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环评报告_第1页
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环评报告_第2页
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环评报告_第3页
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环评报告_第4页
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三合一”环境影响报告表(污染影响类)(报批版)项目名称: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盖章):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1-一、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项目代码无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金欣社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内地理坐标(106度39分56.145秒,26度30分13.593秒)国民经济行业类别M7330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建设项目行业类别四十五研究和试验发展98专业实验室、研发(试验)基地—其他(不产生实验废气、废水、危险废物的除外)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总投资(万元)环保投资(万元)41环保投资占比(%)施工工期(月)24是否开工建设2866.67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无规划情况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无-2-其他符合性分析1、“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1)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实行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相关规划环评应将生态空间管控作为重要内容,规划区域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的,在规划环评结论和审查意见中应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要求,提出相应对策措施。除受自然条件限制、确实无法避让的铁路、公路、航道、防洪、管道、干渠、通讯、输变电等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外,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严控各类开发建设活动,依法不予审批新建工业项目和矿产开发项目的环评文件。需依法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严格管控边界,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对于维护生态安全格局、保障生态服务功能、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相符性分析:本项目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金欣社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内,项目不占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生态红线,不在其保护区范围内从事禁止行为,与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区管控要求相符。所以本项目建设与《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要求相符。(2)环境质量底线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水域标准;区域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限值。同时本项目实施后,各项污染物均达标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环境质量可保持现有水平,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3)资源利用上线-3-资源是环境的载体,资源利用上线是各地区能源、水、土地等资源消耗不得突破的“天花板”。本项目属于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项目,生活用水和涉及的实验室用水为自来水,用水量相对较少;能源主要依托当地电网供电。项目施工、运营期用电用水量不会超过区域用电用水负荷。项目用地不占用基本农田,土地资源消耗符合要求。因此,项目建设符合资源利用上线要求。(4)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根据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清单管理办法(试行)》(黔环通[2018]303号),专业实验室中除P3、P4生物安全实验室和转基因实验室外的专业实验室都是属于绿色通道类,本项目属于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项目,不属于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型的产业类型。因此本项目应为环境准入允许类别。综上,本项目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同时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以及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管理要求。2、与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通知(黔府发〔2020〕12号)符合性分析根据(黔府发〔2020〕12号)内容: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及要(一)分区管控。全省共划定1332个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其中:优先保护单元762个,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生态功能区域;重点管控单元425个,主要包括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中心城区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一般管控单元145个,主要包括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以外的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根据生态保护红线和相关生态功能区域评估调整进行优化。(二)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4-根据划分的环境管控单元特征,对每个管控单元分别提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环境准入管控要求,形成全省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本项目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金欣社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内,属于重点管控单元,项目运营期实验室对植物样品进行粉碎预处理为间歇性,处理样品极少,无组织粉尘通过实验室通风系统自由扩散后对环境基本没影响;试剂配制操作在通风橱中进行,减少试剂挥发性气体产生,经过以上措施后挥发性废气对环境基本无影响;项目内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水沿路面或道路边雨水沟排放,实验室产生的试验废水中含有有机溶剂和酸性物质的试验废水塑料桶收集,根据产生量不定期拉至专业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无害的试验废水同生活污水接入化粪池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项目运营期间噪声主要是仪器设备噪声,经消声减震措施后对环境影响较小;本项目一般固废由环卫部门处理,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本项目废气、废水、噪声、固废经采取可靠有效的防治措施后,不会对下风向的环境保护目标产生影响,环境风险在可控范围内,且均能满足国家及地方相关控制标准,经过影响分析论证,不会改变现有的环境功能区划,是符合(黔府发〔2020〕12号)通知要求的。3、与《贵阳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筑府发〔2020〕20号)符合性分析根据方案,贵阳市按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三大类,全市共划定了124个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其中,优先保护单元79个,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生态功能区域。重点管控单元35个,包括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中心城区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一般管控单元10个,包括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以外的区-5-域。域本项目与贵阳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相对位置关系见附图7,本项目与贵阳市环境保护控制单元的符合性分析详见下表:表1-1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总体要求符合性分析表环境管控单元-单元管控空间属性内容本项目内容符合性项目名称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本项目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金欣社区贵州省农业科元编码为:ZH52011120001。/环境管控单元-单元管控空间属性环境管控单元名称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省贵州省市贵阳市区花溪区管控单元类型重点管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总体要求优先保护单元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依法禁止或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和城镇建设。生态保护红线原则上按禁止开发或依现行法律法规规定有条件开发区.域进行管理。严禁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各类开发活动,严禁任意改变用途,严格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性质。本项目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金欣社区贵州省农业科护区范围内从事禁建设不会改变其用人文景观保护区管控要求相符。符合重点管控单元以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为主。应优化空间布局,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对于环境质量不达标的管控单元,落实现有各类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削减计划,严本项目实验室对植物样品进行粉碎预尘通过实验室通风系统自由扩散后对剂配制操作在通风符合-6-格执行不达标区域(流域)新建、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要求;对于未完成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的管控单元,暂停审批排放区域(流域)超标污染因子的建设项。过以上措施后实验室产生的废气对环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后由市政管网排入小河污水处理厂处理,目产生的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处理,危废委托有资质的的固废都能得到有效处置。一般管控单元原则上以生态环境保护与适度开发相结合为主。开发建设中应落实生态环境管控的相关要求。/符合4、项目与《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技术要求》(GBT32146-2015)符合性分析实验室设计宜以安全、绿色、人性化,智能化。可持续性为前提,以满足实验室的主要功能及特殊要求为原则,构建规划合理、布局科学的实验室,从而降低运行风险、提高使用效表1-3项目与“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技术要求”符合性分析一览表计与本项目符合性-7-施施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实验室选址宜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通讯良好的地区,并满足发展用地的需求。同时根据实验室的功能,避开化学、生物、噪声、振动、强电磁场等易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的污染源及易燃易爆场所。对于在检验检测过程中,易对外界环境造成影响的实验室,在选址时考虑减少公害,如布置在下风方向及下游地段,并采取绿化隔离、远离人群等措。本项目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金欣社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内,项目周围交通便利、通讯良好,已有完善的城市供水、供电配套设施、市政雨污分流排水系统。本项目厂址周围500m范围内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等特殊敏感点。建设项目危险化学品设置独立的房间存放,远离其他实验室,制定完整的管理规章制定,设置专人管理,既不会对其他实验室产生影响,也降低发生环境污染和人群健康的事假的可能性,选址和布局合理。符合①在设置采暖及空气调节的实验建筑,在满足采光要求的前提下。应减少外窗面积。设置空气调节的实验室外窗应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及隔热性,且宜设不少于窗面积1/3的可开启窗扇。②实验室地面应坚实耐磨、不起尘、不积尘并能够防水、防滑、防放射性沾染、防静电。使用强酸强碱实验室所布置地面应具有耐腐蚀性。设计应保证出口的通畅和实验室内活动的方便,将实验室分区。③实验室应根据需要设施安全和应急装置,如洗眼器、沐浴器、灭火器、保护手套、防护衣服、吸附材料等。安全站设置的最佳位置是在实验室的主入口,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和维护保养。④实验室内危险的操作通常在通风柜内进行,出于安全考虑,通风柜的位本项目实验室地面均硬化,实验室出口通畅,将实验室根据不同的性质分区、实验室远离办公区。实验室根据需要设施了安全和应急装灭火器、保护手套、防护衣服、吸附材料等。实验室试剂的配置均在通风橱内进行,以保证项目产生的废气能得到有效的治理后再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易制毒、易制爆试剂室根GBGBT9的规定已设置好相关的标志标识。符合-8-置应远离主实验室出口放置,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经过它的机会,以及人员对设备的不利影响。通风柜应符合JB/T6412、JG/T222—2007及国家其他相关规定。⑤实验室标志是保证实验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起到安全防范警示等作用,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时,应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布置实验室标志。应符合GB190、GB/T23809的规定。5、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主要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19第29号),本项目不属于其中淘汰类和限制类范畴,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的要求。6、项目与“贵阳市阿哈水库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相符性分析根据贵阳市阿哈水库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2019年修订)“第三章保护和治理”可知:按照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管理要求,阿哈水库保护区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一级、二级保护区内的水质分别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类和三类标准;准保护区执行二级保护区的水质标准。保护区内禁止以下行为:①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或者增加改建项②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或者其他废弃物;-9-④在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或者其他污染物等由附图8项目与阿哈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相对位置关系图可知,本项目距准保护区约750m,不在保护区范围内。项目属于农科院的种质资源综合实验室,项目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较少,且都能妥善解决,不会对阿哈水库水资源环境造成影响,与贵阳市阿哈水库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相符合。-10-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一、项目由来作物种质资源作为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作物新品种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维系国家食物安全的重要保证;是我国农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谁拥有并控制种质资源,谁就掌握了科研育种创新的主动权。作物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具有公益性、基础性、长期性等显著特征。作物种质资源作为国家的战略资源,掌握和拥有丰富的作物种质资源以及开发利用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贵州地处云贵高原,自然生态复杂多样且独特,在长期自然演化和人工选择作用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作物种质资源,资源丰富度位居全国第四位,已是我国多种农业生物的遗传多样性中心和分化中心。然而长期以来,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体系不完善,规范标准不统一,资源保存较分散且轮种更新不及时,资源整合待加强,信息网络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了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为了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以及地方农业持续发展需要。因此急需建设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库。项目建设一方面拯救贵州省内濒危资源,保护现有特色种质资源;丰富贵州省育种基础材料,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满足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及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需求;而且林业种质资源负载高度的遗传多样性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今后基因工程的基本保障;开展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尤其是珍贵稀有植物的保存对于贵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十分重要,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且急迫的。本项目主要保存与保护农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遗传资源,也涉及保存林业种质资源≥0.5万份。二、建设项目规模及内容1、本项目建设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为全额事业单位,主要从事服务于社会的农业科研工作。本项目属于公益项目,拟全部申请贵州省财政资-11-金支持。项目总投资3598.06万元,其中建安工程1363.57万元,占总投资设备购置1887.03万元,占总投资的52.45%。项目占地面积为4.3亩(用地证明材料见附件7),其中建设内容包括建安工程和仪器设备购置2部分,建安工程包括新建种质资源综合实验楼3865.60m2(包括种质资源中期库、短期库、实验室、科普馆等),配套建设道路、供水和排水线路、供电线路等基础设施;购置拼装式种质资源库、植物活体成像系统、超薄冷冻切片机、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设备共97台(套)。本项目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金欣社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内,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本项目涉及的实验室主要分为五个实验室:①农艺性状鉴定室,②抗病虫害鉴定实验室,③耐非生物逆境实验室,④品质分析室,⑤分子鉴定实验室。上述实验室均为普通实验室,项目不涉及P3、P4及转基因实验室和动物病理实验室。项目内不设置住宿和食堂,均依托农科院生活设施解决,项目建设内容情况说明详见附件11。1。表2-1项目组成表类别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主体工程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鉴定实验室序号名称面积用途1作物种质资源接纳登记室55开展对所接纳入库作物种质资源的登记工作。2作物种质资源生活力检测室55开展各种作物种质资源的生活力检测工作。3作物种种资源入库前预处理室55用于开展作物种质资源入库前的处理工作,包括烘干、贴标、编号等。4种质资源信息平台管理室55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和库位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是对收集的作物种质资源进行电子信息存储。信息管理平台是用来储存作物的所有信息,包括资源来源、农艺性状、鉴-12-定信息等相关信息。5摄影室55对种质资源进行拍照记录,辅助鉴定、评价等工作。6拷种室45对各类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进行综合性考察实验。7档案室40用于存放种质资源相关信息及编目材料等。8人工智能气候室55通过人工的方式在室内模拟与生物或人类密切相关的各种自然界气象条件,根据不同的需求对其进行有效的调光照、温度、湿度、CO2,模拟植物生长环境,从而深入研究不同环境对植物生理生态的影响。9种质库管理室55用于开展种质库的日常管理工作。储物间用于种质资源的临时存放植物基因工程实验室用于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优异基因的挖掘与鉴定分析、分子标记多态性筛选等研组织培养室主要用于开展:培养基母液的配制、培养基的配制、茎段培养、叶片培养、花药培养、继代培养、植物细胞培养等实验。化学品存放室30专门存放化学品。资源分子生物学评价分析实验室用于开展种质资源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评价实验。生物化学评价分析实验室用于开展种质资源生物化学手段评价分析。资源生理学评价分析实验室用于种质资源生理学的鉴定评价实验。备注: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鉴定实验室面积需求总计为955m2,各实验室分布于综合楼3F~5F。种质资源评价实验室1显微摄影室55借助显微镜拍摄,观察、研究各种生物组织、微细结构。2种质资源鉴55对不同作物种质资源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以及遗传学特性进行鉴定-13-3种质资源鉴定室(二)55对不同作物种质资源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以及遗传学特性进行鉴定4抗耐逆境实验室55对所收集的作物种质资源的品质进行分析,筛选出营养价值高的优质种质,并开展相关的生理生化研究5品质分析实验室55相关基因克隆鉴定和调控分规育种方法相结合,培育高产、优质、高效、多抗的农作物新种质资源和新品种6植物样品预处理室55用于开展植物样品各部位、各组织的前处理工作,包括烘干、粉碎、低温储存、贴标、编号等7组织培养室40由准备室、接种室和培养室三部分组成。主要用于开展:培养基母液的配制、培养基的配制、茎段培养、叶片培养、花药培养、继代培养、植物细胞培养等实验8公共实验室55用于大型或贵重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避免重复购置和资源浪费9药品管理室45用于常规实验药品存放和管备注: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鉴定实验室面积需求总计为470m2,各实验室分布于综合楼3F~5F。公用工程给水项目水源采用市政自来水,由项目建设地点附近的农业科技创新大楼引入。排水排水系统采用生活污水与雨水分流制系统。雨水沿路面或道路边沟排放。实验室产生的含有有机溶剂和酸性物质的试验废水,此部分试验废水与试验时间有关,产生量不大,用塑料桶收集,根据产生量不定期由本院统一转交给贵州星河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处置,危废处置协议见附件8;另一部分无害的试验废水,与生活污水接入场内污水管网,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小河污水处理厂。供电由市政供电系统供电。辅助功程办公区设置1个会议室、6个办公室占地面积共计约为350m2。卫生间1F~5F每层男、女卫生间各1间,占地面积共计约为120m2。-14-环保工程废纸箱、玻璃瓶由废品回收站回收;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置。设置1个危废暂存间,面积为10m2,多个废液收集桶。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液态危险物废液和报废的化学试剂,收集至废液收集桶内;废试剂盒、装有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实验用一次性手套等固态危险物,分类收集至危废暂存间,然后由本院统一转交给贵州星河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处置。危险废物暂存间设置须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声隔声、减振,设置在建筑物内。废气实验室对植物样品进行粉碎预处理为间歇性,处理样品极少,无组织粉尘通过实验室通风系统自由扩散后对环境基本没影响;试剂配制操作在通风橱中进行,减少试剂挥发性气体产生,经过以上措施后实验室产生的废气对环境基本无影响。废水排水系统采用生活污水与雨水分流制系统。雨水沿路面或道路边沟排放。实验室产生的含有有机溶剂和酸性物质的试验废水,此部分试验废水与试验时间有关,产生量不大,用塑料桶收集,根据产生量不定期由本院统一转交给贵州星河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处置,危废处置协议见附件8;另一部分无害的试验废水,与生活污水接入场内污水管网,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小河污水处理厂。其他种质资源综合实验楼各楼层用途1F,设置种质资源库,面积为798m2。2F,科普展示厅,面积为773m2。3F,实验室,面积为773m2。4F,实验室,面积为773m2。5F,实验室,面积为637m2。设目标建设本项目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库的主要目的是收集、保存、鉴定贵州省内作物种质资源及可为省内使用的省外种质资源,为国家保存好战略资源,为贵州省乃至全国的育种单位及科研机构提供优质作物种质资源,从而提高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效益。(1)近期目标①在5年之内抢救性的收集、保存贵州省内外作物种质资源10万份,鉴定作物种质资源0.5~1万份。同时,保存贵州大学林业种子种质资源0.5万份。-15-②重点对省内濒危或面临消失的作物种质资源进行重点收集、保存、鉴定,采用高效的方法保存好这些濒危作物种质资源。③建立贵州省种质资源库种质信息索引登记目录与查询平台,为省内外育种家、育种企业和科研单位等提供种质资源查询、分析、复繁、获取等种质资源利用次数3~5万次。④对保存在省农科院现有的种质资源圃、试管苗圃中的资源,及对外提供种质后保存量不够的作物种质资源或即将失去活力的作物种质资源进行繁殖更新2~3万份。⑤编制《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30~50套,分发给贵州省各县(区)从事种植业、种业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⑥开展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的技术培训会25~30次,培训专业人员5000~8000人次。通过这些途径和方法来提高贵州省各县(区)从事种植业、种业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的规范性操作和专业化管理能力,并进一步增强他们对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意识。(2)远期目标①在未来10年里,完成收集10万份贵州省内外作物种质资源全部的鉴定与评价工作,按照《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每份作物种质资源的身份信息(即表型和基因型信息),并进行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②向国家长期库提供0.5~1万份未曾保存在国家长期库的作物种质资源。为育种家、育种企业、研究所等科研单位提供种质资源利用次数6~10万次。③根据国家相关的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要求,新建或改扩建一批种质资源圃和试管苗圃,用来繁种更新对外提供种质后保存量不够的作物种质资源或即将失去活力的作物种质资源3~5万份。④重点研究各类新物种资源入低温种子库、试管苗库和超低温库保存技术与标准规范,以及库存种质资源长久安全保存技术与标准规范。-16-⑤重点研究作物种质资源在繁种更新时的性状保全的技术方法,以及提高作物种质资源更新效率的方法与技术。⑥重点研究贵州省地方特色作物种质资源的同名异种和同种异名的作物资源,分析与阐明其亲缘关系。建立种子纯度鉴定和亲缘关系鉴定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实验室,专门承担出具有权威认证的种子亲缘关系鉴定的鉴定报告,为育种家、育种企业、科研单位提供作物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详细信息,从而减少因用同种异名、同名异种的作物种质资源培育出的新品种严重同质化问题,同时也减少一些经济纠纷。3、研究内容及工艺技术方案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库的主要功能是对贵州省内与省外作物种质资源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保存、保护和鉴定评价,达到高效、规范、科学的保护和管理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促进优质作物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结合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现状和种质资源鉴定评价研究的需求,该平台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二是实验室建设;三是信息平台建设;四是科普馆建设。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保存方案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保存工作主要依据相应的规范将贵州省内和从国内外调查、收集的作物种质资源进行登记,注明采集时间、地点、海拔、经纬度、采集人姓名、作物名称、生境、民族认知/品种特性、种植面积、主要用途等,并进行编号、拍照、分类、整理、保存等工作。作物种植资源采样除湿加低温冷藏的方法保存,并对各个时期收集与引进的作物种质资源按照濒危程度、利用频率和战略发展需求分短期、中期保存,保护物种内的遗传多样性,并维护生物多样性,以保障作物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体流程见下图。-17-图2-1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保存方案(2)作物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方案作物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工作主要包括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征、抗病虫害鉴定、耐非生物逆境鉴定、品质分析、分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从而鉴定筛选出抗病虫害、耐寒抗旱、营养价值高、适合机械化生产的作物种质资源,供育种机构用于创新利用。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研究图2-2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工艺路线(3)作物种质资源的繁殖更新技术方案-18-作物种质资源的繁殖更新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系统性的基础研究工作,主要是对保存在种质库、试管苗库和种质圃里的种质资源库存进行定期检测,当库存种质资源活力降低或数量减少影响种质资源安全时,要及时在种质圃进行繁殖更新以补充库存;种质圃要定期更新复壮圃存种质资源,保证圃存种质资源的生长势。对保存在贵州省作物种质库的贵州省特色作物种质资源和从国内外引进的优势作物资源要定期检测排查,根据种质资源繁殖特性及时制定繁殖更新方案,进行田间设计,田间种植与栽培管理,性状调查核对与去杂处理,最后收获与种子处理,数据补充与整理。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繁殖更新技术路线见图2-2。图2-3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繁殖更新技术路线(4)作物种质资源库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作物种质资源裤库管理系统将建设一套功能齐全、实用性强的资源库管理系统,能实现库位可视化管理、资源引种管理、种子信息管理、种子出入库管理、不同用户的管理、资源库预警管理、数据统计等功能。解决了工作人员在日常管理中碰到的诸如资源进出库、信息管理、资源活力检测等问题。在整体构架上,系统采用如图2-4所示。-19-图2-4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库管理系统总体构架图4、项目主要仪器设备项目主要设备见表2-2。表2-2项目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数量单位备注1拼装式种质资源库97套/1.1拼装式中期库2间/拼装式短期库2间/移动悬臂式专用种子架72列含种子框低温除湿机8台采用热气化霜形式为项目提供所需的低温条件。计算机联网监控系统1套所有设备采用计算机联网集中监控,信号转换装置及监控软件。计算机硬件1套,包括温湿度集中软硬件,商用台式电脑、针式打印机等。PLC温湿度全自动智能控制系统1套/闭路电视监视系统1套/应急备用柴油发电机组1台功率:728kW烟感报警系统4台/升降车4套/种子干燥箱系统1套/2试验仪器设备86//2.1植物活体成像系统1套/2.2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系统1套/-20-2.3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1台/2.4人工智能气候室1套/2.5大米食味计1台/2.6纯水超纯水系统1台/2.7大容量台式冷冻离心机1台/2.8超微量分光光度计1台/2.9核酸凝胶成像系统1套/超低温冰箱2台/多样品组织研磨机1台/体视显微镜及成像系统1套/种子自动考种仪1套/小型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1台/高压灭菌锅2台/十万分之一天平1台/PCR仪4台/精密天平3台/UPS不间断电源4台/2.20水平电泳系统1套/2.21烘箱5台/2.22单反相机2台/2.23仪1台/2.24紫外分光光度计1台/2.25万分之一天平2台/2.26解剖镜1台/2.27微单相机5台/2.28光照培养箱4套/2.29移液器3套/2.3超净工作台4台/2.31通风橱3台/2.32制冰机1台/2.33超声仪1台/2.34普通冰箱6台/2.35pH计2台/2.36磁力搅拌器4台/2.37恒温水浴锅4台/2.38稳压电源4台/2.39除湿机1台/2.40热泵干燥机2台/3拼装式低温种质资源库1套/4试验台、试验柜等4//4.1试验中台1套60m4.2试验边台1套300m4.3实验柜1套60m4.4科普馆展示器材1套/5、项目涉及化学试剂情况-21-本项目在开展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研究过程中会用到的一些常规的化学试剂及相关的溶液,由于本项目涉及的实验室是农艺性状鉴定室、抗病虫害鉴定实验室、耐非生物逆境实验室、品质分析室、分子鉴定实验室,实验室仅为农业科学研究,因此使用的化学试剂的量较少,类别简单。项目主要使用的化学试剂及相关溶液的用量详见下表2-3。表2-3项目主要原辅材料一览表名称试剂形态用途存量(瓶)年最大使用量存放地点最大储量1NaOH-SDS液溶液分析纯1小于500ml药品柜2L2NaAc(pH4.8)溶液溶液分析纯1小于500ml药品柜2L3Tris水溶液溶液分析纯1小于500ml药品柜2L4酚、氯仿与异戊醇溶液25:24:1溶液分析纯1小于500ml药品柜2L5NaCl结晶分析纯1小于500ml药品柜6琼脂糖粉剂分析纯1200g药品柜3kg7聚山梨醇酯-20溶液分析纯1500ml药品柜6、劳动定员及化学试剂管理制度年工作时间260天。除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现有科研人员30人和贵州大学科研人员外,再聘用人员6人。化学药剂管理制度如下:(1)实验室内使用的化学试剂应有专人保管,分类存放(如酸碱试剂必须分开存放),并定期检查使用及保管情况。(2)易燃、易爆物品要放在远离实验室的阴凉通风处,在实验室内保存的少量易燃易爆试剂要严格管理。(3)化学试剂必须分类存放,有毒物质必须安全存放,做到“双人验收、双人保管、双人领取、双把锁、双本账”的管理,领用、回收均有记录,存-22-放室要保持通风良好;实验需求涉及剧毒化学品目录中的化学品的,要求剧派专人管理,以防止剧毒试剂泄漏外流。(4)取用化学试剂的器皿应洗涤干净,分开使用。从瓶内倒出的化学试剂不准倒回原瓶,以免沾污。(5)挥发性强的试剂必须在通风橱内取用。使用挥发性强的有机溶剂时,要注意避免阴火,决不可用明火加热。(6)纯度不符合要求的试剂,必须提纯后使用。(7)配制各种试剂和标准溶液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配完后立即贴上标签,以免拿错用错,不得使用过期试剂。(8)使用易燃、易爆、自燃、氧化、过氧化、有毒和腐蚀等危险化学品的实验要严格执行《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需要少量存放易燃易爆或有毒物品的,必须符合安全存放的要求(具体参照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建立相应管理制度,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备案。(9)所有存放化学试剂或化学品的容器,必须贴有标签,标明化学品的名称、浓度、配制日期及配制人。实验室内的化学药品用后必需盖好,并应及时放回适当的位置。放置时要注意将标签向外,以方便识别。使用试剂柜后应锁好试剂柜并归还钥匙。(10)实验室内的贮存柜及冷藏柜必须定时检查,并将不适用的化学品安全弃置。食物及饮料不可贮存于冷藏柜内或放置化学品的地方。实验室内的贮存柜及冷藏柜仅供存放实验室内仪器分析涉及的公用药品和试剂,禁止其他人员存放非公用药品与试剂。(11)使用化学品时请采用必要的安全设备,个人基本安全设备至少应包括实验服、护目镜以及安全手套。搬移化学品时,必须使用托盘或手推车辅助,以免容器爆裂引致化学品泄漏。(12)根据危险品条例,大量的危险品应贮存在危险品仓库内。只有少量实验用的化学品可以存放在实验室内。化学品贮存容器必须清楚卷标并标明化学品的名称、危险类别、特别预防措施及紧急应变资料。-23-(13)少量的化学药品或试剂溢漏可利用实验室内处理溢漏的工具自行清理。任何化学品的溢漏事故均需第一时间汇报。(14)化学品泄漏紧急应变措施:通知附近所有人。在安全情况下,使用合适的工具控制泄漏的范围。6、项目总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结合建设地点地形和场地尺寸情况,并综合考虑房屋功能发挥,种质资源综合实验楼拟设计为5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长50.4m,宽26.4m,总建筑面积为3865.60m2,建筑高度为23.7m。建筑平面呈字母“U”形,主体部分中间为走廊,两侧布置房间,主体部分走廊与其余部分外廊形成“U”形走廊,联系全部功能房间。首层设置种质资源库;二层为科普展示厅,三层、四层、五层均为实验室,每个研究方向的实验室布置相对集中,根据实验流程合理布置。本项目实验室的布局充分考虑了实验室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对最近敏感点农业科技创新大楼的影响,的通风橱均设置在所在区域的下风向,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对敏感点的影响较小。种质资源综合实验楼外立面开窗规则,首层根据工艺要求功能房间不开窗,其它层外窗为断桥铝合金窗,首层外立面为深灰剁斧石贴砖墙面,其它层为白色涂料墙面,局部线条装饰,900mm高深灰剁斧石贴砖勒脚,屋面为不上人平屋面,屋面檐口为平屋面斜檐口,贴红色黏土瓦,科研建筑整体线条简洁流畅。本建筑防火等级为二级,首层为一个防火分区,其它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内设置两部疏散楼梯,东、西各设一部疏散楼梯。防火分区面积、疏散距离和疏散宽度等均满足《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14,2018版)的要求。整个楼层的布置结构简单,各实验室独立存在,又相互呼应,协调一致,不涉及环境制约因素,拟建项目总平面布置合理可行。7、给排水工程(1)给水用水来源:项目主要用水由市政供水配套设施供给。-24-本项目为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主要为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项目内不设食宿,均依托农科院生活设施,不产生餐饮废水。运营期污废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清洁废水和生产废水。生活用水: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用水定额》(DB52_T725-2019),员工生活用水取100L/人.d,项目建成后员工人数为36人,每天用水3.6m3/d(936m3/a),产污系数取0.85,则产生生活污水3.06m3/d(795.6m3/a)。清洁用水: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拟建项目需要清洁的面积约为2000m2,因本项目清洁主要为湿抹布和拖布进行除尘处理,用水量不大,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0.85计,则地面清洁废水总量为0.85m3/d(221m3/a)。参观人员用水:项目设置科普馆,向参观人员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贵州人民从传统的保存种子的方法逐渐发展为现在先进的保存方法的演变历程,通过图片、视频、实物、器具、服饰等方式展示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使得很多特色资源得以保留至今等方面的知识。科普馆的参观人数以同类型科普馆最大客流量计算,约为13000人/每年,以项目年工作日260d计,则每天的参观人次为50人。参考《建筑给排水工程》(博物馆给水排水篇)可知参观人员用水标准为2L/人.次,平均按每人一天中一次用水计算,则项目参观人员用水量为0.1m3/d(26m3/a)。生产用水:①纯水制备用水本项目实验室内配置一台纯水超纯水制备设备,流量:≤2L/min,专为分子实验和生理生化实验提供超纯水。由于本项目主要针对的是植物的生理生化实验,并且实验时间比较短,因此用水量不大,根据建设单位农科 (39m3/a)。纯水制备率在65-70%左右,本项目按70%记,则纯水产生量为0.105m3/d(27.3m3/a),废水产生量为0.045m3/d(11.7m3/a)②实验室检测用水-25-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项目实验用水为纯水,主要用作实验室配制缓冲液、稀释试剂和组织培养基及制备等。类比同类型实验室,实验室检测用水约为0.105m3/d(27.3m3/a),实验废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0.85%计,则项目实验废水产生量约为0.089m3/d(23.14m3/a)。项目试验废水同实验试剂一并纳入危险废物管理,经危废暂存间暂存,根据产生量定期由本院统一转交给贵州星河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处置,危废处置协议见附件8。③仪器清洗用水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经验数据,一般实验室使用过的器皿清洁至器皿不挂珠,约清洗3-4遍,总的用水量为0.6m3/d(156m3/a)。第一、二遍清洗用水生量为0.1m3/d(26m3/a),废水排污系数按0.85计,则项目化学检测仪器第一、二次清洗废水产生量约为0.085m3/d(22.1m3/a),这部分废水作为危险废物处理,用塑料桶收集后暂存在危废暂存间(10m2)内定期交由资质单位处理。因此检测仪器清洗第三、四遍用水量约为0.5m3/d (130m3/a),废水排污系数按0.85计,则项目检测仪器清洗废水产生量约为0.425m3/d(110.5m3/a)。主要污染因子及浓度分别为COD:500mg/L、SS:300mg/L、NH3-N:50mg/L,清洗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极少量的废酸、废碱,经过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项目用水均按一年260天计,项目给排水量情况如表2-4。表2-4项目给排水量一览表项目用水规格用水定量用水量(m3/d)用水量(m3/a)排放系数排水量(m3/d)员工生活用水36人L/人.d3.69360.853.06795.6清洁用水md0.5L/2m2600.850.85221实验室检测用水/260.850.089纯水制备用水/390.30.045仪器清洗用水0.6m3/d/0.50.850.425110.501260850085221科普馆参观人员用50人L/人.次0.1260.850.085-26-水小计5.5554.639不可预见用水0.5555144.30.5555总计/1587.3消防用水m注:排水总计5.1945m3/d中,实验室检测废水0.089m3/d和仪器清洗第一、二次0.085m3/d作危废处理,故排入化粪池的废水总计为5.0205m3/d。(2)排水排水系统:项目场地内实行雨、污分流制排水。雨水沿场地内雨水沟或道路边沟排放。本项目生活污水、清洁废水和第三、四次仪器清洗废水一起经化粪池 mGB996)三级标准后排至附近的市政污水管网,最后进入小河污水处理厂处理;生产废水中实验室检测过程产生的纯水制备废水、含有有机溶剂和酸性物质的试验废水、用塑料桶收集暂存于危废暂存间(10m2),作为危险废物由本院统一转交给贵州星河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处置。项目水平衡见下图2-5。-27-图2-5项目用排水平衡图(单位:m3/d)工艺流程和产排污一、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本项目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金欣社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内,项目-28-环节主要新建种质资源综合实验楼(3865.60m2)及配套建设道路、供水和排水线路、供电线路等基础设施。因项目场址内较为平坦,所以施工期工作主要为厂内场地平整、各类建(构)筑物的建设等。注:本项目施工人员为附近村的居民,施工场地内不安排食宿条件。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分析:工程量小、场地局限、项目地地势平坦的特点,本项目施工期工程建(构)筑物施工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2-6。图2-6项目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工艺流程简介:场地平整:本项目场地平整包括建筑和生产占地平整,施工场地内需要破除表面杂草。基础开挖:根据现场勘查及业主资料提供,项目土地较为平整,土石方主要来源于土地开挖平整,工程量较小,产生部分表土用于绿化覆土,不能使用的弃石直接可用于地块周围作填方,不外排。运输车轮沿途洒落的泥土及建筑垃圾,由建设方负责清理,不得影响市容及环境卫生。基础开挖主要产生土方,因地表裸露,可能产生少量风力扬尘。混凝土工程:部分采用人工施工,使用人工拌和混凝土,因场地堆放砂石、砖块、水泥等施工原料,将产生粉尘,混凝土拌和及养护工程将产生废水,因选择人工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空压机、砖刀、电锤等;建筑垃圾种类主要包括残砖块、废弃混凝土等。主体工程装修:包括门窗安装,使用瓷粉、环保型油漆对主体工程进行装修,产生少量的装修废气、清扫废水、装修固废及施工噪声,噪声主要来源于电钻、空压机等。-29-设备安装:设备安装过程主要产生噪声及纸壳类固废。本项目建设的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库,依托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的软硬件技术条件,主要开展贵州省内与省外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及评价工作,鉴选出特色优异的种质资源供相关研究机构与人员进行创新利用,并建立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技术体系,实现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工作的可持续。运营期对不同作物种质资源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以及遗传学特性进行鉴定的过程中会产生少量挥发性混合气体、试验废液和实验固废。主要是实验过程中易挥发试剂挥发后产生的微弱酸性和有机性气体;实验室废液主要为进行生理生化实验后的化学性实验废液,无生物性和放射性废液;实验室废固包括非化学与生物耗材、植物样本处理残留物、化学性废固。项目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如下图所示:图2-3项目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产污情况:废气:对不同作物种质资源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以及遗传学特性进行鉴定时所用试剂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废气,上述实验均在通风柜中进行。废水:实验结束后将对实验容器进行清洗,会产生容器清洗废水,其中化学污染容器的第一、二次清洗废水作为危险废物处理。实验过程中无-30-污染的一般实验废液按实验废水处理。噪声:风机、离心机产生的噪声。固废:研究过程中会产生废弃微生物培养物等,可以灭菌后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废包装物、废耗材、废试剂等;废试剂及其他危险废液和残渣等。与项关的原有环境污染本项目拟选址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金欣社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内,为新建项目,根据现场调查,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31-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贵阳市生态环境局2021年05月发布的《2020年贵阳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可知,2020年,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362天,其中240天Ⅰ级(优),122天Ⅱ级(良),4天Ⅲ级(轻度污染),未出现Ⅳ级(中度污染)及以上污染天气,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历史新高98.9%,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图3-12020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各级别天气比例六项污染物浓度中,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臭氧呈下降趋势,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同比持平。二氧化氮年均浓度为0.018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3%,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为0.041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8%,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为0.023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8%,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0.010毫克/立方米,同比持平,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浓度为0.113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6%,一氧化碳日均第95百分位数浓度为0.900毫克/立方米,同比持平。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80,同比下降10.5%。环境空气质量连续四年稳定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2018年修改单二级标准浓度限值。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贵阳市生态环境局2021年05月发布的《2020年贵阳市生态环境状水质优良率93.75%,水环境质量指数由2016年4.7331下降到2020年的3.8761,全市水环境质量呈现“好水更好、劣水减少、饮水达标”的良好局面。南-32-明河复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丽景象。表3-12020年贵阳市地表水水质状况表序号水体名称规定类别类别是否达标超标污染物1花鱼洞ⅢⅡ是无2贵铝泵房ⅢⅡ是无3江广ⅡI是无4江ⅢⅡ是无5棉花渡ⅢⅡ是无6新庄ⅤⅣ是无7猫跳河井ⅢⅡ是无8ⅡⅡ是无9青岩ⅢⅡ是无花溪ⅡⅡ是无ⅢⅡ是无刘家沟河村ⅢⅡ是无修文河ⅢⅡ是无拟建项目地表水环境为东侧1100米处的南明河,南明河是清水河(又名洛旺河)的上游,根据上表3-1可知清水河在花溪监测断面的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Ⅱ类标准,故本项目地表水环境南明河水质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地表水水环境质量良好。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地区地下水储量以碳酸岩岩溶水为主,本项目评价区域无泉水出露,项目生产也不取用地下水。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地下水的分类要求:“以人体健康为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 (GB/T14848-2017)中Ⅲ类标准。经调查场地及评价范围内无环境污染源。4、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区域50米范围内声环境敏感点为南侧25m处的农科院的农业科技创新大楼,根据2021年11月05日贵州益源心承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对该敏感点的现状噪声监测数据报告,《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噪声监测》-33-(益源检字[2021]第Y20210453)可知,该区域内环境噪声三次监测结果均值为51.8dB(A),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噪声现状监测数据报告见附件9。5、生态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区域城市化程度较高,项目所在地块为农科院预留的科研用地,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植被中的原生植被已遭受破坏,项目区以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拟建项目附近无风景名胜及重要人文景点及珍稀动植物。环境保护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2表3-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保护目标方位与边界的最近距离 中心经纬度保护规模保护级别尖山村NE310106°40′11.832″,26°30′15.842″4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2018年修改单二级农业科技创新大楼S25106°39′56.613″,26°30′9.513″果树所和蚕业所办公楼S106°39′55.694″,26°30′5.631″春晖苑小区W330125″,26°30′6.983″1600人农业科技创新大楼S25/《声环境质量标3096-2008)2类南明河E/—《地表水环境质3838–2002)Ⅲ类标准项目周围/500//《地下水质量标》(GB14848-2017)III类标准-34-土壤、植被、山体等项目周边///维持项目评价范围内生态现状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气污染物16297-1996)中相关限值要求。运营期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参照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具体限值见表3-3。表3-3无组织有机废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污染物排放限值(mg/m³)限值含义无组织排放监控位置非甲烷总烃监控点处1h平均浓度在厂房外设置监控点30监控点处任意一次浓度值污染物项目运营期废水污染物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表4中的三级标准,标准限值见表3-4。表3-4废水排放标准限值项目pH(无量纲)BOD5COD动植物油氨氮标准排放限值6~9400300500(1)施工场地噪声-35-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要求见表3-5。表3-5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值dBA)7055(2)运营期噪声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要求见表3-6。表3-6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值类别dBA)2类60504、固体废物排放标准项目一般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危险固废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中的相关规定。-36-总量控制指标NOX。结合本项目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特征,本项目运行过程用电作为能源,不涉及SO2、NOX的排放;本项目废水进入小河污水处理厂处理,无需申请总量。-37-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一、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主要废气为施工扬尘及汽车尾气。1、施工扬尘影响施工扬尘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在部分城市中,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30%以上来自于工地施工直接扬尘或间接扬尘。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增加空气中颗粒物量,污染施工区内空气质量。如果在施工期间对施工扬尘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可将PM10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m范围内。洒水抑尘的实验结果见下表:表4-1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距离(m)52050PM10小时平均浓度(mg/m³)不洒水5.070.580.43洒水0.070.340.03尘粒在空气中的传播扩散情况与风速等天气条件相关,也与尘粒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以沙尘土为例,其沉降速度随粒径的增大而迅速增大。不同粒径的尘粒的沉降速度见下表:表4-2不同粒径尘粒的沉降速度粉尘粒径(μm)2030405060700.0030.0120.0270.0480.075粉尘粒径(μm)902002503500.2390.804.005.829粉尘粒径(μm)4505506507508509502.2112.6143.0163.4183.8204.2224.624由上表可知,当粒径为250μm时,沉降速度为1.005m/s,因此,当尘粒大于250μm时,主要影响范围在扬尘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内,建设工地扬尘影响范围在50~150m,道路扬尘影响范围一般在道路两侧50m以内,而真正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是一些微小尘粒。因此,限速行驶及保持路面清洁,同时适当洒水是减少扬尘量的有效方法。同时从扬尘产生量计算公式也分析得出扬尘的产生量与道路状况、车辆-38-行驶速度、风速大小有显现的关系,同时还与物料的干湿程度、施工方法选择及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本项目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金欣社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内,项目周边范围内环境敏感目标,主要为居民分布点及工作单位,若施工场地无遮挡,扬尘不加以防治,遇到起风天气时,风力直接作用于施工场地,扬起扬尘,对周围环境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于扬尘飘散空气中,增加空气中颗粒物浓度,降低居民分布点的空气质量,影响居民正常生活;飘逸降落于周边植被、耕地及山体上,降低生态环境的舒适度。对于施工场地扬尘,要求采取以下全部或根据实际采取部分如下措施:①工程施工期间,应当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围档。围档应当稳固、安全、整洁、美观,并符合下列要求:采用砌体或者定型板材,砌体围档应当压顶并亮化;设置高度不得低于1.8m以上的围挡,围挡视地方要求适当增加。②在工程施工期间所使用的具有粉尘逸散性的工程材料如砂石、土方或废弃物,应当密闭处理。若在工地内堆置,则应采取覆盖防尘布等措施,防止风蚀起尘。③工程施工期间,对于工地内裸露地面,应采取下列防尘措施之一:覆盖防尘布或防尘网;定期洒水。④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适量洒水。⑤施工现场地面应当硬化,并保持平整、坚固。施工单位应当派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保洁工作。⑥施工现场堆放砂、石等散体物料,应当设置高度不低于50㎝的堆放池。⑦装卸渣土严禁凌空抛散。对于运输车辆行驶扬尘,本评价要求采取以下防治措施:①对于建设施工阶段的运输车辆扬尘,采取洒水湿法抑尘以保持路面-39-低尘负荷状态。②运送易产生扬尘物质的车辆应实行加盖蓬布或密闭运输,且可能产生粉尘的材料不能装得高于两边和尾部的挡板,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遗撒或泄漏。③于施工场地出入口处设置洗车槽,施工车辆出场时,应冲洗车轮,避免造成二次污染。④运输过程中要控制车速、避免起风天气运输。经过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后,将扬尘的污染控制在施工场地内或运输道路一侧50m范围内,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标准”要求,避免或减轻项目周围环境的影响。气本项目施工期主要使用人工施工方式,废气主要来自运输车辆,主要成分为CO、NOx、THC等大气污染物,废气产生量主要与运输车辆的能耗性能以及它们的使用时间有关。本项目运输车辆数量有限,根据类比分析,对局部地区环境空气影响范围仅限于下风向20~30m范围内。为尽量防治车辆废气的环境影响,本环评建议施工方要拟定好合理的施工计划,要求采取以下全部或根据实际采取部分如下措施:⑴车辆的选型:首选工作效率高的,使用经济环保燃料的,尚可使用年限长的;杜绝使用“黄标车”或“黑烟车”。⑵车辆数量控制:要求对进场运输的车辆数量做合理的安排,使得在建设期内工程能够圆满结束而又对环境和经济的负担达到最小化,使得管理单位和环境之间获得双赢;⑶运输范围的安排:施工物料首先周边范围内的,减少运输距离,对土方、渣料的运输选择就近距离运输。根据本项目周边植被覆盖率较高,同时施工场地空旷,通过实施以上建议后,本项目的车辆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极小。-40-综上所述,本评价认为上述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有效可行,采取上述防治措施后,可以有效地减小施工期大气环境的影响。二、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废水包括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及保洁废水。(1)施工人员生活污水考虑到项目离城区较近,且除了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外,其余的施工人员均为附近的居民,所以施工现场不设置施工营地,租用附近民房作为办公和生活用房,只在施工现场设置一个小型的简易旱厕,用来收集施工现场生活污水,高峰期施工人员约50人,施工人员生活用水标准取40L/人·d,污水排放系数取0.8,则项目产生施工生活污水约为1.6m3/d,主要含CODcr、BOD5、SS、氨氮等。施工人员的排泄废水经旱厕收集后作为周边园艺园苗木作农肥,不外排。(2)施工废水根据施工场地占地面积798m2,施工场地冲洗用水定额以2L/m2·次计,施工场地冲洗用水量为1.584m3,产污系数以80%计,则施工场地冲洗废水为1.2672m3,经及时收集沉淀后用于施工用水或场地洒水抑尘消耗,不外排,对环境基本无影响。(3)保洁废水项目装修完成后,生产线建设前后将会对项目建筑物内地面进行保洁,一般采用抹、拖结合,产生废水预计2m3,主要污染因子为SS。经沉淀池沉淀后用作施工用水或场地洒水抑尘消耗,不外排,对环境基本无影响。综上所述,项目施工期在采取本环评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并加强施工期环境监理和环境管理的前提下,施工期各类废水均可得到有效控制,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三、声环境影响分析(1)影响分析①源强分析: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运-41-输车辆噪声,机械噪声主要由施工机械所造成,如推土机、挖掘机、起重机、载重汽车、搅拌机、振捣器、电锯、电焊机、电钻、手工钻等,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指一些零星的敲打声、装卸建材的撞击声、施工人员的吆喝声、拆装模板的撞击声等,多为瞬间噪声;施工车辆的噪声属于交通噪声。施工期噪声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失,在这些施工噪声中对声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来自于施工现场(场址区内)的施工机械噪声,主要噪声源源强见表4-3。表4-3施工期机械噪声强度(单位:dB)施工阶段源强施工阶段源强底板与结构阶段挖掘机85~90振捣机手工钻无齿锯90~95搅拌机80~85角向磨光机②施工场地噪声预测结果见表4-4。表4-4施工机械噪声影响预测设备名称5m20m40m50m50m200m300m推土机7871636153494541装载机9075676557534945振捣机72655755474339357770626052484440卡车9277696759555147从表4-4中可看出,施工机械噪声较高,昼间噪声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情况出现在距声源20m范围内,夜间施工噪声超标情况出现在100m范围内。施工噪声特别是夜间的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很大。本项目拟建地址东侧25m有农科院办公大楼,因此本项目施工期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但施工过程中仍需采取适当的噪声防治措施。(2)防治措施施工单位在施工作业中应采取如下控制措施: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4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避免局部噪声级过高。将噪声大的作业安排在白天进行,夜间禁止使用高噪声机械设12∶00-14∶00时)晚上(10:00-次日早上6:00)期间应停止施工,如因技术原因必须在夜间连续施工的,应在开工前报贵阳市生态环境部门批准,并采取临时噪声减缓措施。2)降低设备声级①施工设备尽量选用先进低噪声设备,定期保养、维护,保持机械润滑,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增大机械噪声,减少对声环境的影响程度。建筑材料运输车辆控制车速,禁止鸣笛。②振动大的机械设备使用减振机座,闲置不用的设备应立即关闭。③机械设备采取加弹性垫、包覆和隔声罩等降噪减振措施。3)降低人为噪声①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机械设备,在挡板、支架拆卸过程中,应遵守作业规定,禁止高空抛物,减少碰撞噪声。②尽量少用哨子、笛等指挥作业,采用现代化通讯工具。4)其它噪声防治措施应按照文明施工要求在施工场地的边界设置不低于2.5m的轻质施工围护结构,除能减少扬尘、避免景观影响外,还能有效减缓噪声扩散。在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噪声影响下厂区附近居民点声环境质量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3)敏感目标的保护措施①建设单位应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将强噪声源设置在远离农科院创新大楼办公区一侧,减少噪声对工作人员的影响。②敏感目标一侧围挡必须高于2.0m,以减少对保护目标的影响。③管网施工过程应在管槽两侧不超过1m范围内设置临时声屏障。④夜间及中午尽量不进行大噪声机械的施工,将施工期噪声对保护目标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避免噪声扰民引发环境纠纷。-43-笛⑤对位置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能在棚内操作的尽量进入操作间。笛⑥建筑材料运输车辆在保护目标附近车速要降至20km/h,车辆禁止鸣。⑦除采取以上减噪措施以外,还应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主动协调好与附近居民的关系,对受施工干扰的居民应提前予以通知,取得大家的谅解,对居民的环境投诉,要及时予以解决。以上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在应用到位的情况下能有效降低噪声对周围环境尤其是对声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同时其操作简单,类比同类型工程项目,项目设置防噪围挡等措施投资成本较低,因此其具备可行性。建设单位必须全面落实上述要求,不得对周围居民产生扰民现象,并使施工各阶段的场界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四、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固体废物为施工活动产生的各种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1.杂草及草木枝条此类型的固体废物为非永久性固废,其特性之一为易腐烂,增加土壤肥力,因此,运至项目周边山坡或耕地上,任其腐烂后还田,其产生环节将对生态环境产生轻微的影响;处置后对环境影响极小。2.土石方本项目拟建一栋五层高的种质资源综合实验楼,建筑面积为3754m2,本项目不涉及地下部分内容的建设。根据项目地块现状和建安工程建设要求分析,拟建项目施工期共开挖土石方量2000m3(其中土方量1100m3,石方m表土500m3),无废弃土石方。3.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在施工期间需运输各种建筑材料(如砂石、水泥、砖等),运输过程会有-44-散落;工程完工后,会有不少废建筑材料。建设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规范运输,不要随路散落,也不要随意倾倒建筑垃圾,制造新的垃圾堆场。建筑垃圾处置不当,会由扬尘、雨水冲淋等原因,引起对环境空气和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会对周围环境产生相当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对建筑废弃物的妥善处置十分重要,应根据当地相关建筑垃圾处理规定在已合法登记的消纳场地内处理,并且运输车辆必须密闭化,严禁在运输过程中跑、冒、滴、漏。所有施工固废在外送过程中做好密闭化,防止散落,更不得随意丢弃入河。本项目施工人员为附近村的居民,施工场地内不安排食宿条件。施工队产生的极少的生活垃圾要收集到指定的垃圾箱(筒)内,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施工期各类固体废物经妥善处置后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4.装修固废与其他建筑垃圾分开收集及堆放,待施工完毕后由厂家全部统一收回处理,或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内,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对环境无影响。五、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对生态环境存在的威胁主要为可能引起小范围的水土流失。因本项目周边地势为缓坡,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主要如下:(1)在项目周边设置围挡,避免水土流失;(2)分批进行挖方与填方,尽可能避开雨季,以减少土壤流失量;(3)对开挖后的裸露坡地,需盖上覆盖物,避免降雨时的水流直接冲刷;(4)减缓推松的土壤边坡坡度,及早将松土压实;(5)在低洼处修建截水沟和沉砂池,使降雨径流中的砂土经沉淀后再向外排放,并及时清理沉淀池;工程建设过程中同步进行绿化工程。-45-运营期环境影保护措施一、大气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本项目拟建的是种质资源综合实验室,运营期重点研究贵州省地方特色作物种质资源的同名异种和同种异名的作物资源,分析与阐明其亲缘关系。建立种子纯度鉴定和亲缘关系鉴定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实验室,专门承担出具有权威认证的种子亲缘关系鉴定的鉴定报告。1、废气源强分析本项目运营期对所收集的作物种质资源的品质进行分析和开展相关的生理生化研究时产生的废气主要有试剂挥发废气,不产生酸雾。有机溶剂在试剂瓶中基本不挥发,主要是在搅拌、加热等实验操作过程中产生少量的有机废气。根据类比同类项目可知,实验条件下,有机试剂的挥发量一般在5%-8%,评价以最大挥发量8%计。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短期内本项目实验室各种有机试剂的使用量最大为5kg/a,则项目实验过程中有机试剂挥发产生的有机废气(VOCs)产生量约为0.4kg/a。此外,实验室会不定期对植物样品进行手工粉碎预处理,每次处理的量仅为几克,年处理的频次较少,这部分产生的无组织粉尘微乎其微,对环境影响较小。2、大气污染物防治措施据前文分析可知,本项目为种质资源综合实验室,运营期研究所需粉碎的植物样品极少,且本项目实验属于间歇性,因此产生的粉尘量也是极少的,经过实验室内排风管道排入大气中,加之项目周围绿化覆盖率高,因此本项目无组织排放的粉尘基本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短期内:本项目涉及挥发性化学试剂的实验操作均在通风柜中进行,短期内各种有机试剂的使用量最大为5kg/a时这部分挥发性有机废气产生量约为0.4kg/a,可通过室内排风管道排入大气中,通风橱管道高度约15m,项目产生的废气经高空排放,基本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远期:若建设单位后期有机试剂的使用量增大,则建设单位应对实验室产生的废气进行收集处理达标后排放,具体为实验室有机废气经专用集气管道收集,由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再经15m高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