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课内文言文检测50题_第1页
高三课内文言文检测50题_第2页
高三课内文言文检测50题_第3页
高三课内文言文检测50题_第4页
高三课内文言文检测50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高三课内文言文50测试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②又前而为歌曰③乃朝服,设九宾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⑤使使以闻大王⑥箕踞以骂曰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⑧皆白衣冠以送之A.①②③

B.④⑤⑦

C.②③⑧

D.①⑥⑧2、下列句子中有使动用法的是()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②既东封郑

③若不阙秦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⑤越国以鄙远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⑦烛之武退秦师

A③④⑦B⑤⑥⑦C②③⑥D①②⑦3、下列语句从句式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求人可使报秦者②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④设九宾礼于廷⑤会于西河外渑池⑥而君幸于赵王⑦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⑧以勇气闻于诸侯⑨何以知之⑩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A.①/②⑦/③⑥⑩/④⑤⑧/⑨B.①②⑦/③⑥⑩/④⑤⑧/⑨C.①②⑦/③⑩/④⑤⑥⑧/⑨D.①/②⑦/③⑩/④⑤⑥⑧/⑨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秦王恐其破璧 B.且庸人尚羞之C.宁许以负秦曲 D.毕礼而归之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A.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B.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C.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D.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进兵北略地

略:掠夺、夺取。B.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C.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喜欢,高兴。D.今行而无信

信:相信。7.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线词与例句中的加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外连衡而斗诸侯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C.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翼”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头发上指B、此亡秦之续耳C、拔剑撞而破之D、沛公今事有急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纳”。接纳)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C、项王按剑而跽曰(长跪)D、瞋目视项王(睁开眼睛)10、下列句子中与“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中的“因”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座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C、为山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11、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假如)

以乱易整,不武(易:替代)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C.共其乏困

(供:供给)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D.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略微)12、下面加点词解释正确的是()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B.蜀之鄙有二僧。(边邑,边远的地方)C.曹操之众,远来疲敝。(疲惫)D.参如微时,与萧何善。(细小,轻微)1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白白地。B.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伏:趴伏。C.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许:赞许。D.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完:使……完好无缺。1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的一篇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木兰辞》一起被誉为“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民歌常用的比兴手法。B、《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楚辞与《诗经》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流派。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按照内容可以分为风(民间歌谣)、雅(祭祀乐歌)、颂(宫廷乐歌),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D、《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1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并称为“四史”。B.“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C.《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和两都皆指长安和洛阳。D.“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①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②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B.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②哙拜谢,起,立而饮之C.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D.①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②良乃入,具告沛公17、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图穷而匕首现(穷尽)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困厄,走投无路)B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故遣将守关者(特意)C不得持尺兵(武器)秦兵旦暮渡易水(士兵)D

顾笑武阳(回头看)终已不顾(理睬)1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愿:同意。B.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曲:理亏。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虽体解吾犹未变兮C、当其欣于所遇D、渐见愁煎迫4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素与副张胜相知 素:一向。B.幸蒙其赏赐 幸:希望。C.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治:审理。D.见犯乃死,重负国 重:更加。42、对下列《张衡传》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衡少善属文属:连缀B.遂通五经,贯六义贯:贯通,通晓C.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拟:打算D.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素常43.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A.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时序)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种植)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敬爱兄长)D.谷不可胜食(泛指粮食)44.选出对下列各句中加点介词“于”字意义解说正确的一项()

①寡人之于国也②则移其民于河东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⑤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A.②④相同B.②③⑤相同C.①⑤相同D.①②③④⑤各不相同45.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能归类在一起的一项()

①是亦走也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③王道之始也④树之以桑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⑥未之有也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A.①②③⑥B.②④⑥C.②④⑤⑦D.③⑥⑦46.加点词活用情况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B.树之以桑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D.谨庠序之教47.下列加横线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凶(有战乱)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D.弃甲曳(拖着)兵而走48.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君子生非异也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49.下面句中的“焉”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子亦有不利焉

C.朝济而夕没版焉D.将焉取之

50.按照“之”字的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