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历史课件-英国工业革命_第1页
世界近代历史课件-英国工业革命_第2页
世界近代历史课件-英国工业革命_第3页
世界近代历史课件-英国工业革命_第4页
世界近代历史课件-英国工业革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1§

两个基本概念:§

一、 什么叫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生革命(IndustrialRevolution)指的是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业阶段向大机器工业的过渡,也是从技术革命开始,最终引起社会革命的整个过程。23二、工业革命的标志、起止时间。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机器工业到了用机器制

造器的阶段,就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

成。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的过渡,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主要阶

段。工业革命,不仅迅速发展了社会

生产力,而且直接导致了工业资产阶

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的形成,引起了社

会面貌的巨大变化。4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经历了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到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在英国的带动下,法、德、美等国都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英国成为工业革命的故乡。5一、资产阶级议会制度的确立:6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急风暴雨已经过去。此后,英国政局相对稳定,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的联合统治得到确立,资产阶级两党制和内阁制逐步形成。当时,在英国政治舞台上起主要作用的是辉格党和托利党。从本质上说,这两大政党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代表,都与大贵族有密切联系,只不过托利党更多地依赖农村乡绅,拥护斯图亚特王朝;辉格党则更多地依赖金融资产阶级。当然,这时的辉格党和托利党。还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政党,还都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组织也很不健全,时常发生分化。在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的初期,国家的政治中心仍然是王室而不是议会。国王仍然大权在握,直接任命政府大臣,出席并主持内阁的前—枢密院会议,决定国家的内政和外交政策。从威廉三世开始(1688—1702)在位),枢重大臣在国王主持下议国家内政外交于密室,内阁(Cabinet;英国内阁Cabinet

in

Btitam;内阁会议Cabinet

Council)由此得名。从1694年辉格党首次组成政党内阁开始,在英国出现了辉格党与托利党轮流执政的局面。7到了汉诺威王朝统治时期(1714—1901),由于乔治一世(1714—1727)、乔治二世(1727—1760)都出生在德国,既不通英语,又不熟悉英国情况,仅把英国看成德国汉诺威选帝侯的附庸而不加重视,乔治一世即位后不久,就不再亲自主持内阁会议了。这样,从1717年起,国王不得出席内阁会议就正式形成为宪法惯例,内阁就此摆脱了国王的控制,完全按照执政党的意志行事。主持内阁会议的首席大臣后来成为首相。内阁对国会负责,定期向国会报告工作,而且逐渐形成惯例,一旦内阁受到下院多数议员的反对,就要辞职,或者不令解散下院,由重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8十八世纪上半期,在辉格党领袖渥

尔皮执政时期(1721—1742)开创了政

党领袖担任内阁首相的先例,而他及内

阁的总辞职,又开创了责任制内阁的先

例。此后,国王常常指定国会下院多数

党领袖担任首相。这样,国会逐渐取得

了对于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从此,

英国资产阶级政党内阁及议会逐渐取代

了国王的地位,成为国家的实际统治者,英国成为资产阶级议会君主制的典型国

家。9进入十八世纪后半期,乔治三世(1760—1820)即位后,力图强化王权。他亲自安排内阁班底,任命主教和法官,极力重整朝纲。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议会制已经得到确立,内阁大权在握,王权的衰落已不可挽回。在维多利亚女王在位的六十余年间(1837—1901),国王进一步丧失了全部实权。二十世纪以来,英国国王受到内阁更进一步的控制。今天的英国,国家大权完全为内阁和议会操纵,国王仅仅成为象征性的国家无首。10二、 资本原始积累的扩大:11英国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

体一确立。就不遗余力地通过各

种途径为发展资本主义创造条件,大大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革命后,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加速进行:12①

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扩大。革命前,圈地运动还是有节制的、违法的。革命后,从18世纪初起,圈地运动得到议会的支持。从

1709年议会颁布第一个圈地法案开始,由议会认可的圈地法案与日俱增,圈地运动急剧扩大。1760—1844年,议会颁布的圈地法案多达3800多个,圈占土地700多万英亩。圈地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为资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原料来源和产品销售市场。成千上万的农民丧失了土地,形成“自由”劳动力,自耕农作为一个阶级在英国很快消失。②争霸战争和殖民掠夺。随着圈地运动和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英国的呢绒和粮食已从进口变为出口。这就

与荷兰、法国的商业利益发生了尖锐的冲突。为了维

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扩大英国殖民地,争夺

世界霸权,从克伦威尔时期起,英国就发动和参加了

一系列对外战争,象三次英荷战争(1652—1654;

1655—1657;1672—1674)、奥格斯堡联盟与法国的

战争(1688—1697);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

1713)、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和英法

七年战争(1756—1763)等等,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

国,迫使荷兰承认了《航海条例》,从北美和南亚次

大陆驱逐了法国势力,确立了英国的海上霸权,取得

了大片殖民地,从而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殖民掠夺。仅

在印度,1757—1815年的58年时间里,英国就掠夺了

数十亿英镑的财富。13③奴隶贸易。血腥的奴隶贸易,给英国资产阶级带来了巨额的利润。《乌特勃支和约》(1713年)签订以后,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奴隶贩子。到十八世纪中期,英国每年从非洲贩卖到美洲的黑奴,占大西洋奴隶贸易总额的一半。利物浦本来是一个荒凉的小村庄,因为从事奴隶贸易,很快就发展成为英国的第二大商港。十八世纪末,这种奴隶贸易平均每年给英国带来三十万英镑的收入。14④海外贸易的迅速增长。海外市场的空前扩大,刺激了英国海外贸易和海运业的迅速发展。1600年到1750年,英国的出口额增加了6.3倍。1688到1750年,商船吨位增加了两倍以上。15⑤发行国债、创立现代赋税制度。除上述各项而外,英国资产阶级还通过发行国债、实行重税、增加间接税等办法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例如,随着对外战争的进行,1717年,英国发行的国债为五千四百万英镑,到1782年增加到二亿三千万英镑。这些国债的巨额利息落到资本家手里,大部分转化为工商业资本。16总之,正是通过以上各种途径,英国资产阶级残酷剥削和掠夺殖民地人民和本国人民,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这就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经济前提。17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也与英国工场手工业的领先发展和繁荣密切相关。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中期,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得到蓬勃发展,表现在手工业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分工更加精细,数量也大大增加。当时,英国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居民从事传统的毛纺织业,这就造成了两个后果:18精细的分工成为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工业过渡的重要条件。手工工场培养了从事各种专门劳动的熟练工人,为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创造了技术提前。19为了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各种发明创造,欧洲各国相继创立了一系列近代科研机构。1662年建立了英国伦敦皇家学会;

1666年成立了巴黎科学院;1700年创立了柏林科学院等等。这些科研机构,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20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杰出的科学家牛顿、布莱克、拉瓦锡、波义尔等人,分别在物理学、化学等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也为机器的发明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奠定了科学基础。21第二节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其后果§一、机器的发明和应用:§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然后带动其它工业部门,发生连锁反应,最后到制造和使用机器而完成。221.纺织机器的发明的使用。23时间

发明者

发明项目

提高效率意义1733—1738凯伊(Kay钟表匠)飞梭6倍1764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织工兼木匠)珍妮机

18倍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命进入第一个阶段。第二节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其后果24§一、机器的发明和应用:§

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然后带动其它工业部门,发生连锁反应,最后到制造和使用机器而完成。1.纺织机器的发明的使用。25时间

发明者 发明项目 提高效率意义1733—1738凯伊(Kay钟表匠)飞梭

6倍1764 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织工兼木匠)珍妮机

18倍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命进入第一个阶段。1769年

阿克莱特(Arkwight

Highs理发师、木工海斯)水力纺纱机1779年克隆普顿(Crompton童工出身)新水力纺纱机

骡机Mule可以同时带动300--400个纱绽

1785卡特莱特(Cartwright牧师)水力织布机

40倍26随着棉纺织业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推进,近代资本主义大工厂开始出现,这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棉纺织业阶段。27水力纺织的缺点:28①限于有水力资源可供利用的乡村,也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②工厂建筑在河道两旁,交通运输日益显得困难。③在有条件建厂的地方,地主又趁机抬高工厂占地的地区性价。动力问题日益成为工业革命的关键。2.动力问题的解决—瓦特与改良的蒸汽机(Steam

Engyne)发明项目蒸汽抽水机缺点或特点①耗煤量时间发明者1698年萨维利大②工作效率低1704年

纽康门

改进了萨维利抽水机

①耗煤量大1769年②工作效率低瓦特Watt(格拉斯哥大学机械修理工)单动式蒸汽机111782年

联动式蒸汽装置了活塞及联动装置,使蒸汽机有了实用价值29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

命的关键。蒸汽机问世以后,

1785年应用于棉纺工业,1789年应用于棉织工业,并

且迅速推广到其它工业部门。30蒸汽机的意义:31①突破了自然条件对工业发展的限制,推动了所有工业部门的发展和进步。②恩格斯说: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力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十八世纪中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见《马恩全集》第二卷,300页)蒸汽机问世后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1735年,德尔比父子发明焦碳炼铁法。不仅用焦碳炼铁,而且设置了强有力的鼓风设备。1760年斯密冻采用蒸汽鼓风法,标志着近代大规模冶炼业的开始。1784年柯尔特(科特)用煤混合氧气炼铁及搅炼和碾压的方法提高生铁产量15倍,此后工业革命由轻工业阶段进入重工业阶段。32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Fulton]发明蒸汽机船1811年英国仿造成功,用于内河和沿海。1819年横渡大西洋成功,改变了水路交通面貌。1814年,斯蒂芬逊Stephenson发明火车机车,1825年从斯托克顿到达林顿的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建成。1830年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正式通车,此后,铁路迅速遍及全英国。33这样,由纺织业开始,各个行业都先后发生了工业革命。到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大机器生产在纺织业中已经取得统治地位,机器制造业也进入机械化阶段,标志着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完成。34继英国之后,法、德、

美、荷、比、意等国也在十

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年经

历了工业革命的历程。工业

革命大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从此,世界进入了一个全新

的时代。35二、 工业革命的后果:工业革命产生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后果。36①工业革命首先是一场生产力的全面革命,引起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经过工业革命,英国各主要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产量都成倍成十倍的增长。1785—1850年,棉织品产量从4000万码,增至20亿码,增长49倍;煤的开采量从1770年的

600吨增至1861年的5700万吨,增长8倍以上;生铁产量从1740年的1700多吨增至1850年的225万吨,

增长1300倍。自工业革命以来英国的工业产值一直高于农业产值,纺织、冶金、煤炭、机器制造和交通运输发展成英国五大基本的工业部门。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英国的城市人口已占到总人口的61.8%英国已经以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的面貌出现了。37②工业革命也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面貌。工业革命前,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是以伦敦为中心的东南地区。经过工业革命,工业重心逐渐向北部推移。兰开夏成了棉织工业的主要中心;苏格兰也出现了以格拉斯哥为中心的新工业区。曼彻斯特、利物浦、伯明翰等新兴工业城市也日益发展起来。38③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在英国得到确

立。工业革命使得社会生产关系发生

了重大变化。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

度取代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

场。工人严格地被组织在工厂中,成

为依附于机器的出卖劳动力的雇拥劳

动者。工人同农业的联系被割断了,

工人的劳动也失去了任何独立的性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在工业中迅速

得到确立。3940④工业革命最主要的后果,是形成了近代产业资产阶级和产生无产阶级及其对抗。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受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冲击,英国社会原有的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分化和重新组合,人数众多的工厂主和投资于工业的商人在经济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形成为资产阶级的主体。农民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了,手工业在大生产的竞争面前纷纷破产,被迫加入工人阶级的行列。到了工业革命完成的阶段,英国社会阶级结构已基本简化成土地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三个基本阶级的关系。工业革命是在损害工人阶级利

益的情况下进行的。资产阶级为了

以最低的成本榨取最大限度的利润,无情地打破一切道德和自然界限,

延长劳动时间,降低工人工资,大

量雇用工资低廉又易受欺压的童工

和女工。在工人居住区和工厂里,

工人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十分恶劣,疾病和工伤事故经常发生。41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权力,工人阶级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反对资产阶级斗争。最初,由于无产阶级还不成熟,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还处于感性阶段,还不能认识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自身贫困苦难的根本原因,而把它直观地、简单地归咎于机器。因此,工人阶级反抗资本主义剥削的最初形式就是利用破坏机器和捣毁厂房的方式。到十七世纪初期,就发展成为“卢德运动”。42在卢德运动影响下,农民也发动了称为“斯温暴动”的捣毁机器运动。为了保护资产阶级利益,1769和1813年,英王政府两次颁布法令,宣布对破坏工厂建筑和机器者一律处以死刑。在严酷的斗争过程中,无产阶级的觉悟日益提高。他们逐渐认识到,造成自身贫困与饥饿的根本原因不是机器,而是资本主义制度。从此,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逐渐从自发的经济斗争转向有组织的政治斗争。43三、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工业革命时期,代表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著名代表人物有亚当· 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44亚当·斯密(Adan

Smith

1723—1790)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者。`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他著名的文章《关于国民财富的本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系统阐述了他的政治

经济学思想,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亚当·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劳动是商品

价值的源泉。这是他思想中的正确部分。45但是,亚当·斯密不了解价值的本质,他既不了解什么条件下的劳动创造了价值,

也不了解什么样的劳动能够创造价值。因此;他认为价值是由工资、利润和地租构成的,

并以此得出结论。说工人,资本家和地主都

是“劳动者”。在谈到利润的时侯,亚当·斯密承认利润、地租和利息都是由工人的劳动产品中扣除的,承认利润是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但是,他把利润和剩余价值混为一谈,把利润说成是生产费用的一部分,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46作为一个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政治经

济学家,亚当·斯密反对重商主义,反

对国家干涉工商业活动,反对建立任何

组织,主张放任主义,进行自由竞争。

他把全社会的人分为三个阶级,即工人

阶级、资本家阶级和地主阶级,并且指

出了三个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但他却认为,这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同资本主义制度一样,是合乎自然法则、永恒不变的东西。47大卫· 李嘉图(DavidRicardo1772—1823)也是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他继承了亚当· 斯密的经济学和社会学思想,颂扬资本主义制度,主张废除谷物法,实行自由贸易。48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化费的劳动量,即劳动时间决定的。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来自于劳动。只要劳动时间不变,由劳动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就不会因工资的变化而变化。李嘉图的这种思想,发展了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否定了“工资决定价格”的错误观点。这也正是他思想中最有价值

的部分。但是,李嘉图还不明确劳动的二重性、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内在联系,混淆了价值和生

产价格。他形而上学地看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唯一合理的、永恒不变的

社会制度。49总之,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首先提出了劳动价

值论的学说,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初步探讨了资

本主义社会的利润、利息和地租、剩余价值的

具体形式,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各个阶级作了

经济上的分析,最早接触到阶级斗争的经济根

源问题。他们思想中的这些科学的成份,为马

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