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21.“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但它带有民主性、革命性。”文中的“革命性、民主性”是指()A.规定“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B.形式上具备了现代宪法的雏形C.规定了当时国家的根本任务 D.有利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2.民国初期的政党、社团有300多个,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中国社会党等。这些党派大体由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产生。这一现象的出现()A.得益于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 B.标志政党政治的正式确立C.导致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D.说明民主革命的基础广泛3.民国初年,以袁世凯为首的官僚军阀集团操纵着中央政权,地方上的州县多为兵政兼行政,也都掌握在地方豪强手中,他们当然不可能去推进资产阶级的政党统治。这说明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成熟 B.人民群众的共和观念较为薄弱C.政党之间的斗争多于联合 D.缺乏开展政党政治的阶级基础4.民国初年,以袁世凯为首的官僚军阀集团操纵着中央政权,地方上的州县多为兵政兼行政,也都掌握在地方豪强手中,他们当然不可能去推进资产阶级的政党统治。这说明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失败的重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成熟 B.人民群众的共和观念较为薄弱C.政党之间的党争多于联合 D.缺乏开展政党政治的阶级基础5.1912年,中国封建买办阶级的政治代表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开始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但是,袁世凯并不以此为满足,他登上临时大总统的宝座之后,就千方百计摧毁辛亥革命的成果,实现独裁统治,逐步恢复帝制,建立袁氏朝廷。这一现象()A.体现传统观念依然深厚 B.说明民众民主意识薄弱C.导致辛亥革命彻底失败 D.反映帝国主义保守态度6.二次革命失败后,为继续革命,孙中山先生改组同盟会,成立中华革命党,要求重新登记的国民党党员必须履行按手印的仪式,并向其宣誓绝对服从。但这一要求却遭到黄兴等部分老同盟会员的抵制,致使中华革命党最终影响有限。孙、黄这一分歧主要体现了()A.政党建设的理解差异 B.革命党内部分歧已久C.民主革命彻底性不同 D.缺乏真正的民主意识7.梁启超曾说:“吾二十年来之生涯,皆政治生涯也。”戊戌变法期间,他积极倡导建立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后,他希望袁世凯建立政党政治;袁世凯复辟帝制后,他联合蔡锷等将袁世凯推翻,又梦想段祺瑞再造共和,并出任段内阁的财政总长。这反映了梁启超()A.立宪派放弃建立君主立宪制初衷 B.梁启超积极投身于民主革命事业C.北洋军阀内有维护民主共和势力 D.知识分子紧跟时代步伐思想嬗变8.1943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法令,规定民事纠纷发生时,诉讼双方可以邀请邻居、亲属或民间组织来现场评议曲直,并“劝导双方息争”。如果调解失败,将由法庭或政府来主导调解,邀请基层干部、各群众团体代表和当地乡绅参与。该法令的实施()A.建立起党的司法实施程序 B.重塑了传统乡村社会结构C.有利于增强民众民主意识 D.确立了基层民众自治模式9.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决定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草案),以避免同国家权力机关所通过的具有强制性法律效力的“法”和“条例”相混淆。这反映了当时()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已结束 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出现曲折C.人民政协的职能面临转变 D.我国政府结束了政党竞争的历史10.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下列变法措施与评价对应准确的是()A.梭伦改革:解负令废除所有债务,消除了财产等级差别B.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推行县制,限制旧贵族特权,促进官僚制度的发展C.孝文帝改革:租调制,均田制实施的基础,形成编户齐民制度D.王安石变法:市易法,节省政府购买和运输物资的财政开支11.1898年,湖南率先建立培养新式官僚的课吏馆,其课程分学校、农工、工程、刑名、缉捕、交涉六类,戊戌政变后被废止。清末新政时期,清廷下令各省设立课吏馆。据此可知()A.课吏馆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 B.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在湖南确立C.课吏馆是地方官制改革的标志 D.湖南率先引入了近代官僚制度12.近代警察制度初建,有文章说:“循整齐画一之政治,规模秩然,有道不拾遗之风。”但是,文章举例说,“今春间有荣禄之侄为直隶候补道者,其仆某与人斗于道,警察弹压之。仆不服,与警察兵斗,为所捕。……诣督署力责直督严办该兵。直督皇恐谢罪,卒命将警察兵数名枷号,以做其余,置该仆不问”。材料说明()A.警察制度确保了治安状况 B.警察制度滋生腐败黑暗
C.近代警察初设制度不完善 D.新政为贵族权势所把握13.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 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14.柳青的《创业史》中有以下情节:“市集上都在谈论几处黑板报上用红粉笔标题的大消息:本区的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灯塔农业社成立了。”小说中提到的这一事件()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B.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C.加速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D.扩大了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15.1984年,江苏盐城的“燕舞”牌收录机投入40多万元在中央电视台大打广告。1987年,“燕舞”牌收录机投入的广告费有400多万元。每年春节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卡车在“燕舞”牌收录机厂的门口排队等着提货。这个始建于1968年的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收录机生产基地。该局面出现主要得益于()A.江苏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 B.广告投放扩大了企业的市场C.思想解放改变生产经营方式 D.市场经济体制引领企业发展16.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政治体制不尽相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集议制度具有集思广益的长处,避免了个人思考的见事不周、偏执一端或墨守成规的弊病。许多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员参与决策,汇集了来自各方面的情况,决策者们就能较为准确迅速地了解信息,掌握动向,避免颁布错误的政令,……年轻的低级官员参与议政,给政事堂会议带来了生气和活力,给封建政治带来了新气象。政事堂合三省首长议事,简化了颁行的手续,从而政令制定迅速,执行便捷,提高了行政效率。——摘编自魏向东《试论唐代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材料二时军机之权,独峙于其上,国家兴大兵役,特简经略大臣、参赞大臣,亲寄军要。……厥后海疆衅起,经略才望稍奭,权力渐微。粤难纠纷,首相督师,屡偾厥事。朝廷间用督抚董戎,多不辱命,犹复不制以文法,故能霈施魄力,自是权又移于督抚。同治中兴,光绪还都,皆其力也。——赵尔巽主编《清史稿》材料三民国初期,中国社会成立的政党和类似政党的政治团体有300多个。有人称这一时期为“政党林立的时代”。……针对这一历史现象,梁启超在给袁世凯的信中讲道:“今国中出没政界之士,可略分为三派。一曰旧官僚派,二曰旧立宪派,三曰旧革命派。……(政府)惟有利用健全之大政党,使为公正之党争,彼自归于劣败,不足为梗也。”——据谢彬《民国政党史》等整理(1)阅读材料一,概括政事堂设立后的决策优势。结合所学,阐述为加强君主专制,中枢机构在宋朝的演变概况。(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军机处决策机制的角度简述“军机之权,独峙于其上”的观点。试分别从太平天国和八国联军侵华两个时期分析权“移于督抚”对清朝造成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袁世凯对“健全之大政党,使为公正之党争”这一建议所采取的举措。17.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土地政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结合时代和现实的需要,不断变革、完善农村土地政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拉开了探索以人民为中心的土地政策的序幕。如何通过土地政策维护劳动人民利益,逐渐成为党的重要议题。革命初期,党陆续提出“规定限制田租率的法律”、“限制私人地权在若干亩以内”等关于土地政策的主张。随着革命的深入,党逐渐认识到中国的革命在于农村,农村的革命在于土地,土地的革命在于土地所有权,解决农民土地所有权问题成为土地革命的核心议题。——俞明轩等《党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土地政策:百年沿革与发展》材料二:1945年以后,党的土地政策能够成为中共与华北基本群众的关系的关键,在于这一政策就建立在直接符合穷人和无地者心愿的基础之上。除了通过分配“斗争果实”而提供的物质刺激外,共产党人还能就所有农民显然理解为他们最直接的苦难的问题—专断地利用政治权力和在村社的社会地位—提出解决办法。毛泽东概括了土地改革在共产党的防御战略中的作用。他断言,“深入和彻底”地解决了土地问题的地方,农民才坚定地和共产党一道反对国民党军队的进攻。1947年,各解放区贯彻全国土地会议的精神,掀起土地改革群众运动。广大农民踊跃参军支前,三大战役支前民工达539万人,担架10万副,粮食9亿多万斤。——摘编自[美]费正清等《剑桥中华民国史》(下)、邵维正《中共党史专题教程》材料三:中共中央1982年1号文件明确指出,它是“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新形式”。……说它是“新形式”,是因它冲破了旧的模式。首先,在经营管理上,实行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凡是能一家一户经营的,就一家一户经营,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同时在农村的社会化生产中,又有许多事情是仅靠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办不了的,例如兴修水利设施、大型农业机械的购置、大型科研项目的组织等,这就需要加强“统一经营”的作用。其次,在产品的分配上,实行联产计酬,农民生产的东西“保证国家的,留定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就纠正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等弊病,真正贯彻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顾晓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和发展》(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概括各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的核心内容及意义。(2)根据材料二,概括“1945年以后,党的土地政策成为中共与华北基本群众的关系的关键”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以三大战役为例,论述土地改革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表述成文)(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新形式”,概括这一合作经济新形式的主要表现。综合上述材料,提炼中国共产党百年土地政策所围绕的核心。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革命性”指的是以法律形式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体现出“主权在民”的思想;“民主性”指的是规定了人民应享有的基本政治权利,并采用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来保障权力机构的正常运行,故A项正确。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据所学,革命派要求推翻清政府、立宪派主张改革清政府为君主立宪、旧官僚主张维护清政府统治。据材料“民国初期……这些党派大体由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产生”可知,这一现象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推翻,故选A项;据所学,这些政党并非执政党,不能说明政党政治正式确立,排除B项;导致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的原因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排除C项;材料“立宪派、旧官僚”不是民主革命的基础,排除D项。3.答案:D解析:由材料“他们当然不可能去推进资产阶级的政党统治”可知,在地方上掌握实权的豪强不愿意支持政党政治的发展,说明民国初年政党政治难以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一定的阶级基础,即地方势力不支持政党的发展,故选D项。资本主义发展不成熟导致当时的资产阶级实力弱小,是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发展受挫的原因之一,但是材料中的表述没有涉及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反映政党之间的斗争和联合的数据,因此不能判断谁多谁少,排除C项。4.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民国初年,中央政权掌握在官僚军阀手里,地方军政掌握在地方豪强手中,他们都是封建阶级的代表,不利于政党政治实践的开展,故选D项。A、B、C三项材料并没有反映,故排除。5.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开始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但袁世凯并不满足,千方百计摧毁辛亥革命的成果,实行独裁统治以至于着手恢复帝制,这体现了传统封建观念依然浓厚,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民众民主意识,排除B项;“导致辛亥革命彻底失败”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帝国主义保守态度,排除D项。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孙中山与黄兴政党建设理解的分歧。孙中山在对国民党党员的登记时要求国民党党员按手印、宣誓等,目的是加强对革命党的领导和控制,避免再次出现同盟会以往那种涣散状况,促使革命早日成功;而黄兴等人反对,主要是不赞同孙中山的这一做法,倾向实施西方式的自由民主,说明其在国民党改组及政党建设理解上与孙中山存在一定差异,故选A项。B项“分歧已久”无法体现,故错误。C、D两项与历史事实不符,故错误。7.答案:D解析:梁启超自己评价说“吾二十年来之生涯,皆政治生涯也”,从维新变法到民国初期,通过不同的手段和行动,为探索中国的道路而进行不同形式的努力,这反映了知识分子紧跟时代步伐,进行了思想的嬗变,D项正确;“放弃”的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的有梁启超的改革行动,并非都是民主革命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北洋军阀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8.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民事纠纷发生时,诉讼双方可以邀请邻居、亲属或民间组织来现场评议曲直,并‘劝导双方息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事纠纷注重民众的调解与参与,C项正确;材料是关于民事纠纷要民众参与,并非司法实施程序,排除A项;B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基层自治,排除D项。故选:C。9.答案:C解析:人民政协职能的转变,从1954年开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章程不再叫“法”,这表明人民政协的职能面临转变,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C项正确。10.答案:B解析:梭伦改革确立了财产等级制,按财产的多少来划分社会等级,故A项错误;商鞅变法奖励军功,从而限制了旧贵族的特权,推行县制,实际上取消了分封制,限制了旧贵族特权,以任命制取代世袭制,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故B项正确;均田制是租调制实施的基础,而不是租调制是均田制的基础,故C项错误;市易法由政府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政府肯定要承担购买货物和运输货物的开支,故D项错误。11.答案:A解析:本题以“课吏馆”为切入点,考查晚清的社会转型。材料中课吏馆的设立是为了培养新式官僚,根据材料可知,课吏馆的设立经历了曲折,但最终清末新政时得以重新设立,这说明课吏馆培养新式官僚适应了当时社会转型的需要,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培养新式官僚的课吏馆,与近代学校教育制度不同,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通过培养新式官僚来应对统治危机,而非强调地方官制改革,故C项错误;材料中湖南率先建立课吏馆是为了培养新式官僚,未涉及引入近代官僚制度,故D项错误。12.答案:C解析:A选项“确保了”说法错误;封建社会的腐败黑暗影响了警察制度而不是警察制度滋生腐败黑暗,B选项排除;警察制度初建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受贵族官僚影响明显制度不完善,故选C;D不符合材料主旨。13.答案:C解析:C项正确: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后,奖励游学,学成归来后的学子经考核被授予一定的功名,故出洋留学成为读书人的一种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社会结构的变动。A项以偏概全:《游学译编》刊登的文章并不能代表广泛的社会认知。B项史实错误:材料提及了科举废除对本渴望通过科考及第士人的影响,并非单纯指落第士人,且当时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并不是落第士人。D项答非所问且史实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关于中体西用观的讨论,无法看出中体西用观的变化,且“改变了”的说法不符合史实。14.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本区的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灯塔农业社成立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农业合作化,因此材料反映的是社会主义改造,故C项正确;国民经济恢复工作于1952年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于1953年,故A项错误;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故B项错误;1978年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了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故D项错误。故选:C。15.答案:C解析:思想解放与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第一步,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信息可以简化为:20世纪80年代,“燕舞”牌收录机花费大量资金在广告宣传方面,提高了产品知名度,扩大了销路。第二步,分析选项A项:材料中“燕舞”牌收录机的宣传范围主要是在国内,与对外开放程度关系不大,排除。B项:是对材料现象的概括,而非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排除。C项:结合时间信息可知,这种经营方式的转变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背景下,经营理念的改变,正确。D项:1992年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16.答案:(1)优势:有利于集思广益、科学决策;提高了工作效率;年轻官员的参与给封建政治带来新气象;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有利于决策执行。概况:最高行政长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之职;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握财政大权。(2)简述:军机处官员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日夜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或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影响:太平天国时期,随着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3)举措: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就任大总统,随后先后下令解散了国民党和国会。解析:(1)优势:根据材料“集议制度具有集思广益的长处……决策者们就能较为准确迅速地了解信息,掌握动向,避免颁布错误的政令”可知,唐代设立的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有利于集思广益、科学决策,使政务处理变得高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根据材料“年轻的低级官员参与议政,给政事堂会议带来了生气和活力,给封建政治带来了新气象”可知,年轻官员的参与给封建政治带来新气象,注入了新活力。根据材料“简化了颁行的手续,从而政令制定迅速,执行便捷,提高了行政效率”可知,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简化了办事手续,有利于决策执行。概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宋代在中央设枢密院专掌军政,设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2)简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军机处官员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日夜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影响:太平天国时期,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重用湘军,“权移于督抚”,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引发了清代兵制的重大改革,弱化了皇权对军队的绝对控制,造成中央权力下移。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3)举措: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就任大总统。随后,袁世凯又撕下民主的伪装,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17.答案:(1)根据地:井冈山;核心内容:“打土豪,分田地”;意义: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他们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2)原因:直接符合穷人和无地者的心愿: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获得了解放。论述:三大战役支前民工达539万人,担架10万副,粮食9亿多万斤,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成为三大战役取得胜利的基本保障,土地改革符合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使广大农民坚定地和共产党一道反对国民党的进攻。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土地改革是共产党赢得解放战争胜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便利店商品采购与配送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家居装饰材料区域代理采购合同3篇
- 2025年度10架AC311A直升机购销与地面服务保障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三方贷款资金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高端装备制造工厂生产承包合同书模板3篇
- 年度智慧停车战略市场规划报告
- 2025年蔬菜大棚农业科技研发与创新合作合同2篇
- 年度丙二酮战略市场规划报告
- 二零二五版个人短期租房合同补充协议2篇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8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第12讲 语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原卷版)
- 2024年采购员年终总结
- 2024年新疆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肺动脉高压的护理查房课件
- 2025届北京巿通州区英语高三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公婆赠予儿媳妇的房产协议书(2篇)
- 煤炭行业智能化煤炭筛分与洗选方案
- 2024年机修钳工(初级)考试题库附答案
- Unit 5 同步练习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矽尘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研究
- 分润模式合同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