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说和做》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2课《说和做》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课《说和做》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2课《说和做》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2课《说和做》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成绩为零分,作文也仅仅写了三句时髦的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常规,这位考生绝对与青岛大学无缘。不过,他碰上了一位慧眼识珠的“伯乐”——

青岛大学主考官闻一多先生。他当时是青岛大学文学院的院长。闻一多从这三句诗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非凡的文学潜能,果断予以破格录取。后来的事实证明,闻一多先生果然是慧眼识珠,这位青年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

这位青年就是后来享誉我国请坛的著名诗人臧克家。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1980年又写作了本文,介绍了闻先生作为学者和民主战士的感人事迹。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副标题主标题观察文章标题,可以发现这篇文章的标题比较特殊,说一说你从文题中获取了哪些主要信息呢?写作对象:闻一多先生写作内容: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两方面事情写作方法:选取闻一多先生若干个说和做的片段来表现人物

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12年考入清华学校,五四运动时,参加了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这以后他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愤然而起,积极参加了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于爱国民主运动中。

1946年7月,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闻一多先生不顾别人的劝阻,毅然参加并主持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在会上拍案而起,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使群情为之振奋。会后,闻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参加记者招待会,在返家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农民诗人”“中国当代诗魂金奖”“中国诗人奖——终生成就奖”

臧克家(1905—2004年),山东潍坊诸城人,笔名少全、何嘉。是闻一多的学生,现代诗人,忠诚的爱国主义者。1932年开始写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走近作者【名家名作】

臧克家,著名诗人。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随着《

》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

”。诗集有《

》《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等。

闻一多,

。代表作有诗集《

》《

》,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老马农民诗人烙印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红烛死水

本文选自1980年2月12日《人民日报》,是臧克家对闻一多精神的颂扬之作。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国立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徒,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二人相交很深。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背景链接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是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的。文体知识zāngqièjiàolìqiándiéwùníngjì臧克家锲而不舍校补沥尽心血潜心贯注迭起兀兀穷年心会神凝一反既往梳头抱歉秩序shūqiànzhì字词积累dǒuyákuīyānmíhè气冲斗牛伴侣目不窥园心不在焉澎湃

赫然弥高深宵小楷群蚁排衙硕果卓越大无畏xiāolǚkǎishuòpéng

pài多音字()躲藏()校订()弹壳

校壳()校规

()地壳

jiàoxiàokéqiào()宝藏藏zàngcáng1.诗兴不作:2.兀兀穷年:指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或写诗的兴致减少了。作,起的意思。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例句:他努力工作,兀兀穷年,终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理解词语3.锲而不舍:4.衰微:5.赫然: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例句:队员们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最终在男子三人篮球赛上,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国家、民族等)衰弱;不兴旺。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形容专心致志,高度集中精力,用心专而深。6.潜心贯注:潜心贯注、全神贯注辨析同:两个词语都有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意思。异:“全神贯注”侧重于将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

“潜心贯注”侧重于对某问题的集中钻研,程度更深。例句:

同学们上课都(),认真听讲。

钱学森克服千难万险回到了祖国,他()地研究航天事业,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全神贯注潜心贯注7.迥乎不同:8.一反既往:9.气冲斗牛:很不一样。例句:同一首曲子,古筝和扬琴的弹奏效果迥乎不同。既,已经。既往,从前。完全与从前相反。例句:从那次谈心之后,他一反既往,改正了以前的坏毛病。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10.迭起:11.高标:12.心会神凝:13.慷慨淋漓: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很高的标准。文中指超群、出众。心思精神完全会聚和集中起来。例句:河滩上,孩子们心会神凝地建着城堡,波浪扑上来都不知道。充满激情、痛快顺畅。例句:他慷慨淋漓的演讲感染了每一位学子。

:形容坚持不懈。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形容埋头读书,不问外事。

:比喻付出全部精力。

:充满正气,情绪激昂,痛快淋漓;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形容怒气或气势很盛。_______________:形容专心致志,高度集中精力,用心专而深。锲而不舍目不窥园沥尽心血慷慨淋漓气冲斗牛潜心贯注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单元提示:1.通览全篇、了解大意2.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品味其含义及表达的妙处

阅读课文,勾画出文章开头、中间和结尾处直接点明先生“说”和“做”的特点的语句,思考:

这篇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讲了什么?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单元提示:1.通览全篇、了解大意2.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品味其含义及表达的妙处本文是从闻一多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来论述其说和做的。上下两部分之间用了两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总承上文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总起下文使文章上下文衔接紧密,过渡自然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1-7):

写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特点。第二部分(8-20):写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说”了就“做”,言行一致的特点。

2.闻一多作为学者时的“说”和“做”与作为革命家时的“说”和“做”有哪些不同?结构

第一部分(1—7)第二部分(8—20)内容特征具体表现目的作为学者的说和做作为革命家的说和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献身民主事业细读课文,深入理解人物单元提示:1.通览全篇、了解大意2.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品味其含义及表达的妙处

请结合文中的语句,深入品析闻一多先生的形象。细读课文,深入理解人物单元提示:1.通览全篇、了解大意2.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品味其含义及表达的妙处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姿态面部特征细节描写临危不惧从容不迫

这句话通过对闻一多先生的姿态和长须两个细节的描写,刻画了他在危险面前挺身而出走在队伍最前头的英勇形象,再现了他临危不惧、从容不迫的精神面貌,表达了作者的颂扬、敬仰之情。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两个细节:竹纸本子、本子上的小楷

竹纸本子特点:数量多、尺寸大小楷特点:字数多、排列整齐

对竹纸本子和小楷进行的细节描写,写出了闻先生工作的繁重与辛苦;又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再现了闻先生文稿书写繁密整齐的样子;都从侧面表现了闻先生不辞劳苦、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态度,表达了作者的敬佩之情。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用“钻探”一词,把闻先生研究古代典籍比喻成向地壳钻探、寻求宝藏的过程,同时化静态的学术研究为动态的钻探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通过学术研究一心救国的意志之坚定和行动之坚决,抒发了作者对闻先生这种执着精神的由衷赞叹。

诗人写诗人,文章语言往往具有诗歌的特点。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一下本文语言为何会“读起来像诗”。朗读下列语句,说说你的感受和发现。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不动不响,无声无闻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四字短语

两两成对

结构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节奏鲜明1.富有表现力的四字词语

……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汉书·董仲书传》

董仲舒三年间不曾看过书房旁的园圃,他心志专一到了如此程度。他出入时的仪容举止,无一不合乎礼仪规制,学生们都效法、敬重他。

目不窥园

借用典故,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全神贯注于唐诗研究,不为其它事务分心的样子,体现了他专注刻苦的治学精神。

焚膏油①以继晷②,恒兀兀以穷年。——韩愈《进学解》

①膏油:油脂,指灯烛。②晷(ɡuǐ):日影。

形容闻一多先生像韩愈一样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的状态,赞扬了他持之以恒、不辞劳苦、专注治学的精神。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的越锲而不舍。2.诗化的语言,对称的句式

他那眼光的犀利,考索的赅博(渊博的意思),立说的新颖而翔实,不仅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的。

——郭沫若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

本文多用四字成语,两两成对,结构整齐,读起来节奏明快,琅琅上口,具有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文辞简约而含义丰富,体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