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邛窑陶瓷的兴衰与发展
从唐、隋时期创烧酒“琼瑶”是成都西郊琼氏市的四座古瓷窑遗址。据史料记载,它起源于东晋,发展于南朝,成熟于隋朝,繁荣于唐代,最终于南宋中后期。它经历了大约800年的时间。是四川地区古瓷窑遗址中面积最大、窑包最多、烧造时间延续最长、产品流散最广、社会影响最大的民间瓷窑。邛窑早期以烧制青瓷为主,在隋时创烧的高温彩绘瓷据现有的资料来看为中国釉下彩绘装饰的鼻祖,唐时以邛窑三彩器著称。在五代十国时期,曾为前蜀王室烧造贡瓷,从已发现的产品看,无论是其工艺性、艺术性成就都非常显著,是四川民窑中最具代表性的古窑。1唐三彩与邛三彩装饰手法及作用邛窑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是邛三彩器,这与当时著名的唐三彩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1.釉料化学组成不同,唐三彩为铅釉,邛三彩为石灰釉;2.着色剂不同,唐三彩以钴为蓝色着色,而邛三彩以氧化铜着色;3.装饰手法不同,唐三彩以平涂釉料作为装饰,而邛三彩以一种画的方式来表现,有各种图案,并且邛三彩有时在化妆土上彩绘后,再上透明釉,有时则在乳白釉上彩绘,这对后来形成的釉上彩和釉下彩有极大影响;4.烧成温度不同,唐三彩烧成温度为950℃-1050℃,为三彩陶。而邛三彩烧成温度为1200℃,已接近瓷器的温度,故而被称为高温三彩瓷(图1唐·三彩提梁杯)。1.1几种常见的成型方法邛窑瓷器品种丰富,有文具、酒器、陈列器、茶器、乐器、碗、坛、罐、造像、玩具、砖瓦等十余种,但其成型方式主要以轮制、模制和手工捏塑三种。其中尤以轮制产品最多,还有一些是以综合性的成型方法即各种手法交替使用。因而产品显得多样丰富。1.2装饰、转色器邛窑陶瓷的首要特点是坯体普遍地使用了白色的化妆士。这是因为邛窑所用原产地的瓷土含铁量高。胎泥制作不精细,烧制出的器物粗糙且成色不佳。为克服这一缺陷,让器物表面光洁亮丽,陶工们便在坯胎上用精挑细选的白色泥浆均匀地涂抹一层。经过高温锻烧后便呈现一种乳白色的外表,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色泽表现力。在装饰上,早期的青瓷器表面均无任何装饰,隋唐时期则广泛应用印花、划花、贴花、釉下彩绘、彩点、彩斑、弦纹,附加堆纹等。釉下彩绘是邛窑的特色产品,它是在隋代釉下点彩、斑彩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到唐时达到较高水平。内容非常丰富,彩绘技法多样,随心所欲,随意而作,图案简洁,用笔粗放,书法意味较浓,是邛窑中的精品,据考证其生产时代早于长沙铜官窑,可谓釉下彩绘瓷的鼻祖(图2唐·彩绘折腹碗)。1.3雕塑造型的美学表现邛窑出土的器物造型都非常优美,富有拙意。无论是拉坯成型的盘、碗,还是印模、捏塑成型的俑和动物,都显得落落大方,决无人工故意雕凿的痕迹,形态简洁明快,既来源于生活实践,又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改进。艺术性强,特别在一些捏塑成型的动物和人物造型上,更显得随意生动,艺术性较高。删繁就简、重写意。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讲究绝对的对称和比例,合理变形,适度夸张,手法宽松自然,往往妙趣天成(图3唐·骑兽佣)。1.4强化制品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邛窑窑炉主要以马碲形半倒焰窑和长条形斜坡式龙窑为主。从已知的材料来看,当时邛窑以柴为主要燃料。邛窑的精美产品取决于当时先进的烧制工艺,当时已开始使用圆筒式匣钵,从一匣钵残片上有“贞元六年润”可证明唐时已普遍使用。匣钵的使用,使得邛窑产品的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避免了烧制过程中瓷器表面颗粒、气泡的出现。使产品着色稳定,表现力大大加强,这都是使邛窑产品得以名扬天下的重要条件。2文化语言特点2.1邛窑酒具文化邛崃自古产美酒。在漫长的岁月里,有众多的文人墨客与邛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为邛酒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章。西汉年间反对封建思想,追求爱情自由的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就是在邛崃琴音相通,当垆卖酒,演绎了一段千古佳话。从此邛崃陶瓷的发展便与邛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此地仍以盛产文君酒而闻名。美酒配美器。邛酒的发展也带动着整个邛窑的瓷器进步。邛窑酒具品种繁多,既有中国传统的酒具还有受波斯、西域文化影响的酒杯。其中三彩鸭式杯最具特色,鸭杯首尾相接,釉色随意自然浑然天成,造型非常生动。因它极似西方的一种用动物头装饰的“来通”金银器皿。有学者认为它很可能与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图4唐·点彩鸭杯)。宋代邛窑瓷酒具五花八门、品种繁多,有的窑工在酒坛上直接刻画,书写与酒有关的诗句和谚语。饮酒器以碗、杯(高足杯盏)、台盏为主等。台盏是我国古代一种较高级的酒具,它是由盏托加杯(或高足杯和中小型碗)配套使用,台盏托盘下多出一高圈足,托盘上部中央处有一凹型圆座,极象今天在川西仍广泛使用的盖碗茶盏(图5宋·宣和四年铭文盏)。当时台盏的使用有一定的规格和要求,常在宴会、祭祀中供地位非常重要人员使用。由此可见当时邛窑酒具类陶瓷器的发展已是非常成熟了。2.2“茶”与茶文化的发展“茶”不仅是四川的特产更是邛崃当地的著名物产,西南地区的这种温和湿润的亚热带气候,特别适合茶树的生长。清代顾炎武《日知录》说:“秦人取蜀,始有茗饮”。可见蜀地产茶的历史十分悠久。古来今往,许多人在敬酒的场合不胜酒力,便以茶代酒。茶水在盛大酒宴或接待贵客时普遍使用,无形中促进了茶具的生产。唐代开始,邛崃茶便年年进贡皇宫。贡茶生产一直持续到宋元之际。此间著名的茶叶专著陆羽的《茶经》问世,深刻地影响了当时茶文化的发展。唐代陆羽《茶经》中,列举了几十个茶区,其中就提到了四川的邛州。所谓“酒壮英雄胆,茶引文人思”。品茶在当时的唐代是一种非常高雅的享受。邛窑产品中就有饼足敞口茶碗。此外,邛窑出土的横柄带流匮,实为茶铫。《说文》:“铫,温器也。”注“今煮物瓦器谓之铫子”,唐代诗人元稹《茶》诗中有“茶者味嫩……铫煎黄蕊色,碗转麦菊生花……”。可见“铫”是一种带流的煎茶工具(图6唐·横柄带流匮)。而鱼形碾磨器也是研磨茶叶的工具(图7唐·彩绘鱼研磨器),这也与当时人们的喝茶习惯相关,要磨茶要煎茶。唐代邛窑茶具釉色有翠青、青绿、青黄等色,由于瓷胎选料好、淘炼细、质地细腻、釉料配制科学,施釉仔细认真,故釉面光整润亮,带有强列的青玉之感,其装饰手法,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又有异国的味的特点。因而文人士大夫对之大加称道,许多诗人用热烈的诗句,毫不保留地赞美邛窑青釉茶具的精美。至宋朝因皇帝徽宗赵佶亲著《大观茶论》,倡导茶学、弘扬茶文化,使茶文化“益穷极出新,而无以加矣”。宋代的茶文化更加深入。尤其“点茶”、“斗茶”之风流行,这就促进了黑釉窑系列茶具的生产。而邛窑因造型、釉色均不适应当时的主流审美故而日渐衰落,最后随时间的推移而退出了历史舞台。3艺术语言的特点3.1省油灯盏的制作和使用邛窑的世俗化特点首先体现在它的实用性。实用性是古代民间窑厂兴盛发达的必要条件,因为它的存在必须要满足人们的基本使用需求,这是其存在发展的根本和源泉。一件陶瓷器首先是实用,再说造型和釉色的美观。这点晚唐到宋时极为著名的省油灯便是最好的例证。声誉远扬的邛窑省油灯盏,在唐宋曾风靡一时,广为流传,据《陆放翁全集·斋居纪事》:“书灯勿用铜盏,唯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几半。”又《老学庵笔记》云:“《宋文安公集》中,有省油灯盏诗,今汉嘉有之,盖夹灯盏也。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寻常盏为火所灼而燥,故速干,此独不然,其省油几半。”省油灯的制作方法先做一个腹体较深的杯盏或碗形坯件,再做一个与之能扣合粘接的杯盏或碗的坯件,形状浅而坦。两者扣合粘接牢固,在下层上端腹侧挖一小孔与腹体相通,最后粘接上管状嘴和可以提拿的柄。灯的使用法,是把灯芯及油置于灯盏表面的内凹处,然后注清水于盏唇窍中,即灯盏腹侧中上部与夹层相通的小孔管状嘴中,可达到降低油温,减少蒸发,节省油耗的效果(图8唐·绿釉省油灯)。我国除邛窑生产有省油灯盏外,其他瓷窑尚未发现烧造此种器物,省油灯盏的出现,在当时技术条件下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首创,它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同时也满足了当时读书人清贫苦寒、节约开支的客观要求。因而从晚唐到宋一直生产,拥有极强的生命力。邛窑的世俗化还体现在它的多样性。多样性最大的优点便是能满足各种人群的需要:老人的需要、小孩的需要、文人的需要、胡人的需要……。据统计邛窑产品共计十余种类,上百种样式。这就使得邛窑的产品一直拥有数量众多的使用者,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能根据当时的社会、思想、审美和经济情况的不同,而对产品做灵活的变通。例如唐时仿照胡器所烧制的鸭形酒杯,便是为了满足当时的胡人需要所做。因势就利、顺势而为,或许这正是邛窑产品能烧造几百年的缘由吧!3.2体验与意境相结合的艺术意境中国传统陶瓷既是供生活必需的实用器,同时也是具有审美功能的空间艺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是由“一阴一阳”之“道”的意识来构建它的空间。“形而上为之道,形而下为器”,因此十分强调运用线条来表现节奏韵律关系,显然这种“韵”的表现来自于“意境的需要”。因为“神韵”高于“形真”这是中国艺术偏重于表现的必然选择。故而谢赫“六法”即以“气韵生动”为首品,邛窑的瓷器更是体现了这一传统美学思想。无论其外观是静态的容器或一尊威猛的舞俑,在造型上都注重表现对象之主要特征和形态,合理变形,适度夸张,神采为上,形质次之。手法上自由宽松,一件件佳作妙趣天成。但从精神意义上去看,其容纳的却是意识与观念的融合,一种神韵的写照。一瓶一罐、一杯一碟,均表现出精神活动的无限性和物质存在的无限性,其陶瓷型器两条轮廓线的韵律,生生不息,装饰其上的纹样,也寓意为一种精神的象征,打破了时空的限制,采取“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办法,众采成文。追求精神和物质并存,存在与意识并容,以表现为主,再现融于表现的“韵”的形式来实现陶瓷艺术中“意境”的创造。中国艺术舍形夺神、以“韵”显神,这是中国意象艺术的精髓,邛窑中捏塑人物动物产品最能表达这点。生动活泼、浑然天成。这是伟大的民间艺术家抓住所表现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形态,合理变形,适度夸张,神采至上,形质次之,手法自然,在不经意间体现出一种朴实,大气之“韵”。这与唐代那种“泱泱大国”的气度,交相辉映。“韵”是“神”的外在表现,“神”是“韵”的内在本质。在追求和谐美的本质的前提下,根据“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来进行创构。在侧重表现的同时,带有丰富的摹拟、写实、再现因素。但这些再现因素已经经过了心物交融的过程。邛窑陶瓷在形、色、质的综合处理上都非常和谐统一。无论纹样的构图、造型和色彩,或放或收;或方或圆;或粗或细;或艳或雅;都服从器皿整体造型之气势。民间陶工贴近生活,取材鲜活,更善于抒发性灵。邛窑随心所欲的人物造像少有雕饰,虽难免粗疏,但却原汁原味,朴拙生涩,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既象产品更似玩具。邛窑手捏人物、动物的粗犷、质朴正是一种自然、纯朴、大气之“美”。用彩最多二三种,黄、褐、绿,薄釉随意交替。彩、釉、胎在窑温下的交融恰似一幅写意的中国画一样,墨、彩、水的奇妙变化使得这一艺术效果达到完美的升华。古代陶工正是通过器型和装饰的神思妙构,抓住陶瓷烧制过程中所产生的偶然变化,因势利导,综合利用,集中体现出某种共性的情感特征。以抽象的、富有韵律的线性语言;以乐观化、情趣化的甚至带有随机性的象征形式创造出“合乎天道,优于人意”的陶艺精品。充分地体现着创造者—陶工们的神采和智慧(图9唐·彩绘人形壶)。3.3树立了佛教的自内心在中国宗教史上,从来没有哪种外来宗教会像佛教那样对中国人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魏晋时期连年的战争更使佛教教义深入人心,而统治阶级也利用这一宗教来为其政治统治服务,因此佛教在各个时期的中国化使它产生了更为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无论在南北朝时期以“直指本心”、“见性成佛”为本义的“禅宗”,还是隋唐时期佛玄相容的文化融合,禅宗把佛教的心性论与中国儒家的处世哲学结合起来,把般若空观向泛神论方面发展,这都体现了全然不同于印度佛教的新面貌,这种新面貌不仅使佛教思想成为隋唐思想文化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对唐代的艺术思想和美学观念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在邛窑的瓷器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南朝时期造型庄重、圣洁的“青瓷莲花纹壶”,也能发现唐代随意自然的“黄绿釉贴莲飞天高足熏炉”,它以模印的飞天莲花瓣,错落有致的一片片贴在高足器坯体上,形成一朵变化丰富,栩栩如生的莲花熏炉。邛窑瓷器中还有许多佛像题材的作品,文殊菩萨像陶印模以“智慧”知名的文殊菩萨戴帽着装,双手合一,骑于狮背,高发髻,脸面清楚,线条简练,特别是背光线条较为流畅,立体感强,神情慈祥,逼真之极。充分说明当时佛教的盛行(图10唐·文殊印模)。三彩普贤俑形神兼具,更是邛窑瓷器中的精典之作。邛窑还有一些随手捏就的双手合什、神态安祥的小熊人,和五体投地叩拜长头的信徒塑像。肃穆的神情传达出当时人们发自内心的虔诚。真实的再现了当时社会人们对“佛”的心态和民间宗教信仰者的狂热,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图11唐·匍匐佣)。4继承、挖掘传统文化的美学特征邛窑虽终烧于南宋末年距今已有数百年之久,但它对四川地区陶瓷器甚至对长沙窑器物烧造都有巨大的影响。在晚唐时期极为兴盛的湖南长沙铜官窑,无论其造型、釉色、纹样也都与邛窑有直接的传承关系,邛窑陶瓷艺术在其发展的历史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感官互动体验对游客记忆和认知的作用
- 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可行性分析报告(参考)
- 天然气液化管道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二零二五年新媒体创业团队合作协议书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龙楼中心小学校园水电改造工程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培训场地租赁申请书及条件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合作协议书
- 2025版购物中心户外广告位独家广告投放合同
- 2025版个人生态农业借款合同规范文本
- 二零二五年房产交易市场参展商合作保障协议
- VASP操作介绍-两次课
- 动脉采血临床操作目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流程、穿刺部位选择、注意事项及指南
- (高清版)DZT 0305-2017 天然场音频大地电磁法技术规程
- 2024年河南郑州航空港科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唐玄、肃之际中枢政局研究
- 先天性尺桡关节融合查房
- 八大危险作业检查表
- 电子厂未来三年的计划书
- 周三多管理学教学大纲
- 工程造价审计应急措施预案
- 眼球摘除患者的护理病例讨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