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考试全考点知识点汇总全套_第1页
房屋建筑学考试全考点知识点汇总全套_第2页
房屋建筑学考试全考点知识点汇总全套_第3页
房屋建筑学考试全考点知识点汇总全套_第4页
房屋建筑学考试全考点知识点汇总全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房屋建筑学考试全考点知识点汇总天然辐射:来自天然辐射源的照射,即地球上和宇宙中的天然放射性物资产生的电离辐射。天然本底辐射及其四种基本组成要素:自古以来人类就受到天然存在的各种电离辐射源的照射。由宇宙射线、地球γ辐射的外照射、体内放射性核素引起的内照射、氡及其短寿命子体引起的内照射组成。地球辐射的γ外照射主要来源:土壤和建筑材料中原生放射性核素。外照射:体外的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原生放射性核素:是指自从有地球以来就存在与地壳里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它们都是半衰期与地球年龄相近的长寿命核素。高本底地区:世界上还有极少数室外空气中的吸收剂量率明显超出正常本底辐射水平范围的地区。关键群体:是指在评价个人所受照射时,选出各因素差异较小的具有某些特征的成员,使他们收到的照射高于群体中的其他成员,他们受到的照射可用以量度该实践所产生的个人剂量的上限,这样的群体叫关键群体。α潜能浓度:指的是单位体积空气中氡子体衰变完所释放出的α射线能量,单位是Me/L。平衡当量氡浓度:指与实际大气中的氡短寿命子体所相当,与氡的短寿命子体达到放射性平衡时的氡的放射性浓度,单位是Bq/L。平衡因子F:是空气中实际存在的氡子体的总α潜能与该空气中跟氡浓度达到放射性平衡时的氡子体总α潜能之比。确定性效应:指辐射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所受剂量呈正相关,有明显的阈值,剂量未超过阈值不会发生有害效应,包括放射性白内障,放射性不孕症,胎内照射效应。随机效应:研究对象是群体,是辐射效应发生的几率(或发病率而非严重程度)与剂量相关的效应,不存在具体阈值,包括恶性肿瘤,致癌的潜伏期,遗传效应。氡及其短命寿命子体约占天然辐射的54%,平均年有效剂量为1.3msv。氡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有三个(222Rn,220Rn,219Rn)影响氡浓度的因素:室外氡浓度和室内氡浓度。而室外氡浓度是由来自地面的通量密度和在大气中的弥散决定的,室内氡性质是由场所位置,建筑物特征,气象学参数决定的。天然辐射对人体产生的年有效剂量:世界正常本底地区是2.4mSv我国正常本底地区是2.3mSv。人工辐射源的类型:核爆炸、核能生产、医疗照射(是人工辐射的主要来源)、民用消费品等。放射性气体和气溶胶在大气扩散的影响因素:地貌,风向量(风向及风速),大气层的温度结构,天气类型,排放条件。放射性气溶胶地面沉积的机制:1重力沉降:粒径较大的气溶胶颗粒因重力作用而自然沉降到地面,沉降速度与颗粒密度成正比,球形颗粒比不规则形状的颗粒沉降速度大。2干沉积:当湍流运动的气团围绕致密表面流动时,其中的悬浮颗粒因向表面碰撞,与表面之间的静电引力.吸附.化学反应及扩散等机制,向表面沉积。3湿沉积:放射性烟云在成雨层以下通过时,下降的雨点将气溶胶颗粒淋洗到地面,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得以沉降,称为将雨的冲洗沉降。放射性烟云在比成雨层更高的空气中通过时,气溶胶颗粒可以成为水蒸气冷凝成雨的核心而得以沉积,称为凝雨沉积。水体中放射性物质污染程度的评价指标:水.水生物及底质的放射性污染具有重大的卫生学意义,这三者用其放射性浓度或放射性比活度与本底水平对照,来评价放射性物质引起污染的程度。评价土壤污染的单位是:90Sr影响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因素:1照射剂量与剂量率2照射方式和射线种类3照射次数及照射面积年摄入限值ALI:是指在一年时间内,经吸入,食入或皮肤摄入体内的某种给定放射性核素的量,其所产生的待积剂量等于相应的剂量限值。辐射生物效应的四个类型:确定效应,随机效应,胚胎和胎儿效应,皮肤效应放射防护的目的:在于防止有害的确定效应发生,并限制随机效应的发生几率,使之降到被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及关系:1.放射实践的正当化、2.放射防护和安全的最优化、3.剂量限值和潜在照射危险度限制。正当化是最优化过程的前提,个人剂量限值是最优化的约束条件,且辐射正当性与最优化原则主要与辐射源有关,而个人剂量限值涉及职业性人员个人和公众个人,与人有关。放射防护的任务:是执行电离辐射的最大容许当量剂量和限制剂量.放射性物质的最大容许浓度和限制浓度以及放射性物质污染表面的控制水平等防护标准进行防护评价。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的基本标准BSS:包括行为准则和剂量限值放射性工作人员规定剂量限值:1防止确定性效应:眼晶体150mSv,四肢500mSv。2限制随机效应:连续五年的平均有效剂量小于20mSv/年,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小于50mSv/年。公众中个人的剂量限值:1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限值不超过15mSv,皮肤的年当量剂量不超过50mSv。2全身有效剂量不超过1mSv,若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mSv。电离辐射源:简称源,是通过发射辐射或释放放射性物质引起的辐射照射的一切物质或实体。外照射的危害:1.α粒子能量通常低于7MeV,在空气中的射程小于6CM不能穿透皮肤的角质层,α粒子通常不会对人体造成外照射危害。2.β粒子一般不裸手接触。3.X射线和γ射线导致严重危害。4.中子外照射危害十分重要,它具有穿透性。密封源的泄露检验:非放射性检验法包括1真空鼓泡法检验(有气泡则漏泄)2氦质谱法检验(小于1.33x10-6Pa/M3则无泄露)。放射性检验法包括1湿擦拭检验2浸泡法检验3射器固体吸收法检测。密封源制作商制作每个源必须做表面放射性检验和漏检验。如果在擦拭物上发现放射性污染,密封源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辐射防护管理机构。如果用任何一种检验方法测得的总活度小于185Bq,则无泄露。减少医用照射(外照射)措施:1时间防护:节省操作时间,因为受照剂量与时间成正比。通过“冷试验”方法对某种操作过程进行预实验。可以熟练操作技术。2距离防护:增大与源的距离。3屏蔽防护:α射线用纸可以挡住。β射线用薄铝板。γ射线用铅板。操作γ源和中子源时不可裸手拿。何谓内照射?防护基本原则和措施有哪些:内照射时进入人体的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原则:1包容和集中。2稀释分散和去污。方法:隔离和稀释防止由呼吸道进入体内。1集体防护措施:a空气净化b稀释c防止放射物扩散。2个人防护措施:如禁止在放射性工作场所吃喝,吸烟。操作放射物时必须戴手套。不能穿放射性衣服进入宿舍食堂。不能用有机溶剂洗手。手或皮肤有小创伤,要妥善包扎。开放源或非密封源:无外包壳的、在操作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向周围环境扩散的放射性物质。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分级:甲级:>4x109乙级:2x107~4x109丙级:豁免活度以上~2x107(数值为: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布局:控制区、监督区。药物防治:⑴药物防护的原则:①根据放射性核素在体内吸收分布,排泄的代谢特点,选用有效的防治药物;②应用防治药物的目的,在于减少吸收、加快排出,尽可能减少放射性核素在体内的沉积量。所以,尽早使用。⑵防治药物的应用:口服碘化钾片0.1g,可阻止食入或吸入的放射性碘在甲状腺的蓄积,并提高其排除率。放射性核素与物体表面的结合状态:机械结合、物理结合、化学结合(最严重)。常用的去污剂:表面活性剂、络合剂、酸或碱溶液、有机溶剂(汽油、乙醇等)、氧化剂、同型稳定化合物(碘化钾)、中药去污剂、陶土糊剂(吸附剂)。表面活性剂按化学结构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去污的评价指标:⑴去污率:去污率(%)=(去污前计数率—去污后计数率)/去污前计数率x100%。⑵吸附率=1—去污率。⑶洗涤效率指数=10x(去污剂洗去的百分数—水洗去的百分数)/(100—水洗去的百分数)。最高效率指数为10时,说明全部污染被除掉;为0时,去污剂与水的去污率一样;效率小于0时,说明比水差。放射性“三废”的处理原则和评价指标:原则:积极改进工艺流程,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力求减少放射性“三废”的体积和放射性物质含量。指标:一是浓缩倍数,即放射性废物的原体积与处理后的体积比值;二是去污染倍数,放射性废物的元放射性浓度与处理后剩余放射性浓度之比值。浓缩倍数大,说明体积小,贮存经济、安全。去污倍数大,说明废物中放射性小,排放、贮存就越安全。三废的处理方法:。1.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放置法、浓缩法、固化法、稀释法。2.放射性废气的处理:①气体过滤器滤除放射性废气中的放射性微粒;②净化或吸收系统减少气体放射性核素;③通过烟囱扩散稀释,使放射性气体及气溶胶经大气扩散稀释,其在相应地区空气中的浓度不超过限制浓度。3.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放置法、焚化法、埋存法。对受检者实施X射线诊断中的基本原则:⑴医疗诊断检查正当化,指实施的X线检查是必要的,其所致的电离辐射危害与社会个人获得的利益相比是可以接受。⑵辐射安全防护的最优化,把受检者的剂量控制到可以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⑶约束受检者的受照剂量,控制受检者受照剂量采用的是约束剂量,即医疗照射指导水平。是由各部门选定并取得放射防护审管部门认可的剂量、剂量率或活度值。X射线机房的防护:1机房防护设计原则采用最优化原则。2机房位置选择,一般在建筑底层或单独建筑,尽可能靠近临床科室。3机房整体布局应遵守安全、方便、高效、卫生的原则。4机房面积:机房的建筑面积为24M2到36M2。建筑和防护材料可选用普通实心砖和混凝土。5.机房的防护厚度,主防护至少应有2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次级防护应有1mm。墙壁中也应有1mm铅当量。6.隔离观察窗,选用2到3mm铅当量的铅玻璃制成。7.机房内通风换气,保持每天通风换气4到6次,设置负离子发生器。8.警示标志和控制设施,张贴辐射警示标志,机房上按警示灯控制减少停留时间等。在不影响获得诊断信息的前提下,一般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厚滤过、小射野的方法进行X射线检查。在一般诊断检查中可以采取的措施:①增加透射比可降低皮肤剂量②控制照射野并准直定位③器官屏蔽④控制焦皮距和焦点与影像感受体的距离⑤减少散射剂量⑥使用高效增感屏⑦控制并记录照射时间⑧正确处理感光胶片可减少重复摄片率。质量保证的基本条件:⑴健全的质量保证组织⑵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⑶权威的质量评价体系⑷完好的设备性能指标⑸最佳的影像成像质量。介入手术操作的特点:⑴在辐射场内操作,在X射线透视下站在诊视床边行进操作,距患者不足0.5m全身暴露于大剂量的X射线的辐射场内。⑵透视曝光时间长,一般手术累积曝光时间为十几分钟,有的长达半小时,甚至超过1小时。⑶防护问题易被忽视,对于放射线的照射,让你的感官无法感知其存在和受照剂量的大小,导致介入手术医生忽略自身和患者的防护问题。近距离治疗用的密封源:106Ru、90Sr、103Pd、125I。远距离治疗用的密封源:60Co源、137Cs源。肿瘤放射治疗法包括:近距离治疗法,远距离体外射束治疗法,放射性药物治疗法X射线下骨科复位的特点:在骨科创伤中,骨折块只有在术中麻醉下精确复位固定后才不会发生位置改变,一般要在多方位X射线透视下获取骨损伤图像,将解剖结构准确定位、整复,并对内固定物进行引导。特点:⑴骨骼是密度最大的人体组织器官,骨科复位X线下操作所需要射线的能量和发射量都比人体其他部位投射要高。⑵医师操作时间和X射线曝光长,骨科复位是一个长时间的诊治过程,尤其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骨科脊柱手术等需要手术中X线定位,往往要连续几小时频繁的间断照射。⑶直接在照射野内操作,骨科复位常常要操作者双手进入照射野内,手部、眼晶体、甲状腺等敏感器官距离有用线束较近,受照剂量大。⑷个体防护困难,医师的防护意识淡薄。γ远距离治疗机应满足那些放射防护要求:①能量为40~50kV的X射线接触治疗机;②能量为50~150kV的X射线浅表治疗机;③能量为150~300kV的X射线深部治疗机;④平均能量为1.25Mev的60Coγ射线治疗机;⑤能量大于1Mev的直线加速器。临床核医学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⑴放射实践正当化,只有当某项核医学诊治项目给患者带来的利益完全超过辐射危害时才能实施。⑵放射防护的最优化,ALARA原则:在诊断过程中一切辐射应当使其剂量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治疗则应达到对病变细胞组织被抑制的目的。⑶个人剂量限值和剂量约束值,必须加强临床核医学的质量保证,从各个方面环节确保获取最佳的诊治效果,并有对受诊治者的安全保障措施。临床核医学工作场所分级:I级权重活度(MBq)>50000;Ⅱ级权重活度50~50000Ⅲ级权重活度<50.核医学工作场所分区:控制区、监督区、非限制区。核医学治疗中对患者的防护:⑴确定门诊治疗和住院治疗的原则;⑵治疗性放射药物的选用,放射性药物能通过与有适当物理特性的放射性核素标记在一起,引人人体的特定组织和区域,对正常组织的影响很小。⑶核医学治疗中患者的防护原则,①掌握适应症②孕妇一般不宜施用放射性核素治疗。③必须设计治疗剂量④治疗前向患者及家属交待防护原则及注意事项。⑷核医学治疗中患者的防护要求①对病房的要求②被污染物品的处理③对陪伴人员的探视人员的限制。④患者出院后的防护措施⑤接受放射性药物治疗患者的外科手术处理原则。⑸治疗给药失误的应急处理原则。放射卫生医学监督:是对放射工作人员全面的健康管理,包括常规医学监督(如健康检查、医学评价和保健等)和异常受照人员的医学处理及观察等。放射工作人员的从业条件:1年满18周岁。2经职业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要求。3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合格。4遵守放射防护法规和规章制度,接受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5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定期健康检查的周期:放射工作单位应当组织上岗后的放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两次检查时间间隔不得超过2年,必要时可增加临时性检查。甲种工作条件者,每年进行全面医学检查一次。乙种工作条件者,每2~3年进行全面医学检查一次。异常受照人员医学处理的一般原则包括:对应急受照人员的处理原则。对事故受照人员医学处理原则。外照射人员的医学院处理原则。内照射人员的医学处理原则。放射防护监测:是指对各种辐射,各种辐射场所内外的各类环境介质(空气、水源、土壤、各类食品和物品等)和放射性污染水平的分析测量,以及对测量结果的分析评价。放射性活度的测量方法:⑴绝对测量,直接用测量装置测量放射性核素的衰变程度。⑵相对测量,用一个已知活度的标准源与待测样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测量。个人剂量监测按受照方式分为: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和内照射个人剂量监测。个人剂量监测又可分为常规监测,特殊监测和事故监测。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⑴监测原则:对任何在控制区工作或其职业外照射年有效剂量可能超过5mSv/a的工作人员,均要进行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对在监督区工作,或年剂量在1~5mSv/a,尽可能进行个人监测。对职业性外照射可能始终低于规定值的可不进行个人监测。对固定监测仪器或个人剂量显示有意义的异常读数时,应立即进行监测,查清原因。若放射工作改变,则应改善防护设备条件,确保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⑵监测方法:使用个人剂量仪。测量体表上的剂量⑶评价的剂量标准:除事故监测外,基本目的是将个人接受的有效剂量控制在年剂量限值(20mSv)以下。内照射个人剂量监测:⑴监测原则:对在控制区工作并可能有放射性核素显著摄入的工作人员,应进行常规个人监测;如有可能,对所有受到职业照射的人员均应进行监测,若经验证明,放射性核素的待积有效剂量不可能超过1mSv时,一般不进行个人监测,但要进行场所监测。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