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学习心得体会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2016最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学习心得体会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今天刚学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又有了新的认识。一、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然而,由于认识的问题和诸多原因,帮助未成年人需各方共同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应该让他们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则十分必要。二、 学校不仅是青少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园地,而且还必须更注重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培养,既做学问也教做人,两者不可偏废。有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家长若用棒教,大打出手,是侵犯人权,子女可以将你告上法庭。棒教行不通,还是言教身教靠得住。言教就是像对待朋友一样,平等对待子女,通过交流思想,讲明道理,以理服人,不要居高临下,施以压服。身教比言教更显效果。如果做家长的成天围着麻将转,而要求子女安心写作业;夫妻若成天为鸡毛蒜皮吵嘴打仗,能让子女不受干扰吗?家长如虐待父母,对父母不孝,却要子女敬重自己,只能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凡此种种不良的身教,都将影响子女的道德素质培养。教师也是一样,教师若平时口出脏话,或衣衫不整、随意打骂学生,对学生的一生都影响重大,不但对学生的认知产生了影响,更侵犯了学生的权利。作为教师每一天都面对的是未成年人,因此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放在首位!这样才能依法执教。2016最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学习心得体会(2)教师作为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社会队伍,学好、用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我们教师必修的一门功课。关注青少年儿童成长,维护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已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共识,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我们的社会中还存在着大量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现象,维护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还有许多需要我们的社会努力去做的事情,即使是在较发达地区,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的事也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全社会都来关注维护青少年儿童合法权益,并对此常抓不懈,将维护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作为一种经常性的工作来做。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专门法律,它具体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指导思想、保护内容、保护工作的原则,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予以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方法与内容,以及各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法律责任,是一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基本法。它的颁布和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视和关怀,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优化少年儿童成长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提高教育者的法律意识,使教育者自觉遵守法律规定。了解法律并遵守法律,应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在日常教学的具体行动中。二是要了解并尊重未成年人的客观需要,不以教师的主观意愿去要求孩子。未成年人正处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有其自身的需要和特点。比如孩子好动,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样长时间安静地坐着不动。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和理解未成年人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凭者自己的主观意愿去看待孩子、要求孩子。三是要充分认识不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危害性。不尊重为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会使学生未成熟的心灵受到残害,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如受侮辱的幼儿会形成懦弱或强烈逆反的性格,将来可能成为对自己和社会都不利的人;受体罚的孩子为了躲避受罚,可能会养成说谎的恶习。因此,教师对孩子人格尊严的侮辱,可以说是残害儿童幼小心灵的无形杀手,必须坚决予以杜绝。四是教师在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要讲求合理有效的方法,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教师既要严格管理,又要耐心教育,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信任、平等的关系,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五是对于存在缺点、错误的未成年人,教师更应对其进行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鼓励和帮助他们改进。未成年人在受到尊重的集体中生活,才会体会到受人尊重和尊重他人的价值,长大以后,就容易成为自立、自强、有道德、守纪律的人。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用多样化的、积极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与学生发生冲突,多鼓励,少批评,多表扬,不讽刺、挖苦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家庭的关爱,从而迸发出学习的热情。同时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加大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对一些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要及时、有力的打击、惩处。要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根据未成年人的特殊心理、生理特点,因材施教,因人而导,有的放矢;教育工作方式、方法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能用老套套,要注意改进方式,不断创造一些新的工作方法;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把社会上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将一些原来形成的工作机制、工作做法规范化,用规范化建设来提高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工作的整体水平。2016最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学习心得体会(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自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1992年1月1日执行以来,为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执行的过程中,人们还是发现这部法律缺乏可操作性。在真正处理关涉未成年人利益的案件时,人们很少会运用和遵循其中的法律条款。多年来,已经有不少法律专家、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和老师、社会工作者呼吁修订完善这部法律,彻实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全国人大也于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和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进行了修订,使其更加完善。但目前的修订还是不够的,人们在实施的过程中依然缺乏可操作性。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中,缺乏真正的责任主体。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虽然明文规定对未成年人有“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四重保护,但随处可见“有关人员”“有关部门”等笼统的叙述,一旦遇到棘手的问题,没有哪一个具体的人员与部门能真正负责。目前我们国务院有“妇女儿童委员会”、各省有“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青团有“未成年人保护协会”、民政部门有儿童福利机构、教育部门也承担着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看上去到处都有保护未成年人的协会和组织,但谁也不是真正的责任主体。比如贵州毕节那五名惨死于垃圾箱中的儿童,他们并非第一次离开家出门流浪。据报道,一年前他们曾经也离家出走,在外流浪,被民政部门送回老家。如果民政部门是保护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主体,那么他们就应该对这五名流浪儿童的家庭环境与监护人的情况有所了解并引起警觉,那么,当人们看到这些孩子再次流浪的时候,就会及时发现并及时救助。正因为没有真正的责任主体,像儿童惨死这样的悲剧才会一再发生。同样,网吧、向未成年人售烟酒、虐待儿童、利用未成年人乞讨、占用儿童休闲娱乐时间等等常见情况,都存在这样类似的问题,没有哪个主管部门会觉得这事应该主动管,负责任。在执法的过程中,缺乏司法解释与执法标准。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虽然明确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多项权利,但是,当他们的权益受到侵害需要被保护时,往往会陷于怪圈之中。比如现在农村普遍存在的留守儿童问题,是因为许多父母没有真正尽到监护人的责任。有些监护人还会残忍地虐待儿童。据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在2004至2010年七年间收集的部分媒体报道来看,七年间有280个孩子被父母打死。《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3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被撤销监护资格的父母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但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撤销监护资格的规定从1992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已经二十多年了,司法实践中却极少有法院援引此条规定,判决撤销监护资格。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有关人员或有关单位”具体范围是什么?“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的“监护人”指谁?未成年人在家里被虐待,虐待他的往往就是他的监护人,未成人的又往往需要监护人代为起诉与举证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于是就陷入了一个怪圈,事情往往就不了了之。无惩罚。整部《未成年人保护法》并没有对违反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提出具体的惩罚,大多数时候是笼而统之的“行政处罚”。对于伤害未成年的许多行为,也没有明确定罪。即使发生,最后也无法依据相关法规定罪。前不久发生的温岭幼师颜艳红的虐童事件最后撤销起诉、无罪释放就是这样的情形,因为找不到相关的法律对其定罪。没有高速有效的举报与救助途径和机制。因为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责任不明确,群众看到虐待儿童的事件,看到邻居家里有可疑的儿童也无法举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建议进一步修订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人保护法》,在对未成年人权益进行保障的同时,明确社会、学校、家庭、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与司法机关的责任。比如明确户藉管理机关与执法部门的责任,对未成年人实行严格的登记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郑州城市职业学院《影视摄像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会展项目综合运营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昌工学院《测试自动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酒店财务管理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电力电子变流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气体检测监控系统合作协议书
-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画法几何及阴影透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泌泰胶囊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河南2025年河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招聘81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大连软件职业学院《食品营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东芝授权委托书标准版
- 2023施工项目部标准化工作手册
- 中小学幼儿园中班下册点点回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
- SG-400140型火电厂锅炉中硫烟煤烟气喷雾干燥法脱硫+袋式除尘系统设计
- 中型轿车的盘式制动器的设计
- 低血糖急救护理课件
- 阴道镜检查临床医学知识及操作方法讲解培训PPT
- 建设工程前期工作咨询费收费计算表
- 行为矫正技术-课件
-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 脑血管造影术后病人的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