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课件_第1页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课件_第2页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课件_第3页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课件_第4页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脏腑辨证2023/9/14中医诊断学第九章

脏腑辨证2023/8/4中医诊断1【目的要求】1.掌握各脏腑的病变范围和病机特点。2.掌握各常见证的含义、临床表现、证候分析、辨证要点以及鉴别诊断。3.初步学会运用脏腑辨证方法分析典型病例的方法。2023/9/14中医诊断学【目的要求】2023/8/4中医诊断学2【重点与疑难点】(一)重点:

脏腑辨证是临床各科的基础知识,各证候的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审证要点都是要求掌握的内容。(二)疑难点:

各相似证候的鉴别,是学习中的难点(详见概念辨析)。2023/9/14中医诊断学【重点与疑难点】2023/8/4中医诊断学31.心阳虚脱证的辨证分析要点。2.肝胆辨证中有六证可见头晕,应掌握各自成因。3.肾虚水泛证的性质应如何正确理解?4.胆郁痰扰证与心肾不交证均有惊悸失眠多梦的症状,应如何鉴别?5.肝风四证之鉴别(详见概念辨析11)。

6.肾阳虚证、肾精不足证、肾气不固证、肾虚水泛证和肾不纳气证的辨证依据。7.心脉痹阻证的病性及各分型的特点。

2023/9/14中医诊断学1.心阳虚脱证的辨证分析要点。2023/8/4中医诊断学4【概念辨析】

1.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三证鉴别

2.心血虚与心阴虚二证鉴别

3.痰火扰神与痰迷心窍二证鉴别

4.风寒束肺、寒邪客肺、饮停于肺、痰湿阻肺、肺阴虚五证比较5.脾气虚、脾阳虚、脾气下陷、脾不统血四证鉴别

6.寒湿困脾证与湿热蕴脾证的鉴别7.胃气虚证与胃阳虚证的鉴别

8.胃阴虚证与肠燥津亏证的鉴别2023/9/14中医诊断学【概念辨析】

2023/8/4中医诊断学59.肠燥津亏证、肠热腑实证二者鉴别

10.肝火炽盛证与肝阳上亢证二者鉴别11.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动风和血虚生风四证鉴别12.肝胆湿热证与湿热蕴脾证鉴别13.肾气不固证与肾阳虚证鉴别14.膀胱湿热证与小肠实热证鉴别15.肝火犯肺证、燥邪犯肺证,热邪壅肺证,肺阴虚证四证的鉴别16.肝郁脾虚证与肝胃不和证的鉴别17.肝肾阴虚证与肝阳上亢证二者的鉴别2023/9/14中医诊断学9.肠燥津亏证、肠热腑实证二者鉴别

2023/8/46脏腑辨证概说一、概念:脏腑辨证,是指以脏腑的生理、病理为依据,综合分析四诊所得的病情资料,从而判断疾病所在的脏腑部位、病因、病性等,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的一种辨证归类方法。

特点:结论具体,定位、定性清楚,指导治疗明确2023/9/14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概说一、概念:2023/8/4中医诊断学7知识准备熟练掌握脏象学说,由脏腑生理功能指导病理表现。熟悉气血津夜的功能和四个基本虚证的表现。

2023/9/14中医诊断学知识准备2023/8/4中医诊断学8二、脏腑辨证归类方法的形成:

脏腑辨证方法形成很早,简言之可谓:提出于《内经》,确立于《金匮要略》,发展于《脾胃论》,完善于近代。2023/9/14中医诊断学二、脏腑辨证归类方法的形成:脏腑辨证9三、脏腑辨证的基本方法

1、脏腑生理功能及其病理变化是脏腑辨证的理论根据,此可确定疾病所在的脏腑部位。例如:咳嗽、气喘等症,根据肺主宣发,有主气,司呼吸的生理功能和肺性肃降的生理特性,因而可以判断其病变部位在肺,基础病理是肺失宣降。

2023/9/14中医诊断学三、脏腑辨证的基本方法

1、脏腑生理功能及其病理变化是脏102、病因病性辨证是脏腑辨证的基础。脏腑辨证不单是以辨明病证所在脏腑的病位为满足,还应分辨出脏腑病位上的病因和病性,它实际上是各种辨证内容的综合运用。

2023/9/14中医诊断学2、病因病性辨证是脏腑辨证的基础。2023/8/4中医诊断学11

如有脏腑实证中,有寒、热、痰、瘀、水、湿等不同;在脏腑虚证中,又有阴、阳、气、血亏虚之别,只有明确病因(风、火、痰、湿),病性病机(寒、热、虚、实),才能为立法、处方、用药提供确切依据,因而可以说,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又是脏腑辨证的具体落实。

2023/9/14中医诊断学如有脏腑实证中,有寒、热、痰、瘀、水、12例如:主症心悸,可谓病位在心无疑,但心有气虚、血虚,或是痰、瘀扰于心,究为何候呢?只有依全身症状,辨析其病因病性,才能作出准确的诊断。所以三者间有着相互交织的“纵”、“横”关系。2023/9/14中医诊断学例如:主症心悸,可谓病位在心无疑,但心有气虚133、在进行脏腑辨证时,应从整体角度全面分析脏腑所属证候。主要表现在脏腑之间,脏腑与经络、脏腑与各系统组织器官之间在生理、病理上的有机联系。此无疑是人体统一性、完整性的体现。2023/9/14中医诊断学3、在进行脏腑辨证时,应从整体角度全面分析脏腑所属证候。2014

四、脏腑辨证的临床意义

中医临床运用的辨证方法之多,且各具特点,各有侧重,但无一不与脏腑密切相关,而且脏腑辨证的内容比较系统、完整,生理、病理概念均较确切,纲目清楚,内容具体,有利于对辨证思维的指导,也有利于对其它辨证方法所述证候实质的理解。因此,脏腑辨证是临床辨证的基本方法,是整个辨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9/14中医诊断学

四、脏腑辨证的临床意义中医临床运用的辨证方法之15

五、脏腑辨证的运用范围:

主要运用于内伤杂病。具体使用时还应与所属学科特点相结合,与辨病相结合,方谓全面。

2023/9/14中医诊断学五、脏腑辨证的运用范围:主要运用于内伤杂病。具16第一节

心病辨证心病的病变范围:虚证——久病伤正,禀赋不足,思虑伤心等所引起,如心阴、心阳、心气、心血虚证及心阳暴脱。实证——多由痰阻、火扰、寒凝、气郁、瘀血所致,如心火亢盛、心脉痹阻、痰蒙心神及痰火扰心。2023/9/14中医诊断学第一节

心病辨证心病的病变范围:2023/8/4中医诊17心病的常见症状:心悸、怔忡心痛、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神昏神识错乱脉结代或促2023/9/14中医诊断学心病的常见症状:心悸、怔忡2023/8/4中医诊断学18心病常见证候一.心血虚证二、心阴虚证三、心气虚证四、心阳虚证五、心阳虚脱证六、心火亢盛证七、心脉痹阻证八、痰蒙心神证九、痰火扰神证十、瘀阻脑络证2023/9/14中医诊断学心一.心血虚证2023/8/4中医诊断学19一、心血虚证【概念】指由于心血亏虚,不能濡养心神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头晕健忘,面色萎黄或淡白,唇、甲淡白,舌淡白,脉细弱。【辨证要点】心悸、失眠与血虚证共见。2023/9/14中医诊断学一、心血虚证【概念】2023/8/4中医诊断学20【证候分析】心悸(血虚心动失常)头晕(血不上荣)多梦、失眠(血不濡养心神)面、唇、舌淡白、脉细(血虚失于濡养)2023/9/14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2023/8/4中医诊断学21二、心阴虚证【概念】指由于心阴亏损、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失眠多梦、

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盗汗,两颧发红,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辨证要点】悸烦、失眠与阴虚证共见。2023/9/14中医诊断学二、心阴虚证【概念】指由于心阴亏损、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222【证候分析】心悸(阴虚心动失常)心烦、失眠、多梦(虚热扰心)潮热、颧红(阴不制阳)盗汗(热蒸营泄)舌红脉数(内热之象)2023/9/14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2023/8/4中医诊断学23心阴虚和心血虚的比较:共同点:1、均是心脏阴分受损的轻重不同的两个阶段。2、心血虚与心阴虚证的主证是一致的,即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血属阴,阴与血在其性质上是一致的。2023/9/14中医诊断学心阴虚和心血虚的比较:共同点:2023/8/4中医诊断学24不同点:1、血与阴所代表的物质不同,各自受损后,其严重程度不同。2、临床表现也就有明显的区别。(1)血虚:头晕、面色淡白、脉细而弱(2)阴虚:必有阳亢、虚热内扰,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舌红而干为特征。2023/9/14中医诊断学不同点:2023/8/4中医诊断学25三、心气虚证【概念】心气虚证是指由于心气不足、鼓动无力,血行不畅、失于充养的证候。本证多由于素体久虚,或久病失养,或因年高脏气衰弱等原因所致。【审证要点】心悸、胸闷及气虚证。2023/9/14中医诊断学三、心气虚证【概念】2023/8/4中医诊断学26【临床表现】

心悸怔忡、胸闷,气短、

神疲乏力、动则诸症加剧,

自汗;面色淡白,舌淡苔白、

脉弱,或数而无力,或结、代。2023/9/14中医诊断学【临床表现】2023/8/4中医诊断学27

四、心阳虚证【概念】心阳虚证是由于心阳虚衰,鼓动无力,虚寒内生所表现的证候。常由心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审证要点】心悸、胸闷或痛及阳虚证2023/9/14中医诊断学

四、心阳虚证【概念】2023/8/4中医诊断学28【临床表现】

心悸怔忡、胸闷或疼痛,畏寒肢冷,气短、神疲乏力,自汗,面色淡白,舌淡胖,苔白滑,脉微,或沉迟无力,或结、代。

2023/9/14中医诊断学【临床表现】2023/8/4中医诊断学29【证候分析】怔忡(心阳虚衰)胸闷、气短(胸阳不展)心痛(心脉痹阻)形寒肢冷(阳虚不温)面唇青紫、脉结代(阳虚血瘀)。2023/9/14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2023/8/4中医诊断学30五、心阳虚脱证

【概念】指心阳衰败,阳气暴脱所表现的危急证候。【临床表现】在心阳虚证表现的基础上,更见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或心痛剧烈、口唇青紫、脉微欲绝、神志模糊、昏迷不醒。【辨证要点】心阳虚与亡阳证共见。2023/9/14中医诊断学五、心阳虚脱证【概念】2023/8/4中医诊断学31【证候分析】冷汗淋漓(阳衰不固)四肢厥冷(阳衰不温)呼吸微弱(心阳衰,宗气泄)面色苍白(阳衰而血失温运)心痛剧烈、口唇紫(心脉瘀阻)脉微欲绝(阳气外亡)

2023/9/14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2023/8/4中医诊断学32心气虚和心阳虚的比较:共同点:1、心气虚和心阳虚均是心脏阳分受损,机能减退中轻重不同的两个阶段。2、气属阳,气与阳在性质上是一致的,故心气虚与心阳虚的主症是一致的。即心悸、怔忡、畏寒等。2023/9/14中医诊断学心气虚和心阳虚的比较:共同点:2023/8/4中医诊断学33不同点:1、各自出现症状的严重程度也不一致。2、心气虚证,以心脏及全身的机能减退为主;心阳虚证,则是在心气虚的基础上伴有虚寒症状。3、心阳暴脱证,则是在心阳虚的基础上出现虚脱亡阳的病理变化,属危重证候。2023/9/14中医诊断学不同点:2023/8/4中医诊断学34疑难点:

心阳虚脱证的辨证分析要点〈分析〉本证常由心阳虚证进一步恶性发展而成,亦可因寒邪暴伤心阳或痰瘀阻塞心窍所致;是在心阳虚证表现的基础上更见亡阳的见症,如四肢厥冷,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呼吸微弱,甚或神志模糊,脉微欲绝等。2023/9/14中医诊断学疑难点:

心阳虚脱证的辨证分析要点〈分析〉本证常由心35六、心火亢盛【概念】指由于心火内炽所表现的实热证候。【临床表现】心胸烦热、夜不成眠,或见狂躁谵语、面赤口渴、溲黄便干、舌尖红绛、或生舌疮、腐烂疼痛、脉数有力。或见吐血、衄血、或见肌肤疮疡、红肿热痛。

【辨证要点】以神志症状及舌脉出现火热炽盛之象为主要特征。2023/9/14中医诊断学六、心火亢盛【概念】2023/8/4中医诊断学36【证候分析】火邪扰心:轻则心烦失眠,重则狂躁谵语。心火上炎:口舌生疮、赤烂疼痛、面赤;心火下移小肠:小便赤涩疼痛。火盛络破:吐衄血。2023/9/14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2023/8/4中医诊断学37

值得提及的是:心火亢盛证与心阴不足证都能反映心病的常见症状和热象。但前者属实,后者属虚,有着本质的不同,应当注意鉴别。2023/9/14中医诊断学值得提及的是:心火亢盛证与心阴不足证都能反映心病38七、心脉痹阻证【概念】指由于瘀血、痰浊、阴寒、气滞等因素阴痹心脉,出现以心悸、怔忡、胸闷、心痛为主症的一类证候。【辨证要点】以心悸怔忡,心胸憋闷作痛、时发时止为要点。

2023/9/14中医诊断学七、心脉痹阻证【概念】2023/8/4中医诊断学39【临床表现】

心悸怔忡

、心胸憋闷作痛、痛引肩背内臂、时作时止,或见痛如针刺,舌暗或有青紫斑点,脉细涩或结代;或为心胸闷痛,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涩;或遇寒痛剧,得温痛减,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或疼痛而胀,胁胀,常喜太息,舌淡红,脉弦。2023/9/14中医诊断学【临床表现】2023/8/4中医诊断学401.瘀血内阻:痛如针刺,舌暗或青紫,瘀斑瘀点,脉细涩结代。2.痰浊停聚:闷痛特甚,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苔白腻脉沉紧。3.阴寒凝滞:突发剧痛,得温痛减,畏寒肢冷,苔白脉沉迟或紧。4.气机郁滞:胀痛,发作与精神因素有关,胁胀,太息,脉弦。2023/9/14中医诊断学1.瘀血内阻:痛如针刺,舌暗或青紫,瘀斑瘀点,脉细涩结代。241【证候分析】心悸怔忡(正气先虚、阳气不温)心胸疼痛、憋闷、痛引肩背内臂(心脉不通)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苔白腻(痰浊内盛);2023/9/14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2023/8/4中医诊断学42

心脉痹阻证因实邪阻滞心脉所致,但在辨证时必须分清瘀、痰、寒、气的不同,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2023/9/14中医诊断学心脉痹阻证因实邪阻滞心脉所致,但在辨证时必须分43八、痰蒙心神证(痰迷心窍证)【概念】指由于痰浊蒙蔽心神,表现以神志异常为主的证候【辨证要点】神志异常和痰浊内盛共见。2023/9/14中医诊断学八、痰蒙心神证(痰迷心窍证)【概念】2023/8/4中医诊断44【临床表现】本证常见于癫、痫及痰厥等病证:

癫证:癫证为精神失常的疾患。多由肝气郁结,气郁生痰,痰浊上蒙心窍所致。临床见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先痴呆,喃喃独语,举止失常,苔腻,脉滑。

痫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吐吐涎沫,喉有痰声,四肢抽搐,两目上视,口中如猪羊叫声,醒后如常人,苔腻脉滑。

痰厥:面色晦滞,脘闷呕恶,意识模糊,语言不清,喉中痰呜,甚则昏不知人,苔白腻脉滑。2023/9/14中医诊断学【临床表现】本证常见于癫、痫及痰厥等病证:2023/8/445【证候分析】意识模糊、昏不知人(痰蒙神明)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志痴呆、独语(气痰阻于神明)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喉有痰声(肝风夹痰)面色晦暗(痰阻清阳)胸闷呕恶(胃气上逆)苔白腻,脉滑(痰浊内盛)2023/9/14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2023/8/4中医诊断学46学习本证,应注意与望神部分的癫病、痴呆、痫证相参而学。其中面色晦暗、胸闷呕恶,亦与湿浊之邪,湿浊郁遏中焦,清阳不升,浊气上泛及胃失和降而上逆有关。足见痰蒙心神有因于内,而致痰生者,亦有因于外,湿浊过盛者,临床时不可不辨。2023/9/14中医诊断学学习本证,应注意与望神部分的癫病、痴呆、痫证相47九、痰火扰神证【概念】指由于火热痰浊侵扰心神,表现以神志异常为主的证候。【辨证要点】神志失常和痰火内盛共见。2023/9/14中医诊断学九、痰火扰神证【概念】2023/8/4中医诊断学48【临床表现】外感热病中,可见发热烦躁,面赤口渴,气粗,便秘尿黄,吐痰色黄,或喉问痰鸣,胸闷,或见神昏谵语;内伤杂病中,可见心烦不寐,甚则狂越妄动,打人毁物,胡言乱语,哭笑无常,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2023/9/14中医诊断学【临床表现】2023/8/4中医诊断学49【证候分析】神昏谵语、躁热发狂(外感火热、痰火扰心)面赤气粗(火热上炎)口渴、尿黄、便秘(热灼津伤)吐痰黄稠、喉间痰鸣(痰火内盛)2023/9/14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2023/8/4中医诊断学50痰火扰神证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外感者,火热炼津为痰;内伤者,肝郁化火生痰。临床应审因论治。再者,学习本证应与望神部分的狂病互参而学。

2023/9/14中医诊断学痰火扰神证有外感和内伤之分。2023/8/4中医诊断学51【概念辨析】痰火扰神与痰迷心窍二证鉴别:分析:两证均有神志异常及痰浊内盛的症状。不同之处是:

1.痰迷心窍无火热之症候,以神志昏蒙、淡漠、抑郁、痴呆等相对静止的症状为特征,属阴证。

2.痰火扰神则火热症候明显,以躁狂谵妄,面赤,发热等燥热的症状为特征,属阳证。2023/9/14中医诊断学【概念辨析】痰火扰神与痰迷心窍二证鉴别:2023/8/4中医52十、瘀阻脑络证【概念】指由于瘀血犯头,阻滞脑络,表现以头痛、头晕为主症的证候。【辨证要点】以头痛、头晕及血瘀证为审证要点。2023/9/14中医诊断学十、瘀阻脑络证【概念】2023/8/4中医诊断学53【临床表现】头痛、头晕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头部外伤后昏不知人,或健忘、失眠或心悸,或见面晦不泽,舌质紫晦,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2023/9/14中医诊断学【临床表现】2023/8/4中医诊断学54【证候分析】头痛如锥刺或昏不知人(瘀血阻滞脑络);头晕时作(因瘀脑失血养)健忘、失眠、心悸(因瘀新血不生,心失血养)痛处固定,面晦不泽,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乃瘀血内阻之征)2023/9/14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2023/8/4中医诊断学55第二节肺病辨证

首先掌握的是:肺的病变主要反映在肺系,主气司呼吸功能活动减退、水液代谢输布失常,以及卫外机能失职等方面。肺病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喘促、咯痰、胸痛、喉痛、(声音变异)、音哑、失音、鼻塞、水肿。2023/9/14中医诊断学第二节肺病辨证首先掌握的是:肺的病变主要56虚证:久病咳喘;它脏累及等致肺气虚……实证:六淫外袭;痰饮停聚等致痰热壅肺……2023/9/14中医诊断学虚证:久病咳喘;它脏累及等致肺气虚……2023/8/4中医诊57肺病常见证候一、肺气虚证二、肺阴虚证三、风寒犯肺证四、风热犯肺证五、燥邪犯肺证六、肺热炽盛证七、痰热蕴肺证八、寒痰阻肺证九、饮停胸胁证十、风水相搏证2023/9/14中医诊断学肺一、肺气虚证2023/8/4中医诊断学58一、肺气虚证含义:由肺机能减弱,其主气、卫外功能失职,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咳喘无力,动则益甚,咳痰清稀,少气短息,语声低怯,或有自汗,畏风,易于感冒,神疲体倦,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弱。2023/9/14中医诊断学一、肺气虚证含义:由肺机能减弱,其主气、卫外功能失职,所致的59辨证分析要点:(1)肺气虚、宣降功能失职。(2)卫外不固,如自汗、畏风易感冒等。审证要点:以咳喘无力,吐痰清稀及气虚见证为要点。2023/9/14中医诊断学辨证分析要点:2023/8/4中医诊断学60二、

肺阴虚证含义:是指肺阴不足,虚热内生所反映的证候。临床表现:干咳少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口燥咽干,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盗汗,颧红,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细数。2023/9/14中医诊断学二、

肺阴虚证含义:是指肺阴不足,虚热内生所反映的证候。2061辨证分析要点:(1)肺阴亏虚、清肃失职;(2)阴虚內热。审证要点:干咳或痰少而粘及阴虚内热见症。2023/9/14中医诊断学辨证分析要点:2023/8/4中医诊断学62三、

风寒犯肺证含义:是指风寒袭表,肺卫失宣所反映的证候。临床表现:咳嗽、咳痰清稀,恶寒微发热,鼻塞,流清涕,无汗,头身痛,舌苔薄白,脉浮紧。辨证分析要点:(1)具有风寒袭表、肺气失宣见证;(2)兼有风寒表证见症。审证要点:以咳嗽、咳痰清稀及风寒表证表现为要点。

2023/9/14中医诊断学三、

风寒犯肺证含义:是指风寒袭表,肺卫失宣所反映的证候。263风寒犯肺证与风寒表证的临床表现很相近似,但辨证要点各有侧重。风寒犯肺证以咳嗽为主症,兼见风寒表证,且表证一般较轻;为表里同病风寒表证,以恶寒发热为主症,咳嗽为或有症,即使出现亦很轻微,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单一的表证。

2023/9/14中医诊断学风寒犯肺证与风寒表证的临床表现很相近似,但辨证要点各有侧重。64四、风热犯肺证含义:是指风热侵袭肺系,肺卫受病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咳嗽、痰稠色黄,鼻塞,流浊涕,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或咽喉疼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辨证分析要点:(1)具有风热袭肺,肺失清肃见症;(2)兼有风热表证见症。审证要点:咳嗽及风热表证表现。

2023/9/14中医诊断学四、风热犯肺证含义:是指风热侵袭肺系,肺卫受病所表现的证候。65五、燥邪犯肺证含义:是指外界燥邪侵犯肺卫、肺系津液耗伤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咯,甚则胸痛,痰中带血,或见鼻衄,咯血,口、唇、鼻、咽干燥,便干溲少,苔薄而干燥少津,发热,微恶风寒,无汗脉浮紧、或少汗脉浮数。2023/9/14中医诊断学五、燥邪犯肺证含义:是指外界燥邪侵犯肺卫、肺系津液耗伤所表现66辨证分析要点:(1)具有燥邪犯肺、肺失清肃见(2)具有燥邪伤津、失于滋润见症;(3)兼有卫表失和见症如温燥似风热表证,凉燥类风寒表证。审证要点:肺系症状及干燥少津表现。2023/9/14中医诊断学辨证分析要点:2023/8/4中医诊断学67燥邪犯肺证与肺阴虚证异同点:1.共同点:均可见干咳少痰、或痰少而粘,或痰中带血等津伤肺燥之象。2.不同点:燥邪犯肺证:病因为外感,起病急,病程短,有口、鼻、唇、舌等燥邪犯肺的燥象明显,燥伤治宜清肺润燥。肺阴虚证:病因为内伤;起病缓,病程长;有骨蒸潮热、盗汗等阴虚内热之症,阴虚治当滋阴润肺。2023/9/14中医诊断学燥邪犯肺证与肺阴虚证异同点:2023/8/4中医诊断学68六、肺热炽盛证含义:是指热邪内盛于肺所表现的实热证候。临床表现:发热,口渴,咳嗽,气喘,鼻煽气灼,胸痛,咽喉红肿疼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辨证分析要点:(1)具有邪热壅肺、肺失清肃见症(2)具有里热炽盛见证。审证要点—肺系症状与里实热证并见。2023/9/14中医诊断学六、肺热炽盛证含义:是指热邪内盛于肺所表现的实热证候。20269【概念辨析】

肝火犯肺证、燥邪犯肺证,热邪壅肺证,肺阴虚证四证的鉴别:

〈分析〉四证均可以出现咳血,不同之处在于:1.燥邪犯肺只发于秋季,必兼发热恶寒之表证;2.热邪壅肺多因外邪入里化热所致,一般与情志无关,肝经症状不明显;3.肺阴虚则必有阴虚内热的潮热盗汗等症状;4.肝火犯肺证则多因情志化火,灼伤肺络所致必兼有急躁易怒,胁肋灼痛等肝火内炽的症状。2023/9/14中医诊断学【概念辨析】肝火犯肺证、燥邪犯肺证,热邪壅肺证,肺阴70当熟悉此证与风热犯肺证的区别,即:二者皆有咳嗽、痰稠、色黄的临床表现,风热犯肺证属外感范畴,但病变性质、病情轻重以及预后转归等方面者有区别。风热犯肺证是邪在肺系,伴风热表证,病情轻,病程短,预后佳;肺热炽盛证是热壅肺脏,病在里,伴见一系列里热证,病情重,病程长,及时正确的治疗预后亦佳。2023/9/14中医诊断学当熟悉此证与风热犯肺证的区别,即:二者皆有咳嗽、痰稠、色黄的71七、痰热壅肺证

含义:痰热互结、壅闭于肺所致的实热证候。临床表现:咳嗽,咯痰黄稠而量多,或喉中痰鸣,胸闷,气喘息粗,甚则鼻翼煽动,烦躁不安,发热,口渴,或咳吐脓血腥臭痰,胸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2023/9/14中医诊断学七、痰热壅肺证

含义:痰热互结、壅闭于肺所致的实热证候。2072辨证分析要点:(1)具有痰热阻肺、肺失清肃见症(2)具有热痰内盛见症。审证要点:咳喘痰多与里实热证并见。2023/9/14中医诊断学辨证分析要点:2023/8/4中医诊断学73应提及的是,证中“胸痛、咳吐脓血腥臭痰”见症,其病机是痰热阻滞肺络,导致气滞血壅,脉气不通则胸痛血腐化脓,则咳吐脓血腥臭痰。与风热犯肺证的区别此略。2023/9/14中医诊断学应提及的是,证中“胸痛、咳吐脓血腥臭痰”见症,其病机是痰热阻74八、寒痰阻肺证含义:是指寒邪与痰浊交并壅阻于肺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咳嗽气喘,痰稀色白,形寒肢凉,舌淡苔白,脉迟缓。辨证分析要点:(1)具有寒邪阻肺、肺失宣降见症(2)具有寒痰内盛见症。审证要点——咳喘与寒痰内盛并见。

2023/9/14中医诊断学八、寒痰阻肺证含义:是指寒邪与痰浊交并壅阻于肺所致的证候。275当熟悉的是此证与风寒犯肺证的区别,即:二者皆有咳嗽痰稀色白的临床表现,都属于外感寒证范畴,但病变的性质,发病的特点,痰液数量等方面,均有不同。如:风寒犯肺证是邪在肺系,伴风寒表证,病程短、咳痰量少;寒痰阻肺证是寒痰壅肺(闭)于肺,病在里,病程长,病情重,有反复发作史,痰量多。2023/9/14中医诊断学当熟悉的是此证与风寒犯肺证的区别,即:二者皆有咳嗽痰稀色白的76

九、饮停胸胁证

含义:是指水饮停一胸胁,气机受阻,表现为胸胁饱满,咳唾引痛为主症的证候,又称“悬饮”。临床表现:(参教材P185)。辨证分析要点:(1)具有饮停胸胁,气机受阻见症(2)具有水饮内停见症(眩晕、苔腻等)。审证要点:胸胁胀闷疼痛、咳唾引痛。

2023/9/14中医诊断学

九、饮停胸胁证

含义:是指水饮停一胸胁,气机受阻,表现为77十、

风水相搏证含义——风邪侵袭,肺衍宣降,水道不通,水湿泛溢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参教材P185)。辨证分析要点:(1)具有肺失宣降,水湿泛溢见症(2)兼有卫表失和(偏寒偏热不同)。审证要点——骤起于眼睑头面之水肿(先肿)及卫表症状。

2023/9/14中医诊断学十、

风水相搏证含义——风邪侵袭,肺衍宣降,水道不通,水湿泛78【概念辨析】

风寒束肺、寒邪客肺、饮停于肺、痰湿阻肺、肺阴虚五证均可见肺脏阴液受损之咳嗽、咯痰等。不同点在于:1.风寒束肺证为实证,主症见咳嗽痰液稀白,兼见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无汗,苔白脉浮紧;2.寒邪客肺证为实证,主症见咳嗽气喘痰液稀白,兼见形寒肢凉不发热,舌淡苔白,脉迟缓;2023/9/14中医诊断学【概念辨析】风寒束肺、寒邪客肺、饮停于肺、痰湿阻肺、79

3.饮停于肺证为本虚标实证,主症见咳嗽气喘,痰液清稀,色白量多呈泡沫状,喉中痰鸣倚息不能平卧,兼见胸闷,甚则心悸,下肢浮肿,舌淡苔白滑,脉弦;4.痰湿阻肺证中外感急性发作属实,慢性发作为本虚标实证,主症见咳嗽痰多质粘,色白易吐,兼见胸闷,甚则气喘痰鸣,舌淡苔白腻,脉滑;

5.

阴虚证为虚证,主症见咳嗽,痰少而粘,或痰中夹血,兼见潮热,面色潮红,形体消瘦,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2023/9/14中医诊断学

3.饮停于肺证为本虚标实证,主症见咳嗽气喘,痰液清稀,色白80第三节脾病辨证

首先掌握脾之病变范围主要是以运化、升清功能失职,致使水谷、水湿不过,化源不足,血液失统的病理改变。因此,其常见症状应为:腹胀或痛,纳少,便溏、浮肿、出血及内脏下垂等。

2023/9/14中医诊断学第三节脾病辨证首先掌握脾之病变范围主要是以运化、81脾之病变的常见证候。即:虚证——饮食、劳倦、思虑、久病,致脾气虚证等。实证——饮食不节,外感湿热或寒湿,致湿热蕴脾等。

2023/9/14中医诊断学脾之病变的常见证候。即:2023/8/4中医诊断学82脾一、脾气虚证病二、脾虚气陷证常三、脾阳虚证见四、脾不统血证证五、寒湿困脾证候六、湿热蕴脾证

2023/9/14中医诊断学脾一、脾气虚证2023/83

一、脾气虚证【概念】脾气虚证是指由于脾气不足,运化失职所表现的虚弱证候。亦称脾失健运证。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年老体衰,或大病初愈,调养失慎等所致。

2023/9/14中医诊断学

一、脾气虚证【概念】2023/8/4中医诊断学84【临床表现】

腹胀纳少,甚则食后胀甚,大便溏薄,或肢体倦怠,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见肥胖、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2023/9/14中医诊断学【临床表现】2023/8/4中医诊断学85【辨证分析要点】(1)有脾气不足,运化失职见症,如纳少……(2)有气虚、机能活动减退见症;(3)有水湿泛滥见症,如浮肿……。【审证要点】腹胀便溏、食少及气虚证。脾的其它虚证,均是本证的进一步发展。

2023/9/14中医诊断学【辨证分析要点】2023/8/4中医诊断学86二、脾虚气陷证【概念】是指脾气因虚、升举无力而反下陷所表现的证候。【辨证分析要点】:(1)具有脾气下陷,内脏下垂的主症(2)有脾气虚的表现。【审证要点】体虚气坠,内脏下垂。2023/9/14中医诊断学二、脾虚气陷证【概念】2023/8/4中医诊断学87【临床表现】

脘腹重坠作胀,食后益甚,或便意频数,肛门重坠,或久泄不止,甚或脱肛,或子宫下垂,或小便浑浊如米泔,常伴见头晕目眩,食少便溏,气短乏力,倦怠懒言,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缓弱。2023/9/14中医诊断学【临床表现】2023/8/4中医诊断学88本证多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因此,虽以内脏下垂,清阳不升为主要见证,但气虚之表现亦应是明显的,甚至也可以说,脾虚气陷证是脾气虚证演变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病理表现形式(气不升反而下陷)。

2023/9/14中医诊断学本证多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因此,虽以内脏下垂,清阳不升为89三、脾阳虚证【概念】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所表现的虚寒证候。【辨证分析要点】(1)具有脾失健运见症(2)有水湿不化,阴寒内盛见症。【审证要点】脾失健运与虚寒之象共见。2023/9/14中医诊断学三、脾阳虚证【概念】2023/8/4中医诊断学90【临床表现】

纳少腹胀,或腹痛绵绵,喜温喜按,或畏寒肢冷,少气神疲乏力,面白不华或虚浮,或口淡不渴,大便稀溏,或见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见带下量多而清稀色白,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等。2023/9/14中医诊断学【临床表现】2023/8/4中医诊断学91四、脾不统血证【概念】指脾气不足,无力统血,而致血溢脉外所表现的证候。【辨证分析要点】(1)有脾气虚弱,统血失职见症,如便血……(2)有脾气虚的一般表现。【审证要点】脾气虚证与出血共见。2023/9/14中医诊断学四、脾不统血证【概念】2023/8/4中医诊断学92【临床表现】

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神疲乏力,气短懒言,或食少便溏,并见出血,或便血,或溺血,肌衄,鼻衄,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舌淡,脉细无力等2023/9/14中医诊断学【临床表现】2023/8/4中医诊断学93【概念辨析】脾气虚、脾阳虚、脾气下陷、脾不统血四证鉴别〈分析〉四者均属脾虚证候,皆以脾虚气弱的临床表现为基本见症,其不同之处在于:脾气虚证以脾气虚弱,健运失权为主要病理变化;脾阳虚证是在脾气虚证的基础上,具有阳虚生寒,水湿内停的见症;脾气下陷证是在脾气虚的基础上,具有升举无力,内脏下垂的见症;脾不统血证是在脾气虚的基础上,具有统血失权的出血见症。2023/9/14中医诊断学【概念辨析】脾气虚、脾阳虚、脾气下陷、脾不统血四证鉴别20294五、寒湿困脾证【概念】指寒湿内盛,中阳受困所表现的证候,又叫“寒湿中阻证”证候。(温中散寒,健脾渗湿——茵陈术附汤)【辨证分析要点】(1)有寒湿中阻,纳运、升降失职见症(2)有有寒湿内盛见症。【审证要点】脾失健运与寒湿内盛共见。2023/9/14中医诊断学五、寒湿困脾证【概念】2023/8/4中医诊断学95【临床表现】

脘腹痞闷或痛,腹痛便溏,口腻纳呆,甚则泛恶欲吐,口淡不渴,头身困重,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身目发黄,其色晦暗不泽,或妇女白带量多,或舌体胖,苔白腻或白滑,脉缓弱或沉细。2023/9/14中医诊断学【临床表现】2023/8/4中医诊断学96六、湿热蕴脾证【概念】指湿热内蕴中焦,脾胃纳运功能失职所表现的证候。又叫“脾胃湿热证”、“中焦湿热证”等【辨证分析要点】(1)有湿热蕴脾、纳运、升降失职见(2)有湿热中阻见症。【审证要点】脾胃运化功能障碍及湿热内蕴并见。

2023/9/14中医诊断学六、湿热蕴脾证【概念】2023/8/4中医诊断学97【临床表现】

脘腹痞闷,纳呆呕恶,甚则大便溏泄而不爽,肢体困重,或渴不多饮,身热不扬,汗出不解,或见身目鲜黄,或皮肤发痒,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2023/9/14中医诊断学【临床表现】2023/8/4中医诊断学98通过本节学习,应注意寒湿困脾与湿热蕴脾及脾气虚证、脾阳虚证、脾虚气陷证、脾不统血证在临床表现方面的鉴别。熟悉脾病虚证之间在病机上的内在联系。

2023/9/14中医诊断学通过本节学习,应注意寒湿困脾与湿热蕴脾及脾气虚证、脾阳虚证、99【概念辨析】寒湿困脾证与湿热蕴脾证的鉴别〈分析〉二证均有脘腹痞闷,纳呆呕恶,肢困便溏等湿邪阻遏中焦的表现。不同之处是:1.湿热蕴脾证是湿中夹热,故见身热不畅,渴不欲饮,身目鲜黄、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数。2.寒湿困脾证则是湿中夹寒,故见腹痛喜温,口淡不渴、身目黄而晦暗,苔白腻等。2023/9/14中医诊断学【概念辨析】寒湿困脾证与湿热蕴脾证的鉴别2023/8/4中医100第四节肝病辨证

根据肝的生理功能及特性,肝的病变主要反映在其调畅全身气机、调节情志、疏泄胆汁等功能的失常,因此其常见的症状为:

精神抑郁,急躁易怒,胸胁少腹胀痛,眩晕,肢体震颤,手足抽搐,目疾,月经不调,睾丸疼痛等症状。

2023/9/14中医诊断学第四节肝病辨证

根据肝的生理功能及特性,肝的病变主101肝病的证候可以概括为虚实两类,而以实证为多见。实证包括多由情志所伤,致肝失疏泄,气机郁结,气郁化火,气火上逆而致的肝郁气滞证、肝火炽盛证;火劫肝阴,阴不制阳,肝阳上亢而致的肝阳上亢证;阳亢失制,肝阳化风而致的肝风内动证,或寒邪、火邪、湿热之邪内犯而致的寒滞肝脉证、肝胆湿热证。虚证包括多因久病失养,或它脏病变所累,或失血,致使肝阴、肝血不足而致的肝阴虚证、肝血虚证。2023/9/14中医诊断学肝病的证候可以概括为虚实两类,而以实证为多见。2023/8/102肝病常见证候一、肝血虚证二、肝阴虚证三、肝郁气滞证四、肝火炽盛证五、肝阳上亢证六、肝风内动证七、寒滞肝脉证2023/9/14中医诊断学肝病常见证候一、肝血虚证2023/8/4中医诊断学103一、肝血虚证

【概念】肝血虚证是指由于肝血不足,所系组织器官失养所表现的证候。多因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或因失血、久病,营血亏虚所致。【审证要点】以筋脉、目、爪甲失于濡养的见症及血虚表现。2023/9/14中医诊断学一、肝血虚证

【概念】2023/8/4中医诊断学104【临床表现】

头晕目眩,视物模糊或夜盲,面白无华,爪甲不荣,或见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瞤动,或见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舌淡,脉细。2023/9/14中医诊断学【临床表现】2023/8/4中医诊断学105【辨证分析要点】(1)有肝血不足,筋脉、两目、爪甲失养见症(视物模糊或夜盲,爪甲不荣,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瞤动,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2)有血虚见症(头晕目眩,面白无华等)。

2023/9/14中医诊断学【辨证分析要点】2023/8/4中医诊断学106二、肝阴虚证

【概念】肝阴虚证是指由于肝之阴液亏损,阴不制阳,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多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火灼肝阴,或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或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致使肝阴不足而成。【审证要点】以头目、筋脉、肝络失于滋润及阴虚内热的见症。2023/9/14中医诊断学二、肝阴虚证

【概念】2023/8/4中医诊断学107

【临床表现】

头晕眼花,耳鸣如蝉,两目干涩,视力减退,面部烘热或颧红,口咽干燥,或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手足蠕动,胁肋隐隐灼痛,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

2023/9/14中医诊断学

【临床表现】2023/8/4中医诊断学108【辨证分析要点】(1)有肝阴不足,两目、筋脉失养见症(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胁肋灼痛隐隐,手足蠕动,脉弦)。(2)有阴虚内热征象(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累数等)。2023/9/14中医诊断学【辨证分析要点】2023/8/4中医诊断学109当熟悉的是:肝阴虚与肝血虚证同属虚证,为肝脏阴血不足。但是肝血虚证病在本脉,而阳火之象不著;治宜养血柔肝,肝阴虚证,乙癸同源,常常肝肾阴虚并见,虚阳偏亢,症见热象。治当滋肾养肝,佐以清热潜阳之品(滋阴熄风——大定风珠)。肝阴虚证与肝火炽盛证亦当鉴别,因前者属虚热,后者属实火,故异也。2023/9/14中医诊断学当熟悉的是:肝阴虚与肝血虚证同属虚证,为肝脏阴血不足。202110

三、肝郁气滞证【概念】肝郁气滞证是指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疏泄不及而致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又称肝气郁结证,简称肝郁证。多因情志不遂,或突然受到精神刺激,或因病邪侵扰,阻遏肝脉,致使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所致。【审证要点】以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痛、窜痛,或妇女月经失调等。2023/9/14中医诊断学

三、肝郁气滞证【概念】2023/8/4中医诊断学111【临床表现】

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满窜痛,善太息,或见咽部异物感,或见瘿瘤,或见瘰疬,或见胁下癥块,妇女可见乳房作胀疼痛,痛经,月经不调,甚则闭经,舌苔薄白,脉弦或涩。病情轻重与情志变化关系密切。2023/9/14中医诊断学【临床表现】2023/8/4中医诊断学112【辨证分析要点】(1)有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见症(情志抑郁、胸胁少腹胀满窜痛、善太息,妇女乳房胀痛或痛经、闭经等)。(2)可见肝气挟痰见症(咽部异部感,瘿瘤、瘰疬)。(3)可见气滞血瘀见症(胁下癥块)。2023/9/14中医诊断学【辨证分析要点】2023/8/4中医诊断学113附:肝气郁结与肝气横逆二证的鉴别共同点:二者都是肝的疏泄功能失常病变,均有肝经所过部位的胀痛及情志变化。不同点:1.肝气郁结证是疏泄不及,临床以精神抑郁、善太息为特征,2.肝气横逆证是疏泄太过,先本经发病进而横逆犯胃到脾,故临床以暴躁易怒,胸胁窜痛,并伴有脘腹胀痛,呃逆呕恶等脾胃失其健运的临床表现为特征。2023/9/14中医诊断学附:肝气郁结与肝气横逆二证的鉴别共同点:2023/8/4中医114四、肝火炽盛证

【概念】肝火炽盛证是指由于肝经火盛,气火上逆,而表现以火热炽盛于上为特征的证候。又称肝火上炎证,简称肝火证,亦有称肝胆火盛证、肝经实火证者。多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因火热之邪内侵,或他脏火热累及于肝以致肝胆气火上逆所致。

【审证要点】肝经循行部位表现的实火炽盛症状。2023/9/14中医诊断学四、肝火炽盛证

【概念】2023/8/4中医诊断学115【临床表现】

头晕胀痛,痛势若劈,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或胁肋灼痛,或见耳鸣如潮,甚或突发耳聋,或耳内肿痛流脓,不寐或恶梦纷纭,或吐血、衄血,大便秘结,小便黄短,舌质红,苔黄,脉弦数。2023/9/14中医诊断学【临床表现】2023/8/4中医诊断学116【辨证分析要点】(1)有肝(胆)经火热炽盛见症(头晕胀痛,痛势若劈,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耳鸣如潮或突发耳聋,不寐,胁肋灼痛、口苦)。(2)有实热征象(尿黄便秘,苔黄舌红,脉弦数)。2023/9/14中医诊断学【辨证分析要点】2023/8/4中医诊断学117

心火亢盛、肺热炽盛、胃火亢盛、肝火炽盛四证鉴别:相同症:

恶热喜冷、面红耳赤、烦渴饮冷、身热躁扰、小便黄少、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脉数而有力2023/9/14中医诊断学心火亢盛、肺热炽盛、胃火亢盛、肝火炽盛四证鉴别:202118鉴别:1.心火亢盛:烦躁不眠、甚则狂谵神昏、舌尖红绛、口舌生疮2.肺热炽盛:咳喘鼻煽、痰黄稠、胸痛或咽喉红肿热痛3.胃火亢盛:胃酸灼痛、消谷善饥、口臭牙龈红肿热痛4.肝火炽盛:头晕胀痛、耳鸣如潮、胸胁灼痛,脉弦数2023/9/14中医诊断学鉴别:2023/8/4中医诊断学119五、肝阳上亢证【概念】肝阳上亢证是指由于肝肾阴亏,肝阳亢扰于上所表现的上实下虚证候。多因恼怒所伤,气郁化火,火热耗伤肝肾之阴,或因房劳所伤、年老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木失荣,致使肝阳偏亢所致。【审证要点】头目眩晕、胀痛,头重脚轻,腰膝酸软等。2023/9/14中医诊断学五、肝阳上亢证【概念】2023/8/4中医诊断学120【临床表现】

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失眠多梦,或见急躁易怒,或见腰膝酸软,或见头重脚轻,舌红少津,脉弦或弦细数。2023/9/14中医诊断学【临床表现】2023/8/4中医诊断学121【辨证分析要点】(1)有肝阳升发太过见症(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2)有肝肾阴虚见症(腰膝酸软,头重脚轻,舌红少津,脉弦细数)。2023/9/14中医诊断学【辨证分析要点】2023/8/4中医诊断学122【概念辨析】肝肾阴虚证与肝阳上亢证二者的鉴别分析:二者的病机均为肝肾阴亏,水不涵木,故均有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的症状。

不同之处在于:肝阳上亢证兼为肾亏于下,但不具有阴虚内热的症状,而以肝阳亢逆,气血上冲的症状如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头目胀痛较为突出。肝肾阴虚证则以阴精不足,虚火内扰的颧红盗汗,五心烦热较为突出。肝肾阴虚证纯属虚证,而肝阳上亢证则为上实下虚。2023/9/14中医诊断学【概念辨析】肝肾阴虚证与肝阳上亢证二者的鉴别2023/8/41232023/9/14中医诊断学2023/8/4中医诊断学124六、肝风内动证

肝风内动证是对内生之风的病机、病状的概括。“内风”所以冠以“肝”,这是由于内风之生成与内脏阴阳失调有关,特别与肝的关系更为密切。《素问·至真要大论》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风内动证则是泛指患者出现眩晕欲仆、抽搐、震颤等具有“动摇”特点为主的一类证候。根据病因病性的不同,临床常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动风和血虚生风等不同证候。2023/9/14中医诊断学六、肝风内动证

肝风内动证是对内生之风的病机、病状125(一)肝阳化风证【概念】肝阳化风证是指由于肝阳升发,亢逆无制所导致的一类动风证候。多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伤阴,或素有肝肾阴亏,阴不制阳,阳亢日久,亢极化风,从而形成本虚标实、上实下虚的动风之证。【辨证依据】以平素即有头晕目眩等肝阳上亢之状,而又突见动风之象,甚或卒然昏倒,半身不遂。

2023/9/14中医诊断学(一)肝阳化风证【概念】2023/8/4中医诊断学126【临床表现】

眩晕欲仆,头摇,或见头痛,或见肢体震颤,项强,或见语言謇涩,手足麻木,或见步履不正,或见舌红,苔白或腻,脉弦细有力,甚或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喉中痰鸣,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语。2023/9/14中医诊断学【临床表现】2023/8/4中医诊断学127【辨证分析要点】(1)肝阳亢逆无制的动风见症(眩晕欲仆,肢颤)。(2)有肝肾阴亏见症(舌红脉细、指麻、步履不正)。(3)可见卒中风见症(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卒倒等)。2023/9/14中医诊断学【辨证分析要点】2023/8/4中医诊断学128(二)热极生风证

【概念】热极生风证是指由于邪热炽盛,伤津耗液,筋脉失养所表现的动风证候。在卫气营血辨证中,归属血分证。多见于外感温热病中,因邪热亢盛,燔灼心肝二经所致。【审证要点】高热兼见动风之象。2023/9/14中医诊断学(二)热极生风证

【概念】2023/8/4中医诊断学129【临床表现】

高热,或见烦躁,躁扰如狂,神志昏迷,或见手足抽搐,颈项强直,两目上视,甚则角弓反张,牙关紧闭,或见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2023/9/14中医诊断学【临床表现】2023/8/4中医诊断学130【辨证分析要点】(1)有热灼肝经之动风见症(手足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2)有热扰心神见症(高热烦躁,发狂,神志昏迷等)。

2023/9/14中医诊断学【辨证分析要点】2023/8/4中医诊断学131(三)阴虚动风证【概念】阴虚动风证是指由于阴液亏虚,筋脉失养所表现的动风证候。多因外感热性病后期,阴液耗损,或内伤久病,阴液亏虚,致使筋脉失养而成。【审证要点】手足蠕动、眩晕等动风症状兼有阴虚。2023/9/14中医诊断学(三)阴虚动风证【概念】2023/8/4中医诊断学132【临床表现】手足蠕动,眩晕耳鸣,潮热颧红,口燥咽干,形体消瘦,舌红少津,脉细数。具体分析参见肝阴虚证。2023/9/14中医诊断学【临床表现】2023/8/4中医诊断学133(四)血虚生风证【概念】血虚生风证是指由于血液亏虚,筋脉失养所表现的动风证候。多见于内伤杂病,因久病血虚,或因急性、慢性失血,而致营血亏虚,筋脉失养所致。【审证要点】肢麻振颤、眩晕等动风症状,兼见血虚的表现。2023/9/14中医诊断学(四)血虚生风证【概念】2023/8/4中医诊断学134【临床表现】手足震颤,肌肉瞤动,肢体麻木,眩晕耳鸣,面色无华,爪甲不荣,舌质淡白,脉细弱。具体分析参见肝血虚证。2023/9/14中医诊断学【临床表现】2023/8/4中医诊断学135热灼肝经,引动肝风阴血暗耗气郁化火阳失制约虚风内动阴虚动风血虚生风热极生风2023/9/14中医诊断学热灼肝经,阴血暗耗气郁化火阳失制约虚风内动阴虚动风136肝风四证鉴别:

应从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加以鉴别。凡肝病出现动风的征象,多为急病、重病。热极生风,因热邪伤津耗液,筋脉失养所致,故以高热伴见手足抽搐有力,颈项强直为诊断要点,属实热证;肝阳化风,系由肝肾阴虚,肝阳亢逆失制而成,以眩晕欲仆,项强肢颤,手足麻木或卒然昏倒,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语为主症,属阴虚阳亢(或上实下虚)之重证;血虚生风与阴虚动风,均由阴血亏虚,筋脉失养而成,以手足麻木,震颤或蠕动无力为其风动的特点,均属虚证。2023/9/14中医诊断学肝风四证鉴别:应从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加以鉴别。2023/137七、寒滞肝脉证【概念】寒滞肝脉证是指由于寒邪侵袭,凝滞肝经,表现以肝经循行部位冷痛为主症的证候,又称寒凝肝经证,简称肝寒【审证要点】少腹、阴部、巅顶冷痛,脉弦紧或沉紧等。2023/9/14中医诊断学七、寒滞肝脉证【概念】2023/8/4中医诊断学138【临床表现】

少腹冷痛,阴部坠胀作痛,或阴囊收缩引痛,或见巅顶冷痛,或见得温则减,遇寒加甚,或见形寒肢冷,或见舌淡苔白润,脉象沉紧或弦紧。2023/9/14中医诊断学【临床表现】2023/8/4中医诊断学139【辨证分析要点】(1)有肝经寒凝气滞见症(少腹冷痛,阴部坠胀作痛,阴囊收缩冷痛,或巅顶冷痛,脉沉迟或弦紧)。(2)有寒邪伤阳见症(形寒肢冷)。2023/9/14中医诊断学【辨证分析要点】2023/8/4中医诊断学140第五节肾病辨证

肾病主要反映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障碍、水液代谢失常、呼吸功能减退和脑、髓、骨、发、耳及二便异常等方面,其常见症状为:腰膝酸软或痛、耳鸣耳聋、齿摇发脱、阳萎遗精、精少、女子经少、闭经、不孕、水肿、呼多吸少、二便异常等。

2023/9/14中医诊断学第五节肾病辨证肾病主要反映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141

肾病多虚证,其证多因禀赋不足,或幼年精气未充,或老年精气亏损,或房事不节所导致肾的阴、阳、精、气亏损为常见。而膀胱的证候则主要是因湿热而致。

2023/9/14中医诊断学肾病多虚证,其证多因禀赋不足,或幼年精气未充,或142肾一、肾阳虚证病二、肾虚水泛证常三、肾阴虚证见四、肾精不足证证五、肾气不固证候2023/9/14中医诊断学肾一、肾阳虚证2023/8/4中医诊断学143

一、肾阳虚证

【概念】肾阳虚证是指由于肾阳虚衰,温煦失职,气化失权所表现的一类虚寒证候。多因素体阳虚,或年高命门火衰,或久病伤阳,它脏累及于肾,或因房事太过,日久损及肾阳所致。【审证要点】性与生殖机能减退,二便失司,并伴见形寒肢冷,腰膝酸冷等虚寒之象。

2023/9/14中医诊断学

一、肾阳虚证

【概念】2023/8/4中医诊断学144【临床表现】

面色白或黧黑,腰膝酸冷,形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神疲乏力,男子阳痿,早泄、精冷,女子宫寒不孕,性欲减退,或见五更泄泻、完谷不化,或小便频数、清长,夜尿多,或尿少,周身浮肿,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2023/9/14中医诊断学【临床表现】2023/8/4中医诊断学145【辨证分析要点】(1)有肾阳不足、生殖机能减退见症(腰膝酸冷,男子阳萎、早泄、精冷,女子宫寒不孕,性欲减退)。(2)有阳虚阴盛见症(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气化失权(小便频数,夜尿多)。(3)有火不失土,脾失健运见症(便溏、五更泄泻)。2023/9/14中医诊断学【辨证分析要点】2023/8/4中医诊断学146二、肾虚水泛证【概念】指肾阳亏损(虚),气化失权,水湿泛溢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参教材P194)。【审证要点】水肿腰以下为甚,伴见腰膝酸冷、畏寒肢冷等虚寒之象。2023/9/14中医诊断学二、肾虚水泛证【概念】2023/8/4中医诊断学147【辨证分析要点】(1)有气化无权,水湿泛溢见症(身浮肿以腰以下为甚,小便短少)(2)有肾阳虚,温煦失职见症(畏寒肢冷,腰膝冷痛等)。(3)可有水气凌心犯肺见症(心悸气短、咳喘痰鸣)。2023/9/14中医诊断学【辨证分析要点】2023/8/4中医诊断学148疑难点:

肾虚水泛证的性质应如何正确理解?〈分析〉本证是因肾阳亏虚,气化失权,致水湿泛溢所表现的以水肿腰以下为甚为主症,伴见腰膝酸冷,畏寒肢冷等虚寒之象,据此可知其病性为本虚——肾阳虚,标实——水气泛溢肌肤、凌心犯肺。2023/9/14中医诊断学疑难点:

肾虚水泛证的性质应如何正确理解?〈分析〉本证是因肾149三、肾阴虚证【概念】

含义是指肾亏损,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虚热证候。【临床表现】(参教材P194)。【审证要点】以肾的主要症状(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遗精。女子月经失调与阴虚内热证共见。2023/9/14中医诊断学三、肾阴虚证【概念】含义是指肾亏损,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虚热证150【辨证分析要点】(1)有肾阴亏虚,失于濡养见症(形体消瘦、口干咽燥,腰膝酸软而痛,眩晕耳鸣等)。(2)有阴虚火旺见症(骨蒸潮热、男子遗精、早泄,女子崩漏,月经量多等)。2023/9/14中医诊断学【辨证分析要点】2023/8/4中医诊断学151四.肾精不足证【概念】

指肾精亏虚,表现以生长发育迟缓,生殖机能低下、早衰为主症的一类证候。【临床表现】(参教材P195)。【审证要点】以生长发育迟缓、生殖机能低下及早衰为审证要点。肾精不足是肾病病理变化的基础,发展中若见偏寒偏热时,便可以阴阳之属性概括之而称作肾阴虚或肾阳虚证。2023/9/14中医诊断学四.肾精不足证【概念】2023/8/4中医诊断学152【辨证分析要点】(1)有有生长发育机能减退见症(小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囟门迟闭,智力低下、五迟五软;成人早衰、耳鸣耳聋,发脱齿摇,健忘恍惚、精神呆钝)。(2)有生殖机能减退见症(男子精少不育,妇子经少不孕,性机能低下)。2023/9/14中医诊断学【辨证分析要点】2023/8/4中医诊断学153

值得指出的是:“精”虽属阴,但肾精不足,则无阴虚内热之变;“气”虽属阳,但肾气不足,却无阳虚生寒之变,此临床应予鉴别。因此,通过本节学习,应掌握肾阴虚与肾精不足证;,肾阳虚证与肾虚水泛证、肾气不固证在临床表现方面的鉴别。2023/9/14中医诊断学值得指出的是:“精”虽属阴,但肾精不足,则无阴虚内154

、肾气不固证【概念】是指肾气亏虚,封藏固摄失职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参教材P195)。【审证要点】以肾与膀胱不能固摄

的临床表现为辨证依据。

2023/9/14中医诊断学

四、肾气不固证【概念】2023/8/4中医诊断学155【辨证分析要点】(1)有肾失封藏固摄见症(遗尿、尿失禁、夜尿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月经淋漓不净、带下清稀,胎动易滑)。(2)有肾气亏虚见症(腰膝酸软、耳鸣失职等)。2023/9/14中医诊断学【辨证分析要点】2023/8/4中医诊断学156【概念辨析】

肾气不固证与肾阳虚证鉴别

〈分析〉二者均有面白、腰酸耳鸣、小便异常、生殖障碍等症状。不同之处:肾气不固证突出尿、精、带、胎失于固摄的症状,而且无明显寒象。肾阳虚证突出表现为阳虚内寒的特征。如腰及下肢冷痛,畏寒肢冷,阳痿精冷,宫寒不孕,下利清谷,尿少水肿等失于温养的功能。2023/9/14中医诊断学【概念辨析】

肾气不固证与肾阳虚证鉴别

〈分析〉二者均157疑难点:

肾阳虚证、肾精不足证、肾气不固证、肾虚水泛证和肾不纳气证的辨证依据。分析:肾阳虚证以性与生殖机能减退,并伴见形寒肢冷,腰膝痠冷等虚寒之象为审证要点;

肾精不足证多以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生殖机能低下及早衰为诊断要点;2023/9/14中医诊断学疑难点:

肾阳虚证、肾精不足证、肾气不固证、肾虚水泛158

肾气不固证以膀胱或肾不能固摄的临床表现为审证要点;

肾虚水泛证以水肿,腰以下为甚,并伴见腰膝痠冷,畏寒肢冷等虚寒之象为辨证依据;

肾不纳气证则以久病咳喘,呼多吸少,动则益甚及肺肾气虚的表现为辨证要点,又称肺肾气虚证。2023/9/14中医诊断学

肾气不固证以膀胱或肾不能固摄的临床表现为审证要点;2023159第六节腑病辨证

一、辨证概要1、生理病理与显症特点(1)腑居腹内,位分中下——脘腹痞满胀痛(2)腑为腔器,容纳、传导、化物——饮食、二便出入不畅(3)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气机不通,浊气上逆2023/9/14中医诊断学第六节腑病辨证一、辨证概要1、生理病理与显症特点202160腑病发病特点:(1)腑病多实,虚则兼脏(2)热多寒少(3)食、虫较多(4)腑道相连,病多兼涉:胆胃、胃肠同病者多2、发病特点

2023/9/14中医诊断学腑病发病特点:2、发病特点2023/8/4中医诊断学161二、证候举要

(一)胃热炽盛证

1、概念:是指胃中火热炽盛、胃失和降所表现的实热证候。2、临床表现:(主症)

胃脘灼热,甚者灼痛,渴喜饮冷消谷善饥或见口臭,牙龈肿痛,齿衄、便结尿赤舌红苔黄,脉滑数2023/9/14中医诊断学二、证候举要(一)胃热炽盛证胃脘灼热,甚者灼痛,渴喜1623.辨证分析要点:(1)有邪热扰胃,胃失和降见症(胃脘灼痛,拒按等)。(2)有胃火炽盛见症(渴喜冷饮、消谷善饥、口臭、龈肿溃烂、齿衄、便秘尿黄等)。4.审证要点——胃脘灼热疼痛与实火炽盛见症共见。

2023/9/14中医诊断学3.辨证分析要点:2023/8/4中医诊断学163(二)胃阴虚证

1、概念:是指胃阴不足,胃失濡润、和降所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主症)胃脘隐痛,嘈杂似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或脘痞不舒,干呕呃逆舌红少苔,脉细而数(有力)2023/9/14中医诊断学(二)胃阴虚证1、概念:是指胃阴不足,胃失濡润、和降所表现1643.辨证分析要点:(1)有胃失濡润、胃失和降见症(胃脘灼痛隐隐、饥不欲食或胃脘嘈杂、痞满或干呕等);(2)有阴虚见症(便干、尿少、舌红少津)。4.审证要点——胃失和降与阴亏失润表现共见。2023/9/14中医诊断学3.辨证分析要点:2023/8/4中医诊断学165(三)胃气虚证1.含义:是指胃气不足,受纳、腐熟功能减弱,以致胃失和降所表现的证候。2.临床表现:(参教材P196)。3.辨证分析要点:(1)有胃气亏虚、和降失职见症(胃脘隐痛或痞胀、喜按、不思饮食、时作嗳气)。(2)有气虚、机理减退见症(气短、神疲、倦怠、懒言、脉弱等)。4.审证要点:胃失和降与气虚证共见。2023/9/14中医诊断学(三)胃气虚证1.含义:是指胃气不足,受纳、腐熟功能减弱,166胃气虚证与脾气虚证常常兼见,而共见气虚症状。脾气虚以健运失职,所见的食后腹胀,大便溏薄、水肿为特点;胃气虚则以受纳、腐熟减退,所见的胃脘隐痛、食欲不振,食物消化,嗳气或呕恶为特征。此区别当熟悉之。2023/9/14中医诊断学胃气虚证与脾气虚证常常兼见,而共见气虚症状。2023/8/4167(四)肠热腑实证

1、概念---是指邪热入肠,燥屎内结所表现的实热证候。

2、临床表现:(主症)

身热,日晡益甚,手足汗出神昏谵语,甚者精神狂乱脐腹胀满硬痛,拒按,大便秘结,舌红苍老,苔黄厚而干,舌苔焦黑起刺脉沉实有力3、病种举例

——阳明温病、狂躁症2023/9/14中医诊断学(四)肠热腑实证1、概念---是指邪热入肠,燥屎内结所表现1683.辨证分析要点:(1)有燥热内结肠道、腑气不通见症(脐腹硬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气味恶臭)。(2)有里热炽盛见症(高热、或日晡潮热、汗出口渴、神昏谵语、狂乱、苔黄厚或焦黑起芒刺等)。4.审证要点:腹满硬痛,便秘及里热炽盛见症。(清热攻下——大承气汤或麻子仁丸2023/9/14中医诊断学3.辨证分析要点:2023/8/4中医诊断学169

应熟悉的是:肠热腑实证在六经辨证中称为阳明腑实证,在卫气营血辨证中属气分证,在三焦辨证中属中焦病证。名词:热结旁流——热结大肠,燥屎内踞而邪热又迫津下泄,稀水恶臭不堪,即谓“热结旁流”。2023/9/14中医诊断学应熟悉的是:肠热腑实证在六经辨证中称为阳明腑实证170(五)肠燥津亏证

1、概念---即由于津液内亏,肠失濡润所致的病症2、临床表现:(主症)

大便秘结,数日一行,排便艰涩,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