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安徽分校的历史作用_第1页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安徽分校的历史作用_第2页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安徽分校的历史作用_第3页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安徽分校的历史作用_第4页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安徽分校的历史作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安徽分校的历史作用

中国回族康复协会是回族历史上影响较大的社会组织。近来曾有不少同志都论述过这一组织1,但大都论述其总会活动情况,对其分会基层组织论及甚少,对安徽分会的活动情况更无人涉及。笔者根据自己调查的资料拟对安徽分会进行专题论述,旨在充实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的研究内容。一、安徽客观方面的活动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徐州等地很快沦陷在日寇铁蹄之下,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准备长期抗战,全民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在形成。1938年5月,回族人民为团结抗战成立了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在成立大会上,协会制定了8项工作纲领:建立全回族的抗日统一战线,武装回民参加抗战,融合回汉感情,训练、组织回民青年充实抗战力量,进行国际宣传和联络,救济被难回胞,肃清回奸及倭寇的一切走狗,组织敌后回民保卫祖国等。在协会领导下各地分会纷纷成立,围绕8项工作纲领开展工作。自1938年5月至1939年7月各地成立的分会有:广西、河南、重庆、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陕西、香港、西康、青海、福建、山西、江西等15个。安徽虽然回民较多且具有爱国传统,但为沦陷区,故没能及时成立分会。中国回教救国协会迁重庆办公后于1939年7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安徽没有正式代表参加。会后,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即派哈富贵阿訇来安徽帮助成立安徽分会。安徽回民同全国回民一样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留东清真教育总会里有安徽籍会员余阴昌。中国回教俱进会成立后,安庆成立了安徽分会。中华回教公会筹备成立时,安徽霍邱、寿县等地曾建立过支会,但一听说马良等投敌便纷纷停止活动。抗战中,新四军开辟皖中根据地时安徽定远回民组织了清真营参加对敌作战。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安徽分会的成立只是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安徽全省除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和淮北平原西部外,大部分地区已沦陷敌寇之手。安徽人民的抗日任务非常繁重,团结一心,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全民族抗战的胜利仍然是中心任务。哈富贵来安徽筹建分会是适应了安徽回民的这一斗争需要的,并立刻得到了各地回民的普遍支持和拥护。也正因为这样,安徽分会筹建时间很短(哈富贵到达安徽阜阳时已是1939年12月中旬),但成立较快,活动开展得也很成功。当时,安徽省政府已迁至立煌县(即金寨县)。立煌县回民甚少,又地处山区,难以团结回民开展抗日救亡活动。而阜阳地区亳县、界首、涡阳、颖上、太和等县回民相对集中,又是人口较多的非沦陷区,与河南的非沦陷区连成一片便于开展工作和与其他地区回民取得联系。因此安徽分会很自然地把会址设在阜阳。二、安徽国际合作组织成立后的支会和区会1940年1月2日下午,在阜阳中村集清真寺,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安徽分会召开了第一届筹备委员会。1940年2月15日,在阜阳(城内)孝子街清真寺,500余名回民代表参加了第一届全省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大会选举了第一届分会干事会,通过了22个提案。哈富贵、铁子房、马次卿、穆阴桐、答良臣、刘啄之、陈少卿、白怀瑾、于春和、白子洁、白凌碧、柏幼珍、陶雨辰、穆少峰、锁莜山、答纵周、洪湘九、哈秀峰、穆子岩、李知修、答少午、李国张等当选为干事,其中前5人当选为常务干事。哈富贵为干事长兼宣传部长,铁子房为总务股长,马次卿为组织股长。同时成立了12个支会和4个直属区会。一年后支会发展到16个,它们是阜阳、界首、亳县、寿县、颖上、临泉、立煌、太和、亳阳、凤台、六安、霍邱、霍山、怀远、桐城、合肥等,直属区会有中村集、洄溜、焦坡、旧县等4个2。1942年初,支会再发展到18个,直属区会发展到9处,区会发展到76处。到1947年,支会共有23个,区会更进一步发展到94处。1941年,召开第二届全省会员代表大会,哈富贵仍为干事长,铁子房为副干事长兼文化股股长,穆家岩为组训股股长。1942年12月27日第三届全省会员代表大会在阜阳召开,重选了干事会。公推铁子房为干事长,穆阴桐为副干事长,并决定出版《中国回教协会安徽分会会报》(仅出版数期不定期刊,后因经费困难而停办)2。1944年召开第四届全省会员代表大会。1947年6月,会址迁到蚌埠市华丰街清真寺。7月15日召开第5届全省会员代表大会,58名代表出席了大会,选举田子铮等25人为理事,王孟川等9人为监事。7月19日第一次理监事会公选端木杰为理事长,田子铮、穆道铎、穆萨桐、穆道美、哈富贵、马春霆、李平甫、杨利生等为常务理事。王孟川、许攸之、燕昌鑫、盖印堂为常务监事3。此后,安徽分会基本上停止活动。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安徽分会自成立至1947年共存在大约8年,其中6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其间在团结全省回民参加抗战,进行抗日宣传,救助被难回胞,组织生产自救,普及回民教育,开展青年工作,维护地方清真寺的正常宗教活动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努力和贡献。1.加强了反日救亡运动的各支、区会的反应部分1941年、1942年安徽分会两次选送7人入安徽省行政干部训练团受训。1942年选送5人入苏鲁豫皖边区干部训练班受训。1942年、1943年又两次选送5人入国民党中央军校驻鲁干训班受训3。1941年组织成立了中国伊斯兰青年会安徽分会,广泛地团结回民青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抗战期间,各支、区会共成立战时服务队18个,有队员5700多人。他们经常赴前方慰劳战士,帮助正规军队筹办军粮,协助巩固后方根据地。各支、区会还组织回民青年参军参战,直接走向抗日战场,仅1940年就组织了500余名回民青年参军。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安徽分会涌现出许多抗日积极分子。著名分会领导铁子房、穆家岩以及中村集回民小学校长马次卿、代理校长李知修、颖上县支会干事长刘啄之、太和旧县区会主任干事闪铁尘、界首区会主任干事慈甫等,由于工作努力成绩显著,多次受到总会的“传令嘉奖”。2.推动了抗“民国强人”的宣传,“国家至上”等多种手段,受到当地人民的普遍接受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安徽分会先后三次组织抗敌宣传团赴皖北、皖中各地进行抗日宣传。1940年分会刚成立不久,就组织了以铁子房为团长的宣传工作团。其行程路线是:阜阳、太和、旧县、涡阳、亳县、界首、杨桥、临泉、阜阳、洄溜、留陵、南照、润河、颖上、凤台、正阳、寿县、六安、合肥、舒城、桐城、岳西、霍山、立煌、洪集、霍邱、中村、焦坡等,途经20余县,历时近一年。他们一面调查民情,帮助健全基层组织,一面以宗教为纽带团结各方抗日力量,宣传抗日救亡思想2。这次宣传活动影响很大,所到之处受到当地回民的普遍欢迎。1943年夏,分会又组织了以王毅为队长的夏季工作队,携带大量宣传品赴皖北、皖中20余县进行抗日宣传3。1944年夏秋,又派锁秉国、黄纯假、姚席珍等赴界首、临泉等基层支、区会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宣传形式多种多样,群众喜闻乐见。1940年,回教文化研究会会员老舍、宋之的编写的以宣传回汉团结、并肩抗日为中心内容的四幕话剧《国家至上》先后在重庆、桂林等地上演,受到各地回民欢迎,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1941年剧本寄到阜阳,分会和伊斯兰青年会安徽分会同驻阜阳的抗日军队联合排演了《国家至上》剧本和《中国穆斯林抗战曲》、《迈进》等抗日歌曲。1942年元旦在阜阳军政大礼堂公开演出并获得成功,引起巨大震动。安徽分会还创办了宣传抗战的刊物——《中国回教协会安徽分会会报》,发行地方性小报《新月导报》。多次通电讨汪,反对卖国求荣。3.安徽省6所战争期间,物资极端匮乏,人民生活极端困苦,救济和组织生产就成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1941年,敌机轰炸阜阳,回民受灾甚重,殍尸遍野,分会成立了临时赈灾委员会,募得小麦3万斤,法币5万元,救济回民200余户。1944年春,皖北旱灾严重,各地支、区会都纷纷组织救济。各支、区会还组织有义埋会等组织,义务为贫苦受难的回胞举行葬礼。8年来,安徽分会共成立铜扣造制厂35处、皮革制造厂56处、制烛厂21家、制皂厂3家、织布厂8家2。其中,阜阳回教合作社由铁子房领导,集资1000余股,在大隅首北街路西开展业务,影响较大。这些生产企业多是规模小、技术落后、资金少的小型手工工场。尽管如此,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贫苦者的实际生活问题。4.安徽省2所安徽分会成立之初即以普及教育为中心工作,而普及教育首先要培养师资人才。哈富贵、铁子房等同迁到桂林的成达师范学校取得了联系,决定在安徽阜阳创办一所回民中等师范学校。校名为“成达师范阜阳分校”,哈富贵任校长,聘白崇禧为名誉校长。1940年3月15日正式开学上课,校址在阜阳城内原中兴回民小学。从此,安徽回族有了历史上第一所回民中等学校。第一批招收简易师范生100名,纯为回民子弟。沦陷区学生经费来源很少,办学条件很差,教师大多尽义务。一年后,学校苦于经费,无法维持,遂改为国立。学校也改名为“阜阳成达中学”。学生由2班扩大到6班共300余人,开始回汉兼收,但以回民为主。成达中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算术、语文、动物、植物、地理、历史、音乐、体育(拳术、茶拳)、英文、阿文、教义、《古兰经》等。笔者大伯(名白汇川)1941—1942年即在该校学习过,据老人家回忆,学生每日礼拜五次,早晨天不亮就得起床,到阜阳城墙上跑步,然后吃早饭、上课,晚上还要上晚自习。学习十分紧张,生活也很苦,但确实也学到不少知识,师生的精神状况也非常好。1944年,学校开始实行贷学金制,每次贷36人,每人500—1000元。抗战胜利后,成达中学又添设高中班,学生增加到600余人,教职工20余人,汉族学生占80%。教学内容有所改变,阿文、教义全部取消,只授普通课程。由于收费较高,一般贫苦回民子弟已上不起中学,所以成达中学实际上已转变为只有少数回民子弟的普通中学。1943年,安徽分会又创办了一所专门培养阿訇人才的“天经学院”,院长哈富贵,教授马明导阿訇。天经学院没有固定的教学地点和固定的学员,一直办到1947年4。抗战胜利后,安徽回民教育发展很快。创办了树人(校址中村集)、真源(涡阳)、崇真(凤台县太平集)、建国(太和)、育英(太和)等回民中学。1947年中国回教协会对全国回民中学进行全面调查,认为影响较大的有22所,其中北京3所、甘肃6所、安徽3所、云南2所、四川、青海、西康、湖南、河南、陕西、新疆各1所3。在安徽分会成立之前30年代,安徽没有一所回民中学,而到1947年时已和北京一样拥有3所有影响的回民中学了,这不能不说是安徽分会重视教育,艰苦创业的结果。安徽分会在办中学的同时,还致力于创办回民小学。1940年即创办回民小学334所,1947年发展到77所,其中阜阳、太和各4所、颖上8所、合肥、亳县各5所、寿县15所、凤台6所、涡阳、宣城、滁县、桐城各2所、蒙城1所、蚌埠、临泉、芜湖、凤阳各3所、安庆7所。此外,安徽分会还创办有清真女学。为鼓励和支持回民子弟学习,部分支会还成立有“补助清寒回教学生委员会”对品学兼优的贫寒学生给予救济。5.民族联系的生长和纠纷稳定,有利于团结多支、区会的力量安徽分会成立后,组织成立了各地寺产管理委员会,推动了民主管理寺产的进程。划一食品牌,使广大回民经营牛羊肉生意方便而容易辩识。多数支、区会都成立了调解委员会,以调解民族内外的矛盾和纠纷。战争期间,常有国民党军队驻扎清真寺,破坏了礼拜殿和其他寺产,影响正常的宗教生活。分会和总会一起经常交涉,要求军队不得驻扎清真寺,维护了回民的民族利益。分会还对安徽回民职业情况做过调查,其中60%务农,20%务工,10%经商,5%从事军政教育工作,5%从事其它工作。三、安徽客观方面的原因分会是基层组织,是总会的扩展和补充,是在总会指导下按总会章程开展工作的。总会的工作纲领、章程、指示都会对分会的工作有着制约和影响,总会的性质、发展方向也时刻规范着分会的活动。安徽分会便是在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的规定和影响下开展各方面工作的。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安徽分会长达8年的活动是多方面的和卓有成效的。其工作成绩最突出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团结安徽回民坚持到抗战胜利,粉碎了日寇企图利用回民的阴谋。抗战期间,日寇为分化回民在各地组织了许多打着“回教”、“回民”旗号的敌伪组织,但至今我们还没听说安徽有。其二是重视创建和发展回民初等和中等教育,成绩显著。回民历史上曾出现一种错误倾向:只读经、不读书,加上回民经济基础差,生活水平低,无力办教育和送子女上学,结果造成回民普遍文化素质较差。安徽分会在经费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创办回民中、小学,教师大都凭着热情无偿劳动,这极大地改变了回民教育落后的状况。回民小学大大普及,最多时达77所,而当时安徽回民有250坊左右,几乎是3坊便有一校。回民小学的普及促进了回民素质的提高。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安徽分会是全民参加的民族、宗教团体。其参加人员之多,组织机构之完善,基层组织之完备,在历史上影响之深广,都是安徽回族史上其它团体无法比拟的,是安徽回族社区活动的一个高峰。抗战之前,安徽回族也曾有过一些社团组织,如中国回教俱进会安徽分会等,但一直没有形成多而健全的基层组织,也没能在民族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团结广大人民参加斗争。因此,其在安徽回族中的凝聚力较低,知名度也较差。这些组织大多存在机构不完善,领导成员内部不和,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缺点和不足。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安徽分会成立后,彻底改变了这种现状,克服了以前社团组织普遍存在的这些缺点和不足,取得了很大成绩。因此,人们有口皆碑、津津乐道。就是半个多世纪过去后的今天,老人们还经常谈到那个艰难的岁月,谈那些令人兴奋的往事。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安徽分会还十分重视回族民族经济的发展,创办了100余家手工工场,使贫苦回民得以糊口度日。这在极端艰苦的战争年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捐款捐粮,救济难民更是雪中送炭。安徽回民一方面亲见日寇侵略带给人民的深重苦难,一方面深感回教救国协会对人民的关怀,这怎能不使人激起抗日热情而投身到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去呢?当然,中国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