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下册1——6课知识框架
八下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八下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八下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八下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八下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召开时间:1949年9月。2.召开地点:北平。3.参会代表: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4.会议任务: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5.会议内容:①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②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③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④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6.职能: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7.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2)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二、开国大典
1.时间: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2.地点:天安门。3.概况: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4.意义:(1)国内意义: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②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③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三、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1951年。2.重要人物:阿沛•阿旺晋美。3.史实:(1)1949年开国大典时,西藏宗教领袖之一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致电毛泽东主席,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希望早日解放西藏。(2)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3)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4)同年,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受到西藏各界的热烈欢迎。4.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第2课抗美援朝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原因:(1)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兵侵略朝鲜。(2)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①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②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③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3)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2.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3.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4.性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5.经过:(1)开赴前线:1950年10月,司令员彭德怀率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2)主要战果: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3)胜利结束: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6.影响: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1.背景:1952年10月,美国侵略军发动上甘岭战役。战役历时40多天,敌人先后投入6万多兵力;志愿军坚守阵地,击退敌军900多次冲击,最终取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2.黄继光: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3.邱少云:邱少云是志愿军某排的一位战斗英雄,坚守阵地被炮火烧身,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4.“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战争的正义性。②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⑤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第3课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土地改革原因:(1)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2)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3)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土地改革概况:(1)时间:1950年—1952年底。(2)地点:新解放区。(3)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4)内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5)具体措施:①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进行耕种。②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土地,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特点:分批进行,区别对待。3.土地改革的结果: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4.土地改革的意义:(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3)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4)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1)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于崩溃。(2)新中国成立以后,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3)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2.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3.时间:从1953年开始执行,到1957年超额完成。4.基本任务:(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3)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5.主要成就:(1)工业: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2)交通运输业: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6.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背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2.召开: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3.内容:(1)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4.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5课三大改造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农业合作化:(1)原因:①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②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③农民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2)开始时间:1953年。(3)合作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4)发展过程: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2.手工业合作化:(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发展: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二、公私合营
1.背景:(1)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政府通过调整工商业,帮助私营工商企业渡过难关并取得发展。(2)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而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至采取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2.目的: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3.时间:1954年。4.方式:(1)公私合营: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2)赎买政策: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5.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时间: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意义:(1)积极影响: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局限性: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共八大的召开(1)时间:1956年。(2)地点:北京。(3)内容: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4)影响:中共八大以后,我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2.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时间:1958年。(2)内容: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3)影响: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4)结果:“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3.国民经济的调整(1)背景: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2)方式:中共中央为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3)时间:1961—1965年。(4)结果: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二、“文化大革命”1.背景: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2.时间:1966—1976年。3.人物: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组成的中央文革小组,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实际指挥部。4.表现:(1)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2)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5.最大的冤案:刘少奇冤案(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6.两个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四人帮“)。7.“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1976年10月,中央采取果断措施将“四人帮”隔离审查,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8.“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9.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很短,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在探索中走了弯路。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世界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过程中前进的。三、建设成就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的成就(1)工业方面:建成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建立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到1965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2)交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YG型管道油泵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巧克力蛋糕速冻食品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度电子商务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
- 2025年医用红外热像仪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度个人二手房买卖纠纷调解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代理记账业务委托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董事聘任合同书-智能制造企业战略发展
- 弱电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案例(阿科普机电)
- 2025年度国际货运代理服务合同样本
- 2025年度厂房工程承包与环保验收合同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无人机警用方向应用简介课件
- 变电站一次系统图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获奖版)课件
- 幼儿园中班居家安全教案
- 网页设计和制作说课稿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新媒体营销》新媒体营销与运营
- 食用油营销整合规划(含文字方案)
-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15《升旗的方法》教案
- 现代工业发酵调控绪论
- 超高性能混凝土项目立项申请(参考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