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的教学策略研究_第1页
酸碱盐的教学策略研究_第2页
酸碱盐的教学策略研究_第3页
酸碱盐的教学策略研究_第4页
酸碱盐的教学策略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酸碱盐的教学策略研究——初中化学分化点研究之一酸碱盐知识是初中化学重要的知识点,是中考考查的重点知识,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时最容易产生学生大面积分化的现象。酸碱盐的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研究探索酸碱盐的教学策略,对促进化学教学、提高学生成绩、减少分化等现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该分化点的确立1、运用教育调查法确立在课堂教学中,随时观察与了解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我发现越是教材靠后的知识,课堂上举手回答或齐答的人数越少,尤其是酸碱盐的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后,响应者寥寥,只有少数学生回答,甚至是几个学生回答。很多学生面露困惑或感觉茫然,学习起来很吃力。也有的学生表现出漫不经心、无所谓的态度,也就意味着该生已经产生分化或正在产生分化,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正准备放弃学习。从课后作业及练习反馈情况来看,学生答题错误率明显上升,且同一处错误纠正后仍有反复。我把这一状况与同组及其他老师进行交流讨论,他们也有同感,只是分化的状况有所不同而已。2、运用查阅资料法确立查阅资料可以查阅图书、期刊、音像制品,也可以上网搜索,本人主要采用上网搜索的方式来查阅。现在学校开通了校园网,互联网上资源丰富,覆盖范围广,更新速度快,上网搜索学习他人研究成果,不失为一种快捷简便的研究方法。例如在5月10日上午10时在百度上输入关键词“初中化学分化点”显示如下:《化解初中化学分化点的心路》http//《初中化学分化点与化学实验教学关系的探讨》、《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提到以下三个分化点:①化学用语的学习②溶液计算的练习③无机物相互关系的学习。《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分化点-夏南的博客》提出五个分化点,分别是:一物质构成的奥秘,二化学符号,三溶解现象,四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相互反应,五化学计算。《初中化学教学中突破分化点的几点做法》一文提到化学用语、溶液计算、酸碱盐及其相互关系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三个分化点。在此不再一一列举,酸碱盐及其相互关系是初中化学教学的分化点之一已经成为共识。二、该分化点产生的原因1.部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的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认知图式不断重建的过程。他把认知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2.前运演阶段;3.具体运演阶段;4.形式运演阶段。皮亚杰认为最高级的思维形式便是形式运演,形式运演的主要特征是他们有能力处理假设,而不是单纯地处理客体。儿童学到些什么,取决于他的发展水平。《学习论》,177-183页,施良方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酸碱盐及其相互关系的知识涉及物质种类及名称较多,物质的化学式比前几章复杂一些,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反应类型多一些,导致头绪较多,难掌握,这又给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学习论》,177-183页,施良方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化学教师教学指导书九年级下册》29页,主编王祖浩,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2.前面分化点累积效应的体现本章涉及的物质种类及名称较多,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较多,而前面所学物质分类知识由于所涉及的概念及物质较多,已经存在着分化,存在着知识缺陷,已有知识经验储备不足,原有认知结构不完整,阻碍新的认知结构的建构。本章教材与前面联系点有: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原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碳酸盐的检验;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酸、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物质的溶解与溶液的导电性等。所有这些知识点如有掌握不牢,必将影响新知识的学习。本章涉及的物质种类多,化学式多,化学反应方程式多,反应类型多,而所有这些反应都要求学生能写化学反应方程式,不仅是书上已有的反应,而且包括应用反应规律书写拓展性的反应方程式。这就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化学用语,而学生在这方面已经存在着分化,不少学生不能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尤其是一些化学式的书写,如Na2CO3,Na2SO4,Ca(NO3)2等,专门练习时能正确书写,放入到化学方程式中就出错。如CO2+NaOH-NaCO3+H2O;除了在新课进行中总结一个个反应规律外,还可在本章复习中将本章反应总结为三类反应,一是复分解反应,包括酸碱盐之间的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二是置换反应,包括金属与酸、金属与盐的反应;三是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新课程中删去酸性氧化物的概念,不能再强调其对应含氧酸的盐。这一点我在新课进行中补充做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系列反应实验,总结反应规律,从形式上和本质上予以说明。(本节案例分析已上传至徐州教育信息网个人课题博客《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分化点与教学策略研究》,欢迎访问,在此不再重复。)(3)充分利用家庭小实验、趣味实验家庭小实验、趣味实验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本章可供开发的小实验有自制酸碱指示剂;测定生活用品的pH及混合液的pH;酸和碱的反应pH变化;鸡蛋在白醋中的沉浮;叶脉书签的制作;波尔多液的配制;市场上化肥的真伪、性价比研究等。(4)关于实验的思考与建议前文说过,我的理想是元素化合物知识都可以在做实验中进行,边做边学,边学边总结。这一理想还仅仅是美好愿望,未能真正实现。由于实验是消耗性活动,仪器药品需要及时更新补充。由于种种原因,在做实验上总是存在着欠缺,不能尽如人意。一些实验不能做,势必会影响教学,好在演示实验还能得到保证。我个人建议,政府在高标准配备实验室后,最好每年能补充一些消耗量较大的仪器和药品,上级教育部门检查实验的落实情况不能只看整理的材料,可随机调查学生实验的次数,实验开展的情况。2.多媒体在酸碱盐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易于激发学习兴趣,适当的多媒体教学可以促进学习者对事物的理解和加深记忆的作用。(1)多媒体教学可弥补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将酸碱盐的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图、文、视频、动画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喜闻乐见,积极性高,印象深刻。(2)仿真化学实验作为实验的预演、再现与补充一般在新授课中,均以实验引领酸碱盐的教学,在复习课上就不可能将所涉及的实验全部再做一遍。这时,仿真化学实验的优势就显现出来,运用仿真化学实验可以将一些实验再现,也可用它演示一些实验以消除学生的疑虑。利用“仿真化学实验室”,添加仪器、药品,设置参数就可以运行,使用起来很方便。还有一些flash模拟实验课件也不错,flash课件的制作相对较慢,制作也较复杂,但放映和放大的效果较好,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是用于辅助教学,应根据教学需要适当使用,并不是越多越好,尤其是仿真化学实验,只是用于实验的一种补充手段,展示给学生,它永远不能代替真正的实验。只要有可能,就应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学生只有在做科学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理解科学并形成科学素养。3.采取多种措施化解难点,防止分化(1)做好知识缺陷的补救前文已提到,该分化点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前面分化点累积效应的体现,即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缺陷,尤其是化学用语部分对本章影响最大。在新授课前对学生可能存在的知识缺陷进行预测、补救,如果是大面积的、典型的知识缺陷可在练习课、辅导课中进行专项补救,少量的可在新课前几分钟的时间内先行复习(洋思模式课堂教学的前置测评可供借鉴)。如常见的酸中金属氧化物与酸的的反应,先复习Fe2(SO4)3、FeCl3化学式的写法;常见的碱中CO2与NaOH的反应,先复习Na2CO3的写法;中和反应实验前要复习Na2SO4、(NH4)2SO4的写法。(2)运用其它版本教材作为补充与提高新课程标准下有多套教材可供使用,每套教材都有其合理性、精华或亮点,在新课进行中可借鉴不同版本的教材,选取有互补性的资料予以使用。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化学教科书常见的酸和碱56页【实验10-8】、图10-9、图10-10,HCl和NaOH在水中解离出离子;酸和碱的反应56页图10-13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示意图;本单元小结,总结的极有条理性,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建立知识结构。(3)总结题型,培养能力要想取得好成绩,不仅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形成一定的解题技能。在本章练习与复习课中,适当总结题型,练习并归纳每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则十分必要。本章常见的题型有:除杂题、鉴别题、实验设计题、实验探究题、物质推断题、化学计算题等。例如做除杂题的原则是除去杂质不能引入新的杂质,除杂方法有物理方法溶解、过滤、结晶、吸附,化学方法通过反应除去杂质或通过反应转化为需要物质。物质推断题解题的基本思路:读题审题,找到明显条件或隐含条件,以物质特征或现象特征为突破点,进行推断、验证。物质推断题的类型有反应式型、叙述型、网络型、表格型、图示型等。每种题型有例题分析和巩固练习,总结解法,帮助学生形成解题能力。教学中要随时观察了解学生,发现典型错误,及时矫正。然后给以同类型题或变式题练习巩固。(4)适当放慢进度,小阶梯螺旋上升本章知识难度较大,在新课进行中不能追求教学进度,不求量,但求质。可适当放慢进度,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给学生消化吸收练习巩固的时间。新授课练习时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课要起点低,小坡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实际上,以上补救知识缺陷、补充同类反应等多种措施,都会使教学进度慢下来。如果教学进度过快,学生还未理解巩固就向下进行新课,做成了夹生饭,即使再回锅也不容易蒸熟。学生尚未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又会产生新的认知障碍。(5)注重落实,加强督查以上措施还仅仅是从教学层面上教师所采取的积极行为,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教学过程仅有教师行动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要使学生行动起来。只有学生积极有效地行动起来,真正投入到学习当中,教学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