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暑假作业小升初语文及答案_第1页
六年级暑假作业小升初语文及答案_第2页
六年级暑假作业小升初语文及答案_第3页
六年级暑假作业小升初语文及答案_第4页
六年级暑假作业小升初语文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积累与运用。(共33分)1、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A.科学家们借此机会还将了解如果彗星碎片与地球发生类似的碰撞,将会有怎样惊心动魄的后果。B.排雷是生死攸关的工作,从接受这一艰巨的工作以来,这个部队的伤亡人数已经超过二百人。C.破绽百出的一幅画,经这位丹青妙手三笔两笔一改,竟变得无可挑剔了。D.他从旧营垒中冲出来,但一尘不染,始终保持着崇高的品质。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咱俩约定在明天上午或下午的休息时间里去新华书店买几本参考书。B.这个城市的住房是否抗震,成了关系到人们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C.像小牛犊一样的邓亚萍,经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是:”付出超人的代价,就能取得超人的成绩。"D.如果说他们已经真正掌握了理论,就可以在干训班结业了,不如说他们只是仅仅记住了书本上的一些空话、公式和材料。3、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2分)()A.进入七月份以来,长江中游和下游许多地区便连续降中到大雨,甚至是暴雨,这是历史上罕见的天气现象。B.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字表明,上半年我国城市居民文化教育方面的消费,与日常生活消费相比,呈不断上升趋势。C.在昨天举行的大会上,六个民族学生代表热情洋溢地作了发言。D.周六这一天,我们所有老师参加了为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而进行的宣传活动。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我们已经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决定性胜利, 洪水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工作十分艰巨, 是今年各项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倍努力地工作。 要把洪水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要确保实现今年经济发展的目标。A.不过虽然不但更 B.然而尽管既也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模mo模范模样模仿模本B.蒙m6ng蒙哄蒙骗蒙混蒙昧C.禁jin禁令禁锢禁忌禁受D.尽jin尽管尽先尽量尽快6、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要言不繁矫枉过正休养生息别出心裁B.插科打浑蜂涌而上准备就序因地制宜C.重山峻岭融汇贯通烦燥不安顶礼模拜D.明火直仗椎心痛恨一脉相成附庸风雅C.但是特别不仅还D.虽然尤其既就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2分)()①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无穷。②他是被 迫而跟从别人做坏事的。③琳琳优美的演唱,赢得全场观众一片喝。④瞧她那 得意相,一定又有什么高兴事。A.以至协采副 B.以致胁彩付C.以至胁彩副 D.以致协采付

8、下文横线上填入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人生道路上的分歧给未来带来了不确定性,然而又不是不可把握的。一方面是外界的因素,一种力量把你往那边拉, , , ;另一种力量把你往这边引导你,教育你,教育你,教育你,爱护你爱护你爱护你引导你拉, , , 。引导你,教育你,教育你,教育你,爱护你爱护你爱护你引导你A.欺骗你,引诱你,逼迫你教育你,B.引诱你,欺骗你,逼迫你引导你,C引诱你,逼迫你,欺骗你引导你,D.引诱你,欺骗你,逼迫你爱护你,9、下列句中强调"看见他"和"搞卫生"的一组是(2分)()①我今天早晨在学校是看见他搞教室卫生。②我是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③我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是搞教室卫生。④我今天早晨是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0、下面句子中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2分)()A.班长和同学们都经常对我说:"学习上的问题,要多跟大家探讨,要多向老师请教。"B.目录学专家张之洞也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C旧上海每到夜深,便有人叫卖"桂花赤豆汤”。(一种红豆桂花糯米稀饭)D.别的且不说吧,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1-12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1、下列对诗中语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国破"句中,"国"指京城长安,"破"的意思是"沦陷"。B."城春"句中的"深"意思是茂盛。C第二句的意思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D."浑欲”句意为,安史之乱不平定,诗人就不整理散乱的头发。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第一句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定下了高昂的爱国基调。B.”家书抵万金"一句出自肺腑,情真意切,很自然地引起共鸣,因而千古传诵。C.诗的前四句写景,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的境况,充溢离情。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13、写出下列名言或古诗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3分)(1)十年树木, 。(2) ,忠言逆耳利于行。(3)咬定青山不放松, 。(4) ,要留清白在人间。14、下面是一篇学生习作的片段,读后按要求完成(1)(2)两题。(6分)……爸爸从新疆石河子寄给我一封信,我情不由衷地喊道:"盼望已久的信,终于寄来了。"我迫不及待地拆开信看起来。信中写道:"……快小考了,功课一定很累,希望你在百忙中,一定要保证身体的健康,但也不能松劲,我等待着你小考如愿的好消息。"这封信,我一口气读了好几遍。暗下决心,一定要更加刻苦地复习,以优秀的小考成绩向爸爸汇报,决不辜负爸爸的殷切期望。爸爸那关切而期待的面容浮现在我眼前,使我久久不能平静。(1)找出文中关于语法、修辞以及标点符号方面的毛病,并在它的下面加上横线,标出①一⑥序号。(2)把序号和改正结果填人表中序号改正①②③④⑤⑥二、阅读理解。(共28分)(一)(8分)外形很像绚丽的树枝的花朵的珊瑚其实是一种动物,它们虽然不具备运动器官,但有口和原始消化腔,并具有肌肉结构和简单的神经系统。珊瑚礁主要是由无数造礁石珊瑚的骨骼构成的。珊瑚礁可以明显地减弱海浪的冲击波力,有效地阻挡海浪对海岸线的侵蚀,为海滩提供了重要的保护。对于每年都遭受多次台风袭击的海岸及岛屿来说,珊瑚礁的这种巨大的保护作用,是人类所不应忽视的。珊瑚岛、礁是人类和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的领地。这些礁、岛、滩主要分布在世界热带海区,仅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各类珊瑚岛、礁就有几百个,其中很多都是人类长期居住和人类生产的基地,如:我国的南海诸岛。这些珊瑚礁养育出的动物有不少是世界和国家的一、二类保护物种。此外,还应特别指出的是,在地球的生物圈中,珊瑚礁是一种重要的碳吸纳物。有关研究认为目前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日益增高以及全球气候变暖,均与珊瑚礁日趋严重地被破坏有关。因此,这一问题已引起不少国家的重视。15、根据文意,下列对有关"珊瑚礁"的知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珊瑚礁可以减弱海浪的冲击波力。B.珊瑚礁能在看来养分不足的水域内养育种类繁多的动植物。C.珊瑚礁是由无数造礁石珊瑚的骨骼构成的。D.珊瑚礁还能保护海滩,阻挡海浪对海岸线的侵蚀。16、下列对文中画线处的意思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珊瑚是一种不具备运动器官的原始动物。B.珊瑚是一种有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动物,它的消化腔是原始的。C珊瑚不具备运动器官,但有原始的消化腔、肌肉结构和简单的神经系统。D.珊瑚是一种外形很像绚丽的树枝的花朵的动物。1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A.我国的南海诸岛就是一种珊瑚岛、礁,是人类和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领地。B.珊瑚礁养育出的动植物有不少是世界和国家的一、二类保护物种。C.珊瑚岛、礁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海洋生物和珍稀物种提供了生长和繁衍的适宜场所。D.人类对珊瑚岛、礁天然资源的恶性掠夺,使珊瑚岛、礁受到日趋严重的破坏。18、对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保护珊瑚礁,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B.保护珊瑚礁是一种改变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的积极有益的措施。C.积极保护珊瑚礁,使之成为人类居住与从事生产劳动的主要领地。D.人类应当重视珊瑚礁在地球生物圈内所起的重要作用,积极保护它,使它免受人为的破坏。(二)(20分)①1915年10月,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娃娃"投生”到这个清贫之家,这就是我。大伙儿见我胖乎乎挺逗人喜欢,便起了个小名叫"狮仔"。莫看名字威风凛凛,不知怎的,学话比一般孩子晚多了,直到三周岁口齿才清楚些。上有哥哥,下有弟弟,我排行当中。②我们年纪很小,父亲便教我们读书识字。他的旧学功底很深,教的是四书五经。他的视力在年轻的时候就坏了,看东西很吃力,常拿出一叠叠学生作文,唤着我的小名:③"狮仔,念念!”④我便"咿咿呀呀",照本宣科地读了起来。他一听就记住,听到妙处,往往露出欣慰的微笑,甚至出声叫好。⑤我真怕他检查作业。一旦发现错别字,他就沉下脸来,低声但却是严厉地叫:"狮仔!"于是,我只好乖乖地伸出手,让他打手心。且不论这种教育方法得当与否,挨打的滋味总是不好受的,这倒使我养成了从小就认认真真做事的习惯。童年吟诗、联对子、背古文……就是没想到将来要跟什么"物质"、"分子"打交道。我至今十分感谢父亲的严格要求,为我打下了良好的语文基础,使后来的学习和研究顺利多了。19、第一段写出了"我"在学习方面有什么特点?(3分)20、"我"为什么怕父亲检查作业?(3分)21、文中加点词"乖乖",原指顺从,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3分)22、从文中摘出最生动的描写句。(4分)23、下面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4分)()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24、第⑤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3分)三、作文。(共39分)25、以《吃一堑、长一智》为题,举出实例,写一篇关于你自己在这方面体会的短文,不少于100字。(9分)26、根据下面的材料,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记叙文。(30分)要求:(1)自拟题目;(2)注意文章衔接;(3)运用多种表达方式;(4)补写600字左右。傍晚,天还没有黑,就淅淅沥沥下起雨来。路上,……这初夏的雨点,是那么清凉,这雨中的世界,是那么清新。参考答案:13、答案:(1)百年树人(2)良药苦口利于病(3)立根原在破岩中(4)粉骨碎身全(浑)不怕14、答案:①"情不由衷"改作"情不自禁";②’功课一定很累"改作"功课一定很重":③"百忙中"改作”紧张的复习中";④"暗下决心”后的逗号应为"冒号""上引号",迄”决不辜负爸爸的殷切期望”后的标点符号应为"句号""下引号";⑥最后一句(即"爸爸那……")提至"暗下决心"之前。19、答案:学话比一般孩子晚得多。20、答案:怕父亲的严厉,怕打手心。21、答案这里是"无可奈何"之意,生动地表达了孩子的畏惧心理:22、答案:他一听就记住,听到妙处……甚至出声叫好。24 、答案:末句一、读拼音、写汉字。(8分)zhi:()手可热()嫩()留鳞次()比q询n:()疚天()镶()()绳【参考答案】炙稚滞栉歉堑嵌纤【考核知识点】同音字【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同音字的知识点。学生平时记忆词语的时候要多关注字体的正确书写。同时,在识记课本中字词之余,也应多积累一些课外的字词。二、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4分)A、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老师精心设计教案,真可谓煞费苦心。B、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C、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D、这家酒店环境优美,管理严格,服务人员热情周到,对顾客相敬如宾。【参考答案】B【考核知识点】成语的运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运用的知识点。学生识记成语时,除了其字型外,还要掌握成语的意思和使用范围。做此类题型时,可从成语的使用对象、褒贬义等方面进行判断,A选项和C选项都是贬义词,与题意不符;D选项指的是夫妻之间互相尊敬,使用对象是夫妻。因此,答案选B。三、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A、在同犯罪分子的搏斗中,他身中数刀,浑身遍体鳞伤。B、通过老师的教育,使我懂得了做人要讲诚信。C、漫步花丛,我闻到了大自然的鸟语花香。D、从化荔枝远近驰名,是岭南佳果之一。【参考答案】D【考核知识点】修改病句【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修改病句的知识点。学生只要掌握病句的病因,并且掌握一些常考题型,就很容易得出答案。在此题中,A选项“浑身遍体鳞伤”是重复啰嗦;B选项"通过……使……”是去“使”原则;C选项“闻到鸟语花香”搭配不当。因此,答案选D。四、将下列四个选项正确的顺序填入句中括号里。(4分)汉字是()、()、()、()文字。A、科学而又实用的 B、凝聚了高度智慧的C、我们祖先创造的 D、经历了后人不断完善的【参考答案】DBAC【考核知识点】句子的逻辑关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句子的逻辑关系的知识点。该题按照时间先后的逻辑顺序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五、判断下列内容的正误,正确的在后面括号里打飞”。(6分)1、“乏”字用部首检字法,应查“之”部,共4画,读音为“保”,“浑身乏力”的“乏”是“疲倦”的意思。()【参考答案】()【考核知识点】查字典&字词理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查字典和字词理解知识点。该题中“乏”字的部首应为“厂”,因此该题错误。2、“蜂拥而来”“鱼贯而入”“视死如归”“趋之若鹜”四个成语都含比喻手法。()【参考答案】V【考核知识点】成语的综合运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综合运用的知识点。学生识记成语的同时也要理解成语的意思。“蜂拥而至”指像蜂群似的拥挤着过来,形容许多人一起过来。“鱼贯而入”指像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序进入。“视死如归”指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趋之若鹜”指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因此,该题正确。3、“情不自禁”与“屡禁不止”两个词语中的“禁”字读音与意思都不同。()【参考答案】V【考核知识点】多音字的运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多音字的运用知识点。学生可通过以义记音的方式来识记多音字。该题中的“禁”读“jin”意为禁受、忍耐,读“jin”意为“禁止”,根据题目,可知“情不自禁”“屡禁不止”的读音和意思都不同。因此,该题正确。4、“官渡之战”“负荆请罪”“草船借箭”“三顾茅庐”均出自三国故事。()【参考答案】()【考核知识点】文学常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学常识的知识点。文学常识一直是小升初考试中的热门考点,尤其是四大名著。学生在五年级上下册都有四大名著的相关知识点,因此学生要多关注其课文后的资料袋,并进行相应的课外拓展。该题中的“负荆请罪”来自五年级下册第18课《将相和》,这篇课文是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因此,该题错误,不用打“V”。5、歇后语“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中林黛玉是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主人公。()【参考答案】V【考核知识点】文学常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学常识的知识点。文学常识一直是小升初考试中的热门考点,尤其是四大名著。学生在五年级上下册都有四大名著的相关知识点,例如四大名著相对应的作者、作者朝代、主人公及主人公相应事件等。因此学生要多关注其课文后的资料袋,并进行相应的课外拓展。6、“我怎么可能不认识张东呢?”与“我不可能不认识张东。”两句话基本意思不变。()【参考答案】V【考核知识点】句子的理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句子的理解的知识点。此题中第一句为反问句,表示“我认识张东”;第二句为双重否定句,也表示“我认识张东”。因此,该题正确。六、按要求把答案写在横线上。(10分)1、:形容人来人往很热闹;:形容行为不正当。(填AABB的词。)【参考答案】熙熙攘攘偷偷摸摸【考核知识点】成语的分类运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分类运用的知识点。学生识记成语时可以通过分类识记的方式。同时,这类词语也一般来源于课内,例如“熙熙攘攘”便是来源于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草丛的村落》这篇课文。所以,学生应掌握好课内知识。2、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中的“忠骨”指的是。(填一爱国名将)【参考答案】岳飞【考核知识点】文学常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学常识的知识点。近年来小升初考试特别青睐文学常识部分,因此,学生应多加强课外积累。3、《袁氏世范》中提到的“有所期诺,;有所期约,。”体现了诚信之美;陆游的《示儿》中写到的“王师北定中原日,。”体现了爱国之情;苏轼的《浣溪沙》中说到的“门前流水尚能西!。”体现了时间之贵。【参考答案】纤毫必偿时刻不易家祭无忘告乃翁休将白发唱黄鸡【考核知识点】名言警句&古诗词积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名言警句&古诗词积累的知识点。该题中所涉及的名言警句和古诗词基本来源于课本知识,例如讲述诚信的这句名言来自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日积月累,而《浣溪沙》则来自六年级下册的十首古诗词。因此,学生一定要掌握好课内知识。4、古代先贤们妙笔生花,把大自然写得如此的美妙:笔下的春天是美丽的:“,千朵万朵压枝低。”;夏天是热闹的:“,听取蛙声一片。”;秋天是凝重的:“停车坐爱枫林晚,。”;冬天是宁静的:“千山鸟飞绝,。”这些是一句句的诗,也是一幅幅的画,还是一首首的歌!【参考答案】黄四娘家花满蹊稻花香里说丰年霜叶红于二月花万径人踪灭【考核知识点】古诗词的分类运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诗词的分类运用的知识点。学生学习古诗词时,除了背诵和默写之外,还应掌握古诗词的大意,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同时,近年来,小升初考试出现了考查古诗词的分类的题型,像是该题就是按照“春夏秋冬”的分类形式来考查的。七、按例句的句式特点,仿写句子,使之成为排比句。(4分)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需要我去播种的种子;理想不是,而是;理想不是,而是。【参考答案】理想不是绘就的画卷,而是一张需要我去描绘的白纸;理想不是葱茏的绿洲,而是一片需要我去开垦的荒漠。【考核知识点】仿写句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知识点。完成仿写型题目从三方面去思考:1、从内容看,例句是写关于理想的内容;2、从句式上看,例句是并列关系复句;3、从修辞手法手法看,用的是比喻。八、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20分)1、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成熟的稻谷会弯腰”的理解。(4分)【参考答案】“弯腰”就是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成熟的稻谷会弯腰”是说一个成熟的心智,要善于通过自身的改变,有原则地选择“暂时的放弃”,以弹性和韧性,求得一种更为深刻的生命睿智,从而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考核知识点】理解文章题目【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题目的理解。理解文章标题要结合中心思想和重点句子分析。这里要求分析标题的比喻义。把文章的几个结论句综合起来就是答案:“只有学会了弯腰侧身、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的人才能进入,否则你只能被挡在门外”、“弯腰”并非就是软弱,而是一份弹性,一种韧性,是生命的一种更深刻的睿智”、“弯腰并非毫无原则的妥协,而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那不是倒下,而是通过自身的改变,来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2、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有什么目的?(4分)【参考答案】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是要让学生明白:“很多时候,我们要进入的地方没有很宽阔的大门,或者,有的大门不是随便可以进入的。这个时候,只有学会了弯腰侧身、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的人才能进入,否则你只能被挡在门外。”【考核知识点】筛选信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此类型题目比较简单,分两步走即可:首先“定位”,在文章中找出此内容的相关语段,此题的内容可在第三段找出。接着“分析”:在第三段中筛选出重点句子,找出议论孟买学院“弯腰”一课的结论句即可。3、列举雪松后,作者为什么还要举梧桐的例子?请谈谈理由。(4分)【参考答案】列举雪松证明了“重压之下弯下腰来,为的是不让自己折断,为的是往后的日子继续挺拔向上”的道理后,再举梧桐的例子,从反面证明“不弯腰被折断”的道理。这样的正反对比论证,更全面,更辩证,说服力更强。【考核知识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完成此类型题目,要联系上下文内容和文章中心思想分析。从文章看,答题方向在第四、五段,上文分析了雪松“重压之下弯下腰来,为的是不让自己折断,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