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设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4~75页,练习十三第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究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改变的规律,能够应用规律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经验视察、比较、猜想、归纳、验证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体验探究数学规律、发觉数学结论的基本方法,增加学习的爱好和自信念。
3、使学生在参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人沟通,逐步形成良好的与人合作的习惯和意识。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新
1、回忆:前面我们学习过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改变的规律,这个规律是怎样的?我们可以运用这个规律很便利地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2、启发:学习了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改变的规律,你认为我们还应当接着探讨什么问题?
3、揭示课题:假如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的大小改变又会具有怎样的规律呢?这样的规律又可以使我们很便利地解决什么样的实际问题呢?今日我们就来探讨这一问题。[板书课题: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改变的规律(2)]
二、探究规律
1、提出猜想。
出示例5:21.5除以10、100、1000的商各是多少?
让学生将上述问题改写成三道除法算式。
提问:在进行计算之前,请你先视察一下这三道算式的改变规律,猜一猜这三道算式的结果应当是多少?
学生边视察算式边进行猜想,并在小组里沟通。
全班沟通,提出猜想: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2、验证猜想。
(1)初步验证。
提问:这样的猜想究竟对不对呢?我们可以怎样去验证?(引导学生想到可以逐一计算出每题的商,并将它与被除数进行比较)
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出三道题的得数。(提示学生留意视察商的改变规律)
组织沟通,并引导学生详细分析每一题得数小数点的`改变状况。
依据学生的沟通,板书:
21.5÷10=2.15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21.5÷100=0.215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21.5÷1000=0.0215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组织学生结合上面的计算结果,详细说明猜想正确与否。
小结:经过实际计算,我们发觉这一组题目符合我们的猜想。
(2)举例验证。
提问:刚才我们计算的一组题目,符合同学们提出的猜想,是不是就可以认为这个猜想肯定是正确的?(引导学生想到所探讨的例子还很少,要是随意举出的例子都符合这一要求,我们才能确认猜想是对的)
要求:下面就请每个同学随意再找一些小数,分别除以10、100、1000,用计算器计算,看看是不是仍旧有这样的规律。要留意所举的算式不要超过计算器的计数范围。
学生自己找一些数,列出相应的算式,并用计算器计算验证。
学生活动后,组织全班沟通。
(3)确认猜想。
谈话: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将所举的算式放到一起进行视察,并相互说一说自己举例验证的状况。
反馈:你们所举的例子是不是都符合刚才的猜想?
确认:对于刚才的猜想,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想到每个人随意举出的例子都说明猜想是正确的,说明我们的猜想是成立的)
3、小结:通过刚才的探究,你发觉了一个怎样的规律?能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吗?
追问:能说说你是怎样发觉这一规律的吗?
三、应用规律
1、教学例6。
出示例6中的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格中知道了什么。
提问:长颈鹿的体重是多少吨?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
引导学生想到解决上面的问题就是把500千克改写成用“吨”作单位的数。[板书:500千克=()吨]
学生独立思索,完成上面的改写。
组织沟通,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把500千克改写成用“吨”作单位的数,可以用500÷1000,计算500÷1000可以干脆把5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得到0.500,再化简成0.5。
2、指导完成“试一试”。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沟通:说说你是怎么得出结果的?为什么要把4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你是怎么思索的?
小结:刚才我们将三个单位是千克的数量改写成了用吨作单位的数量,运用今日学习的学问,可以怎样便利地进行这样的改写?
3、拓展延长。
谈话:想一想,运用这个规律还可以使哪些计算简便?(引导学生想到把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都可以运用这一规律使计算简便)
练习:完成练习十三第5题。
小结:将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只需依据进率将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重点引导学生沟通0.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分别是怎样思索的。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后,让学生先说一说,括号里要填的数与什么有关,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沟通时让学生说说怎么看出从10到0.1,小数点向左移动了几位。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让学生读题后先说说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然后独立完成。
五、全课小结
提问:今日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重点引导学生沟通:
(1)经过探究你发觉了一个怎样的规律?
(2)我们是怎样探究出这个规律的?
(3)应用这个规律可以便利地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4)与同学之间的合作开心吗?
六、课堂作业(略)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究理解驾驭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规律。
2、使学生学会探讨问题的方法。
3、培育学生合作探究与反思的实力。
教学重点:驾驭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反馈预习
通过前面的学习了我们知道了在小数末尾添上或去掉0可以变更原小数的计数单位,但并不能变更它的大小。这是什么学问?
课前思索题:“在数字不变的状况下,要想变更68.32的大小可以怎么办?”谁说说你们的想法?
反馈:1、变更数字的依次。2、不变更数字依次,可以移动小数点的位置。
板书:小数点位置的移动
在数字不变的状况下,要想变更68.32的大小有几种方法?
今日就来探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
关于这个内容你想了解什么?
“移动的方向、小数大小怎样的改变、移动与改变的关系。”
(老师板书:35.673.567356.73567比较大小.
订正后提问,这四个数有什么相同特点?(数字及排列依次一样.)有什么不同?(小数点位置不同,大小不同.)
老师小结:可见小数点的位置干脆影响到小数的大小.那么,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改变呢?今日我们一起探讨.)
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二、探究规律
1、我们先来探讨小数点移动的方向。
小组合作:
1、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变更原小数的大小,并将移动的方向和得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2、说说小数点移动的方向与原小数大小改变有什么关系?
反馈:
(一)
点右移68.32~683.2:扩大
点右移68.32~6832:扩大。
点左移68.32~6.832:缩小。
点左移68.32~0.6832:缩小。
(二)
小数点向右移动,原小数扩大。
小数点向左移动,原小数缩小。
评价一下哪组写得好?
再说说发觉的规律
数小数点原数
缩小左移.右移扩大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探讨出了小数点移动的方向与原小数大小改变关系?
小练:能依据要求手势表示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吗?
左移、右移~原数(扩大、缩小、缩小、扩大、)
看老师手势说说原数改变:原数扩大、原数缩小、
哪组来给其它组出手势,同学推断。
2、把0.009扩大,手势表示?
知道原数扩大后可能是多少吗?
0.09、0.9、9、
你们得出的三个数一样吗?
都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却得到了不同的.三个数,有什么想法吗?
右移一位、右移两位、右移三位、
你们又有什么发觉了?
移动的位数不一样,原小数大小改变也不一样。
原小数的大小改变既与小数点移动方向有关还与小数点移动位数的多少有关,我们接着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可以借助什么单位探讨?米
各组有这样一组等式和刚才填写在数位表下的数两种学具,请你们组选择一种学具
探讨: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与原小数扩大的倍数有什么关系,小数点左移?
反馈:
1、填空0.005米=(5)毫米
0.05米=(50)毫米
0.5米=(500)毫米
5米=(5000)毫米
反馈:
右移一位~扩大10倍50毫米是5毫米的10倍
右移两位~扩大100倍500毫米是5毫米的100倍
右移三位~扩大1000倍5000毫米是5毫米的100倍
谁再说说小数点右移的原数的改变规律?补充左移规律并举例
板书:
原数小数点原数
缩小左移.右移扩大
1/10一位10倍
1/100两位100倍
1/1000三位1000倍
有用数位表探讨的吗?
演示说明:当小数点右移一位时原数数字所在位置都向左移一位,所以原小数扩大10倍。
他们组用数位表不仅发觉规律还说明白缘由。
能说说我们用计数单位和计量单位两种学过的学问发觉的这个规律吗?
是缩小由什么确定?移动的方向
移动的位数确定什么?倍数。
三、巩练:
1、填表
原数分别扩大10倍扩大100倍缩小到它的1/10和缩小到它的1/100
47.2811.2
2、填空
(1)把6.2扩大倍是62。
(2)把59缩小到它的()是0.59。
(3)0.28去掉小数点得(),原数扩大了()倍。
(4)73.21变为0.7321,原数就()。
3、推断
1、0.8的小数点向右移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到了它的1/1000()
2、3.69扩大1000倍是36.9。()
3、把一个数缩小到它的1/10,就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4、视察三个数,你能发觉它们之间的改变关系吗?
3.8380.038
看来今日你们收获不小,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收获。
学问、方法操作、旧学问、
你对今日的学习满足吗?能给自己打个分吗?
原数扩大还是缩小由什么确定?
移动的方向移动的位数确定什么?
还有问题吗?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这节学问,是在学生已经驾驭整数的有关学问,特殊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学问之后学习的,是小数的又一性质。它与前面讲的小数性质的不同在于,它主要探讨小数点移动如何变更小数的大小。这一改变规律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依据,也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还有助于培育学生用联系改变的观点相识事物。这部分教材支配了2个例题,例1教学小数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例1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规律的应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究出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改变的规律。
(2)通过视察、概括,培育学生的思维实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培育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发觉和驾驭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的规律。
难点:
理解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改变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谈话沟通,引出课题
下面是马小虎在四年级学生体检时所记录的三位同学的身高、体重数据,请大家看一看。小丽身高1.33米,体重23.5千克;小明身高14.5米,体重3.35千克;小芳身高0.137米,体重252.5千克。阅读信息,你认为哪些数据有问题?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播放动画(教材例1情境图)话说孙悟空师徒四人来到一坐山头,孙悟空前去探路,不想,遇到一个妖怪,妖怪喝道:“猴头,交出你的师傅!”悟空叫道:“休想,看我金箍棒!”说着从耳朵里掏出一根0.009米长的金箍棒。妖怪看了哈哈大笑:“小样,用0.009米长的金箍棒就想把我打死!”就听孙悟空连声说:变!变!变!妖怪被9米长的金箍棒重重地砸死在下面。
2、提出问题
在刚才的故事中,你发觉了什么数学问题?(棒越变越长,数越变越大)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改变?(小数点向右移动了)这种改变有什么样的规律呢?
(三)合作沟通,探究问题
引导学生填表0.009米=()毫米0.09米=()毫米0.9米=()毫米9米=()毫米
设计意图:为了帮助学生发觉规律,教材依据情境中改变的4个数据,列出了4个等式。左边都是以米作单位的小数,从上到下数字都相同,而小数点依次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右边分别是和左边相等的毫米数。这一环节可以在看动画片了解情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视察4个数据。问一问:这4个数据分别是多长?能不能用毫米为单位表示出来?在学生的探讨中板书。
然后再引导学生先从上往下视察,再从下往上视察,看看有什么规律。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新教材强调以人为本,发挥人的主动性。开展自学与小组探讨,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面对全体学生”的精神,也实践了“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数学理念。培育了学生的自信念,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子。在获得学问的同时,情感、看法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老师可以这样进行适当的提示:
从上往下视察,然后探讨:
1、0.009米到0.09米
小数大小有什么改变?
你是怎样看出的?
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了?
移动了几位?
2、0.009米到0.9米
小数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3、0.009米到9米呢?
由此可见,小数点向右移动时,小数的大小有什么改变规律?
我们再从下往上视察,然后探讨:
1、从9米到0.9米
小数扩大了还是小了?
缩小的原数多少?
你是怎么看出的?
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了几位?
2、从9米到0.09米
小数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3、从9米到0.009米呢?
你又发觉了什么规律?
(四)沟通评价,归纳总结
1、小组汇报
学生在全班内进行沟通,总结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改变的规律。
2、归纳总结
依据学生的汇报与总结,展示本节课的主题: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改变的规律。
(1)小数点向右移
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倍;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倍;
(2)小数点向左移
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分之()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分之()
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分之()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让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然后把规律简化,老师总结出记忆规律的口诀,左小右大1位10倍。
(五)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教材44页“做一做”
(六)教学例2
(1)原数扩大到它的10倍,小数点怎样移动?(2)原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小数点怎样移动?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
教学反思
对于小数学生已经很熟识了,而对移动小数点变更小数的大小则是一个新的学问点,也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为了不使学生感觉学的累,必需设计一个与本课学问有关的并能引发学生爱好的情景,然后提出新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发觉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知道小数点的移动可以变更小数的大小。形成规范的规律表现形式后,设计几个不同形式的规律变式,让学生进行练习,加深对此规律的理解和驾驭。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考虑到这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而且内容较饱和,因此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1、通过生动形象、逼真的多媒体课件出示的故事,激起学生学习本课爱好,提出问题。
2、留意让学生视察探讨。学生依据老师的引导得出这样一组数据:
3、概括规律。学生自己先概括规律,老师做最终的总结。
4、应用规律,敏捷练习。
5、课堂总结。
本节课取得的教学效果还是很志向的,学生自己得出了规律,并能应用于实践。整堂课学生参加度高,学习爱好深厚。
不足之处:
1、语言不具有吸引力,没有抑扬顿挫语言气氛。
2、缺乏适当的激励,课堂气氛后来不如从前活跃,少部分学生,特殊是性格内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表现不够。
3、过于信任学生的理解实力,教学内容的支配偏多。
4、老师存在无用语言,比如说:确定吗?你们觉得是这样吗?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驾驭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改变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
确口算一个数乘10、100、1000……的积。
2、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培育学生初步的视察、比较、归纳、概括的实力和主动探究数学规律的爱好。
3、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培育学生合作沟通的实力和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并驾驭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改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小数点位置的右移引起的小数大小改变这一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谈话:知道这是什么吗?想知道存折里还剩多少钱了?数目的依次是这样的(贴卡片),只要你在合适的位置加上小数点,你就能猜到这笔钱的数目,你能用卡片摆出来吗?
沟通汇报。
激趣:你真厉害,猜中了。
2、孩子们,老师给你们的数字相同,排列依次也一样,怎么就能摆出这么多数的?小数点所在的位置重要不重要?
引导:在这里,能得到不同的小数,是因为小数点的位置不同,也就是说,在一个小数里,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有没有规律呢?假如有规律,那规律又是什么呢?我们来一起探讨探讨。
揭示课题: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改变的规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出示例2:6.05乘10、100、1000各是多少?用计算器计算,并视察小数点位置的改变状况。
学生用列式,计算器计算,并口答。
(2)板书:
6.05×10=60.5
6.05×100=605
6.05×1000=6050
(3)引导视察比较:得到的结果和原来的6.05比,小数点的位置有了怎样的改变?
移动小数点,进行演示。
提问:视察这三道算式,你发觉了什么规律?
假如用6.05乘10000呢?等等。
提问: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和这里的什么的个数有关系?
引导小结:6.05乘10、100、1000……,原来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4)猜想:是不是全部小数乘10、100、1000都有这个规律呢?
谈话:我们须要来验证这个猜想。请读大屏幕上的要求。
(5)归纳:
a、沟通汇报,积累多样性的详细例子。
b、提问:同学们举出了这么多的例子,都证明白一个什么规律啊?
2、巩固移动规律。
(1)、谈话:这个规律你驾驭了吗?呵呵,想不想用这个规律来玩一玩?请看大屏幕上的要求。
集体汇报、沟通(选择代表性的)。
(2)、谈话:觉得刚才的考验太简洁了?那老师来出个题目给你们做做。(出示p70练一练的题)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谈话: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是原来的小数乘10.
3、教学例3
谈话:同学们,其实学了这个规律,还可以让我们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出示例3中表格,提问: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谈话:这个问题事实上是让我们做什么事情?
(3)你准备怎么做?
(可能状况:a、干脆得到结果,问:你怎么想的?为什么向又移动三位?b、乘1000,问:为什么要乘1000?怎么想的?怎么办呢?)
(4)谈话:不比一比用计算器计算和运用规律解决谁更快捷吗?
(5)运用这个规律来解决问题,便利吗?我们是怎样从大单位到小单位来进行换算的?(确定进率;小数点右移相应的位数)
真的这么简洁?那再试两题怎么样?出示试一试。集体沟通。
三、巩固练习。
谈话:你们学的还真不错啊,好象难不住你们啊?我就不信任了。在来考考你们。
1、提问:你能快速口算吗?出示练习十二第5题。
提问:0.24升=()毫升,你是怎么想的?
2、完成第6题。
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有谁知道为什么同样的物体在月球上会轻许多呢?
3、完成第7题。
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四、全课小结及延长。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同学们,我们今日学习的规律,是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的,假如向左移动又会是什么状况呢?
教学反思:
这节课最为重要的是两点,一是通过学生的验证,理解并驾驭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树大小改变的规律;二是使学生娴熟驾驭移动小数点的详细方法。同时,这节课的打算,还须要带领孩子回忆单位进率的学问。
本节课,我在导入过程中,应用生活中常见的存折结余款,让孩子揣测,体会小数点位置改变引起数的大小不同来引入,孩子有爱好,也很简单明白。在规律探究过程中,通过对一个小数的`小数点移动引起它大小改变的现象,经过猜想及验证,层层深化,有条不紊的进行归纳,并形成最终规律:小数点移动的位数和0的个数相等,可以说在规律探究中,学生是真正参加并理解了。在移动小数点的方法上,我用移动卡片小数点,和画出移动轨迹的方法,从感受移动,到体验卡片移动,到独立移动小数点有层次的进行教学,学生对于怎样移动小数点的方法是驾驭了。本节课中,还进行了三个活动,留意了生成资源的利用。
本节课中还有很多不足,比如老师语言稍嫌罗嗦,学生的发言比较当心翼翼,探究过程还须要组织的更加有效,和学生的沟通,特殊是反馈学生的发言实力还要加强,这样就能节约一些时间,也就能保证练习的完成了。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9、70的例2、例3,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第4——7题。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驾驭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改变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的口算一个小数乘10、100、1000……的积,能应用规律解决简洁的名数改写。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培育学生初步的视察、比较、概括实力和初步探究规律的爱好。
3、情感与看法目标: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获得用已有学问解决问题的胜利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并且,结合学习材料,培育学生细致严谨的学习作风。
教学重点:探究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改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位数不够时补“0”的状况。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计算器、课堂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
1、口算
18×6=18×8=18×10=18×100=18×1000=
(1)口算得数,师:后面3题怎么算的特殊快?
(2)明确:一个整数乘10、100、1000……只要在这个数末尾添相应个数的0。
2、引导:那么一个小数乘10、100、1000会不会也有简便的计算方法呢?今日我们就来探讨。
二、探究规律
1、初次验证
(1)板书:5。04×10
a、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50。4。
b、老师引导:请留意视察,这个算式里有什么特殊之处?(板书:小数点向右移了一位)
(2)板书:5。04×100
a、学生独立计算出结果:504。
b、老师再次引导学生视察:这个积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板书:小数点向右移了两位)
(3)板书:5。04×1000
a、个人猜想:大家来猜猜5。04×1000,小数点会向哪里移动几位?为什么呢?
b、同桌沟通理由,说明猜想。
c、你移动小数点看看,5。04×1000会等于多少?
d、用计算器计算、验证猜想。
e、老师再次引导学生视察:这个积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板书:小数点向右移了三位)
(4)视察上面三道题,你有什么发觉?(板书:×10、×100、×1000)
(5)这个猜想是不是适用于全部的小数呢?
2、合作验证
(1)按要求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随意找一个个小数,分别把它乘10,100,10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改变状况与我们的`猜想是否一样。
(2)小组代表沟通展示。
3、确认猜想
(1)师:通过这么多例子的验证,你们认为我们刚才的猜想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我们发觉的规律。
(2)揭示规律:
a、全班齐读规律。
b、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一个小数乘10只要……(生答),乘100、1000呢?
c、假如我不当心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两位、三位……就相当于这个小数分别乘多少……?
(3)揭示题目: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改变的规律
4、感悟方法
(1)说一说:回顾刚才的过程,我们是怎样发觉这条规律的?
引导学生说出:擅长视察思索——合理提出猜想——多方举例验证。
(2)师:数学中有着多数的奇妙,只要你擅长视察,敢于猜想,当心验证,肯定能有更多的收获!
三、应用规律
1、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再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0。08×()=0。80。452×()=45。2
0。258×()=258
3、名数改写
(1)课件出示例3中的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结合学生的沟通适当介绍"蛋白质"的含义。蛋白质:是一些食品中含有的成分,人们吃下食物后,这种成分能被人体汲取,以增进人的健康。
(2)提出:"每千克黄豆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多少"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把0。351千克改写成以"克"作单位的数。
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
(3)沟通看法。
(4)完成试一试。
4、你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吗?
四、默读课本,解决质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营运客车gps管理办法
- 蓬溪县散装水泥管理办法
- 蚌埠市小区物权管理办法
- 衍生品投资管理暂行办法
- 衢州市工程降水管理办法
- 西固区仓库租赁管理办法
- 西藏公务员接待管理办法
- 设计院规划管理办法规定
- 试用期薪酬待遇管理办法
- 财政部企业合同管理办法
- 新入职的职工劳动合同书
- 草原放牧(简谱)课件
- 工程招标代理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创优】风力发电工程标准清单(国标、行标)
- ICD-9-CM3编码与手术分级目录
- 淹溺诊疗规范内科学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 PremiereProCC视频剪辑基础教程PPT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
- 新教材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册各单元学案(单词短语句型写作等知识点汇总)
- 2022年石嘴山市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哪些农产品免税(免税农产品包括哪些)
- 镀锌板国家新标准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