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1.我们的地球模型
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地球是怎样运动的?我们能做一个地球模型来表达所知道的地球知识吗?一、聚焦二、探索
1.在科学笔记本上写下几条我们知道的有关地球的知识,交流我们的认识,并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整理。2.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模型。
科学家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会根据观测的数据或假设制作出初步的模型,并根据新的数据,不断地加以修正。不同的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知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地球知识,选择制作不同的地球模型。地球结构模型。地球海陆分布模型。地球自转模型。①观察地球结构模型。
我们曾经用三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了地球结构模型,剖开并观察地球结构模型的扑面地球结构模型剖面图。地壳地幔地核②制作我们的地球海陆分布模型。
根据世界地形图,在一个塑料球体上用不同颜色表示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分布情况。海洋陆地③制作我们的地球自转模型。
用橙子模拟地球自转。赤道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纬线:与赤道平行三、研讨1.我们是如何制作地球模型的?我们的模型可以解释地球的什么知识?2.对比不同的模型,它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3.我们的地球模型还可以如何改进?四、拓展
观察常用的地球仪,说说我们可以从这个模型上获得哪些知识。地壳地幔地核1729003500海洋陆地模型经线纬线随堂训练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模拟实验告诉我们,对昼夜现象的解释有多种可能。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历史上人们对地球的运动有过哪些看法呢?一、聚焦傅科摆二、探索
1.阅读下面的资料。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索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托勒密的“地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托勒密的“地心说”。
古时候,人们直观地观察到日月星辰都围绕着地球旋转,地球似乎是静止不动的。古代天文学家托勒密(约生于公元100年)总结了前人的观点。他在《天文学大成》中提出以下一些观点:(1)地球是球形的。(2)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相对于宇宙而言,只是一个点,而且静止不动。(3)日月星辰等所有天体随着地球运动,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因此人们看到的是这些天体都有规律地东升西落。哥白尼的“日心说”。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受到古代学者的启发,提出了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运动体系假说。他意识到,假说一定要有令人信服的证据,为此他搭建了一个小型天文台,设计了观测仪器,进行了长达30年的观测。最终他取得了可靠的观测数据,创立了“日心说”,并在临终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1)宇宙是球形的,地球是球形的。(2)天体的运动是圆周运动。(3)地球是在运动的,绕轴自转,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4)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围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托勒密的“地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而且静止不动。地球是球形的。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围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日月星辰等所有天体随着地球运动。地球是在运动的,绕轴自转,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天体的运动是圆周运动。
日心说发表后,人们又陆续发现了一系列的支持“日心说”的证据。比如。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到木星的卫星以木星为中心旋转而不是围绕地球旋转,否定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说法。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2.再次做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完善我们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改进我们的地球模型。●用较强的光源照射地球模型,同时让地球模型自转。●在地球模型的几块大陆上,分别贴上几个反光的小圆片。代表地面上的人们。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倾斜。自转一周24小时,公转一周365天。
画图记录下我们的观察结果,连续的组图会使我们的解释更加清晰。地球自转是形成昼夜交替的根本原因。三、研讨1.托勒密和哥白尼的观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他们如何使自己的理论模型更具有说服力?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文化娱乐行业消费者忠诚度研究:细分市场策略分析
- 基于未来五年能源行业变革的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中环境监测与评估体系研究与实践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流量整形技术在互联网医疗健康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电商直播中主播与品牌合作模式市场趋势分析及风险预警报告
- 2023年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第四版答案及考试题库
- 2023年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作文教案
- 2025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过关测试题(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海外房产销售居间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中小企业创业贷款合同范本十三
- 2024山东兖矿集团招聘60人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固定资产投资自检自查报告
- 2024年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园林绿化苗木修剪图例
- 重症医学科健康宣教手册
- 试用期员工面谈记录表
-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
- 耳鸣-教学讲解课件
- 肠易激综合征1
- GB/T 2664-2001男西服、大衣
- 双减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面分层作业设计案例28《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