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总理,你在哪里》说课稿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周总理,你在哪里》,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一、说教材
《周总理,你在哪里》是新教材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这是一篇抒情诗,通过热切的呼唤和山谷、大地、松涛、海浪、广场的回音,逐步展现周总理与人民心连心的动人情景,歌颂周总理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亿万人民无限怀念周总理的深厚感情。
这首诗以“呼唤”为线索,展开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用热切的呼唤和山谷、大地、松涛、海浪、广场的回音,来抒发对周总理的无限怀念与崇敬,创造了一种“询问——呼唤——寻找——回答”的新颖形式,把怀念周总理和追述周总理一生不朽的业绩巧妙结合起来。虚实结合的写法造成一种壮阔而动人的意境。二、说学情
初三学生面临毕业,特别是日益迫近的中考,思想、心理、行为等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认真研究分析这一时期学生的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促进初三学生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十分重要。三、说教学目标1.理解反复和拟人手法,品位此诗巧妙的构思。2.总结诗歌采用的“询问——呼唤——寻找——回答”这种形式的巧妙构思。3.通过诗歌中具体的形象感悟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品质。4.体会诗中蕴含的对周总理深切的怀念之情。5.熟读成诵,并有感情地朗诵。四、说教学重难点理解反复和拟人手法,品位此诗巧妙的构思。教学重点通过诗歌中具体的形象感悟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品质。教学难点五、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他们合作的精神,同时,注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让他们知道自己才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创造性。在学生的学法上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和合作探究法。六、说教学过程
(共2课时)
第一课时板块一、导入新课导语: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表现了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要博览群书,全面发展,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为富国强民而不懈努力。
这节课,就让我们怀着深情,缅怀周总理的丰功伟绩,一起欣赏现当代女作家、诗人柯岩的抒情诗《周总理,你在哪里》。(揭示课题)2、作者简介:
柯岩(1929—2011),现当代作家,诗人。本名冯恺,满族,原籍广东南海,生于河南郑州。1949年开始专业创作,已出书50多部。主要作品有《周总理,你在哪里》《小兵的故事》《大红花》《讲给少先队员听》等。长篇小说《寻找回来的世界》,及据此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因第一次涉及青少年狡黠这一问题,被誉为中国诗的“教育诗”。中国作家协会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3、写作背景:中国的1976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1月8日,共和国总理周恩来与世长辞;周总理的去世,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全国人民无法充分表达哀思。所以在新的历史转机出现之后,1977年他逝世一周年之际,大量的悼念诗文才得以公开发表。柯岩的这篇《周总理,你在哪里》就是这个时期发表的优秀诗篇。
板块二、初读课文,梳理字词1、学生自由认知阅读,要求读准字音。(1)正音正字。(查阅字词典,注意辨识)(2)释义。(结合注解,理解词义)
(3)用“/”“//”划分朗读节奏与停连,用“▪”标注朗读重音,并总结朗读感情和语调,体会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情感。诵读要领:朗读感情:深情悲痛,崇敬怀念。朗读语调:低沉缓慢,寄托哀思。教师辅导朗读,学生齐读课文。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板块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顺课文,感知文本内容,全文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节)询问、呼唤周总理,点明人民对他的想念之情。第二部分(第2-8节)通过写诗人热切的呼喊和山谷、大地、松涛、海浪、广场的回音,逐步展现了周总理与亿万人民血肉相连、息息相关的动人情景,并反复强调“在这里”和“在一起”,从而表现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的主题。第三部分(第9节)∶高度深化总理的形象和人民深深的思念之情,形象地创造出周总理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亿万人民的心里的意境。2.再读诗歌,说一说这首诗歌的结构线索和感情线索分别是什么。这首诗以“呼唤”为线索,展开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用热切的呼唤和山谷、大地、松涛、海浪、广场的回音,来抒发对周总理的无限怀念与崇敬,创造了一种“询问——呼唤——寻找——回答”的新颖形式,把怀念周总理和追述周总理一生不朽的业绩巧妙结合起来。虚实结合的写法造成一种壮阔而动人的意境。板块四、品读诗词,分析艺术手法1、自由朗读诗歌第1节,诗人运用了哪种抒情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好”这个词在这里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一个“好”字,体现了周总理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揭示了人民崇敬怀念的原因,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第1节:
深情呼告,直抒胸臆,倾吐亿万人民对周总理的深切热爱、怀念、歌颂之情。)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第2—7节,思考以下问题:(1).这几节抓住了哪种自然景物来写周总理?(高山
大地
森林
大海)对应着这几种自然景物,进行了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了周总理怎样的精神品质?
(询问高山、山谷回音,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人格化,自然万物仿佛成为周总理为革命、为人民辛劳一生的见证人。写出了周总理大步走的细节。周总理为革命奋斗不止,为共产主义理想奉献不息。)(2).第6诗节有什么作用?(这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写周总理处处不在处处在。他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3).第7诗节的“轻些呀,轻些”是否与事实矛盾?用在这里有怎样的作用?(“轻些呀,轻些”的回声,终于使周总理“死而复生”。这是一种艺术表现所允许的“幻想”,更是亿万人民最真实的心声。)
第2-7节:追忆周总理革命一生、关心农业、关心工业、关心国防的可敬形象,他日理万机,大事、小事、外事、内事,事事操劳,他和人民同甘苦,共命运。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第8、9节,思考以下问题:(1)第8节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思想感情?连续反复。多次使用“在这里”“在一起”,与前面的“在哪里”相呼应,突出表现了周总理虽死犹生,与祖国江河大地同在,在人民的心里,强烈地表达了人民内心的惊喜、激动之情,以及对敬爱的周总理无限的怀念与哀思。反复手法的运用使情感达到了高潮。
2.第9节中“永远”“太阳升起的地方”有怎样的内涵?“永远”表明周总理的精神永垂不朽;从“太阳升起的地方”到“人民心里”,让人联想到周总理的形象与日月同辉,为人民带来光和热。第8、9节:回答周总理“在这里”,在人民的心里,颂扬周总理的光辉形象,表达亿万人民对周总理深挚的敬仰、思念之情。第8、9节:回答周总理“在这里”,在人民的心里,颂扬周总理的光辉形象,表达亿万人民对周总理深挚的敬仰、思念之情。板块五、总结修辞手法本诗在修辞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明确:排比:增强了文章气势反复:强调、深化了感情拟人:①以雄壮的事物衬托总理伟大的形象,他与天地共存,日月同在。②它们是周总理革命一生的见证人③寄托了亿万人民对总理的怀念(山谷回音,松涛阵阵,海浪声声,广场回音)板块
六、课堂总结1.全体学生朗诵全文2.诗中分别写了我们对“高山”“大地”“森林”“大海”的呼唤,请模仿这些诗节,自己写1~2节诗。3.收集周恩来的名人轶事,做好积累。七、说板书设计根据学生本阶段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根据课前确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板书围绕文章的内容组织进行,分清层次,对各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提取板书。最后总结结论,引起重视。整个板书内容紧紧围绕中心,突出结构层次,逐层概括推进,明确主旨。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既重视内容的理解,也重视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让学生自主探索地学习,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以下几个教学方法始终贯穿整个课堂:
在教学中,让学生反复诵读,达到读准、读懂、读美,然后再适时进行诵读指导,让朗朗的读书声充满课堂,体现语文课独特的韵味。让学生品味用词的精巧、意境的宏大,在细细品味中诵读、比较,学习读词品词的方法。这节教学环节设置科学合理,情景设置较好,诵读形式多样,诵读指导到位,达到了训练诵读,体会感情的目的。学生掌握了诵读诗歌的方法,节奏、重音、情感,课堂氛围较好,突出了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效果良好。不足之处:1.范读做得不够,若能在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车辆抵押贷款信保业务借款协议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长方形的面积∣北师大版
- 2025年工作室网站合同
- 行业培训外包合同(2篇)
- (高清版)DB45∕T 227-2022 地理标志产品 广西肉桂
-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汇编
- 任务二 高效地下载信息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桂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第十一课 智能家居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青岛版(2019)初中信息技术第四册
- 第八单元(A卷基础篇)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分层训练AB卷(部编版)
- 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单元测试)-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含解析)
- 职业卫生调查表
- GB/T 11982.1-2005聚氯乙烯卷材地板第1部分:带基材的聚氯乙烯卷材地板
- GB/T 10046-2018银钎料
- GB 4094-2016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优秀课件
- 第一讲 文化概论
- 小儿急性喉炎-课件
- 医院难免压疮申报表
- 七年级上册走进Python的世界第一课python导入及海龟编辑器介绍
- 公路工程概论全套课件
- 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培训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