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抓住主要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哲理美、情感美,体会景、情、理的完美融合。(重点)2.体会作者对人生、宇宙的联想与感慨,提升品味鉴赏诗歌的能力。(难点)张若虚(约660年-720年)扬州(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张若虚生平事迹不详,唯知其曾任兖州兵曹。开元初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全唐诗》中张若虚的诗作仅存两首,一首是五言排律《代答闺梦还》,写闺情,诗风近齐梁;另一首就是千载传诵的抒情杰作《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滟滟皆似霰
汀
纤尘扁舟
捣衣砧
碣石yànxiànxiānpiāndǎozhēnjiétīng正音:解读题目文章标题包含了几种意象?哪个意象贯穿全诗?本诗展现了它的哪几种状态?春、江、花、月、夜“月”——贯穿全诗,是全诗的纽带以“月”意象的四种状态为线索月升·↗·月斜·↘·月落·↓·月悬·—·明月初升月上中天月渐西落月沉江海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可怜楼上月裴回
应照离人妆镜台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文章标题包含了春、江、花、月、夜这五种意象,其中“月”这个意象贯穿全诗,是全诗的纽带。
本诗按照月亮行动轨迹展现了“月”意象的四种状态:月升——月悬——月斜——月落。(1—8)(9—16)(17—36)月下之思哲思月下之情情感月下之景景物作者看着月亮从升到落,写了哪些内容?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欣赏月下景1.要描写的是江还是海?
在江面上一轮孤月,面对江天一色的辽阔之境产生了江阔似海的感觉,海在这里是虚指,增添了全诗宏阔的意境。2.春天的夜晚为何会出现“霰”、“霜”?
春天没有白色的雪和霜,但是在月光照耀下的世界,是银色的,所以作者在这里把月光比作雪和白霜,写出了月色清凉,月夜朦胧。“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这一句不再直接描写月亮。而是从嗅觉、视觉来写,置身这个月夜,有花的芳香,有月色的清凉,用感受从侧面来营造整体的意境。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欣赏月下景赏析探究3.
如何理解最后一句?
月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把它比作霜,而且是空里流动的霜,这样既有动态的美感,又能让人深入其境,是由虚变实。而“汀上白沙看不见”,本来能够看到的白沙呢他却说看不见,因为它跟月光都是白色,那就反衬出月光是那样的皎洁,是由实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欣赏月之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春江花月图中,前八句描绘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什么情感?美景: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水绕芳甸、月照花林、流霜不飞、
白沙不见。意境:广阔、宏大、静谧、朦胧、清凉、纯净情感: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此皎洁纯净的世界引人遐想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1.怎么理解“初见月”、“初照人”?
当第一个人注视太空中的明月,开始去领略其中的美时,人类就出现了。因为,人类是会欣赏美保存美的动物。在人注视着明月的同时,明月不是被动的处于被欣赏的地位,而是也在深情的注视着人。在这样的相互观照之中,孤独得以慰藉,忧愁得以诉说。在这世上匆匆活一朝的不同时空的人们,也通过仰望同一轮明月,在短暂和变化中感受永恒。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2.诗人对宇宙和人生悟出了怎样的哲理?
诗人将明月永照与人生更替对照着来写,阐明了“宇宙是永恒的,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作为整体的人类的存在是绵延长久的”这一哲理,虽有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颓废和绝望,缘于对人生的热爱。月下哲思到月下之情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这四句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白云”的飘忽比喻游子的萍踪不定;
“青枫浦”是两水分流之所,暗示离别之意;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明月”则是引发相思之情的景物,有月圆人不圆之意;“楼”是思妇望月怀人之所。
抒写游子和思妇的两地相思之情。这些意象将相思之苦表现得十分具体形象。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诗中怎样细腻地表现思妇对游子的相思之苦的?
“徘徊”将明月拟人化,既写出明月光影明灭的自然属性,又将明月人性化,它好像怜悯思妇的孤独寂寞,因而陪伴在思妇身旁,久久徘徊,不忍离去。
诗中怎样细腻地表现思妇对游子的相思之苦的?
但思妇似乎并不领情,思妇因明月增添相思之苦,想“卷”去和“拂”走惹人愁思的清辉,但卷而不去,拂之还来。“卷”、“拂”二字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
捣衣的机械重复的劳作,砧声单调悠长,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正因如此,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晏几道一天霜月明,几处砧声起。客梦已难成,秋色无边际。——辛弃疾意象积累——捣衣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唐)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韦庄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高适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晏几道驿寄梅花,鱼传尺索,砌成此恨无重数。——秦观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饮马长城窟行》鸿雁传书指通信。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尺素,书信别名。以鲤鱼代称书信有几种说法,有“双鱼”“双鲤”“鱼书”等。而且古代人还常常把书信结成鲤鱼形状。意象积累——鱼雁驿寄梅花:请邮差寄送梅花,比喻向远方友人表达思念之情。出自《赠范晔》:“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青鸟传信:青鸟:传说中受西王母役使的神鸟,后借指传递信息的使者。比喻使者传递信息。出自《艺文类聚·青鸟》:“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游子思归图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这八句诗人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什么感情?用落花、流水、残月等伤情的意象表现游子的思归之情。花落、水流、月落,都有美好事物消逝之意,既是写自然界美好春光的流逝,也是青春、幸福和憧憬的流逝,表现了游子青春逝去、有家难归的凄苦和落寞。“复”写游子日复一日,夜夜望月思归,直至夜深月落,从持续时间的角度表现相思之苦。“斜月沉沉藏海雾”既写出了夜色的迷蒙,更写出游子归期难定的迷茫,“沉沉”写出了他不能如愿归家的沉重心理和孤寂之情。
“复”“沉沉”“无限路”“满”对表达游子的相思之苦有何作用?
“无限路”写游子与思妇天各一方,衬托了他的相思之苦。最后写游子的离愁伴着月光,洒满江边的树林,洒满江树的月光象征无穷无尽的离愁,月色和离愁水乳交融,一个“满”字写出愁思的深厚。春江花月夜(1—8)(9—16)(17—36)月下之思人生无尽宇宙永恒哲理之思月下之情思妇怀远游子思归情思缱绻月下之景空旷辽远恬静幽美诗中有画课堂小结感情基调:
“这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一种‘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憧憬和悲伤。所以,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
——李泽厚(《美的历程》)哀而不伤此诗沿用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江为场景,以月为主体,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突破了梁陈宫体诗的狭小天地,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艺术境界。诗歌景色清丽明净,感情深挚感人,意境含蓄深远,韵律和谐婉转,语言优美流畅,被前人誉为“以孤篇压全唐”。情景默写检测(1)《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表明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的两句诗是“,”。(3)《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4)在《春江花月夜》中,作者张若虚面对着空中的那轮明月,不由生出了“,”的遐思。(5)《春江花月夜》中写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树林的句子是“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人生代代无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广西钦州市高新区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冰雪奇缘课件小学生
-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第二中学2025届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冬季疾病预防知识课件
- 广东省执信中学2025届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河南省名校大联考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二零二五版标准木托盘租赁及供应链金融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企业内部沟通协调劳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重型货物搬运工劳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室内外装饰安装工程施工安全协议
- 2025至2030中国养老地产行业市场发展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广东高考地理真题(原卷版)
- 小小科学家《物理》模拟试卷
- 胃痛护理查房
- 监控岗工作培训
- 税务机关出口退税课件
- 中国保安服务行业发展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QGDW10384-2023输电线路钢管塔加工技术规程
- 2025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84人笔试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
- 渣土外运施工方案(3篇)
- 超市主管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