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总课)_第1页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总课)_第2页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总课)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5.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总第10节课)——预习导航备课组:初二数学组;主备人:刘永平;时间:2011-10-30年级班组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与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斜边、直角边”定理。2、理解与掌握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及其应用。想一想:1、如图①,在Rt△ABC与Rt△A'B'C'中,已知它们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相等。即AB=A'B',AC=A'C'。求证:Rt△ABC≌Rt△A'B'C'证明:通过平移,使AC与A'C'重合得图②。图①图②∵∠ACB+∠A'C'B'=900+900=1800,∴∠B=∠B'(等边对﹍﹍﹍)且点C与点C'重合(已知)又∠ACB=∠A'C'B',AC=A'C'(已知)∴点B、C(C')、B'在同一条直线平角定∴Rt△ABC≌Rt△A'B'C'(两角及一角的∵AB=A'B'=AB'(已知)﹍﹍﹍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归纳: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的两个Rt△全等。这是Rt△全等的特殊判定定理,(只有Rt△才可以用这个判定定理!)可以简写为“斜边、直角边”,或简写为“HL”。2、如下图,在△ABC中,∠ABC的平分线BM与∠BCA的平分线CN交于点P。求证:⑴点P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⑵点P在∠BAC的平分线上。证明:⑴过点P作PD⊥AB于D、PE⊥BC于E、PF⊥AC于F。∵PD=PE,PE=PF(角平分线上的点到﹍﹍﹍﹍﹍﹍相等)∴PD=PE=PF(﹍﹍﹍﹍﹍)即点P到三边AB、BC、AC的距离相等。点P称为△ABC的“内心”(内接圆的圆心)。⑵连接AP。在Rt△ADP与Rt△AFP中PD=PF(已证)AP=AP(﹍﹍﹍﹍相等)∴Rt△ADP≌Rt△AFP(有﹍﹍﹍﹍﹍﹍﹍﹍﹍﹍对应相等的两个Rt△全等)∴∠1=∠2(﹍﹍﹍﹍﹍﹍﹍﹍﹍﹍相等)∴AP是∠BAC的平分线(角平分线定义)即点P在∠BAC的平分线上。归纳:到一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上。这是“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即为“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3.5.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总第10节课)——课内专题备课组:初二数学组;主备人:刘永平;时间:2011-10-30年级班组姓名专题一:“斜边、直角边”判定定理的运用1、下列判定两个Rt△全等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B.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C.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D.两个Rt△的面积相等2、如图,在△ABC中,BD⊥AC于点D,CE⊥AB于点E,BD与CE交于点O,且BD=CE。求证:OB=OC3、如图,AD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已知DE⊥AB于E,DF⊥AC于F,且BD=CD。求证:EB=FC专题二: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运用1、如图,OP平分∠AOB,PA⊥OA,PB⊥OB,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PB平分∠APB=OB垂直平分OP2、如图,∠ABD=∠ACD=900,∠ABC=∠ACB,求证:AD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