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初级(★)、中级(★★)、高级(★★★)单选题★税收分析工作制度规定,由(A)部门负责税收收入综合情况分析。A.计统 B.税政C.法规D.征管★税收分析的基本要求是以(B)为分析起点和基本依据。A、客观事实B、税收数据C、时效性D、理论基础★计统工作中的“重点”是指(A)A、以加强税收分析为重点B、以加强税源监控为重点C、以加强计划分析为重点D、以加强报表数据质量为重点★★税收分析的核心要求是解析(C),并在此基础上说明税收征管的情况。A、征纳双方关系B、税负增减变化C、税收经济关系D、应纳税额变化情况★★税收分析必须以(A)的关系为基本理论基础。A、税收与经济B、税收与法制C、税收与政府D、税收与征管★★根据税源范围,可将税源管理划分为(D)。A.隐性税源管理和显性税源管理B.增值税税源管理、营业税税源管理等C.重点税源管理和一般税源管理D.宏观税源管理和微观税源管理★★★税收时间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数值(D)。A、只能是绝对数B、只能是相对数C、只能是平均数D、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建立税收分析档案的数据和文字资料,要规范、完整、及时、准确,并且要(D)。A、真实B、齐全C、简要D、连贯多选题★税收主要由下列哪些因素决定?(ABC)A、经济因素B、税制因素C、征管因素D、征管人员★税负分析又可分为(AC)A、宏观税负分析B、税收弹性分析C、微观税负分析D、税收关联分析★税收分析具有以下特点(ABCD)A、以税收理论为基础B、以税收与经济的关系为基本理论基础C、以税收数据为分析起点和基本依据D、具有精确的结论和独特的表达方式★税务统计分析的种类按统计分析的内容可分为:(ABD)A、税收分析B、税源分析C、系统分析D、税政分析★★税收分析指标体系中的基础指标主要包括(ABD)。A、税收计统业务指标B、税收征管业务指标C、分析指标D、经济指标★★税收分析的基本原则有(ABCD)。A.实事求是原则B.从经济到税收原则C.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D.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原则★★税收分析的主要内容有(ABCD)。A.税源分析B.税负分析C.税收弹性分析D.税收关联分析★★税收分析的主要目的(ABC)A、为加强征管服务B、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C、更好地组织收入D、应付上级的工作★★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的区别是(BCDE)A、宏观对应的是企业,微观对应的是地区B、宏观对应的是地区,微观对应的是企业C、宏观分析相应的指标是GDP、消费、投资、进出口、价格D、微观分析相应的指标是销售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应纳和实缴税金E、在宏观分析结论成型的情况下,应该用微观汇总情况加以佐证和补充★★税务统计分析的主要任务包括(ABCD)A、及时、准确、系统地搜集、整理税务经济统计资料;B、分析税收的发展速度、水平和构成;C、研究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税收收入中的各税种、各经济类型的发展变化;D、揭示相互的比例关系,探索发展的规律性。★★税务统计分析的特点:(ABCD)A、从税务部门整体的角度出发,对税收总量进行综合分析;B、以准确的税务统计资料为基础,以国家税法为依据,对税务管理活动进行分析;C、采用统计特有的分析方法,对经济税源进行统计分析;D、在分析中注意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和系统分析相结合。★★★税务统计分析的内容有(ABCD)A、分析税收收入进度和收入变化情况及发展趋势B、分析税收政策的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C、分析征管工作的深度、广度和工作质量以及纳税人的纳入态度和依法程度D、分析税源增减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税收分析工作机制的内容主要包括(ABCDEF)等。A、月度税收分析会B、地区税收分析会C、税收情况报告通报D、定期税收预测E、经济税源调查F、税收分析档案管理★★★税收常规分析主要反映当期(月、季、年)税收收入的总体情况和形势,其主要内容有:(ABCD)A、准确判断和客观描述税收收入形势B、深入透彻分析税收增减变化的原因,进行各主要税种、行业的税收与相关经济情况的对比分析C、发现税源变动、征收管理以及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D、预测收入趋势,提出加强税收管理、完善税收政策的措施建议★★★税收专题分析主要对税收中特定问题或现象进行分析,通常包括:(ABCD)A、对问题或现象进行客观描述B、对问题或现象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C、对发展趋势做出预测D、提出改进的措施建议。★★★税收效率原则就是指政府征税应讲求效率,遵循效率原则。通常有(CD)两层含义。A、征管效率B、时间效率C、行政效率D、经济效率判断题★税收分析只是为完成税收收入任务服务的。(错)★税收分析要在宏观上找问题,微观上找原因。(对)★税收分析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解析税收经济关系。(对)★税收分析是以客观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为研究分析对象的认识活动。(对)★税收由经济因素单方面决定。(错)★税收分析是税收管理的眼睛,对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税源管理和征收管理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对)★实事求是是税收分析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对)★税收分析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主要包括税收资料、经济资料和征管资料。(对)★税收分析指标体系包括基础指标和分析指标。(对)★★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也是国家调控经济、调节分配的重要经济杠杆。(对)★★税收分析不包括会统分析。(错)★★不论什么样的税收调查分析,设计税收分析指标体系时,指标应尽可能的详细,采集的数据应尽可能的多。(错)★★税收分析以税收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税收数据为分析对象。(对)★★税收特征不包括税负。(错)★★税收分析的内容主要是对税收自身的特征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定性分析。(错)★★税收专题分析主要动态反映当期(月、季、年)税收收入情况,税收常规分析主要反映特定税收问题或现象。(错)★★定期税收预测包括年度预测和月度预测。年度预测通常一年进行4次,月度预测一般每月2次。(对)★★税收分析指标体系中的分析指标主要由基础指标经过运算加工而成,用于反映税收内部状况、税收与经济关系以及税收征收管理水平等情况。(对)★★税负分析中要注意进行实际税负与法定税负的比较、不同地区之间的宏观税负比较、同行业税负比较、税种税负比较、企业税负与所属行业平均税负的比较。(对)★★开展税负分析的目的,就是要了解真实税源状况,判断现实征收率,并据以查漏补缺,应收尽收。(错)★★税收数据是税收分析的基础,如果没有足够多的数据量支持,很可能导致分析结果的错误。(错)★★★在进行税收征收管理因素分析时,主要从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两方面分析,尤其是外部管理。(错)★★★税收关联分析主要是对有相关关系的各类税收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目的是发现企业财务核算、纳税申报中的异常情况以及税款征收中的问题。(对)★★★税源是经济发展成果在税收上的体现,是税收的起点,也是税收征管、税收分析的起点,因而也是国家制定税收政策的出发点。(错)★★★基层税款征收单位的月度预测要在纳税申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税款预缴入库等因素进行。省、市、县税务机关税收预测只要将下级单位预测进行汇总即可上报。(错)简答题★税收分析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税收分析是以客观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为研究分析对象的认识活动。进行税收分析,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1)坚持从经济到税收的原则。(2)实事求是的原则。(3)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4)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原则★税收分析的含意是什么?答:税收分析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一定时期内税收与经济税源、税收政策、税收征管等相关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评价,查找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的措施建议的一项综合性管理活动。它是税收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是促进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税收职能的重要手段。★税收分析工作要建立怎样的组织保障体系?答:按照税收分析工作的要求,建立局领导统一领导、计统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共同参与、上下级密切配合的税收分析保障体系。★★月度税收分析会参加部门及职责是什么?答:月度税收收入分析会由主要局领导主持,计统、税种管理、征收管理以及税源管理等部门参加。计统部门负责税收收入综合情况分析,税种管理部门负责分管税种收入情况及政策执行情况分析,征收管理部门负责征管措施成效分析,税源管理部门负责税源情况分析。★★税收情况报告和通报的作用是什么?答:各地税务机关要每月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向下级税务机关通报税收收入完成情况,及时分析收入形势,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促进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以及组织收入工作的顺利开展。当收入情况发生异常波动或出现较大问题时,要及时汇报或通报。★★税收分析指标体系中的税收计统业务指标包括哪些内容?答:税收计统业务指标包括税收月(旬)快报、会计统计报表、重点税源监控资料、税收分析档案等目前计统部门核算、统计的数据指标。★★怎样深入开展税负分析?答:首先要进行地区、税种和行业的宏观税负分析。其次,要利用微观经济和税收数据开展针对企业层面的微观税负分析。还要将宏观税负分析与微观税负分析相结合,进行税负综合分析。★★★省、市税务机关税收分析工作的主要职责是什么?答:省、市税务机关税收分析工作的主要职责是贯彻上级税收分析工作要求,负责分析和监控本地区及行业税源、税收情况,推动本级税收分析工作,组织指导下一级做好税收分析工作。★★★县级税务机关税收分析工作的主要职责是什么?答:县税务机关税收分析工作的主要职责包括贯彻上级税收分析工作要求,开展本地区经济税源分析调查,做好税收日常分析和专题分析,特别是做好本地区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收微观分析,并做好税收分析的上报和信息反馈工作,为上级领导决策和加强税源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宏观税收分析单选题★税收总量与经济总量的对比分析是(B)。A.税源分析B.税负分析C.税收弹性分析D.税收关联分析★根据“税收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宏观税负”这一关系,分析对税收变化的影响程度时,应用的方法是(B)。A、单因素分析法B、二因素分析法C、多因素分析法D、宏观税负分析法★税收宏观分析是从(A)出发,研究税收自身的特征、税收与经济在理论上的关系和这种关系在实际上的表现、税收收入能力估算、税收收入预测等宏观方面,对税收作全面的把握。A、税收和经济宏观关系B、税收的增长特征与经济的数量关系C、税收资金运动D、税收收入进度★全国或地区的税收总量与国民经济总量关系的分析,属于(B)。A、微观分析B、宏观分析C、中观分析D、专题分析★税收分析的起点是(A)。A.税源分析B.税负分析C.税收弹性分析D.税收关联分析★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宏观税收分析目的?(D)A、准确判断收入形势,为领导决策服务B、深入分析税收增减变化原因,准确预测税收收入走势C、反馈经济运行情况,发挥税收监督职能D、解析纳税人的税收经济关系★弹性可以反映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适应程度,当税收弹性系数大于1时,一般表明(B)A、税收收入增长慢于GDP的增长B、税收收入增长快于GDP的增长C、税收收入增长与经济经济增长背离D、两者同步增长★宏观税负是指税收收入占(C)的比率。A.国民生产总值B.国民收入C.国内生产总值D.社会总产值;★税收收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比值为(A)。A.税收收入弹性B.税收负担率C.宏观税负D.税收指数;★税收分析中的定量分析通常是指(B)A、从性质上研究税收与经济、政策、征管之间的内在关系B、从数量上研究税收与经济、政策、征管之间的内在关系C、从正向上观察经济关系主要指标、税收政策、征管质量对税收产生的影响D、税收对经济、政策和征管的反作用或能动影响★说明税收与经济关系最直接的静态指标是指(A)A、税收负担B、边际税负C、税收变化弹性D、征收率★说明税收与经济关系最直接的动态指标是指(C)A、税收负担B、边际税负C、税收变化弹性D、征收率★宏观税负是指税收总量占(B)的比重。A、税基B、GDPC、增加值D、投资额★★某省税收收入前4个月稳定增长,共入库税款317.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6%。这里的“19.6%”是(C)。A.平均增长速度B.定比增长速度C.同比增长速度D.环比增长速度★★按价格形式分,国内生产总值可分为现价国内生产总值和(B)国内生产总值。A.不可比价B.可比价C.均价D.生产价★★税收分析中的总体分析通常是反映(D)。A、全国或地区税收总量与国民经济总量的关系B、微观领域税收收入情况C、从结构上表现的税收与经济、政策、征管之间的内在关系及税收自身变化D、从整体上表现的税收与经济、政策、征管之间的内在关系及税收自身变化★★某市分析报告中写到:某市2007年税收完成20亿,2006年完成16亿;统计局颁布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600亿,GDP增速为9.5%。另2006年GDP为540亿。求某市税收现价弹性系数是(B)A、2.63B、2.25C、2.73D、2.20★★经济发达地区税收收入总量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税收收入总量低。税收收入与经济发达程度(C)A、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B、成反比C、成正比D、不成比例★★在经济结构和税收政策未变的条件下,某地区实际税负的提高,其征收率也会相应地(B)A、下降B、提高C、不变D、不受影响★★某地区2003—2007年税收与经济情况表单位:亿元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税收收入46205425622377938657GDP4675958478678857446279396根据表中资料,可计算整理出的指标是(D)A、人均税收收入B、人均GDPC、2005年税收增长10%D、各年宏观税负★★上表资料中,税收收入定基增长量是(A)A、4037亿元B、864亿元C、807亿元D、4934亿元★★上表资料中,税收收入平均每年增长(D)A、87%B、8.6%C、42.5%D、17.0%★★上表资料中,2006年宏观税负为(D)A、8.45%B、9.1%C、12.5%D、10.47%★★★我们通常将消费、投资和出口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是最大的需求。以下(A)是衡量消费需求最准确的指标。A.最终消费B.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C.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D.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地区的发达程度与税收收入成正比。经济发达地区税收收入总量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税收收入总量低。税收的增长与经济发达程度(A)A、不一定成正比,有时可能成反比B、一定成反比C、一定成正比D、不成比例★★★某市近5年税收收入情况如下: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税收(万元)352887383795423127532748595592请问该市近5年税收的平均发展速度是(B)A、113.75%B、113.98%C、117.19%D、114.25%★★★某市税收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该市2007年完成各项税收收入450亿元,2002年完成180亿元。请试计算该市近五年税收的年平均增长率。(C)A、37.5%B、38.5%C、20.11%D、25%多选题★影响宏观税负高低的主要因素有(ACD)。A.税收政策B.经济增长C.征管力度D.经济结构和质量★在税收宏观分析中,税收与下列(ABC)因素密切相关。A.GDP总量B.价格C.消费D.供应★★下列属于影响一次性征管因素的有(AB)。A.清理欠税收入B.专项检查查补税收收入C.税收政策变化增加税收收入D.汇算清缴所得税收入★★经济的发展变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主要取决于(BCD)。A.价格水平B.经济发展的规模C.生产的经济效益D.经济结构★★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其核算的方法有(ABC)。A.生产法B.收入法C.支出法D.投入产出法★★下列各因素中,可能对税收收入造成影响的有(ABCD)。A.GDP总量B.GDP结构C.税收管理水平D.税收政策调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表现形态主要有(ACD)。A.价值形态B.价格形态C.收入形态D.产品形态★★反映各年度宏观税负的数列是(BF)A、变量数列B、时间数列C、时期数列D、时点数列E、绝对数时间数列F、相对数时间数列G、平均数时间数列★★★关于回归模型Y=a+bX+c中随机变量C,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BC)A、是反映X和Y之间线性关系之间的随机因素对X的影响B、是反映X和Y之间线性关系之间的随机因素对Y的影响C、是不能由X和Y之间线性关系所解释的D、是可以由X和Y之间线性关系所解释的★★★投资的增加意味着(ABC)A、居民的收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B、厂商生产能力的提高C、国民收入的增加D、储蓄的增加★★★物价指数主要包括(ABCD)。A.居民消费价格指数B.商品零售价格指数C.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D.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目前,国际上基本有两种宏观经济核算体系,分别是(AB)。A.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B.国民帐户体系(SNA)C.国内生产总值体系(GDP)D.国民生产总值体系(GNP)判断题★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是否协调,是检验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标准。(对)★影响宏观税负最终形成的三大主要因素是指: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征管因素。(对)★某市2005年经济增长率为10%,2006年经济增长率为8%,那么2006年该市经济增长率比上年下降了2%。(错)★税收弹性分析、税负分析、税源分析和税收关联分析,是深化税收分析的四种主要分析形式。既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对)★税收与经济的关系,在什么时期都是值得分析的。(对)★★税收贡献拉动因素分析的基础是分类弹性分析。(对)★★从宏观上分析,税收收入的决定因素主要有经济增长水平、物价指数、宏观税负水平。(对)★★GDP统计数据虚高时,可造成表面宏观税负下降。(对)★★企业总体税负是描述宏观税收经济关系的重要指标。(错)★★税收的弹性分析是指税收规模与经济规模的对比分析。(错)★★税源质量与税收的基本关系是:税源质量好,税收贡献就相对多;税源质量不好,税收贡献就相对少。(对)★★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属于宏观分析。(对)★★进行宏观分析时,要顾及到经济的微观层面。(对)★★税收与经济的增长弹性分析,就是一种税收宏观分析。(对)★★税收弹性分析分为总量弹性分析和分量弹性分析。要注意剔除税收收入中特殊因素的影响,以免因特殊增收减收因素影响真实的弹性,掩盖税收征管中的问题。(对)★★某地区地税部门征收的全部税收收入占该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即为该地区地税部门宏观税负。(错)★★★税收分析中应用相对指标通过数量之间的对比,可以表明税收的相关程度、发展程度,它可以弥补只有税收规模、税收增量的不足,使人们清楚了解税收的相对水平和普遍程度。(对)★★★宏观税负分析通常采取同行业税负比较的方式,揭示企业税负与同行业税负的差异,查找税收征管漏洞。(错)★★★由于宏观税负内涵丰富,形成的影响因素复杂,所以说没有可比性,因此进行地区间的宏观税负比较没有实际意义。(错)★★★对实现的税金总量,分地区、分税种与基期和应征税金总额对比,以了解各地区、各税种的税金总量变动规律与发展趋势的分析,既是一种税收会计分析,同时又是一种税收统计分析。(对)★★★如果要分析地区经济结构对税收收入结构的影响,应只选择经济结构资料,不需要税收结构资料。(错)★★★利用税收对经济的作用,在经济高涨期降低宏观税负给经济降温。(错)★★★利用税收与经济周期的关系,在经济衰退期降低税率以刺激经济发展。(对)★★★纳税能力是指一定税源和税收政策条件下用科学的方法估算出的应征税款总量,或者说是潜在的应税规模。(对)★★★税源分析的核心要求是在了解和掌握税源的基础上明晰应税总量,所以税源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税源数量的分析、税源质量的分析和纳税能力估算。(对)简答题★★根据税源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目的和目标要求,浅谈税收分析工作的职能作用。答:税源管理工作要求在认识税收经济内在关系的基础上,了解掌握税源,建立税收经济联系,做到应收尽收足额入库,促成税收职能最大化实现。为此,税收分析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捕捉税源信息、说明经济形势、估算纳税能力,总结税收经济关系运行规律和特征,揭示税收征管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发布数据信息,指导完善税收征管,促成纳税人如实、完整、准确地申报其生产经营活动情况,监督申报税款足额解缴入库,促成税收职能最大化实现。★★宏观税收分析的涵义是什么?答:宏观税收分析是以国民经济核算单位为基础研究对象而开展的说明税收经济关系、反映税收征管工作的系列分析。它以国民经济数据指标为基础数据,以数理分析技术为手段,通过对国民经济数据资料的挖掘整理,解析税收与宏观国民经济关系的合理性,总结宏观税收经济关系的客观规律和运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评价考核税收管理工作、预测税收经济关系发展的未来趋势,为组织税收收入、制定税收政策、完善税收征管、调控国民经济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服务。其特点是数据基于国民经济数据,应用服务只能说明宏观问题。★★★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涵义是什么?答: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商品零售价格变动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影响居民购买力和市场供需的平衡,影响到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关系。★★★广义税源的涵义是什么?答:广义税源是指根据我国现行有关税法规定可能产生税收的一切社会资源,包括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物质生产量、业务交易量、新创造的价值、占用的社会资源、劳动所得及某些特定的经济行为。简言之,泛指一切涉税经济活动及行为。计算题★某省2002年-2006年GDP、税收收入情况如下表:2002年-2006年某省GDP与税收增长情况表单位:亿元、%年份GDPGDP增长率(现价)税收收入税收增长率宏观税负税收弹性系数2001年5,577.78—428.78—7.692002年6,122.539.77466.738.852003年7,098.5615.94548.3417.492004年8,768.7923.53728.2532.812005年10,116.6815.37919.5326.272006年11,926.3417.891105.7820.25根据所提供资料计算各年宏观税负及税收弹性系数。要求列出计算步骤并将计算结果填在表中相应空白处。(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答:2002年-2006年某省GDP与税收增长情况表单位:亿元、%年份GDPGDP增长率(现价)税收收入税收增长率宏观税负税收弹性系数2001年5,577.78—428.78—7.692002年6,122.539.77466.738.857.620.912003年7,098.5615.94548.3417.497.721.102004年8,768.7923.53728.2532.818.311.392005年10,116.6815.37919.5326.279.091.712006年11,926.3417.891105.7820.259.271.132002年:宏观税负=(466.73÷6122.53)×100%=7.62%税收弹性系数=8.85%÷9.77%=0.912003年:宏观税负=(548.34÷7098.56)×100%=7.72%税收弹性系数=17.49%÷15.94%=1.102004年:宏观税负=(728.25÷8768.79)×100%=8.31%税收弹性系数=32.81%÷23.53%=1.392005年:宏观税负=(919.53÷10116.68)×100%=9.09%税收弹性系数=26.27%÷15.37%=1.71 2006年:宏观税负=(1105.78÷11926.34)×100%=9.27%税收弹性系数=20.25%÷17.89%=1.13★某地区近几年的GDP与税收收入如下(单位:亿元)年份GDP税收2004812.8580.362005929.4987.2720061296.66113.2720071519.9134.18请计算各年度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系数。(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答:答案如下表单位:亿元年份GDP增幅(%)税收增幅(%)税收弹性宏观税负%2004812.8580.369.892005929.4914.3587.278.60.69.3920061296.6639.5113.2729.790.758.7420071519.917.22134.1818.461.078.83如不列表可分步计算,答案相同即可得分。★2007年某地区税收总量为150亿元,GDP为1200亿元,2007年该地区宏观税负是多少?答:宏观税负=税收总量∕GDP×100%=150∕1200×100%=12.5%★某地区2007年税收增长率为25%,GDP现价增长率为20%。该地区2007年税收弹性为多少?答:税收弹性=税收增长率/GDP现价增长率=25%/20%=1.25★★2007年1月份某地区宏观税负为7.6%,2月份该地区宏观税负为8.4%。2月份该地区环比税负差异是多少?答:环比税负差异=当期宏观税负-上期宏观税负=8.4%-7.6%=0.8%★★2007年2月份某地区宏观税负为8.4%,2006年2月份该地区宏观税负为7.9%。2月份该地区同比税负差异是多少?答:同比税负差异=当期宏观税负-上年同期宏观税负=8.4%-7.9%=0.5%★★某地区2006年税收收入增长量为2000万元,其中营业税增长1600万元。2006年营业税税收增长贡献率为多少?答:营业税增长贡献率=(报告期营业税税收收入-基期营业税税收收入)/(报告期税收收入总量-基期税收收入总量)×100%=1600/2000×100%=80%分析报告单选题★税收分析报告的结构一般应分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部分。以下(B)部分内容,不属于主体部分的一般内容。A.基本情况B.调查目的C.收入分析D.存在问题★★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税收分析报告的写作原则?(A)A、系统规范,客观公正B、言之有物,不尚空谈C、实事求是,反映真理D、有的放矢,看准对象★★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税收分析报告的语言技巧(D)A、规范B、准确C、简明D、高深★★在税收分析报告中,规范使用数字的原则是:汉字和阿拉伯数字要求(A)A、体例统一B、方便随意C、统一大写D、统一使用汉字★★★税收分析报告的三个必不可少的组成内容是(A)。A、情况说明、原因分析和建议说明B、情况说明、税源调查和预测C、原因说明、税源调查和预测D、建议说明、税源调查和情况说明多选题★税收分析报告根据分析的内容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ABCD)。A.宏观分析B.微观分析C.专题分析D.税收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按税收分析的功能不同,可将税收分析报告分为(ACD)。A.进度分析B.专题税收分析C.典型剖析D.税收预测分析★★按税收分析的方法不同,可将税收分析报告分为(ABCD)。A.税收计划分析B.税收会计分析C.税收统计分析D.税收宏观分析★★税收分析报告写作应遵循的原则(ABCDE)A、言之有物,不尚空谈B、实事求是,反映真理C、有的放矢,看准对象D、分析综合,内容真切E、认真负责,反复修改★★税收分析报告写作的表达方式有(ABCDE)A、背景说明B、情况说明C、原因说明D、建议说明E、记述议论★★税收分析报告写作在语言使用上具有自身的特点(ABCD)A、规范B、准确C、简明D、通俗★★税收分析报告的特点是(ABCD)A、综合性B、专业性C、深入性D、数量性E、总结性★★★税收分析报告的选题,是税收分析报告写作的前提,通常题目的确定(ABCD)A、从大量的税收经济现象中提炼出来的税收经济的基本问题B、要体现抓住新苗头、选择新问题、提出新思路、开辟新角度,使用新方法C、随着社会、经济、税收的发展变化出现的一些大家共同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D、选择的题目必须是税收问题的客观实在,而不主观臆造★★★税收分析报告要正确选题,其根本途径是(ABCDEF)A、长期积累,握准税收经济的根本问题B、密切关注国民经济和税收形势的不断变化,把准一定时期税收工作的重点问题C、深钻细研,认准税收理论的难点问题D、测准税收问题变动的时点以及未来趋势E、广泛涉猎,切准当前社会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F、求实创新★★★税源分析报告的编写应满足如下要求:(ABCD)。A.时效性B.准确性C.针对性D.逻辑性★★★税收分析报告中的数字,除了要求准确外,还要讲究使用技巧(ABCDE)A、数字表述得当B、绝对数和相对数的应用要灵活、恰当C、数字要进行适当加工和换算D、数字使用要规范E、数字不应文字化★★★税收分析报告中的原因说明就是要在分析时应剖析原因类型,其类型主要有(ABCDEF)A、主观原因B、宏观原因C、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D、直接原因E、间接原因F、历史原因★★★税收分析报告中情况说明,就是要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各种不同的(ABCD)A、税收的特征B、税收的规模与状态C、税收的结构D、税收的变化、速度判断题★某市地税局在给市政府的分析报告中写道;“我市税负水平整体较低,但呈逐年上升趋势,建议政府加快工业发展,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及产业结构升级。”本报告属于宏观分析报告。(对)★税收分析报告既提出问题,又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对)★税收分析报告是一种综合性、专业性、数量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应用文。(对)★★在税收分析报告中,许多资料都可以绘制饼形图,用以表明总体内部结构的分布情况。(对)★★税收分析报告运用大量的数据材料和具体实例去揭示事物的规律性,说明税收问题的特征、原因等。(对)★★★进度型税收分析报告既可以用于对税收运行情况的宏观分析,又可以用于分析个别或部分纳税人的纳税情况。(对)简答题★★月初某县地税局计统部门,根据上月税收完成情况,给局领导及政府部门撰写税收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报告,这篇分析报告经过怎样的工作流程才能完成。答:常规税收分析工作流程:一、获取和查阅税收及相关资料,加工整理形成各种分析图表。二、分析人员共同研究讨论收入形势和分析重点,撰写内部分析报告。三、专题会议研究,行文向上级报告、向下级通报收入情况。四、整理税收分析档案。五、跟踪了解分析中所发现问题的成因及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微观税收分析单选题★非典影响收入的税收分析,金税工程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分析,属于(C)A、宏观分析B、微观分析C、专题分析D、税收执行情况分析★税收分析是从税收(C)来研究税收发展变化规律的。A、质量变化B、客观事实C、数量变化D、预测情况★税收由经济因素、税制因素和(D)决定。A、经济规模B、经济结构C、现行税制D、征收管理★税收增长贡献率是指(D)A、报告期税收收入与基期税收收入的比例B、当期税收收入与前期税收收入变化的情况比例C、当年一定时期税负与上年同一时期税负的差异D、某一税种税收每增长一个单位所带来的税收总量的增长率★★税基总量分析主要是反映(D)A、价值形式表现的经济活动量B、税基与税源的比例关系C、税收产生的基础D、税基规模的发展趋势★★时间数列是把某种经济统计指标数值,按照(A)先后顺序排列所形成的数列。A、时间B、指标数值C、标志值D、变量★★某区各单位税收入库情况如表基层单位数税收收入(亿元)2214201030123025计算全区平均每个基层单位的税收收入时,应采用的方法是(D)A、加权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简单算术平均数★★采用一定的统计技术方法,对未来税收收入的(A)结果体现着对税源的了解程度、税收分析的深度。A、预测B、计算C、计划D、分配★★对某企业税收收入情况、资金运作情况等方面进行的综合分析,属于(A)。A、微观分析B、宏观分析C、中观分析D、专题分析★★因素分析法是税收微观分析中的一种常用方法。以下关于因素分析法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D)。A.因素分析的排序规则是:先实物量,后价值量;先绝对值,后相对值。B.因素分析法在实际应用中有连环替代法和差额计算法两种方法。C.因素分析法适用于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性指标的分析。D.因素分析法的一大缺点是只适用绝对指标的分析。★★★某种应税产品报告期与基期比较销量增长26%,但销售价格下降32%,则计税总值为基期的(B)。A.166.32%B.85.68%C.185%D.54%★★★税务人员如果想了解企业的成长能力,预测未来的税源变动情况,他应该考核(C)指标。A.资产周转率B.净资产收益率C.销售增长率D.存货周转率★★★聚类分析是运用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某种数据特征,遵循“物以类聚”规律进行数据处理,为事物的分类管理提供数据支持的一种分析方法,以下关于聚类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①运用聚类分析后,每个类内部的性质相近,而不同类个体的性质有较大的差异②使用这种分析开展税收分析,可使税务人员更清楚地认识税收征管案例的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征管措施③聚类分析、回归分析和判别分析,是多元分析的三大方法④实际应用分析中,常以重心为分类基本特征进行定性分析,以距离为基本试题尺度进行量化分类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C)是衡量样本税负偏离于平均税负的绝对指标,可以反映出样本税负的平均波动情况。A.平均税负B.税收负担率C.标准差D.税收弹性系数★★★(D)是衡量样本税负偏离于平均税负的相对指标,可以直接反映出税负差异的比例情况。A.平均税负B.税收弹性系数C.标准差D.离散系数★★★反映我国税收收入情况的数列,属于(A)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相对数时间数列★★★反映全市纳税户数情况的数列,属于(B)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相对数时间数列多选题★已知全市6个个体纳税大户的月纳税总额39万元,计算全市6个个体纳税大户的月均纳税额的方法及平均数是(AD)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6.5万元E、8万元★★微观税收分析常用的数据指标逻辑关系推断法主要依据的逻辑计算关系有(ABCD)。A、数据指标跨期衔接关系B、财务数据指标勾稽关系C、财务报表与纳税申报表间关系D、投入产出配比关系★★某地区某年税收收入完成115350万元,其中:国有企业完成税收87800万元,集体经济完成21200万元,个体及其他经济完成6250万元。则(ACD)A、国有经济税收所占比重为76.1%B、国有经济税收所占比重为18.4%C、反映了该地的经济结构还是国有经济占绝对比重D、反映了该地其他经济所提供的税收收入明显偏低的客观现实。★★影响微观分析效率和成果的因素有(ABCD)A、企业财务不健全B、会计信息失真C、信息渠道偏窄D、信息孤岛★★甲地区个体户税收平均负担率为13.2%,乙地区个体户税收平均负担率为10.8%,则(BD)A、甲地区个体户税收平均负担与乙地区个体户税收平均负担之比是1:1.22。B、甲地区个体户税收平均负担与乙地区个体户税收平均负担之比是1.22:1。C、甲地区个体户税收平均负担率只有乙地区的81.8%。D、乙地区个体户税收平均负担率是甲地区的81.8%。★★★在税收预警分析中,纵向分析包括(ABD)A、数据相关性检验B、变化弹性测算C、征收力度分析D、数据波动规律测算★★★在税收预警分析中,横向分析包括(ABD)A、同业指标规律测算B、指标配比关系比较分析C、数据相关性检验D、数据离散情况测算★★★时间数列中,可以直接相加用于反映某地区经济的累计总额和总成果的指标有(ABE)A、税收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C、税负D、增长量E、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F、纳税户数★★★对某省2007年工业企业情况的分析如表企业单位数销售收入(亿元)职工人数(万人)销售税金(万元)年底欠税(万元)绝对额比重%绝对额比重%绝对额比重%绝对额比重%绝对额比重%总计51163100.01036100.0320100.0925142100.048006100.0国有45018.857255.223172.067354272.84232388.2集体1613531.529728.78426.115572216.8542511.3私营3052759.716716.151.69587810.42580.5对此可做出如下评价(ACDE)A、从企业数量来看,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少于其他经济类型的企业,充分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特点。B、私营经济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C、尽管私营及其他经济成份户数占绝对优势,但无论是销售收入、职工规模还是销售税金仍远远低于国有经济。D、从销售税金来看,国有和集体经济销售税金达829264万元,占全部销售税金的89.6%,充分反映了目前该省税收收入来源的主要渠道仍然是公有制经济。E、从实际税收负担率来看,该省2007年工业环节税收平均负担率为8.93%F、从实际税收负担率来看,该省2007年工业环节税收平均负担率为11.77%★★★在微观税收分析中,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常用的主要指标有:(ABC)A、产品销售率B、销售利润率C、资产收益率D、资产负债率判断题★微观指标体系的两个基本方面包括动态的税收弹性分析以及静态的税负分析。(对)★开展税负分析是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一个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对)★常规分析反映的是税收收入的静态收入情况,一般按月度进行分析,有的地区也按旬进行分析。(错)★★行业税负与同业税负是同一概念,可以混用。(错)★★一个行业的税负离散系数越大,说明这个行业的税收征管情况越复杂。(对)★★征收力度是综合各行业税负情况测算出的不同地区税负相对水平的综合指标,应用这一指标可以综合地说明地区之间的征收强度和征管质量。(对)★★征收率、入库率与征收力度是同一概念,都是用以考核征管质量的指标。(错)★★由于微观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分析的研究对象都是具体的纳税人,所以说微观税收分析就是纳税评估分析。(错)★★标准差大,说明同一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税负差异越大,标准差小,则说明同一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税负较为接近。(错)★★在申报阶段,根据纳税人的财务报表可编辑出关于纳税人经营情况和税源变动情况等资料。(对)★★税收总量往往与税收增长成正比,总量越高,基数越大,增长幅度一般越高。(错)★★★税收征收效能位差评估模型的关键是要注意税源的相关性。(对)★★★在会计核算中,企业收入、增加值和利润之间存在确定的逻辑计算关系。这种确定的逻辑计算关系决定了在企业一定生产能力范围内,企业增加值的增长一定随着企业收入的增长同步增长。(错)★★★当存在压缩利润的虚假会计处理时,销售毛利率的数值比正常高而销售成本率的数值比正常低。(错)★★★征收率是衡量税收征收效能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征收率=实际征收数/纳税能力,也可以表述为:征收率=实际税负/理论税负。(对)简答题★微观税收分析的含意是什么?答:微观税收分析是以具体纳税人为研究对象而开展的,说明税收经济关系,反映税收征管工作的系列分析。计算题★数据显示,某企业上半年税收入库情况如下:据此进行环比分析,计算该企业3月份入库率变化幅度和4月份入库率变化幅度。答:3月份入库率变化幅度=3月份入库率-2月份入库率=105.4%-94.6%=10.8%4月份入库率变化幅度=4月份入库率-3月份入库率=91.3%-105.4%=-14.1%★★某企业2006年销售A商品1200件,销售单价为1000元,税率为4%。2007年销售了1700件,价格不变,而税率调整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行政合同在公共安全事件应对中的实施与特点
- 2025版知识产权许可合同模板范本
- 2025年度生态环保型建筑装修工程合同样本
- 2025版防火卷帘门供货与智能监控系统集成合同
- 2025年度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股权质押借款合同
- 2025年高端婚车租赁带司机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循环经济贷款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年度地铁隧道施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水库土地租赁与农业发展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电动汽车充电网络供电协议合同范本
- 高考数学强基计划自主招生竞赛复数讲义
- 水利工程事故案例
- 医院外包项目评估审核制度与程序
- 天猫店铺转让合同范本
-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方案
- JJG 814-2015自动电位滴定仪
- GB/T 24405.1-2009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第1部分:规范
- GB/T 13539.1-2015低压熔断器第1部分:基本要求
- 严守培训纪律承诺书模板
- 水库监理实施细则范本
- 空调竣工验收报告78017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