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强化练习:光和眼睛实验综合考查
1.(2022鄂州)实验操作考试临近,同学们上实验室动手实验,通过训练提高操作技能。如图,小明正在
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甲
那
H^叫H
―|||||||||||||||||||||||||||||||||
IlOli)
Ocm2(4(5(6(7()8()<)()KM)
A.该透镜与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
B.该透镜的焦距是30cm
C.此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D.如果将蜡烛向左移,光屏需要适当右移才能再次形成清晰的像
2.(2022枣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这时烛焰在光屏上能成等大清晰的像。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把蜡烛移至刻度尺10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C.把蜡烛移至刻度尺32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与照相机的成像原
理相同
D.把蜡烛移至刻度尺45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3.(2022海南)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适当位置,调整
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测出物距u和像距%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实验次数12345
物距〃/cm6030201512
像距v/cm1215203060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成在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大
C.当f4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
D.第5次实验后,在贴近凸透镜左侧放一眼镜片,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眼镜片对光
起会聚作用
4.(2022江苏苏州)用图甲中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发现不便得到像和物左右之间的关系。为
解决这一问题,应选用图乙中的(a/b/c)棋子进行实验,分析可得像与物关于镜面
5.(2022新疆)如图所示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采用可转折的两部分纸板是为了研究
、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实验中,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纸板上光的径迹,
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填“镜面”或“漫")反射;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断时,反射光
线如将(填“靠近”或"远离”)法线ON.
N
(1)平面镜成像实验选择的是(选择“平面镜”或“玻璃板”);
(2)来回移动蜡烛的位置是为了确定的位置;
(3)将物像连线连接在纸上,继续分析和研究,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
(4)图中哪里存在错误:o
7.(2022云南)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
像是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该成像特点是的成像原理(选填
“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8.(2022江苏泰州)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表面粗糙的纸板应_______立在水平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镜面上的0点,在纸板B上
呈现出反射光束,以加为轴,把纸板B向后翻折,纸板6上反射光束消失,由此可初步得出: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和法线;
(2)把纸板B翻折至能呈现反射光束的位置后,让纸板A上的入射光束绕。点顺时针转动,此过程中反射
角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3)若将图中纸板整体以底边EF为轴向后旋转45°后,纸板B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
出反射光束,纸板A上的入射光束(选填“能”或“不能”)在平面镜中成像。
9.(2022广元)小林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利用激光笔、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和测量工具等器材,
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小林让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沿右侧光屏入射到平面镜上的0点,先不折转光屏时,法线如左侧光屏上
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再将左侧光屏沿断向后转动,左侧光屏上观察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光的反射现象中,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平面上。
(2)小林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间的夹角为60。时,测得反射角大小应为o
10.(2022济宁)在校园科技节活动中,小明观看了“隔着玻璃吹蜡烛”的魔术。表演者介绍如图中的道
具后旋转平台,使玻璃板一侧正对观众,分两步完成了表演:①用两个打火机同时“点燃”两支蜡烛;②
在玻璃板正对观众的一侧吹A蜡烛。观众看到两支蜡烛同时被“吹灭小明利用道具,和同学们一起探究
其中的奥秘:
(1)用两个打火机同时点燃两支蜡烛,然后模仿表演者吹A蜡烛,结果只吹灭了A蜡烛。和同学讨论后,
一致认为:表演者在表演中只点燃了A蜡烛,B蜡烛并未被点燃。随后,小明通过实验验证了他们的猜想,
最终明白了其中的道理:B蜡烛并未被点燃,观众看到的是A蜡烛烛焰通过玻璃板所成的
(2)小明经过进一步探究,发现了确保表演成功的两个关键点:
①两支蜡烛的大小应符合的要求是:;
②玻璃板两侧的蜡烛,在放置的位置上应满足的条件是:O
11.(2022重庆A)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薇同学准备了白纸、薄玻璃板、刻度尺、光屏和A、B两
只大小相同的蜡烛。
①实验时,薄玻璃板需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②如图所示,点燃蜡烛A,她应从蜡烛(选填"A”或"B”)所在一侧观察蜡烛A的像,同时
用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并记录位置;
③使用刻度尺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关系。
12.(2022福建)用如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应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
(2)将蜡烛1放在/位置,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拿一支相同的蜡烛2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
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1的像______.时,该位置记为⑷;
(3)将光屏放在4位置,任意转动都承接不到像,可知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4)改变蜡烛1的位置,重复步骤(2),可得像与物位置的对应关系如图乙,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
关于镜面
(5)将图乙中。处的蜡烛沿直线S向玻璃板方向移动1cm,此时像与物之间的距离是cm,像的大
小的变化情况是
13.(2022湘潭)如图所示,在表演“浇不灭的蜡烛”的魔术时,把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竖
放一根蜡烛,玻璃板后有一玻璃杯,点燃蜡烛,透过玻璃板看到“蜡烛在杯中燃烧”,向杯中逐渐加水,透
过玻璃板,会看到“杯中燃烧的蜡烛没有被水浇灭”。
(1)该魔术主要利用了(选填“平面镜”或“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在较(选填“明”
或“暗”)的环境中表演,现象更明显;
(2)杯中的“蜡烛”是实际蜡烛形成的(选填“正”或"倒”)立的(选填“虚”或“实”)
像,与实际蜡烛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
14.(2022湖南衡阳)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桌面上铺张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
作为平面镜子。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表示平面镜的位置。把一直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
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是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
看上去它与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
(2)除了图中提供的器材外,实验中还需要一种测量工具是;
(3)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
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像与物的
关系;
(4)将蜡烛A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5)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竖立光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
15.(2022山西)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用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便于确定像的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2)如图所示,将玻璃板放置在水平白纸上,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能看到它
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A的像完全重合,
此现象说明»
(3)想要判断蜡烛A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你的办法是。
16.(2022青海)某兴趣小组为了验证“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近大远小”这个观点是否正确,找来了
玻璃板、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白纸、刻度尺、火柴等器材。
(1)探究过程如下:
①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
②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发现在某一位置蜡烛B与蜡烛A的像
能够完全重合,在白纸上标记蜡烛A和B的位置;
③改变蜡烛A的位置,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始终能找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的位置,标记蜡烛A和B
的位置;
④在蜡烛所成像的位置放一张白纸,发现白纸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
⑤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数据记录如表2o
表2
次数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cm蜡烛A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15.025.01相等
210.0210.02相等
315.0115.00相等
(2)分析了表2的实验数据,得到以下结论:
①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②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选填“有关”或“无关”),说明“人在平面镜
中所成的像近大远小”的观点是错误的;
③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像”或"虚像")。
(3)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做这个实验时应选择较(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
17.(2022湘潭)如图所示,在表演“浇不灭的蜡烛”的魔术时,把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竖
放一根蜡烛,玻璃板后有一玻璃杯,点燃蜡烛,透过玻璃板看到“蜡烛在杯中燃烧”,向杯中逐渐加水,透
过玻璃板,会看到“杯中燃烧的蜡烛没有被水浇灭
(1)该魔术主要利用了(选填“平面镜”或“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在较(选填“明”
或“暗”)的环境中表演,现象更明显;
(2)杯中的“蜡烛”是实际蜡烛形成的(选填“正”或“倒”)立的(选填“虚”或“实”)
像,与实际蜡烛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18.(2022河池)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她把半圆形玻璃砖固定在圆盘中心,让激光束沿
圆盘半径入射到玻璃砖圆心处,激光束经玻璃砖折射后从半圆弧边射出(如图所示)。旋转圆盘,多次改变
激光束入射角度,观察折射光线方向并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12345
入射角20°30°60°75°
折射角13°19°28°35°40°
(1)做第三次实验时,忘了记录入射角的数据,结合图可知,此时的入射角为;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时,折射角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
19.(2022枣庄)如图是某同学利用光具盘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的光路,经过多次实验并记录了
如下数据:
入射角a10°30°45°60°
折射角£7.1°20.7°30°37.8°
(1)实验中,光具盘除了能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外,还具有的作用;
(2)分析表格中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写出一条即可):;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还可以判断:当光以35°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其折射角30°(选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当光以30°的入射角从玻璃射入空气中时,其折射角是。
20.(2022湖州)三棱镜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光通过三棱镜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呢?小越用红光以一定
角度射到三棱镜上,光路图如图1所示。改变入射角度,光路图如图2、图3所示。
(1)经过两次折射后,红光均向三棱镜的(选填“顶角力”或"底面竭')偏折。这个规律对
于其他的单色光成立吗?小越选用其他不同的单色光重复上述实验,发现了同样的规律;
(2)了解了小越的探究后,老师建议小越把凸透镜分割成两部分进行思考,如图4所示。小越经过分析和
综合,理解了凸透镜对光具有作用的原因。
(3)利用三棱镜还可以进行的探究实验是。
21.(2022宿迁)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emo
(2)某次实验中烛焰和透镜位置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选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生活中(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的原理与此类似。
(3)某次实验一同学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22.(2022锦州)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将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
______cm;
4050cm
甲
(2)小明在某次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呈现清惭的像,
此像是倒立、的实像,生活中(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依据此成像原
理制成的;
(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如图丙所示位置,则人眼在图中(选填或处能
观察到烛焰的像;
(4)小明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的适当位置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蜡烛
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选填“近视”或“远
视”)眼镜。
23.(2022长春)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在;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的实像,
就是应用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
(3)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完成图乙中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
24.(2022阜新)某兴趣小组做光学相关实验。
(1)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蜡烛和透镜在如图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原理与此类似的是;
(2)实验中,光屏上已经看到烛焰清晰的像,某同学用手指的指尖触摸凸透镜,则光屏上会出现
(填“指尖的像”或“完整烛焰的像”);
(3)在完成上一步实验后,某同学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加了一个眼镜片,光屏上成的像不再清晰。保持其
他元件不动,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适当移动光屏,又可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那么后加入的镜片为
(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片;
(4)将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上移到80cm刻度线处,再将50cm处的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出现烛焰的像。
25.(2022黑龙江龙东地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宇选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将蜡
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放置在光具座上:
①首先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
②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选填“实”或“虚”)像;
③若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在光屏上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烛焰清晰的像。
26.(2022湖北武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将蜡烛和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甲固定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点燃蜡烛后,位于90cm刻度线处的光屏上
得到烛焰清晰.(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就是根据该原理工作的;
(2)保持上述实验中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15cm刻度线处,应该向(填“左”或“右”)
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3)改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将凸透镜乙和光屏分别固定在70cm和85cm刻度线处,
再将点燃的婚烛从15cm刻度线处缓慢地向右移动到50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像的次数是
(填“0,,”1,,“2”或“3”)。
27.(2022江苏连云港)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时,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如图所示位置时,
光屏上恰好出现等大的清晰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为cm。当蜡烛被移至57cm刻度处,无论
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要想观察到像可以从凸透镜的(选填“左''或''右")
侧用眼睛观察,生活中的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I甲"ipu甲“[]
8090
28.(2022吉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如图乙所示,此时光屏上恰好成清晰、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就是利用凸透镜这一成
像规律制成的。
29.(2022盘锦)小明利用一个纸筒、凸透镜和半透明薄膜自制了如图甲所示的模型照相机。在使用时发
现,被拍摄物体和照相机的距离有变化时,像会变得不清晰。老师告诉小明,当物距改变时,照相机可通
过伸缩镜头或调节镜头焦距两种方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为了验证老师的说法,小明选取了蜡烛、多个不
同焦距的凸透镜、光具座等器材进行实验探究:
(1)实验前应将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调至___________;
(2)当蜡烛、光屏、凸透镜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将蜡烛向左调节到某一位置时,凸
透镜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光屏上再次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像。得出:当物距改变时,
伸缩镜头可以再次获得清晰的像;
(3)小明将蜡烛、光屏、凸透镜调回如图乙所示位置。将蜡烛向左调节到某一位置时,换用焦距
(选填“更大"或''更小")的凸透镜,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得出:当物距改变时,调节镜头焦距可以
再次获得清晰的像;
(4)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小明将光具座左侧抬高,(选填“可以”
或“不可以”)使像回到光屏中央;
(5)请在图丙中画出烛焰S发出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30.(2022通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凸透镜因定在光具
座50cm刻度线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rt
(1)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2)实验中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这是
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再将蜡烛从光具座上25cm处移到10cm刻度线处,若使烛焰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
透镜(选填“远离”或“靠近”);此过程中,烛焰移动的速度烛焰的像移动的速
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某小组同学将发光的小灯泡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处,在透镜另一侧将光屏沿主光轴远离透镜的过程中,
光屏上的光斑大小将.
31.(2022贵阳)近视程度不同的同学需要佩戴焦距不同的眼镜。为了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过程,组装如图
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F”字样的光源代替可视物体,光屏模拟视网膜。选用如图乙所示的2号凸透镜
模拟晶状体,打开“F”光源,调节各个元件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正常眼睛的视物
模型便组装完成。
注射器
凰
三
传橡皮膜
水透镜说明:
原本平整的橡皮膜表面
注水:橡皮膜逐渐变凸
抽水:橡皮膜逐渐变叫
甲乙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模拟近视眼视物情况,选择图乙中的(填序号)号透镜替代2号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后,
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2)用如图丙所示的水透镜模拟近视眼矫正视力。应将水透镜置于光具座上的(选填
或“C”)点,缓慢调节水透镜中的水量,当水透镜形成焦距合适的透镜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
像,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得到改善;
(3)更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模拟近视程度更严重的眼睛晶状体,为了改善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实验时需
要用注射器(选填“抽取”或“注入”)适量水;
(4)根据上述实验,近视程度更严重同学应选择焦距更大还是更小的透镜来矫正呢?,请
结合透镜对光的作用来分析选择的理由:0
32.(2022牡丹江)【活化知识,还原生活】眼睛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小冰想弄清楚晶状体的厚度对眼
晴成像远近的影响。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用凸透镜和球形半透明的塑料盒自制了一个简易眼睛模型,
模型上的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后面的塑料盒相当于视网膜,将蜡烛和模型放在光具座上。
(1)我们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能成实像;
(2)如图甲所示,调节蜡烛到合适的高度后,移动蜡烛的位置,模型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位置在
___________之间;
(3)如图乙所示,给模型换上一块焦距小的凸透镜,像变模糊了。移动蜡烛,直到成清晰的像,发现蜡烛
的位置离凸透镜近了。这表明焦距小的凸透镜厚度大,对光的作用强。此时,若蜡烛远离凸透
镜,像的位置会凸透镜,模型上的像就不清晰了;
(4)小冰分析,当晶状体变厚时,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方,所以就只能看清的物体;
(5)为了保护视力,你应该o(写出一点)
33.(2022四川南充)小明在科技书上利用凸透镜制作一个照相机,他找到了一个凸透镜和一些器材,首
先在实验室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部分操作如下:
(1)实验前先调节烛焰、、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2)当蜡烛到凸透镜距离为20cm时,能在光屏上呈现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焦距上cm;
(3)小明将蜡烛移动到距离凸透镜30cm处,调节光屏的位置,光屏上能呈现清晰倒立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
(4)小明用一个凸透镜制成照相机的镜头,能在底片上呈现清晰的近处景物的像,而远处景物的像却相当
模糊,小明找来了家中废弃的眼镜镜片放在自制照相机镜头前,发现远处景物的像也变得清晰了,则该镜
片属于(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取走镜片,他(选填“增大"或"减小”)
相机镜头与底片的距离也能使远处景物的像变得清晰。
34.(2022朝阳)学习了透镜的知识以后,小明借来了爷爷的眼镜片进行了探究:
(1)如图甲所示,太阳光经过镜片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判断,爷爷佩戴的是
(选填“近视镜”或“远视镜”),镜片的焦距是cm,
(2)他把镜片放置在桌子上,调节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墙上出现了窗户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这个像
是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
理工作的。
(3)小明将镜片向上移动一定高度,墙壁上的像将(选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仍
然成在原来的位置”)。
35.(2022抚顺、葫芦岛)在“天宫课堂”的水球实验中,小玉看到王亚平老师的倒立、缩小的像,如图
甲所示。于是她利用实验室的光学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小玉找到了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用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
最亮的光斑,如图乙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如图丙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到合适的位置。
(3)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线处,向(填“靠近”或"远离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直到出现烛焰倒立、的实像。
(4)在(3)的基础上,更换成另一个焦距为9cm的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现象与
(填“近视眼”或“远视眼”)成因相似。为了使光屏上的像恢复清晰,可向(填“靠近”或
"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蜡烛。
(5)在实验过程中,原来光屏中央的像“跑”到上方,为了使像回到中央,接下来的操作是
(填“①”“②”或“③
①向下调光屏
②向上调凸透镜
③向上调蜡烛
36.(2022黑龙江牡丹江、鸡西地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所选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1)实验步骤:
①观察凸透镜,弄清凸透镜的,并记下f;
②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到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节三个中心大致在,目是
③移动蜡烛,分别把蜡烛放置距凸透镜大于2倍焦距的地方、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在1倍焦距以内
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出现的像为止,观察像的特点并记录下,此时像距的大小;
④整理数据和器材;
(2)若将蜡烛沿光具座移至35cm刻度线处,需将光屏移至_______刻度线处(不需估读),光屏上可再次
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3)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置一凹透镜,为了使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沿着光具座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4)实验过程中,随着物距的变小,像距会(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37.(2022江汉油田、潜江、天门、仙桃)小红和家人一起乘高铁去旅行,进站时要进行身份验证,她发
现屏幕上的头像较小,不能完成人脸识别,后来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识别。她了解到屏幕上的
头像是通过摄像头内的凸透镜形成的,于是带着兴趣进行了以下实验。
(1)小红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并靠在一起,点燃蜡烛,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
致在;
(2)如图甲所示,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上的像是(选填“镜面反射”或“漫
反射”)形成的,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选填“左”
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的像变大;
(3)根据以上实验,小红进行人胎识别时,为使屏幕上的头像变大,她应该(选填“靠近”
或“远离”)镜头;
(4)在图乙所示位置时,烛焰也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选填“放大”“缩
小”或“等大”)的实像,由此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cmo
38.(2022江西)物理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测焦距:如图所示,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它的另一侧找到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具
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组装实验装置: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对三者进行调节、如图所示,是他们分别调
节完的实验装置,其中调节正确的是装置(填写字母序号),理由是,使像清晰地星现在光屏
的中央;
A、B、
c、D、
(3)设计实验表格:请将表格中①和②的内容补充到横线上:①②:
像的性质
物距U跟焦距/•的关系
①大小②
【分析与论证】略
【拓展】在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呈现了一个清晰的像,此时,某同学将焦距相同、直径更大的凸透镜替换
原凸透镜,则光屏上呈现的像比原来的像(选填“更大”、“更小”或“更亮”)。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强化练习:光和眼睛实验综合考查参考答案
1.(2022鄂州)实验操作考试临近,同学们上实验室动手实验,通过训练提高操作技能。如图,小明正在
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F=群^H||?||||山|||||||||甲|||||川|
-—,,,,
jnupi11)1111)11|)
0cm2(4(5(6(7080901001
A.该透镜与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
B.该透镜的焦距是30cm
C.此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D.如果将蜡烛向左移,光屏需要适当右移才能再次形成清晰的像
【答案】C.
2.(2022枣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这时烛焰在光屏上能成等大清晰的像。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把蜡烛移至刻度尺10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C.把蜡烛移至刻度尺32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与照相机的成像原
理相同
D.把蜡烛移至刻度尺45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B
3.(2022海南)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适当位置,调整
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实验次数12345
物距〃/cm6030201512
像距v/cm1215203060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成在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大
C.当尸4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
D.第5次实验后,在贴近凸透镜左侧放一眼镜片,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眼镜片对光
起会聚作用
【答案】BC
4.(2022江苏苏州)用图甲中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发现不便得到像和物左右之间的关系。为
解决这一问题,应选用图乙中的(a/b/c)棋子进行实验,分析可得像与物关于镜面
【答案】①.a②.对称
5.(2022新疆)如图所示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采用可转折的两部分纸板是为了研究
、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实验中,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纸板上光的径迹,
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填“镜面”或“漫”)反射;入射光线40靠近法线仍时,反射光
6.(2022深圳)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
(2)来回移动蜡烛的位置是为了确定的位置;
(3)将物像连线连接在纸上,继续分析和研究,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
(4)图中哪里存在错误:。
【答案】①.玻璃板②.像③.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④.像距会有误
差
7.(2022云南)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
像是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该成像特点是的成像原理(选填
"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答案】①.缩小②.照相机
8.(2022江苏泰州)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表面粗糙的纸板应_______立在水平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镜面上的0点,在纸板B上
呈现出反射光束,以如为轴,把纸板B向后翻折,纸板8上反射光束消失,由此可初步得出: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和法线;
(2)把纸板B翻折至能呈现反射光束的位置后,让纸板A上的入射光束绕。点顺时针转动,此过程中反射
角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3)若将图中纸板整体以底边EF为轴向后旋转45°后,纸板B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
出反射光束,纸板A上的入射光束(选填“能"或"不能")在平面镜中成像。
【答案】①.竖直②.在同一平面内③.变小④.不能⑤.能
9.(2022广元)小林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利用激光笔、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和测量工具等器材,
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小林让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沿右侧光屏入射到平面镜上的0点,先不折转光屏时,法线如左侧光屏上
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再将左侧光屏沿翻向后转动,左侧光屏上观察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光的反射现象中,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平面上。
(2)小林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间的夹角为60。时,测得反射角大小应为o
【答案】①.同一②.30。
10.(2022济宁)在校园科技节活动中,小明观看了“隔着玻璃吹蜡烛”的魔术。表演者介绍如图中的道
具后旋转平台,使玻璃板一侧正对观众,分两步完成了表演:①用两个打火机同时“点燃”两支蜡烛;②
在玻璃板正对观众的一侧吹A蜡烛。观众看到两支蜡烛同时被“吹灭小明利用道具,和同学们一起探究
其中的奥秘:
(1)用两个打火机同时点燃两支蜡烛,然后模仿表演者吹A蜡烛,结果只吹灭了A蜡烛。和同学讨论后,
一致认为:表演者在表演中只点燃了A蜡烛,B蜡烛并未被点燃。随后,小明通过实验验证了他们的猜想,
最终明白了其中的道理:B蜡烛并未被点燃,观众看到的是A蜡烛烛焰通过玻璃板所成的o
(2)小明经过进一步探究,发现了确保表演成功的两个关键点:
①两支蜡烛的大小应符合的要求是:;
②玻璃板两侧的蜡烛,在放置的位置上应满足的条件是:。
玻璃板
【答案】(1)虚像;(2)①大小相同;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且连线垂直于玻璃板。
11.(2022重庆A)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薇同学准备了白纸、薄玻璃板、刻度尺、光屏和A、B两
只大小相同的蜡烛。
①实验时,薄玻璃板需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②如图所示,点燃蜡烛A,她应从蜡烛(选填"A”或"B”)所在一侧观察蜡烛A的像,同时
用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并记录位置;
③使用刻度尺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关系。
【答案】①.垂直②.A③.距离
12.(2022福建)用如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应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
(2)将蜡烛1放在/位置,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拿一支相同的蜡烛2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
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1的像时,该位置记为⑷;
(3)将光屏放在/位置,任意转动都承接不到像,可知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4)改变蜡烛1的位置,重复步骤(2),可得像与物位置的对应关系如图乙,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
关于镜面:
(5)将图乙中。处的蜡烛沿直线8向玻璃板方向移动1cm,此时像与物之间的距离是.cm,像的大
小的变化情况是
【答案】①.竖直②.完全重合③.虚④.对称⑤.10⑥.不变
13.(2022湘潭)如图所示,在表演“浇不灭的蜡烛”的魔术时,把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竖
放一根蜡烛,玻璃板后有一玻璃杯,点燃蜡烛,透过玻璃板看到“蜡烛在杯中燃烧”,向杯中逐渐加水,透
过玻璃板,会看到“杯中燃烧的蜡烛没有被水浇灭二
(1)该魔术主要利用了(选填“平面镜”或“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在较.(选填“明”
或“暗”)的环境中表演,现象更明显;
(2)杯中的“蜡烛”是实际蜡烛形成的.(选填“正”或“倒”)立的(选填“虚"或''实")
像,与实际蜡烛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暗③.正④.虚⑤.相等
14.(2022湖南衡阳)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桌面上铺张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
作为平面镜子。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表示平面镜的位置。把一直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
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是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
看上去它与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
(2)除了图中提供的器材外,实验中还需要一种测量工具是;
(3)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
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像与物的
关系;
(4)将蜡烛A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5)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竖立光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
【答案】①.较暗②.刻度尺③.大小④.不变⑤.虚
15.(2022山西)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用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便于确定像的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2)如图所示,将玻璃板放置在水平白纸上,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能看到它
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A的像完全重合,
此现象说明»
(3)想要判断蜡烛A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你的办法是。
【答案】①.位置②.垂直③.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④.)观察像能
否成在光屏上
16.(2022青海)某兴趣小组为了验证“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近大远小”这个观点是否正确,找来了
玻璃板、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白纸、刻度尺、火柴等器材。
(1)探究过程如下:
①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
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②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发现在某一位置蜡烛B与蜡烛A的像
能够完全重合,在白纸上标记蜡烛A和B的位置;
③改变蜡烛A的位置,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始终能找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的位置,标记蜡烛A和B
的位置;
④在蜡烛所成像的位置放一张白纸,发现白纸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
⑤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数据记录如表2o
表2
次数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cm蜡烛A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15.025.01相等
210.0210.02相等
315.0115.00相等
(2)分析了表2的实验数据,得到以下结论:
①像到平面镜的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经典案例
- 赚差价合同范本
- 11《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3-2024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第二章第二节《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教学设计
- 工地钻孔合同范本
- 2025高考生物备考教学设计: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兴奋传导与传递的相关实验探究教学设计
- 6《拉拉手交朋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Module 4 短语句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定制风管销售合同范本
- 小学生代表开学典礼演讲稿
- 拉挤树脂及其成型工艺介绍课件
- 山东省中考物理总复习 八上 第6讲 质量与密度
- 2023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10KV供配电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 商务部专员绩效考核指标量表
- (完整)PEP人教版小学生英语单词四年级上册卡片(可直接打印)
- 面神经疾病课件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的课件
- 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活动手册答案
- 班、团、队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
- 最全的人教初中数学常用概念、公式和定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