋洲经济、文化的发展。华工1.美国文化(1)独立战争前的北美洲文化背景①独立战争前,在北美洲共同生活着来自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的移民、非洲黑人和当地的印第安人;②欧洲人排斥和压迫有色人种;③欧洲人不断开拓殖民地特征各种文化相互融合与混合,形成了美国文化的多元特征表现①北美居民在种族、血统和宗教上具有多源性和多样性;②英语发展为美式英语;③饮食文化、艺术生活融入了印第安人和黑人的因素;④地方自治、勤俭务实、重视教育和创造精神等成为北美殖民地文化的一部分;⑤“美利坚人”成为北美殖民地居民的共同名称;⑥白人对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和文化优越感根深蒂固(2)独立战争后美国文化的发展①背景:独立战争的推动;1787年联邦宪法的颁布;联邦制共和国的建立;受启蒙思想影响。②表现:____________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自由女神像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发展种植园经济和继续实行奴隶制,是与美利坚主流文化相违背的。权力制衡2.拉丁美洲文化(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前①背景:西班牙和葡萄牙控制着美国以南的广大美洲地区,____________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是这一地区的主要语言;欧洲白人、印第安人和黑人的种族融合,形成等级分明的“____________”。②特征:文化____________非常明显。③表现:在欧洲移民活动的区域内,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____________成为主要宗教;拉丁舞成为拉丁美洲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印第安人保留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拉丁语族混血社会多元性天主教(2)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后①背景:除海地独立由黑人领导外,____________成为革命的主要领导者。西属拉丁美洲独立后,建立了15个共和国;1889年成立巴西合众国。②表现:颁布宪法,取消了奴隶贸易和奴隶制,以及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和强制劳役;对黑人与印第安人的种族压迫与歧视仍存在;____________独裁权力形成,成为拉美政治文化的特征之一。土生白人考迪罗3.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1)背景①17—18世纪,欧洲的大多数国家仍处于封建统治之下。②拿破仑通过战争建立庞大帝国,废除封建贵族特权,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启蒙思想。③在反抗法国征服的斗争中,欧洲各地出现了不断高涨的民主意识和____________要求。(2)主要内容: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______、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民族独立自由(3)具体表现①俄国:“十二月党人”发动试图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____________的武装起义,在俄国传播革命的主张。②波兰:华沙争取____________的起义,进一步推动了波兰的民族解放斗争。③德意志:普鲁士进行并不彻底的废除____________改革;1848年,奥地利和普鲁士等地发生革命,要求建立统一的独立国家、制定宪法。农奴制民族独立农奴制4.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1)含义:殖民国家向被殖民地区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及基督教。(2)目的:改造甚至消灭被殖民地区的文化,淡化其民族意识。(3)结果:被侵略的民族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外来文化,但也努力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使自身文化呈现出新的多样性。(4)表现中国①以林则徐、魏源、郑观应等为代表的志士仁人,主张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②清政府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也使一些新技术、新思想传入中国印度①英国把英语、法律体系、政府体制、____________等移植到印度;②印度上层精英运用欧洲的意识形态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并提出“印度人的印度”的口号;③印度传统文化顽强地保留下来,如: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还是印度的主要宗教;④种姓制度虽然被废除,但仍然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埃及①埃及独立后实行____________;②伊斯兰教仍是埃及的主要宗教,阿拉伯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也得以保留文官制度君主立宪制国际贸易的过程伴随着文化的传播,以贸易为平台输送的各种商品,把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迥异的生产者、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教材微点·小练】1.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批准修建太平洋铁路。最艰难的西段又称“中央太平洋铁路”,主要由华工承担。华人对美国西部开发作出了哪些贡献?[提示]

美国西部发现矿藏后数万华工参加采矿;华工是建设太平洋铁路的主力;在美国西部垦荒务农。2.2020年10月13日,习近平在广东省汕头市考察时的发言中指出:“华侨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爱国、爱乡、爱自己的家人。这就是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人的精神、中国心。”想一想:华侨在近代中国的贡献如何?[提示]

(1)将中国传统文化、生活习俗以及宗教信仰带入欧美及东南亚诸国。(2)也将所在国的先进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等带回中国,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起到传播者,甚至领导者的作用。(3)率先创办近代企业,1872年华侨商人陈启源在广州创立继昌隆缫丝厂。(4)华侨以各种方式推动、声援和支持祖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5)抗战期间,爱国华侨捐款捐物支援祖国抗战。3.在美式英语中,一些单词来自印第安语,如pone(玉米饼)、Arizona(亚利桑那)等。还有一些单词来自非洲黑人语言,如tote(搬运)等。这些单词说明了什么?[提示]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呈现出多元性。4.清教是基督教新教的派别之一,产生于16世纪的英国,是英国宗教改革的产物,反映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许多清教徒为避免政治和宗教迫害,来到北美大陆。所以当人们说起清教徒时,一般是指美国的清教徒。美国文化中的清教因素对美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清教因素体现了强烈的使命感,为美国以后的侵略扩张提供了重要动力。5.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思考:推动全球贸易网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技发展(两次工业革命);交通通信发展;国际贸易协调机制的建立;普遍认可市场经济;等等。【重要概念·阐释】1.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地理流动或者空间流动,这种流动通常会涉及永久性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变化。按地理范围可划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2.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可具体分为对世界不同文化圈的认同,如对中华文明、印度文明、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拉丁美洲文明、非洲文明等的认同。3.考迪罗考迪罗是独立后的拉美各国普遍出现的一种政治统治形式,指那些以暴力夺取政权,并以暴力维护其统治的独裁者的专制制度。“考迪罗”一般集军阀、大地主、教主于一身。考迪罗最早产生于拉美独立战争时期,他们为争取拉美独立作出贡献。独立后,虽然部分考迪罗在人民压力下作出一些改革,但由于其和大庄园主在经济及政治上的垄断密不可分,所以未触及大地产制度。在拉美各国相继独立后考迪罗逐渐成为拉美经济发展的阻碍。4.文化侵略文化侵略是与经济、政治侵略相平行的一种侵略方式,是强势国家(或者民族)为了达到同化控制他国(或者民族)的目的,而采取的对他国(或者民族)文化的排斥和挤压。5.华工泛指晚清时,前赴海外工作的华人劳工,分契约和非契约华工。如到东南亚、美国、加拿大及澳洲,甚至是远至古巴和秘鲁等国家,进行艰苦的劳动工作。【重要观点·归纳】1.15世纪以前的世界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的原因(1)地理环境阻隔,15世纪之前的海运尚不具备大规模、远距离和安全廉价的运输能力。(2)一些以海上贸易为基础的地区性市场网络建立起来,但是这种连接相当松散,尚未将世界主要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3)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缺乏沟通的技术和横向交流的驱动力,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受到很大的限制。2.战争与文化的关系(1)西方文化扩张往往伴随着侵略战争,

要坚决反对侵略战争,努力维护和平。(2)文化扩张具有双重性,是一把双刃剑。(3)要树立开放包容的意识,加强文化交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不断发展完善自身文化。(4)坚持文化自信,防止并反对一切形式的文化侵略。重点近代殖民活动、商贸、战争与人口迁移及文化传播角度1近代殖民活动与人口跨地域转移[史料实证]史料一

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最初,英国将澳大利亚作为流放罪犯的场所。19世纪,英国殖民者在澳大利亚掠夺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1851年,人们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起来。1788年……在澳洲的土著有30万人,500个左右的部落……到了19世纪中叶,澳洲土著只剩下5万多人,白人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欧洲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摘编自张秋生《澳洲土著民族的历史与现状》等史料二他们(指华工)不仅是开采金矿的主要力量,而且也是开采银矿、铜矿、煤矿等各种矿藏的主要力量。华工占加州农业工人的百分之七十五,他们参加田园劳动,参加排涝、筑堤、防洪防潮等工程,使不毛之地变成肥沃良田……华工参加修筑铁路的功绩也十分卓著,中央太平洋铁路的修筑,有五分之四是由华工承担的。——摘编自梁碧莹《美国与中国的“苦力”贸易》[解读]

(1)史料一主要阐释了英国殖民澳大利亚的概况及特点。(2)史料二主要论述了近代华工的工作概况及贡献。[运用]

(1)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殖民澳大利亚的特点。[提示]持续时间长;规模不断扩大;土著种族灭绝;经济掠夺;移植本国生产方式;文化殖民。(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工的历史贡献。[提示]推动美国西部地区的开发;促进了美洲、大洋洲经济发展;传播了中华文化;其后代华侨为近代中国的革命事业、家乡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素能认知]1.历史解释——中国苦力贸易与黑奴贸易的相同点都是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掠夺;都被拐骗,强迫出国;都在贩运途中和目的地遭受苦难;都用汗水推动了当地资本主义发展;都给无数家庭造成不幸;殖民者都获取高额利润;历史悠久,持续时间长。2.历史解释——近代华工大批出国的原因及影响(1)原因①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②国内人口压力大。③清政府在经济上对中国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压迫,中国东南沿海的穷苦百姓生活困窘。④美国西部开发和铁路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⑤19世纪初,黑奴贸易废止,殖民者不得不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2)影响①下南洋:促进了南洋经济的发展,传播了中华文化。②赴美华工:促进美国西部开发、太平洋铁路交通发展。③促进了大洋洲的开发。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华工为英法两国在西线战场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后勤保障。⑤其后代华侨为近代中国革命事业、家乡事业作出了努力,促进了祖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史料实证]史料一独立战争期间,它利用英法矛盾,获得外援并赢得独立……另外,美国人富有妥协精神和自律精神,其文化源远流长,古老的欧洲文化、西非文化和美洲土著文化交汇融合,构成了美国文化的起源。——摘编自李剑鸣《美国历史》角度2战争与文化碰撞史料二法国革命及其后的战争加强了欧洲各地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在法国,建立在自由、平等、博爱基础上的共和国激发了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感,鼓舞人们振作起来抵抗外国军队对革命的破坏……革命领导人将《马赛进行曲》定为国歌,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在西班牙、荷兰、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随着革命的进行和拿破仑军队的入侵,民族意识汹涌而起。对拿破仑及其帝国的反对同样也激发了各国人的民族感情。——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解读]

(1)史料一主要论述了美国文化的形成及特点。(2)史料二主要论述了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的影响。

[运用]

(1)根据史料一,概述美国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及特点。[提示]前提条件:政治上获得民族独立;有良好的宪政制度保障。特点:富有妥协精神和自律精神;吸收了多元的外来文化。(2)依据史料二,概括拿破仑战争的作用。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的政治文化出现了哪些新的因素?[提示]作用:激发了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感;加强了各国的民族认同感,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国旗、国歌、国家节日等确立);激发了被征服国家的民族意识。新的因素:自由、平等、法治、共和、民主、民族、独立、革命。[素能认知]1.历史解释——美国早期移民文化的内涵(1)自由、独立。自由和独立是早期移民的追求,这一追求不仅反映在宗教上,也体现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等领域。(2)合作。作为一个从荒野中建立起来的国家,艰难的环境使移民们清楚地意识到,一个人单独生存是极其困难的,合作是他们的有利选择。(3)开拓、创新和冒险精神。北美大陆荒凉的自然环境激励着移民努力工作,使他们渐渐形成了吃苦耐劳的性格,对北美丰富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孕育了他们开拓和创新的精神。(4)平等和竞争。因为美国没有被国王统治过,一个人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他的财富,因此平等、竞争是美国早期移民的追求。(5)实用主义。第一批定居者为了尽快适应新的恶劣的环境,他们必须更加务实,他们往往打破常规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实用、有效也就成了他们追求的真理。(6)唯物主义和金钱至上。美国的文化是建立在唯物主义之上的,在美国人看来,物质财富的多少反映了个体能力的差异性,这也逐渐成了美国社会的重要价值观。2.历史解释——美国文化的多样性与拉丁美洲文化的多样性的异同(1)不同点①美国文化是以西方基督教文化为主体,吸收世界各种族、各地域文化构成的多元文化,不是本土的文化,是外来文化;拉丁美洲文化既包括外来文化,又保留了一部分本土文化传统。②美国文化体现了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人民主权等观念;而拉丁美洲文化则体现了土著居民争取民族独立的要求。③美国文化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人人生而平等、人民主权和权力制衡原则是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自由女神像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而拉丁美洲的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出现了拥有独裁权力的考迪罗。(2)相同点:都受到外来移民的影响;以欧洲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深受宗教的影响,多种信仰;存在着对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种族压迫和歧视;原美洲文化遭破坏;都受启蒙思想影响。3.历史解释——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文化重构的推动作用(1)拿破仑战争冲破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秩序,加速了欧洲各国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拿破仑战争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推动了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3)拿破仑战争推动了欧洲各国民族的觉醒。(4)拿破仑战争推动了法国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5)拿破仑战争的破坏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史料实证]史料一随着地理大发现后世界性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饮茶习俗传入西方,尤其在英国……基本实现普及并逐渐本土化。英国人的饮茶偏好由绿茶逐渐转为红茶且添加牛奶和糖,这既是欧洲农牧混合的产业结构特征使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甘蔗种植园主的力量……更加重视饮茶的健康功能和家庭饮茶所蕴含的脉脉亲情,还发展出举世闻名的英式下午茶,从而形成了鲜明的本土个性与特色。——摘编自刘璋才《饮茶在近代英国的本土化论析》角度3近代以来商贸活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史料二鸦片战争后……西式服装……遍布大街小巷。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在吸收了西装等西方元素的基础上,巧妙融入中国传统朴实的特征……新式旗袍摒弃了传统旗袍长袖和过于宽大等特点,吸收了西式女装窄小、贴身的优点,给中国服饰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摘编自华梅《中国近现代服装史》[解读]

(1)史料一主要阐释了中国茶西传及英国饮茶本土化的情况。(2)史料二主要论述了近代中国服饰的变化情况。[运用]

(1)根据史料一,指出英国饮茶习俗本土化的表现,并说明其原因。[提示]表现:饮茶偏好转为红茶且添加奶和糖;更重视饮茶健康及和睦家庭的功能;发明了英式下午茶。原因:农牧混合的产业结构;英国海外殖民和贸易活动中蔗糖和印度茶的大量进口;社会上层对饮茶方式的引导。(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提示]穿着西式服装越来越普遍;传统服饰借鉴西方服饰的优点实现了革新;从模仿西方服饰外观到接受西方人的服饰审美观。[素能认知]1.唯物史观——认识国际贸易与文化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1)国际贸易的文化功能功能表现文化交流与传播①商品凝聚文化:商品从产地运到消费地,往往带来产地的生产技术、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语言、风土人情等。②商人传播文化:商人的价值观、所在地区的生活习俗、语言文字等都会随着商业活动而传播,同时商人也会学习当地文化,并将这种文化带回自己的国家功能表现文化创新①就文化本身而言:国际贸易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互动,打破了本地文化的封闭和惰性,激发文化创新的活力;同时带来了新的文化元素,为文化创新提供材料和突破点。②从实践角度看:国际贸易需要相应文化的支撑,为了适应对外贸易需要,有效实现贸易活动,提高商品竞争力,就必须进行文化创新文化融合国际贸易把各国、各地区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扩宽了人们的视野,有利于加强人类文化的融合,促进全球意识产生,形成共同的认知和责任感(2)文化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国际贸易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文化也推动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功能表现文化具有强化贸易竞争力的作用商品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以一定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商品的文化价值高可增加商品价值,可以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和文化偏好,提高其竞争力文化具有增强商人凝聚力的作用国际贸易需要商人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这就需要共同的文化信念和文化精神来凝聚商人行动,塑造商人开拓、进取、诚信等商业精神和商业理念2.历史解释——文化交流国际化的意义(1)对文化发展:通过文化交流,各民族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博采众长,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可以推动本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本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可以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2)对经济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通过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实现经济上的互利共赢。(3)对国际政治: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通过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减少隔阂,增进共识,促进世界和平。04真题再现模拟巩固[练真题·明命题考向]1.(2019·高考海南卷,T16·1787年宪法的特点)19世纪6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3条宪法修正案,禁止各州实行奴隶制和强制服役,合众国的所有合法居住者都是美国公民,各州不得剥夺公民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权利。这些修正案(

)A.取消了各州的立法权力B.赋予了国会修改联邦宪法的权力C.破坏了三权分立的原则D.反映出《1787年宪法》存在缺陷√解析:材料“19世纪6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3条宪法修正案”“禁止各州实行奴隶制和强制服役”说明《1787年宪法》存在局限性,故选D项。据材料“禁止各州实行奴隶制和强制服役”说明不是禁止立法,排除A项;国会掌握立法权,《1787年宪法》赋予其立法权,而不是修改联邦宪法的权力,排除B项;国会掌握立法权是三权分立的体现,这些修正案没有破坏三权分立原则,排除C项。2.(2020·新高考海南卷,T14·西方法律制度的发展)罗马法学说为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民法典》等法律奠定了理论基础。据此推断,罗马法与近代欧美国家法律都(

)A.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B.保障多党轮流执政C.维护议会至上的权力 D.蕴含人文主义精神解析:罗马法中蕴含的自然法原则(人人平等、法律至上等)和理性精神,成为近代欧美资产阶级法律的渊源,故选D项。只有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排除A项;多党轮流执政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而罗马法维护奴隶主利益,排除B项;英国《权利法案》维护议会至上的权力,而罗马法没有体现,排除C项。√3.(2021·1月浙江选考,T18·英国工业革命)18世纪后半期,韦奇伍德的陶瓷不仅迅速占据了英国市场,而且不到20年就将中国瓷器逐渐挤出欧洲,其出口率达到总销量的80%。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通用部件标准化生产 B.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C.制陶业工厂制的建立 D.自由贸易成为英国国策解析:18世纪后半期,英国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工厂制度的建立,使产品在产量和效率方面有了明显提升,促使英国本土产品迅速占领市场,故选C项。√4.(2009·高考上海卷,T14·近代世界人口迁移)19世纪中叶,欧美国家出现了一次移民浪潮,1846—1875年间就有900多万人离开欧洲,其中大部分到了美国。这是因为(

)A.南方种植园主的需要 B.法西斯的种族灭绝C.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 D.美国政府鼓励移民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欧美国家移民大部分到了美国。19世纪中期正是工业革命在美国扩展时期,美国经济的发展急需劳动力补充,这使美国政府推行鼓励移民的政策,故选D项。√5.(2015·高考上海卷,T16·拿破仑战争的影响)“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恩格斯做出这样的评价,是因为拿破仑(

)A.发动雾月政变开启了拿破仑时代B.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C.推行《法国民法典》动摇了欧洲封建秩序D.击退了反法联军的多次进攻解析:拿破仑颁布的《法国民法典》传播了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原则、契约自由原则、自由平等原则等,动摇了欧洲封建秩序,故C项正确。√[练模拟·知高频考点]1.(2022·山西临汾模拟·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北美既有继承自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又有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吸收来的许多英国所没有的有关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这为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实现对英国的重大超越提供了可能。美国“对英国的重大超越”体现为(

)A.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B.国会成为代议机构C.两党轮流执政坐庄 D.总统成为最高行政长官√解析:依据“北美既有继承自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又有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吸收来的许多英国所没有的有关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确定美国实行三权分立体制,该宪法将孟德斯鸠的分权制衡原则付诸实践,可以说是“对英国的重大超越”,故A项正确。2.(2022·辽宁锦州检测·英国文官制度)英国传统的文官制度以“恩赐官职制”为主,1855年和1870年英国政府两次颁布法令进行改革,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考选事宜,公开竞争、择优录取,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这一改革(

)A.有利于英国政治运行的稳定B.推动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C.削弱并杜绝了英国政府的腐败D.完善了英国的政党制度√解析:由材料可知,经改革的英国文官制度有利于英国政治运行的稳定,故选A项。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于1721年,排除B项;文官制度不能杜绝英国政府的腐败,排除C项;英国文官独立于党派之外,并不属于政党制度,排除D项。3.(2022·海南三亚检测·大陆法系的特征)大陆法系各国普遍不承认判例的效力,禁止“法官造法”,限制法官解释法律。对行政权和立法权的监督也由至少在形式上不同于普通法院的机构来担任,由此,产生了独立于普通司法系统的行政法院。由此可见,大陆法系的国家(

)A.以成文宪法为唯一的判决根据B.行政干涉司法现象严重C.法官的权威性和创造性受限制D.司法判例没有参考价值√解析:材料“大陆法系各国普遍不承认判例的效力,禁止‘法官造法’,限制法官解释法律”说明大陆法系下法官的权威性和创造性受到制约,故选C项。“唯一”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行政对司法的干涉,排除B项;D项说法错误,排除。4.(2022·成都检测·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下面时间轴示意图表明了14—19世纪欧洲发生的重大事件或现象,它们共同反映出欧洲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动荡变迁中的思想解放 B.民族国家正在形成C.城市发展推动欧洲进步 D.国际交往方式多样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本题时间轴示意图中标识的英法百年战争、英国成为王权专制的国家、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和法国大革命等重大事件,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英、法、德等民族国家正在形成,故选B项。√5.(2022·山东六校联考·工厂的出现与发展)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在其著作中写道:“韦奇伍德在制陶厂中首创计时系统……早晨5∶45打铃起床,准备上班;8∶30打铃吃早餐;9∶00打铃上班;如此循环,直到天黑看不见干活才打铃下班。为监督工人守时,韦奇伍德还专门雇佣一名监工……对于那些超过预定时间的迟到者则予以提醒,如果屡次迟到并累积到一定次数,将停发工资。”材料从本质上反映出(

)A.工厂主制定并实施严厉的规章制度B.工业革命促使工厂制度的建立C.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D.工厂规范化和制度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