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评价与管理_第1页
水资源评价与管理_第2页
水资源评价与管理_第3页
水资源评价与管理_第4页
水资源评价与管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水资源的概念:广义的水资源:指地球上水的总体,包括大气中的降水、河湖中的地表水、浅层和深层的地下水、冰川、海水等。狭义的水资源:指与生态系统保护和人类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可以利用的、而又逐年能够得到恢复和更新的淡水,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储量只占全球水量总体的十万分之七。)2、 水资源的特点:一是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包括流动性、可再生性、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多态性、不可替代性、环境资源属性;二是水资源的社会属性,包括社会共享性、利与害的两重性、多用途性、商品性3、 环境资源:(environmentalresources)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城市和乡村。一是指环境的单个要素(如土地、水、空气、动植物、矿产等)以及它们的组合方式(环境状态),可称其为自然资源属性。二是指与环境污染相对应的环境纳污能力,即“环境自净能力”,可称其为环境资源属性。4、 水资源利用:指通过水资源开发为各类用户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可用水源以及各个用户使用水的过程。5、 生态用水:是生态系统维持自身需求所利用水的总称。6、 水循环(watercycle),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7、 水循环的机理及特点:①水循环是永无止境的,但是全球水资源量是不变的,服从质量守恒定律。②太阳辐射能和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③全球水循环是闭合系统,但局部水循环是开放系统。④永无止境的水循环赋予水体再生性。其循环强度一般有水体的更新周期来度量⑤水循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受到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的影响,从而引起水循环的形成及特征的变化。8、 水循环的作用及意义:形成可再生的水资源;影响全球的气候变化;形成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为生态系统提供生命支撑;形成一切水文现象;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纽带。9、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所面临的问题:总量多,人均少;地区分布不均、水土分布不均;水土配置很不平衡;年内年际变化大;水污染问题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地下水开采过量;10、 水资源总量:一定区域内的水资源总量是指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量,即地表径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量之和。11、 河道外用水(offstreamwateruse)采用取水、输水工程措施,从河流、湖泊、水库和地下水层将水引全用水地区,满足城乡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水量。在用水过程中,大部分水量被消耗掉而不能返回原水体中,而且排出一部分废污水,导致河湖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和水质恶化,所以又称耗损性用水。12、 河道内用水:分为生产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两类,前者指水力发电和航运用水等,后者包括冲沙、防凌、冲淤保港、稀释净化、保护河湖湿地等用水以及维持生态环境所需的基本径流和入海水量。13、 水资源系统:系统的特性包括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或阶层性)、关联性、不确定性、环境适应性。水资源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影响水资源的整体。水资源系统概念是系统的概念在水资源中的具体应用,因此,水资源系统具有系统所具有的普遍特征,如集合性、整体功能性、可变性等,除此之外,水资源系统有其自身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持续性(2)自然属性(3)社会属性(4)经济属性(5)脆弱性。14、 硬结构:是介质的空隙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它与地层的成因、岩相分布、岩性、地质构造及地貌特征有直接的关系。如阿克苏河15、 软结构:指的是地下水的运动形式,水量与水质的空间分布及不同子系统间水量、水质的交换关系。16、 万元工业产值取水量:万元工业产值取水量是指报告期内工业取水量与工业产值之比。17、 工业节水措施: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建立节水型工业;强化节水技术、开发节水设备,努力降低节水设施投资;加强企业用水行政管理,逐步实现节水的法制化;提高工业生产规模,发挥规模经济效应。18、 生活用水的特征:用水量增长较快;用水量时程变化较大;供水保证率要求高;对水质要求高;水量浪费严重;生活污水水质污染程度小于工业废水。19、 生态用水也叫生态需水、生态环境用水,是近几年随着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而提出的新概念。一般广义上说:是指维持全球生态系统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量,比如河流、湿地等维持本身功能所需要的水量。20、 生态需水(ecologicalwaterdemand):以水循环为纽带,从维持生态系统自身生存角度,相对一定生态环境质量目标下客观需求的水资源。生态需水与相应的生态保护、恢复目标以及生态系统自身需求直接相关,生态保护、恢复目标不同,生态需水就会不同。生态需水是相对合理的水量。21、 生态耗水(ecologicalwaterconsume):生态耗水是指现状多个水资源用户(生产、生活和生态)或者未来水资源配置(生产、生活和生态)后,生态系统实际消耗的水量。它需要通过该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耗水的平衡计算来确定。生产、生活耗水过大,必然挤占生态耗水。22、 生态用水存在的问题(1)生态用水研究涉及多学科交叉的问题,未形成共认的生态用水基本理论。(2)生态用水是一个变量,随时间和地点不同而不同。(3)水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植被生态系统的生态用水计算方法以及植被与水分的关系研究尚未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4)生态用水问题具的空间和时间上动态变化。(5)生态用水与地表水的关系研究较多,但生态用水与地下水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也只是对某一区域的某一点的微观研究,而不是相对于整个系统的研究。23、 我国今后研究的重点(1) 加基础理论研究,统一生态用水概念,建立共认的生态用水理论。(2) 在微观领域,对已有一定研究基础的试验区进行分区分类,作长期的定位观测。(3) 在宏观领域,研究现有各大流域生态用水现状及可行的水资源配置方案,通过实际应用的效果,进一步分析生态用水研究中存在不足。(4) 研究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转换,将小流域(小区域)研究成果应用到在中流域研究中,提出转换并减小误差的计算方法,不断提高计算适用性和精度。24、 水与农作物: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胞原生质的重要成分;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作物进行生化反应和吸收输送养分的介质;保持作物固有形态的重要支撑;维持作物叶面蒸腾的必备条件。25、 灌水定额是指单位面积上灌溉一次所需要的水量,以m3亩表示。26、 水资源评价是指对资源的来源、范围、可依赖程度和质量进行确定,据此评估水资源利用和控制可能性。水资源评价(waterresourcesassessment),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水资源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和开发利用情况作出的分析和评估。27、 水资源评价工作要客观、科学、系统、实用,遵循的技术原则有: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评价;水量水质并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保护协调;全面评价与重点区域评价相结合28、 进行水资源评价时需要制定评价工作大纲,包括:评价目的;评价范围;评价项目;资料收集;评价方法;预期成果29、 水资源评价具体操作:水资源评价工作应该调查、搜集、整理、分析利用已有资料,在必要时再辅以观测和试验工作。水资源评价应分区进行。各单项评价工作在统一分区的基础上,可根据该项评价的特点与具体要求,再划分计算区或评价单元。全国及区域水资源评价应采用日历年,专项工作中的水资源评价可根据需要采用水文年。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环境变化情况,每隔一定时期对前次水资源评价成果进行全面补充修订或再评价。30、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应符合下列要求: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能及满足河道内用水并顾及下游用水的前提下,通过蓄、弓I、提等地表水工程措施可能控制利用的河道外一次性最大水量(不包括回归水的重复利用);某一分区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应大于当地河川径流量与入境水量之和再扣除相邻地区分水协议规定的出境水量。31、 地表水资源量评价,主要以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作为评价对象。32、 对于一个流域来说,河川径流量就是全流域可能被利用的地表水资源量。河川径流量在时程上不断变化,但在较长时间内可以保持动态平衡,故通常可用多年平均的河川径流量作为地表水资源量。此外,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还应对不同保证率的干旱年份的可利用量做出评价。33、 水资源管理,是指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调度等方面的实施,达到水资源开发、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系统保护相互协调的目标。34、 水资源管理内容涉及范围广,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觉悟和参与意识;制定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统一管理;实时进行水量分配与调度35、 水资源管理的原则:坚持依法治水的原则;坚持水是国家资源的原则;坚持整体考虑和系统管理的原则;坚持用水价进行经济管理的原则36、 水资源管理措施包括改善体制、加强公众参与,采用经济运行机制,制定管理方案并进行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