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课件: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共29张PPT)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课件: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共29张PPT)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课件: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共29张PPT)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课件: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共29张PPT)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课件: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共29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945——1949年)单元重点:重庆谈判、挺进大别山、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单元难点:挺进大别山、渡江战役学.科.网zxxk.组卷网(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2)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3)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学.科.网zxxk.

走进新课标1、背景:2、时间:3、地点:4、人物:5、结果:6、意义:1945年8月——10月10日,共43天国民党:蒋介石共产党:毛泽东周恩来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知识链接重庆谈判重庆中共在政治上处于主动地位,扩大了中共的影响,赢得了民心,使国民党处于被动地位。知识链接中共中央转战陕北1、背景:2、原因:3、经过及结果: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由于众寡悬殊,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1)毛泽东、周恩来等撤离延安后,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一直转战陕北,指挥解放战争。2)彭德怀、贺龙率西北人民解放军,进行多次战役,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知识链接1、时间:2、经过:3、结果:4、意义:1947年夏学.科.网

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直插大别山地区。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知识链接1、背景:2、时间:3、战役名称:4、主要战役的战况及影响:1948年9月——1949年1月渡江战役

知识链接1、背景:2、时间:3、经过:4、结果: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长江北岸。1949年4月21日——4月23日1)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2)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渡江作战。1)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2)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

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3)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1、[09河南中考]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二者的相同点有①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②毛泽东都直接参与其中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结果④都为国共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9孝感中考]如果让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民国34年,你一定会知道在这一年发生的一件历史大事

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

B.重庆人民庆祝“双十协定”的签订

C.国民党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D.中国军民在抗日战场上展开局部反攻

中考练兵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CB3、(09南京中考)图2这幅照片拍摄于1945

年,拍摄地最有可能是

A.重庆B.南京C.延安D.西安4、[09兰州中考]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了争取国内和平,揭露蒋介石的内战阴谋,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了

A.三大战役B.重庆谈判

C.渡江战役D.政治协商会议

中考练兵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AB

中考练兵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5、通过学习重庆谈判的知识,我们进一步()①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②体会了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③认识到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④认识到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C1、[09揭阳中考]在解放战争中,揭开全国战略反攻序幕的是A.三大战役B.渡江战役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D.百团大战2、[09河北中考]右图所示的重大军事行动,标志着A.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B.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C.淮海战役结束D.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中考练兵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CA3、[09咸宁中考]1947年夏,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的是①彭德怀②贺龙③刘伯承④邓小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08·江西)李明同学在学校网站开辟的“人民解放战争”

专栏中选用了图1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图2三大战役示意图两张图片。以下所拟小标题最合适的是:

A.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

B.由重点进攻到全面进攻

C.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决战

D.由战略反攻到战略决战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中考练兵DD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中考练兵1、[09重庆中考]下列史实按照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卢沟桥事变②西安事变③辽沈战役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2、[09德州中考]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

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和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CC

中考练兵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3、[09黄冈中考]丁强同学在学校举办纪念建国60周年图片展,其中在一个小栏目里展出了三张图片,分别是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向锦州发起进攻》、《淮海战役中的支前民工》。如果给这个小栏目定一个小标题,最合适的是

A.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B.战略防御到战略决战

C.重点进攻到全面进攻D.战略进攻到战略决战4、[09南京中考]下列战役发生在解放时期,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辽沈战役②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③渡江战役④淮海战役

A.③①②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④①D.④③①②DB

中考练兵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5、[09衡阳中考]2009年4月21日,《扬子晚报》刊载了周克玉上将60年前的一首诗:“千帆竞渡断浪飞,万炮齐放敌垒摧。扬子江头雷霆夜,铁军雄师显神威……”它描写的是哪一战役的场景?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挺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6、下列关于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取得了胜利

B.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主力决战

C.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D.三大战役中几乎同时进行的是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DA7、右图反应的历史事件是

A.渡江战役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D.淮海战役

[09泰安中考]

8、[09常德中考]南京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①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②洋务派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③中华民国成立④日本法西斯制造大屠杀惨案⑤蒋家王朝覆灭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陈官庄徐州DB

中考练兵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中考练兵9、(07河北)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

是①广大人民的支持②国民政府的腐败

③正确战略战术的运用④解放区在军事上

经济上的优势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C

第17课内战烽火1、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中国人民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2、美国从援华抗日到扶蒋反共的主要原因是:

企图把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3、抗战胜利后,中共应对时局的政策是:

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4、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战争性质:是美帝国主义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的一场反共反人民的内战5、周恩来在20世纪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